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飞
(杭州市余杭区运河中学)
整合语文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炼字”喜作文
◆周娟飞
(杭州市余杭区运河中学)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通过“阅读迁移法”等手段,学生们由闻“写作”而生畏到爱上写作,我践行了做一个伴着孩子爱上写作的行者的初衷。可是,浅尝成功的我希望学生飞得更高,希望自己的写作教学走得更远。于是,我整合语文生成性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炼字”入手,向有创意地表达的目标迈进,陪伴着孩子们由闻“写作”而生畏到爱上写作,践行着努力做一个伴着孩子爱上写作的行者的初衷。
生成性资源 语文教学 引导 炼字
近两个学期来,我在日常教学中的发现,或者在与同行探讨作文教学中感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即学生的习作构思还不错,但是语言单薄,感情干瘪,缺少对生活的描写,更不见其丰富多彩的描述。如果说精巧的构思是坚挺的骨架,那么生动的语言则是血肉,只有让二者完美结合,形成的文字才会如美女一般闭月羞花,灵动可人。怎么让孩子的作文语言灵动可人呢?我认为,可能需要在“炼字”上下功夫。
(一)感受“炼字”之妙,培养学生炼字兴趣
1.精选古诗文,让学生感受“炼字”之妙
古人很讲究炼字,也就是推敲,炼字,在古诗词中尤其运用得较多,因此,我认为古诗文是学生学习炼字的不二之选。为了增强说服力,我让古人替我说话。注重“推敲”的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2.精选现代诗,让学生感受“炼字”之妙
现代诗以其自由、流畅的文体,简洁明了、贴近生活的表现手法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为此,我自己在课余或休息日,有意识地收集些朗朗上口又意境美妙的现代诗,让学生进行炼字训练。
诗人何其芳的《秋天》仅用一百多字就将一个喜获丰收的季节、一个充满梦幻的季节呈现在我们面前,里面演奏着喜悦、守望、期待、梦想等心灵的乐章。这样一首现代诗能有言简意丰的效果,与诗人的“炼字”密不可分。其中“饱食”“满载”“满流”“栖息”都是作者精心炼就的好词。
3.精选教材选文,让学生感受“炼字”艺术
教材鲁迅《故乡》一文中,“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一个普通的“飞”字写出了侄儿宏儿听到大伯回来时的欢快;孙犁《芦花荡》中写道“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滴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好像”和“滴溜溜”两个词都体现了作者表情达意的“小心机”。
(二)细品文本,体会“炼字”精要
1.教师引导细品文本,学生体会“炼字”
(1)从词义角度体会炼字之妙。汉语的精妙在于词义的多重性,有时,一句话不同的读音其表达的意思都不同,尤其是古汉语中更是突出。
比如,杜甫《春望》第一、二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是精妙的炼字,我尝试让学生把“破”替换成“亡”,把“深”替换成“长”,从词义的角度去体会字和字之间的区别,“亡”仅能让人知道国家败亡,而“破”字还能让人感受到城池残破的景象,而“深”字更有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长安城的满目凄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从修辞角度体会炼字之趣。修辞手法是汉语写作技巧之一,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使平淡的文章生动形象起来,使读者展开想象,理解作者意图,也更见炼字功力。
比如,《秋天》一文中,我尝试着让学生从修辞的角度体会“饱食”“满流”等词的表达效果。学生说到,一般我们用“锋利”等词来形容“镰刀”,可是这里将镰刀的“锋利”收起,把镰刀比作一个大肚汉。既写出了饱食了稻谷的镰刀的心满意足劲儿,也活现了获得了丰收的农民满心欢喜,将物与人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3)从表现手法角度体会炼字之形象。不同的表现手法使文章流光溢彩,也是炼字的最好体现。
比如,同样在《秋天》一文中,“栖息”一词本来是鸟类的休息、停留,用在“秋天”身上似乎不合适。我引导学生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体会。在学生你一言,我一嘴中,学生慢慢体会到把秋天拟作候鸟,在农家作短暂的停留,将秋天即逝的不舍,将农家对秋的喜爱、留恋等种种情意都由“栖息”一词表现了出来。
2.学生独立慢品,体会“炼字”的妙用
在教师引导细品文本后,学生品读出文本中独特的妙处了,于是,我开始尝试让学生独立慢品文本。
比如,在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亦有人谈到“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一句中“文明”“野蛮” 即为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用反语一针见血地讽刺侵略者。多到位的解读啊!
(三)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习炼字
1.师生分享美文,激起“炼字”欲望
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分享的美文,并且,在分享中感悟,在感悟中激起学生“炼字”的欲望。
比如,一篇题为“亲爱的,有蚊子”的短文,记述的是一对在外打拼的夫妻。到了晚上,疲倦的妻子只想赶快把家事做完,赶快上床睡觉,丈夫则把坐在客厅看电视当休闲。可每次只要她一说:“老公,有蚊子”,丈夫总是会停下手头的事进房间来打蚊子。文章中这样写:丈夫走进房间,手持电蚊拍,一跃上床,瞄准停在天花板上的蚊子奋力一挥——“噼噼啪啪”一阵电光石火,大快人心。“可恶,墙上还有一只。”眼睛像鹰一般锐利的丈夫,一脚踩在床上,另一脚跨在柜子上,反手一挥——又是火花四射。“跃”“瞄准”“挥”“踩”“跨”“反手一挥”都是作者精心炼就的字眼,让人如见其景。当学生们正沉浸在文章的意境中时,我及时引导:同学们,我们把“跃”“瞄准”“挥”“踩”“跨”“反手一挥”这些字眼换成其他的字眼,看看会有什么效果?这么一问,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起来了,都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由此可见,师生共享美文,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炼字欲望。
2.教师下水文,激起学生写作兴趣
“炼字”就是把心中的所思所想用最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为了让学生在老师的作文中感受写作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从而激起孩子写作的兴趣,我多次尝试下水写作。
3.分享学生优秀习作,树立写作榜样
同学的习作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榜样性文章,对于同学作文中的特点也更容易接受,因此,我有意识地选取有特点的学生习作作为学生炼字的榜样。
我班戴舒敏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真的对不起”的文章,文末有一句这样写:“轰!”在您淹没在炉火中的一刹那,以前的一幕幕在我眼前一闪而过。我引导学生们透过文字去感知小作者的炼字之妙。有学生就分享道:为了表现焚化炉内火势之旺及遗体推进焚化炉时遗体突然烧着的情状,“淹没”似乎已经无它词可以替换,“一闪而过”照应前文我回忆昔日与阿太相处的几个片段,像电影回放一般“一闪而过”,特别恰当。
4.简单梳理,帮助学生学炼字
在孩子们品读美文能迅速捕捉到精妙的炼字的时候,在孩子们能尝试着在习作中炼字的时候,我就开始和我的孩子梳理究竟哪里值得炼字。我们发现,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的要求第二点“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的要求,我们需要在精心锤炼动词、量词、形容词,甚至是“终于”“才”等副词。
1.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一个多学期下来,学生有意识地从“炼字”角度去寻找一些美文拿来推荐给同学和老师到班内分享了,由起初的被动点评到能有意识地从“炼字”的角度进行点评了,学生们更愿意用心去修改自己的“作品”了,只为了“作品”能更上乘,甚至得到发表。
2.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教学相长”,我在向孩子们推荐点评美文的同时,孩子们同样也向我推荐点评了美文,我也受益匪浅。为了给孩子以榜样,我的下水文《真后悔那么早出院》在《城乡导报》变成了铅字。我的作文指导课《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写作中的炼字》在区级展示,并获得与会专家同行好评。我还提起了笔,论文《浅谈阅读迁移法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中的运用》在省级刊物发表。
七年级的孩子,刚从小学升上来,学习习惯、学习思维方式还没有从小学的模式中跳出来,对初中的学习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写作便是他们畏惧的一个学习难点。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我努力借用更多的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孩子从“炼字”入手,向有创意地表达的目标迈进,陪伴着孩子们由闻“写作”而生畏到爱上写作,践行着努力做一个伴着孩子爱上写作的行者的初衷。
[1]《秋天》中的炼字之妙.文学教育,2008,(8).
[2]浅谈写作中语言的锤炼.中国教师报.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