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美艳
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马美艳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教学,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随着新课改的展开,课外的阅读愈来愈受到国家、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
在一直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也是作为重点来抓的,但是由于高中正面临着大学升学的压力,所以对于课外阅读的一些任务并没有落到实处。现如今,新课改的实施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又得到了重申,把课外阅读列入了教学任务的范畴,课外阅读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基于此,本文就来对于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策略。
在这个小说泛滥的年代,各种类型的小说布满了学生的视野,而学生也都对于小说的强故事性很感兴趣,因此也都乐于选择小说作为休闲时的阅读目标。但是却不是什么小说都适合学生去阅读的,而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也为了提升自己的水平,并不是单纯的休闲娱乐。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要知道阅读是要通过看别人的好作品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从丰富的作品中获得作者所要表达的知识内涵,并从这些阅读中体会快乐。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选择好的阅读作品。比如小说的话,可以看看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等作品集,或者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等。只有明确了阅读目的,选择了好的阅读作品,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被强迫式的终不会有好结果。”干任何事情都要以兴趣为出发点,阅读也是一样。学生只有对自己阅读的东西感兴趣,他才会乐意去阅读,真正的享受阅读。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求知欲都很强,他们渴望了解家国天下事,喜欢探讨人生的价值;而在面临课业日益繁重时,他们更想找到一种方法来愉悦心身。而这时候高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合理的利用一切方法,来激发他们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能够通过课外阅读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做到一举两得,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解决了学生的身心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乏很多经典文学作品的节选,其中就有中国的四大名著以及国外的许多经典小说作品。这样在课堂上教授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相应的推荐学生去看一看完整的作品。如:在学习高三语文课本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推荐学生去阅读完整的《水浒传》;在学习《边城》一课时,推荐阅读沈从文的《月下小景》《石子船》等其他优秀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循序渐进,要从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故事性强的小说作品开始,然后慢慢的过渡到深奥一点的文学作品。要灵活地利用学生阅读时的心理,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知识。而在此基础之上,还要从小说、文学作品延展到诗歌、文言文、古诗词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杂志,如:文学类的《意林》《文苑》《读者》,时事政治类的《时代周刊》《当代》《中国国家地理》等。
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并且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而高中生的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所以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阅读,首先一定要遵循一点,那就是由浅入深原则。因此,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故事性强又容易懂的作品,例如:国外的《茶花女》《简爱》《基督山伯爵》,国内的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四世同堂》等等。到了高三,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趋于成熟了,就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富有哲理性,引人思考的作品,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复活》、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等。
其次,只会阅读不会思考是不够的,学生要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在做好推荐学生阅读的原则以后,就要教会学生不断通过阅读来汲取能量,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并且可以通过做好阅读笔记,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但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学生深入学习书中道理的同时,学生还要自主思考,把自己的想法与思想融入的阅读中去,让二者相互结合。
最后,要想尽量发展学生的思维,就要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如开展阅读交流会、角色讨论会,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些方式直接和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慢慢的学生就能自主地从作品中学会一些人生的哲理。如老舍先生的《茶馆》中,通过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无可奈何;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通过描绘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变得迂腐不堪,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反封建的意义。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写作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的重要途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笔者就目前教学形式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阅读目的、阅读兴趣、阅读推荐、阅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提升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作者单位:陕西咸阳市乾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