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新疆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6-02-15 14:36:09孟毅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孟毅军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新疆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思考

孟毅军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尤其是轨道交通行业迎来新的机遇,轨道交通人才需求愈加旺盛。分析了轨道交通人才的现状、机遇与困难,提出了加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新举措新思路。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目前,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和三大通道建设正加速推进,轨道交通类人才呈现出旺盛的需求,同时对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疆轨道交通类院校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主动融入、积极作为,不断提升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以不断满足新疆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新疆轨道交通人才现状

(一)新疆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新疆专门培养轨道交通人才的院校只有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培养人才的层次以高职学生为主,每年高职毕业生1 000人左右,中职毕业生约为1 500人。根据学院“十三五”规划,高职学生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高职毕业生将达到2 000人。在专业设置上,学院开设了铁道机车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运营管理、高速铁道技术、动车组检修等12个高职专业,全部为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工科类专业。在实训实习上,学院建立了铁路专业实训中心11个,实训室12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7个,校内建有5.2万平方米铁路实训演练场,场内铺设2.3公里铁路演练线(与兰新铁路接轨),并进行了电气化改造,能够满足铁路主要专业的实训教学。

(二)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新疆对轨道交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铁路局、铁路勘察设计院、中铁建新疆分公司等少数铁路行业企业,其中对铁路人才需求数量最大的是乌鲁木齐铁路局。从人才需求的学历角度看,高职学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处于主体地位,本科以上学历的创新型人才需求规模逐年上升。人才储备最大的乌鲁木齐铁路局现有职工5万余人,本科学历以上的约占20%,专科(高职)学历的约占30%,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员工约占15%。从人才需求的来源角度看,新疆本地培养的人才依然是主渠道,对于外埠人才的需求主要是高学历人才。过去5年,乌鲁木齐铁路局招工5 000余人,新疆本地生源占70%以上,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均来自内地高校,由于缺乏留住人才的有效政策和办法,出现了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

(三)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疆缺少本科以上学历铁路人才培养的院校。伴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投入使用,新疆对于高学历铁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由于历史上新疆对轨道交通类院校重视不够,新疆铁路系统自身相对封闭等原因,目前疆内没有一所培养本科层次的轨道交通行业院校。

二是用人单位招聘高学历人才困难,高学历人才大量流失等问题比较突出。乌鲁木齐铁路局对于本科层次人才需求较多,但愿意回疆工作的学生主要局限在西北5省和新疆本地生源。铁路局对于人才分配有其自身的特点,毕业生一般要到基层站段、铁路沿线等一线工作,由于职业期望、现实差距、专业作用发挥等方面原因,人才流失率较高,实际招聘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效率不高,高层次人才需求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顶板和两帮高强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采用高强锚杆锚索支护系统对顶板和两帮围岩进行支护,控制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的变形,增大两帮的刚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巷道的底鼓。

三是现有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十三五”时期的人才需求。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中心的建设,自治区交通运输业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交通类高端应用型人才相对匮乏。现有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都不能有效满足新形势下自治区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疆内铁路用人单位与铁路人才培养单位的合作机制不完善、不健全。一方面,铁路单位用人的专业和规模规划性不强,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规律;另一方面,铁路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没有与人才培养的院校进行有效对接,双方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缺乏稳定性和创新性。

五是新疆轨道交通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对轨道交通人才的要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铁路建设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并不统一,部分国家路网建设滞后,同时在语言交流沟通上存在相当的障碍,对这些国家铁路相关政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道路联通任重而道远。

二、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加速推进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开通到欧洲并经过新疆的铁路班列共有6条,分别是渝新欧、汉新欧、蓉欧、郑欧、合新欧、义新欧,这6条线路通过新疆的阿拉山口口岸或霍尔果斯口岸,经由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到达欧洲不同的目的地。除此以外,中吉乌铁路和中巴铁路已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这两条铁路建成后,新疆铁路口岸将增加到4个,这将为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奠定雄厚的交通基础,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中心的大通道作用将日渐显现。

(二)疆内铁路网建设全面铺开

兰新高铁二号线已经建成通车,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4小时经济圈初步建成。按照新疆铁路网整体布局,将形成以北、中、南三条通道为发展主轴,辐射周边,可形成全境通过、全面覆盖、全线连通的新疆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带动沿线中心城市及重点口岸的开放与建设。根据规划,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加快北通道和南通道的建设,着力推动准东—富蕴—北屯—吉木乃口岸、三塘湖—老爷庙口岸、富蕴—青河—塔克什肯口岸等口岸铁路建设项目,抓好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项目建设,重点推动中吉乌铁路国内段建设工作,加快推进阿克苏至喀什铁路增建二线、若羌至和田铁路建设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

(三)一批轨道交通类企业在新疆落地

一是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亿元打造“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基地建成后,将逐步实施城市轨道的制造及维修,铁路电力和内燃机车的维修,铁路货车的制造及维修,轨道装备相关联产品的产业链延伸,铁路工程机械装备开发等计划。中国南车把乌鲁木齐作为辐射中亚及中国西北的核心,打造成发展优势产业、吸纳优势资源、进行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二是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新疆高端装备基地落户乌鲁木齐,填补了新疆地下高端装备产业板块的空白。中国铁建是我国集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和轨道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化集团,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工程机械制造30强企业。

三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密集布局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中国铁建已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4个国家建立了经营机构,仅2014年就承揽了41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60多亿美元,目前在新疆承揽项目投资额超过200亿元,疆内外15个铁路项目启动了前期工作。

三、加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整合资源提升办学层次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院校要加强研判,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和基础投入,在整合轨道交通类院校资源基础上,建立轨道交通类本科层次院校或打造本科层次专业。要明确本科层次的办学定位,协调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轨道交通行业本科层次人才的需要;要发挥好对口援疆这个重要平台,加强引导和对接,联合内地轨道交通类知名高校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通过联合办学,设立独立学院,加大在师资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机制,加速建设新疆的本科院校、本科专业。同时要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中职本科衔接“3+4”、高职本科衔接“3+2”招生办法,不断拓宽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渠道。

(二)对接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人才素质建设。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上需要更多满足多领域、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轨道交通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一是要引入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以职业的、社会的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建立高速铁路专业的课程体系。二是要优化现有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专业群建设,重点在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急需的高端设备制造、铁路行业服务、跨地区标准对接领域科学布局专业。三是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在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模式创新。四是加强科学研究,开展贴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需要的技术开发、理论研究,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科技联盟,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五是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

(三)对接政策培养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人才基地建设必须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着眼于国内和国际两个环境。一方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轨道交通人才。要全面提升基础环境、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水平;要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区域性轨道交通行业教育合作,推进教师互访和学生交换培养;要对接周边国家的语言需求,提升外语能力,加强俄语、哈萨克语、乌尔都语、吉尔吉斯语等语言的教育;要落实“道路联通”、“民心相通”的政策要求,深入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要抓住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推进中国标准的输出和中国标准的国际化。要将高速铁路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引入教学内容,吸引境外学生来疆留学;要承办轨道交通论坛、学术会议,积极参与中国品牌、中国标准的输出;要联合轨道交通行业走出去的企业开展办学和培训工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培养本土的轨道交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争鸣.“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发展战略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4(1):24-31.

[2]张建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新疆高等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4(7):28-35.

[3]姚艳红.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对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4(4):21-24.

[责任编辑:赵伟]

收稿日期:2016 - 03 - 10

作者简介:孟毅军(1962—)男,江苏姜堰人,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U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811(2016)02-0054-03

The Cultivation of Rail Transit Talents in Xinjiang from a Prospective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MENG Yijun

(Xinjiang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Urumqi,Xinjiang,830011)

Abstract:Located in the heart of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Xinjiang is witnessing a fast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which brings new opportunity to the rail transit industry. And the talents of rail transit are in great dem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ail transit talents education in Xinjiang, points out it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nd puts forward new ways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rail transit.

Key words:Silk Road Economic Belt; rail transit; talents training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13:22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0:14:03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