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桂
(淮安市新安小学,江苏 淮安 223001)
新课改已悄然走过十余年。当前语文教育一片繁荣,好课热、研究热、理论热似乎证明语文教学取得不少成绩,但这些未能改变万千孩子仍在机械学习语文的现状。语文教育症结到底在哪儿?笔者研读理论、围观课堂,深感语文教学普遍属于“劳动密集型”教学!它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何谓“劳动密集型”教学?为何如此顽强生存?语文教学如何改革?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并期待从根本上解决。
一年级课上,一位年轻老师在黑板上按顺序写下生字组出的词,学生机械地读写,流水线式的教学方式,把所有孩子都教成一样。还有老师采用填空的方法,指导儿童写作文,看似高效,其实短视,因为它扼制了儿童对语言习得的敏感天性,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对此,笔者称为劳动密集型教学。劳动密集型教学指需要儿童大量体力与精力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或低效高耗的教与学的方式。比如一个孩子在三天假期中,只一项语文作业抄写词语,共写了十四页。这种教学行为让儿童花大量精力抄写、背诵,唯独缺少大量阅读和安静思考。
江苏李亮老师指出:我国的教育总体上讲是“不自由的”教育,我国教学危机的根源是专制教学。……制造了“工厂教育学”“储蓄教育学”“监禁教育学”“动物园教育学”。[1]它本质上对知识高度信任和无限追求,教学方法奉行“反复”和“强化”,儿童成为教学中被灌输的对象,而非学习主体和实践者。高耗、低效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显著特征。儿童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大量地机械读写,然而在语言习得方面并未得到真正发展,而且非常容易遗忘。机械积累的词汇,很难在适合的语境中准确、灵活地运用,这种方式的学习是消极的。
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怀特海早就指出“知识为中心”教学之害:“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被动记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来塑造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话,简直不可想象,人性不是这样,生活更不应该这样。”[2]他还说,就教育而言,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让最美好的东西遭到腐蚀。[3]
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因“灌输知识”耗费太多童年时光,许多“美好的东西”遭到腐蚀,包括快乐、热情、思考等,且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扼杀儿童对于学习和表达的欲望,阻碍儿童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形成知识本位教学观等。“灌输知识”教学在测试时的得分会高于发展性教学,获得“学力”与“学分”,但这是让人怀疑且经不起时间洗磨的。一位专家在学校调研,随机问一个孩子:“你最喜欢什么课?”孩子回答很干脆:“最喜欢不上课!”一语道破当前教学的尴尬!还有教育专家感叹:“我们那些取得异常成就的孩子,常常是教育系统之外的‘漏网之鱼’!”
当今时代,高速增长的知识,与人类短暂的生命和有限的学习时间形成反差。因此,学习最紧迫、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成为学习的重要目标。它涉及两方面问题:对知识价值的判断与取舍;对必须掌握的知识以何种方式有效掌握。
然而,劳动密集型教学对此态度失当且让人忧心。一是对于知识价值判断较为冷漠,二是对于学习方式缺乏辩证的思考和选择。教师多半以个人学习经验与成人思维来取代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常用的教学方式是满手抓沙,而且是用力握住,结果随着时间的消逝,细沙会一点一点地从孩子的手中慢慢漏掉,最后,儿童的手中什么也没有留下。
促成知识教学为主的课堂原因主要有:课程容量大、难度大。因为教学内容艰深,所以多讲多练、反复做题,成为教学常态、教育格局。中国大班化课堂教学是常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教学班越来越大,大班额没有真正得到控制。相反世界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都有人数规定。资料表明,英、美、德、法等发达国家一般规定:小学每班25人,中学每班35人左右。以德国为例,小学每班25人,中学每班33人。
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以创新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然而劳动密集型教学重视知识教学,以学分换得现金,以求高学分换来现实价值,实现教育利益最大化,掩盖了教育的本质——发展儿童,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知识教学为核心的课堂,无趣且无序,课程前置是最为明显的教学现状。学校课程不停地在做加法,不考虑儿童年龄和思维水平,一二年级孩子,往往要解决三四年级的问题。除国家课程之外,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指令性活动与要求,地方化特色活动课程、德育课程等,无不在考验着儿童的适应性与承受能力。因此,有人戏谑:全国最苦最累的,不是农民工,而是中国的儿童!
现代儿童,在课堂中要度过人生约1/5的时光。知识为主的教学,从技术层面上就是看学生能否最大程度接受和掌握老师教过的内容。它把儿童的学习与动物的训练等同起来,造成苗早长却结不出大瓜的尴尬。钱学森之问正是对当下中国近七十年的教育的追问与反思。
有位数学老师曾指出,90%以上的孩子考试都会获得优秀。但实际教学中,许多问题被人为拔高,连老师也要通过学习他人或参阅有关资料来解答。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等累加,导致儿童学习生活的难度系数不断加大。小学四年级阅读竞赛卷中出现这样的题目:孙悟空当了花果山的美猴王,在水帘洞的两侧有一副对联,请写出来( )。还有道题出自三年级数学作业本上:今年兄弟俩共28岁,10年前,弟弟比哥哥小两岁,问弟弟今年多少岁?这些难题,客观上把知识伪圣化,老师也被这样的知识绑架,这是非常无奈和可怕的。沉重的课业负担导致中国儿童普遍睡眠不足。
《江苏教育》刊载了习主席一个微型调查,他问一个小学生:“奥数学了吗?”这个学生答:学了,但没什么用!正是这些“没什么用的课程”直接导致劳动密集型教学的广泛存在。比较中外教育,我们的课程偏深、偏难,远离儿童现实生活,知识观与教学观冲突:一方面希望学生通过教育过上幸福生活;另一方面,却把知识伪圣化,学生以大量精力完成,实质上在过一种异化的儿童生活。我们对于知识的价值和哪些知识最为重要等缺乏根本性思考,使得我们的基础教育就像盲人摸象,教学只能“满把抓沙”。
劳动密集型教学是教育异化和功利化的结果。社会和学校普遍认同知识教育,这带来高学分、高收益,却未考虑到教学日益脱离儿童与生活,至此,笔者忍不住重复——知识教育,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腐蚀!新课改本质上是知识观的转向,教人还是教知识?这是个问题!
劳动密集型教学积弊甚多,那么理想教学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教育应当让儿童在一定心理和生理条件下展开,进而充分自由成长和发展;然而知识本位教学忽视了人的存在,把知识提到无上地位,这是教育的迷茫。所以我们的课堂,要眼里首先有人,其次才是系统的知识,同时还要考虑和注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位老师一语中的:“我们把许多内容写进课标,唯独儿童的幸福没有写入课标,所以我们的课堂才会这样!”
新课改中,“语文素养”作为核心概念提出,但是“素养”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时间来“浸润”“涵泳”“慢慢积累和形成”。吴永军教授提出:“课堂教学文化重构是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处在‘人的革命’时代的中国教育务必要以人的转型为己任,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应付眼前的考试、竞赛和升学。”[4]
看苏联ш.A.阿莫纳什维利的教学案例:
在课上什么时候最快乐?我手中拿着一个足球。“4+5等于多少?”足球飞向教室的右角。谁抓到球,谁就可以回答。“等于9!”抓到球的一个学生说,并把球抛回给了我。“9-3等于8。我说得对吗?”球飞向中间的一排座位。“您说错了!9-3等于6!”球又回到了我的手里。有人可能会责问我:“要球干吗?难道没有球孩子们就不能解答这类题目了吗?”问题在于,没有球,他们虽然也能解答习题,但是没有愿望。[5]
他向我们生动地解释了一个问题:到底是教孩子还是教知识?儿童没有“球”可以回答问题,但没有“愿望”。“愿望”亲近儿童,知识冷落儿童。教育很大程度上应该发展和培植这种“愿望”:对进步的向往和渴望,积极的学习欲望和力量!为什么不能让儿童过一种自由快乐的课堂生活呢?教育本质目标是培养人,而不是超人!赵谦翔老师说:“古今中外,所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使人变成人。前一个人,是自然人;后一个人,是文明人。自然人不能自发地变成文明人,要想实现人格的升华,只有通过教育。”[6]语文教学的使命是为儿童打下精神的文明底色,唯有亲近文字,建构阅读图式,开展情感浸润等,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
笔者教学《祁黄羊》一课时,故意问学生:“读过课文了,祁黄羊是只什么羊?”马上有学生举手抢答:“老师,祁黄羊不是羊,他是个人!”我接着追问:“那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这个环节教的不是知识,而是给儿童传递带着“愿望”的“球”。这个方面,我们有无数的专家,好课好例,可惜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似乎很难把“愿望”当作教学内容来真正看待。于永正老师鲜明地提出课堂“重情趣”,这是最值得我们去学的。
在情趣洋溢之处,在兴致盎然之畔,学问和智慧悄然地来到儿童心里。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在保持、呵护那些微妙且重要的性灵——在未来,那是创造的种子。
教学,就其本质要义来看,就是教学生学。从学习论角度看,教学必须有儿童的心灵在场。作为学习者,脱离课堂学习,任何学习都是无效或低效的。让儿童的心灵在场,我们就要努力做到:让儿童参与学习,把提问、思考、解答、追问等权利留给儿童,让儿童积极参与阅读、思维、提问等。
让儿童心灵在场,更重要的是给予课堂学习中的儿童更全面的关注和热爱。生命就是这样,以一颗心感染一颗心,以一片情感染一片情。教学的使命在于,点燃儿童的头脑,使他们沉睡的思维和性灵在教学中、在阅读中、在思考中逐渐醒来。
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即使知识的传授可能少一点,欠缺一点,但给儿童能够“留下”和“带走”的东西反而更多。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曾撰文指出:“童年如果负担太重,不快乐,就失去了人生美好的序曲,对于将来也会有负面影响的。”[7]因此,带领儿童过幸福的课堂生活,成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才能塑造幸福的儿童和未来。▲
参考文献:
[1]李亮.语文课程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语文教育通讯,2009(36):7-9.
[2][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4.
[4]吴永军.再论基于文化层面的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9(30):4-7.
[5]阿莫纳什维利шA.孩子们,你们好[M].朱佩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1.
[6]赵谦翔.绿色语文的源与流[J].中国教师,2016(4):65-69.
[7]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二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