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竹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效果研究
黄梅竹
【摘要】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生理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关键词】重症支气管哮喘;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疗效
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中呼吸内科较为多见的慢性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等症状,且往往在夜间、清晨发作,因此给患者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几年,有关研究资料发现[1],我国重症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本研究选择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0.3±2.0)岁;病程:3~30年,平均病程(11.4±2.4)年;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4~68岁, 平均年龄(50.5±2.6)岁;病程:3~29年,平均病程(11.0±2.7)年。入选标准:(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者;(2)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肺部伴哮鸣音等症状;(3)血气分析检查发现伴呼吸性酸中毒;(4)无心肝肾等严重并发症者;(5)同意本次研究者。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治疗前,行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严格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行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并行镇咳、祛痰及解孪等方法治疗,另外还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以维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选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S/T模式。参数设置:(1)吸入氧浓度:35.0%~64.0%;(2)呼吸频率:12~18/min;(3)呼气压:4.0~10.0 cm H2O;(4)吸气压:8.0~20.0 cm H2O。治疗期间可间断治疗20 min,这有利于排痰、用药等。当吸入氧浓度<25%时,患者血氧饱和度>90%治疗期间,临床医师应通过患者具体病情调节氧流量、呼气压等。当氧饱和度至少维持于90%,氧浓度<25%,无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等症状表现时则可将呼吸机撤除。治疗时还应严格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等,若发生异常应及时有效处理。
1.3 评判标准
(1)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无异常,日常学习活动不受影响,未发现急性加重表现;显效:哮喘症状显著改善,但仍需药物治疗;有效:哮喘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需使用药物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总有效率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控制2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理指标分析
观察组动脉血PH、HR、SaO2、PaCO2、PaO2分别为(7.51±0.04)、(100±7)次/min、(99.8±2.2)%、(41±9)mm Hg、(68±7)mm Hg;对照组分别为(7.18±0.08)次/min、(122±10)次/ min、(89.5±2.6)%、(48±8)mm Hg、(60±5)mm Hg。两组生理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感染、中枢神经受损及呼吸衰竭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1例胸闷、1例口干,经对症处理或者停机后可显著改善。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中呼吸内科较为多见的疾病。哮喘往往因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变多等因素所致[2]。支气管哮喘使患者产生气道高反应性,从而造成气道狭窄。近几年,重症支气管哮喘发病率越来越高,其所致的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3]。若哮喘状态治疗不及时,则其会发展成为心律失常、呼吸及疲劳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再加上大部分患者对治疗方案、预防等相关知识的不足[4],造成治疗依从性降低,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快速恢复[5]。所以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支气管哮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临床经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及时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6]。无创正压通气具有同步监测、不良反应少及无创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中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重症支气管哮喘早期及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动脉氧气压力,并解决了二氧化碳潴留问题[7],同时它还可降低肌肉松弛药物、麻醉药物等使用量,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8]。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生理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蔡莹.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3):37.
[2] 钱源,鲁保龙.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35-36.
[3] 袁方,张明军,张建华,等. 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12(16):365-366.
[4] 张新华,耿梅.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 (4):323-324.
[5] 吴荣.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2011,17(9):1034.
[6] 魏静,李春梅,陈建伟,等.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4(7中旬刊):4267.
[7] 王欣玲. 7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观察[J]. 医学检验,2013,12(6):111-112.
[8] 黄明勇.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2):75-76.
医学论著的写作要求
读者 作者 编者
论著是医学论文体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特定的概念。它是作者将自己的科研、临床、教学的成果、经验、体会,以严密的逻辑论证、规范形成的文字作品,是医学论文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体。医学论著应具有四大特点:
一、在写作的形式上有比较规范的要求,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属地、邮编,符合问题内容要求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3~8个)、前言(引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体会)和参考文献等各项内容(论著字数应在2500~3000字)。
二、医学论著是作者从自己已占有的基本素材(第一性资料)出发,经过科学、严谨地整理、加工、分析、论证,得出论点并形成规范性的文字作品。
三、医学论著所表达的结论比较明确、可信,论文质量与学术价值较高。
四、医学论著应为一次性文献(含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
Clinical Effect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on Treating Severe Bronchial Asthma
HUANG Meizhu, Mudanji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Mudanjiang 157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on treating severe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We averaged 80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used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compar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physiological index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on treating severe bronchial asthma is ideal.
[Key words]Severe bronchial asthma,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Clinical effec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1.055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1-0080-02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1570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