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刍议

2016-02-15 21:25沈晓飞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2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探究性生活化

◆沈晓飞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刍议

◆沈晓飞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

初中生物学科实现生活化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更是实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重要方式。简要分析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理念入手,重点从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材、开展探究性学习等几个方面,分析实践教学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一些策略。

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新课标理念 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指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初中生物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密相关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我们人类自身,还与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土壤、植物、动物、空气等,都是生物学科涉及的范围。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如何实现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以期引起同行共鸣,共同学习和进步。

一、明确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理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给初中生物教学指明了方向,其中提出“要求学生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所以,生活化教学不仅尤其现实基础,还有理论基础。作为一线生物学科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课标理念,了解“生物生活化”理念,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发掘教材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将生活中有用的东西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建立生活与生物学习的联系,同时重视学生实践,形成理论与实际结合,实践检验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初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优化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只能是“突发事件”,只能是“偶遇的火花”,无法形成长效机制。教师要真正落实“生活化”的理念,应该从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始转变。例如,在教学《血液循环》这一内容时,我们知道这一内容以血液循环为中心介绍血管、心脏、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压、脉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其中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重点,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为理解“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虽然内容多且比较抽象,但是如果教师设计时就能实现教学目标的生活化,让学生练习我们日常健康,生活开展,学生一定可以更加有兴趣学习,教学知识也更能具体化,更容易理解。

2.整合课本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我们都知道,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包含了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教材是“死物”,需要我们教师整合教材,将生活中的一些知识融入教材,让生硬的课本变得鲜红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如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利用生活中的生物奥妙来诠释生物知识,将一些有用的知识和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此基础上更加容易投入,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通过知识了生物学生的有用之处,从而主动探究生物知识。

例如,在教学“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一内容时,分析细胞中的水存在形式上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但是即使通过显微镜观察,学生也不一定能理解,细胞中的水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形象的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新鲜的鸡蛋打开后,蛋清呈液态胶状,几乎分不开。但是,多汁的水果蔬菜,如西红柿切开后汁液马上就会流出来,大家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吗?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可以直观的从两个生活中的物品中想象出来,兴趣盎然,这样为接下来学习细胞中的水,打下了基础。

再如,在教学“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一内容时,单纯地分析只能让学生了解简单的“老鹰吃蛇,蛇吃老鼠,老鼠吃粮食”食物链,无法贴近学生生活。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练习生活中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不仅能让学生积极性大增,课堂教学也会顺利很多。让学生练习我们所吃的蔬菜很多都需要喷洒农药,而农药的残留现在成为食品安全的巨大隐患,如何才能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少用或者不用,却能改善蔬菜等的害虫呢?有没有这样一种代替农药治虫的办法呢?这样经过引导学生就能够深入思考,发挥积极性,这样的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让课堂鲜活起来了。

3.开展探究学习,实现教学方式生活化

初中生物课程设置的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因为生物学科本身就是在不断探究过程中发展的。开展探究性学习符合生物学科研究的方式,利用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领会生物学科的本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形成多动手,多思考,形成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而在教学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更是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感悟过程,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主动参与、相互讨论,才能更加有利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例如,在教学“生物变异”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探究性情景来引导学生学习,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一头母猪生了10只猪仔,9只是白的,却又一只是全黑的,这是为什么?一对红色的小鸟生出的却是红白相间的后代,这是怎么回事?这在生物学上称之为基因变异,这样学生在图片的导入中,激发了探究兴趣,想探究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快的进入了探究情景中。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在一种很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生的思维能够打开,积极性被调动,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中。

学习活动最终都是要走向实践的,开展生物课探究性教学同样需要与实践联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充满着生物知识,将课堂引导生活,引入社会才能更加的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内容时,学生对光合作用无法直观的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揭示这一问题。如有的学生观察到:白萝卜上面是绿色的,下面是白色的,这时教师可以到引导学生为何会形成这一现象了?学生很快发现,绿色的是暴露在太阳下的,而白色的是被埋在土里的,这样得出绿色的是因为光合作用形成的叶绿素所致,埋在土里的部分因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形成叶绿素所致。通过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实践中的生物知识,再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自如,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激发。

4.开展因材施教,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

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面,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学生的自我发展。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到每个学生呢?我觉得重要的是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如有的学生在知识的记忆上不是很好,总是记不住知识点,考试成绩也不理想,但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强,生活知识很丰富,这时教师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否定学生,而是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熟悉的知识去理解课本知识;而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评价和引导满足的学生多元化的需要,实现了学生自我发展,关注了全体学生的需要。

总之,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生活,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不仅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而且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1]张永刚.浅谈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5,(13).

[2]朱慧娟.初中生物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浅谈[J].中学时代,2014,(19):194.

[3]张悦.新课改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论[J].中学教学参考,2014,(08):113.

[4]陈丹.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探讨[J].理科考试研究,2014,(22):87.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探究性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