一例奶山羊坏疽性乳房炎的诊治

2016-02-17 01:21牧和
中国畜牧业 2016年23期
关键词:蜡样坏疽头孢

文|牧和

一例奶山羊坏疽性乳房炎的诊治

文|牧和

一、病史与身体检查

一只泌乳80天的2.5岁拉曼沙母山羊因曾出现发热,食欲废绝,左侧乳房因乳房炎而发热、坚硬,以及该乳房产奶量减半,而被送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戴维斯分校附属兽医院进行检查。

入院前一天,羊主人已完全挤净该乳房内羊奶并向乳房内注入头孢匹林钠进行抗菌治疗,并于入院当天上午重复给药。经身体检查,该母羊体况评分为3.5分(满分5分),嗜睡,存在约10%的脱水。出现体温较低(38.06℃,参考范围为38.61~40℃)、心跳过速(132次/分,参考范围为72~90次/分)和呼吸急促(120次/分,参考范围为10~30次/分)的症状,双侧巩膜中度充血。触诊时,左侧乳房较凉且较坚实,尺寸大约为右侧乳房的3倍,分泌物呈红棕色。乳房近半侧正常肤色与远半侧深红棕色形成明显界限。

兽医院使用血浆电解质分析和全血细胞计数的方法对该羊进行了初步诊断。该羊碳酸氢盐浓度[19.8毫摩尔/升,参考范围为(24.2±1.52)毫摩尔/升]降低,且存在低钙血症[离子钙浓度为0.86毫摩尔/升,参考范围为(1~1.2)毫摩尔/升]和轻微氮质血症[血尿素氮浓度为36毫克/分升,参考范围为(0.7~1.0毫克)/升]。CBC检测结果显示存在白细胞减少症[5100个/微升,参考范围为(5200~17000个)/微升]。

二、诊断与治疗

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初步诊断该羊患伴有内毒素血症的坏疽性乳房炎。

首先按3毫升/(千克·时)速率静脉输注23%的葡萄糖酸钙(20毫升/升)以解决脱水和电解质流失问题。静脉注射头孢噻呋钠(2.2毫克/千克,每24小时1次)进行抗菌治疗,同时乳房内注射氟尼辛葡甲胺(1.1毫克/千克,每24小时1次)配合频繁挤奶(每4小时1次)进行抗感染治疗。在夜间最后一次挤奶后,乳房内注射抗菌药物(盐酸头孢噻呋),次日早晨再按时挤奶。

无菌采集左侧乳房分泌物样品并进行有氧及厌氧培养,同时进行药敏检测。将该样品接种于5%脱纤羊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中,并置于35℃、5%二氧化碳环境中进行有氧培养;另将接种有分泌物的琼脂平板置于35℃厌氧环境中培养,并过夜。次日,乳样培养平板生长有少量需氧菌,呈灰色磨砂样大菌落,在羊血琼脂上具有较强溶血性;无专性厌氧菌生长。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大肠杆菌,中间及近端可见椭圆形芽孢,但无胀大的孢子囊。根据菌落形态、溶血现象和革兰氏染色特性,初步断定为芽孢杆菌,该杆菌可生长于25~42℃环境中。该分离株呈精氨酸双水解酶和明胶酶阳性,在25~35℃的Gillies培养基中具有活动性。16S rRNA测序显示其与蜡样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经Wirth孢子染色后无伴孢晶体,最终断定为蜡样芽孢杆菌。

根据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便确定每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由于没有关于山羊蜡样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标准,因此按牛乳房炎来确定。

接下来24小时内,该母羊姿势和活动能力有所改善,在出现改善约14小时后,该母羊呼吸出现鼾声,且乳房分泌物含血量增多。遂停止给予头孢噻呋,改用一次性皮下注射氟苯尼考(20毫克/千克),同时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钙和钾),继续给予氟尼辛葡甲胺。

从该母羊左侧乳房分离到的蜡样芽孢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具有耐药性,包括头孢噻呋。入院2天后,开始静脉注射土霉素(10毫克/千克,每24小时1次)进行治疗。此外,向被感染乳房注射盐酸吡利霉素,每日1次。同时,挤奶频次降至每日2次,在每次挤奶后向每个乳房内注入吡利霉素。在改用土霉素和吡利霉素后24小时内,该母羊临床状况有所好转,但左侧乳房仍存在浆液血性分泌物。从入院至第6天,该母羊持续接受输液,以满足其周期性电解质分析的需要。入院6天后,该母羊状况继续好转,故同意其出院,并告知该羊主人继续注入土霉素(20毫克/千克,皮下注射,每48小时1次),同时每日挤奶2次,并在挤奶后向左侧乳房内注入吡利霉素(每48小时1次)。

三、后续情况

出院7天后,该兽医院相关人员对该羊后续情况进行了随访。除左侧乳房触诊发凉且大小约为右侧乳房的2倍外,身体检查无其他异常情况。正常乳房皮肤和发暗的坏疽远端部分之间仍存在明显界限,左侧乳头可见浆液血性分泌物滴出。兽医告知羊主人继续密切监测该羊有无复发症状,以及左侧乳房有无形成脓肿或腐肉脱落。18个月后,该羊左侧乳房出现结痂并脱落,损伤完全愈合且由正常皮毛覆盖。

四、讨论

蜡样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被认为是人类患者临床标本的污染物,其引发的坏疽性乳房炎的临床病例已有报道,但比较罕见。蜡样芽孢杆菌引发的乳房炎发病率较低,加之宿主较多且分布广泛,表明可能存在特异性诱发因素。在羊病例中已明确的感染源包括被污染的乳房内抗菌制剂、挤奶杯、注射器和乳头扩张器。乳房内用品被其他细菌污染已有报道,主要为假单胞杆菌。垫料(如稻壳)和饲料(如啤酒糟)也可能与蜡样芽孢杆菌引发的乳房炎有关。在已报道的与乳房内用品有关的芽孢杆菌性乳房炎病例中,均是在产仔后数小时到5~22周内发生。虽然也有因乳房炎而发生死亡的病例,但大多数患病动物均可存活。

在选择治疗羊芽孢杆菌性乳房炎的药物时,建议首先进行药敏试验。已有报道显示某些细菌可产生β-内酰胺酶,这种酶会导致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这是两种治疗乳房炎的常见药物。在本病例中,分离到的蜡样芽孢杆菌即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虽然本病例中该山羊预后较好,但经济价值受到了影响。目前尚无专门标识用于治疗芽孢杆菌性乳房炎的药物,因此有必要采用标签外用法,但必须遵守相关药物的停药期。

猜你喜欢
蜡样坏疽头孢
“蜡样”透明带卵子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助孕结局的影响*
乳源蜡样芽胞杆菌耐药性、毒力因子检测及分子特征研究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再次提示:剩饭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