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6-02-16 06:18:52
关键词:导学案学案探究

徐 平

(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

中学生物“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徐 平

(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

“导学案”教学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实施甚广,从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也代表着近些年我国教育模式探索的重大成果。结合生物教学实际,从生物“导学案”的编写、教学实施、问题与反思等方面,对中学生物“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对中学生物“导学案”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中学生物;导学案;教学实践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课堂实践领域涌现出许多新型教学模式。其中导学案教学模式越来越引起教育理论界、实践界的高度关注。“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基于新课改背景下,以新课程理念为理论依据,通过学案导学为基本方法,学生合作探究为主要手段,师生共同参与的新型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培养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从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也代表着近些年我国教育模式探索的重大成果。

本人深入中学生物教学一线,积极参与中学生物导学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1 导学案的编写实践

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制定的教学方案,重点服务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而“导学案”的出发点在于“导学”,是学生的学案,追求“学生的学习获得”,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个性特征,为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编制的方案,它既是教师的教案,更是学生的学案。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钻研[2]。因此在导学案教学实践中,导学案的编写尤其重要。

导学案的编写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讲授内容、课型需要采用灵活的编写风格,但要达到“导读、导学、导思、导做”的教学目标。导学案一般分为设问导读、合作探究、复习巩固、课后提高四个部分,所以教师的编写也是围绕着四个中心来进行。

1.1 设问导读案的编写

设问导读部分是学案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和思考。有效的设问必须讲究科学性,具体体现在问题的有序性、层次性和针对性。其中有序性是最为重要的。由于生物学科的知识逻辑性强,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往往有连贯性。因此,学案中设问导读部分知识点的呈现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序出现,不可杂乱无章,问题要问到点上,层层渗透,步步深入,体现出学案的层次性。不同的学生个体学习需求不一样,学案也要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导学案设计为例[3]。要求同学们自学本节内容,完成设问导读。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______余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______中。没有______的分化,它们用______来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

3)藻类有单细胞的,如______;也有多细胞的,如:______;淡水藻类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苔藓植物的叶只有______,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等可以从______侵入叶组织,危及它的生命,因此人们把苔藓植物当做______的指示植物。

5)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的陆地环境中,具有______和_______的分化。但茎中没有______,叶中没有_______,______非常简单,被称为_______。

6)蕨类植物生活在______环境中,蕨类植物有______的分化。它的植物体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______。

7)______、_____、_____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只产生__________,__是一种生殖细胞。

在设问导读这个环节中,设计的题目都是要学生通过自主看书,或联想生活实际思考才能找到答案的,且题目设计的知识呈现也是和书中知识的安排一致,所涉及要学生填的空格也是藻类、苔藓、蕨类植物这节内容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能为合作探究环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1.2 合作探究案的编写

合作探究环节,以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交流为主要特色,教师引导是该环节重要的补充。该部分的编写可以采用实验探究、材料分析、现象分析等形式。

以《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编写为例。要求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形式完成。

1)教师呈现藻类、苔藓、蕨类的代表植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形态进行初步认识。

2)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寻找三类植物,比较它们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它们的临时装片,放显微镜下大家轮流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上观察探究结果填入下表中。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特点代表植物与人和自然的关系

对于重要概念、定理、设问导读反馈中难点、关键性知识点,可编写成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学生通过思考就能正确解答的问题。对于普遍感觉有难度的问题,可设计成教师先启发引导,后解惑答疑。

1.3 复习巩固案的编写

复习巩固部分的目的是及时检测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检查该模式的教学效果。所以该部分的编写要围绕教学重点内容精心编写检测题,对于知识难点也要有所兼顾。

该环节可设计成选择题、判断题、图表、问答题等形式。编写内容上可体现层次性,以满足不同知识层次学生的要求。

以《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导学案设计为例。编写五分钟可完成的巩固练习。

1)最容易找到苔藓植物的环境是( )

A.向阳干燥,有污染的环境 B.背阳潮湿,有污染的环境

C.向阳潮湿,无污染的环境 D.背阳潮湿,无污染的环境

2)苔藓植物对空气中的( )十分敏感。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氧气

3)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藻类植物( )

A.衣藻 B.水绵 C.满江红 D.紫菜

4)该植物植株矮小,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这种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 D.种子植物

5)苔藓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依赖( )

A.根、茎、叶 B.茎和叶 C.假根 D.六种器官

6)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质量的指示植物的原因( )

A.一旦干燥便会死亡 B.根容易吸收有害物质

C.苔藓植物的低等性 D.叶很薄,对有害气体敏感

7)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表现为( )

A.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B.有茎、叶的分化

C.形态矮小 D.能进行光合作用

8)下列植物中,具有输导组织的是( )

A.海带 B.葫芦藓 C.水绵 D.肾蕨

9)有些蕨类植物形态优美,人们常当盆栽观赏,它应该放在( )

A.室内光线明亮处 B.室内光线阴暗处C.室外阳光充足处 D.暗室内

10)在潮湿的树林里发现一株植物,有根、茎、叶,叶背面有小隆起,这一植物属于( )

A.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 C.种子植物 D.苔藓植物

此检测题编写成了一组选择题,题目突出了教学重点,贴近了生活实际,既能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充满了知识学习的兴趣性,能达到很好的巩固训练的目的。

1.4 课后提高案的编写

“课后提高案”的编写,教师应本着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网络,梳理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概括化、简约化的好习惯[4]。

如以《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导学案设计为例。学生课后完成下表,分析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特征比较表

2 “导学案”教学的实施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课堂讲解为主,课后作业为辅的教学形式。而新型导学案教学包括有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而且更注重课前使用导学案导学环节,它是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不同。

2.1 课前 设问导读案指导学生预习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自学是导学案教学最为核心的环节。自学“尤其是在有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是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5]。所以教师对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认真的完成设问导读案都格外的重视。

在课前,教师将导学案的“设问导读”部分分发给学生,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能更明确学习目的和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从问题入手,带着问题预习教材,并要求及时地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备在课中合作探究时提出自己的困惑,以相互探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自学方法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2.2 课中 合作探究案引导学生积极探讨

合作探究活动是否能积极开展,是导学案模式成功的关键。教师要认真准备,细致安排,积极引导学生依据导学案做好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和讨论。

首先,教师将课前“设问导读”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集中说明,指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对导学案中反映的问题、或学生自己产生的疑惑在小组中提出,进行相互探讨、分析总结、解决疑问。各小组把本组达成的一致意见交流共享,小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辩论。在交流结束后,教师要做准确、客观的鼓励性评价,并对出现的疑难、重难点精讲点拨,对知识、能力、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从而促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6]。

“合作探究”环节结束后,应及时地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导学案中的“复习巩固”部分的练习。结束后,可以通过学生展示或由教师出示答案的形式进行评讲,教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引导学生理解、释疑,以提高课堂效率。

2.3 课后 巩固提高案促使知识内化与提升

课后巩固提高案主要是为了检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总结归纳知识结构,加强知识内化与提高。

学生课后巩固提高案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在下节课的课前,及时进行补充学习,起到巩固加深的目的。

3 “导学案”教学的反思

导学案导学的实践证明,它比传统的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1)导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导学、助学,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2)导学案实现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目标,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3)导学案明确了有关知识结构,力求知识规律化、系统化、思路条理化,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4)导学案教学让教师从“主体”转变成“主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7]。当然,在导学案具体实践中也反映出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3.1 教师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思想根深蒂固,致使部分教师在导学案教学中依旧自导自讲,自问自答。由于部分教师的不重视,教师的角色没有转变,教学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要明白教师对学生学习只能起到引导作用,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2 导学案目标定位不准、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

生物导学案设计中,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为设计几种不同类型题目就体现了导学案特点,导致目标定位不准,知识难易把握不准,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将教材例题搬到学案上,学案引导性不强,实效性不好。

导学案的设计,应从学生自学的角度来编写,而不能把它设计成教师的教学方案,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没有立足于学生,没有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一定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导学案的编写不能盲目的进行,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趣味性。还要拿到备课组中充分征求意见,集体讨论修改,逐步完善。

3.3 导学案的设计有习题化的倾向

导学案本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座桥梁,设计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8]。但是有些导学案只是将“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习题化”,学生只需要对照教材,找到答案,填上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更别说探究和讨论。

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导学案的设计环节,不能再走过去题海战术的老路,要让学案设计突出“导学性”和“创造性”。

3.4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较弱

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都比较弱,学习依赖性强。学习上容易对教师生动形象的事例介绍感兴趣,而对概念、定理等陈述性知识厌烦[9]。基础较差的学生使用导学案学习时比较吃力,效果不明显,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不够积极主动,只一味的等待老师进行讲解。对知识只是单纯背诵记忆,而不是真正的理解。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是学生的两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教师不能性急,需要耐心细致地逐步培养。

生物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导学案作为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已经运用于生物教学一线。通过导学案的运用,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为了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开始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学习,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格局。相信在老师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1]王小芳.“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科学(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2]马海刚.浅析生物导学案的编制、使用及出现的问题[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8):23~25.

[3]陈 伟.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导学案[J].百度文库,2012,(5):26~28.

[4]李爱文.浅谈生物导学案的编写与设计[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8):46~49.

[5]刘瑞清.导学案教学方式的实践与思考[J].神州课堂(中旬刊),2013,(12):31~33.

[6]王 媚.导学式教学模式浅析[J].新课程·中学,2014,(4):19~20.

[7]王益辉.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10,(3):31~32.

[8]王明梅.导学案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D].洛阳: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李红霞.基于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学案导学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技术研究,2012,(3):51~53.

C42

A

1009-2714(2016)04-0114-05

10.3969/j.issn.1009-2714.2016.04.025

2016—05—10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重点学科开放基金课题招标项目.

徐平(1962— ),男,湖北大冶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生理学及生物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导学案学案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乡愁导学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