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京西分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2016-02-15 13:21代少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服务学校

代少贺 郭 亮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京西分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代少贺 郭 亮

一、项目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京西分校由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创办。本次项目建设要求须保障学校于2015年9月前完成信息化建设配置,不影响9月1日正式开学。

对新建学校所必需的网络系统及其他弱电系统中的通信线路进行统筹规划,实现智能化、现代化、网络化的信息通道;建立统一、节能、环保、可扩展的数据中心环境,满足当前及未来5~10年业务发展对机房实体环境的需求;建立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梳理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流程,整合学校的服务资源,建立系统的业务系统,提高为全校师生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通过对校本部各部门层次深入调研,对学校京西分校新建校项目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主要基于“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方法对学校进行设计,总体架构分为五大层次,两大体系。五大层次分别是指基础设施层、资源层、支撑平台层、业务应用层以及综合服务展现层。两大支撑体系是指学校将建立统一的政策法规与信息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体系,为建设数字化校园提供相关保障,实现规范化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在技术选型中,核心选用锐捷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交换机,采用业界领先的硬件架构设计,实现数据中心与园区网特性的融合,简化网络架构,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丰富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特性,充分满足了各类虚拟化服务器与存储的接入;在学校数据中心中,采用业界成熟的VMware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通过动态资源池、虚拟机的在线迁移、动态资源调配、容错技术等,实现计算资源可充分利用和可再分配的效果,有效提升服务器使用效率的同时排除单机故障点的困扰,保障学校业务系统的可靠运行。在此基础上配置趋势科技的虚拟化安全软件,为学校业务系统提供统一、高效的安全服务。

二、项目目标

项目设计目标是基础学校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办学目标,围绕“全人格,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网络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可视化、虚拟现实等信息化前沿技术,适度超前的设计,优化基础资源配置,为校园的管理、教学、生活、环境建立细微、贴切、立体的智能服务。实现对校园教学、科研、校务管理、文化建设等各项活动的提升;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水平;提高学校自身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提升学校影响力,从而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项目建设最终实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透明高效的校园治理;多级、多部门协同联动,基于网格化的精细化管理;和谐稳定的安全校园;信息统一、协同联动、研判预警、科学决策;绿色环保的节能校园;智能监测监控、智能节能减排;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智能终端推送服务、一卡走遍校园;展现多彩的校园文化;通过多途径(数字广播、信息发布、网络电视)多方式(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展现校园文化等,校园内外的各个方面。

三、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有监理单位参与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项目组织机构,具备完整的工程施工计划、施工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具备完整的施工开工、进场、系统测试、变更、验收、培训、竣工等资料。

在本次学校整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建设中有27家子系统施工单位,各系统单位在施工中存在交叉施工、互相协调、项目范围边界模糊的问题。鉴于项目中公司主要负责学校基础性建设,也是涉及各系统较多的施工单位,同时我们对于学校各项信息系统建设有深刻的理解,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对此经学校考虑,委托我们作为学校整体项目的总协调单位,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分包商转变到“总包”,承担各系统之间的沟通协调和整体进度实施。

在本项目建设中,我们对于教育业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主要表现在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上,对于学校建设来说,虽然各系统是独立建设的,但是在使用上,存在互相融合调用。如门禁系统,在具体使用上与校园电子班牌、排课系统进行对接,可实时展现班级学生上课与考勤信息,更好地与学校实行的“走班制”相结合;同时在电子班牌中,还调用OA办公、德育评价、电子图书资源等系统,实现通知的实时发布和校园文化、学生评价等信息的展示。在今后的学校规划中,需要结合学校的各业务流程,分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对学校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后期的扩展性。

四、特色与优势

在系统规划实施过程中,本项目为充分考虑了学校未来系统的发展,在进行基础建设的时候,留有可扩展性。如前期规划设计时,根据未来学校业务系统发展情况,将教室内点位设计为13个,把基础工作做在前,后期进行系统扩展升级时,能够不影响基础环境建设。

在各业务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教委、其他校区的对接问题,使系统能够平滑的进行整合。同时对于各业务系统在底层设计就考虑了整合的问题,各业务系统能够根据学校实际的业务需求进行数据之间的调用,使系统的使用更加便捷、智能化。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发展所可能提供的手段,以面向未来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管理的先进性,为进一步的改革留下空间,通过运用最新的虚拟化、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到教学管理过程之中,实现高效管理。

五、后期服务

在推进项目使用过程中,除项目所要求的技术培训工作以外,我们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信息化保障措施,包含制度保障、人员保障、技术保障。

对于项目来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因此可靠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学校实际系统及人员情况,在后期服务中,我们根据ITIL服务管理标准,围绕“管理、业务、服务”的三个层面进行,通过以流程为导向,以业务为中心、注重服务意识的管理模式,实现业务与IT的高度整合。运用ITIL最佳实践建设事件管理、资产管理等ITIL服务支持和服务提供流程;总结IT运维经验,建立运维知识库,促进服务的规范化,提高运行维护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在人员保障方面,安排了2名驻场服务工程师,负责学校各系统的运维、使用、常态化的操作使用培训等工作,充分的深入到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帮助师生将新工具、新技术更好地融入实际教学场景。在技术保障上,充分依靠公司强大的售后服务团队和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建立本项目的备品备件库,根据各种故障分级处理制度及服务响应方式进行技术支撑。

六、项目效益

项目设计效益目标是完成系统应用基础支撑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建立起全校信息管理系统基础平台,实现校内人、财、物的高效管理。

1.经济效益

完善学校教育教学配套设施设备建设。

2.社会效益

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人数需求,保障周边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建设。体现了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强化了学校的品牌传播。

3.环境效益

充分利用节能、绿色设备。

4.可持续影响

持续服务于区域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5.服务对象满意度

满足师生日常使用需求,满意度95%以上。

七、项目反思

在项目实施工程中,项目设计存在业务系统的融合问题,业务系统还是较为孤立,在前期设计时要更加深入的结合学校实际业务流程,深入到师生的职位职责,将新技术、新工具更好地与学校业务流程相结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工期短,子系统较多,施工单位较多,施工内容涉及交叉、沟通协调,比较复杂,以用户为主已经无法高效地协调各施工单位,亟须对学校各系统都较为熟悉的施工单位;此时我们根据以往针对学校丰富的校园建设经验,并且在本项目中的施工内容中主要包含基础建设部分,在本项目中充当了总协调、总指挥的角色,帮助学校快速、有效的组织、协调各系统之间的施工工作。

在后续服务工作中,主要体现本次系统较多,涉及的新技术、新方法,学校使用过程中遇到很大阻碍,为提高学校对于系统的使用,安排专职驻场服务工程师,在系统的功能、作用、具体操作使用上进行深入的培训指导,使新技术、新方法,与学校实际教育教学使用进行深度的融合。

作者信息

代少贺、郭亮。北京康邦科技有限公司,100083

猜你喜欢
校园服务学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