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王欣美
探秘:妙玉的“梅花雪”
江苏 王欣美
本文通过黄裳《栊翠庵品茶》和曹雪芹《栊翠庵品梅花雪》的对比阅读,从探秘梅花雪的主人妙玉,探秘神奇的茶水梅花雪,探秘雪水泡茶的历史和科学依据这个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妙玉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形象,探究了梅花雪的精神内涵。本文通过大量资料和论据,把古代茶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联系,回顾了古人以雪水泡茶的茶文化,通过古代和今天饮用水的对比,呼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探秘 妙玉 梅花雪
俗话说:喝酒读水浒,品茶读红楼。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哪个不爱酒,大观园里的夫人小姐哪天不喝茶?《红楼梦》里茶事多,据统计,全书写到喝茶273处,茶字出现了495次,有茶名、茶具、茶礼、茶俗、茶水、茶食、茶诗等,可谓满纸茶香。黄裳先生有一篇文艺随笔叫做《栊翠庵品茶》,他说如果要给陆羽《茶经》作补辑,必须要加上“宝玉品茶栊翠庵”一回。在这篇文章中,黄裳先生从茶具、茶叶、茶水等方面,带领我们领略了妙玉高超的茶艺和有关茶文化的知识,体会了品茶过程中的所展现的人物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原著的阅读,我们会提出以下疑问,为什么《红楼梦》原著的回目不是《栊翠庵品茶》,而是《栊翠庵品梅花雪》呢?妙玉从苏州带来了珍贵的茶具倒是不难理解,何以千里迢迢从苏州带一瓮水到大观园呢?为什么妙玉招待贾母和众人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宝钗、黛玉和宝玉却能享用这高贵的“梅花雪”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探秘妙玉的梅花雪。
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建造大观园,并且采买了十几个小尼姑,唯有妙玉一个人是“下帖”请来的。作为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与贾府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子,妙玉一直有一层神秘的面纱。
《红楼梦》第一次提到妙玉是这样写的:
又有林之孝家地来回:“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林之孝家的长长的描述,非常详细地告诉我们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为了治病才遁入空门。带发修行并不奇怪,但她出了家竟然还带着丫鬟嬷嬷服侍,栊翠庵里的茶具也是贾府都没有的奇珍异宝。从苏州到京城,她在这中间并没有回乡,那她离开苏州时一定随身携带大量的茶具珍玩,关键是还有带着满满一瓮梅花雪水。
身为栊翠庵主人的妙玉,给贾母、王夫人敬茶不卑不亢,在别人眼里她性情孤傲,行为怪异。王夫人说她既是宦家小姐,自然要傲些。贾宝玉说她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的目。连一向是老好人的李纨也说她“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与她半师半友的邢岫烟甚至说她“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一个十几岁的小尼姑怎么会“不合时宜,权势不容”呢,这句话隐晦的说明了她的确是遭受到曲折的身世与命运。关于妙玉出家的真实原因有很多推测,有躲避家门的灾祸说,有躲避逼婚说,这些推测虽然缺少实证,但也不无道理。来都中观看佛教遗迹和遗文只是一种用来掩饰的借口,师父说的不宜回乡,实际上是有家回不得,因为她的家庭出现了极大的变故,模样生的好自然多了逼婚的可能,所以说,佛门是她的避难所,冷傲孤高或许是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吧。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中秋夜联诗,她是"红楼诗仙",栊翠庵品茶,她是“茶中仙子”。身为佛家弟子,妙玉却爱读庄子,因为喜欢范成大“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句诗,自称“槛外人”。从上面可以看出,妙玉的生活品味和文化修养都是超凡的,她的哲学修养也早已超出了她这个年龄的界限。而带发修行的她难以割舍与尘世的联系,再多的哲学思想也无法掩饰青春的悸动。感情上她尘缘未了,对宝玉心生爱慕,以黛玉、宝钗为友,正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不洁不空,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妙玉,一个有才华、有性格、有感情的妙龄女子。
妙玉冲泡了让贾母满意的老君眉,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请宝钗、黛玉和宝玉喝梯己茶,却是梅花雪。黛玉以为这也是旧年雨水,换来的是妙玉冷笑和奚落,曹雪芹原文是这样写的: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从来受不了别人的重话,就连别人无意之言也要咀嚼一番的黛玉并没有恼怒,反而一心一意地去品尝梅花雪了,可见这梅花雪真的是名不虚传了。宝玉不明白绿玉斗的用意,妙玉为捉弄他拿来整雕的竹根大海,却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一点都没有多斟。这种让妙玉如此吝啬又如此自豪的梅花雪,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茶水呢?
梅花上取雪,说起来似乎是一种很诗意的工作,做起来却是要一朵花一朵花的收集白雪,再化成水装满一瓮,实在是非常麻烦的事。直接用花瓮来接雪不是更简单和高效吗?古人不是还有扫雪煮茶的吗?但是,落在尘土上的雪怎么能符合有洁癖的妙玉的要求呢?除了雪的洁白无瑕,妙玉似乎对梅花似乎也特别偏爱,她在从前的玄墓蟠香寺,现在的栊翠庵都有梅花陪伴。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笔下的梅花凌寒傲雪,芳香不染,也许因为妙玉自己就是那冰天雪地里的一树寒梅吧!
从苏州到京城再到大观园,运输一大瓮水并且深埋窖藏,这种几近行为艺术的做法,或许就是解读妙玉“吝啬”的钥匙吧。这种妙玉自己都舍不得喝的梅花雪,为什么能与宝钗、黛玉和宝玉共享呢?我们来看曹雪芹原文: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地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
贾母等人喝茶的地点是在栊翠庵院中,妙玉却把宝钗、黛玉叫到耳房内亲自煮水泡茶。妙玉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刘姥姥用过的成窑杯不要了,刘姥姥站过的地面也要重新冲洗。可她请宝钗、黛玉去的是自己日常打坐念经的耳房,黛玉坐的直接就是妙玉专用的坐具,可见,妙玉真的把二人当做“闺蜜”了呢。
妙玉给黛玉的杯子叫“点犀qiao(上乔下皿)”,暗含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句,有引为知己之意。更神奇的是有洁癖的妙玉竟然把自己日常用的绿玉斗给宝玉用。难道妙玉真的是没有了珍奇的茶杯给宝玉用吗?当然不是了。宝钗、黛玉是客,宝玉才是妙玉心目中真正的自己人。要不然,一向孤高自许的妙玉怎么会单单送寿帖给宝玉,栊翠庵的红梅怎么就只好宝玉一个人去求得?
所谓以茶会友,以茶传情,梅花雪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妙玉高雅的品位,高洁的志趣,更有在她那冰冷的外表掩护下,对友情和爱情渴望的心灵吧。
茶最早是用来吃的,红楼梦很多地方写吃茶就是传承古人用茶源头的说法,但是这里的吃茶早就是饮茶了,所以说,用水泡茶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的一次革命。古人主张品茶先试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可见,茶与水的密切关系。明代许次纾《茶疏》有云:“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泡茶是借由水萃取出茶叶精华的过程,水是影响茶汤滋味的关键。
陆羽《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说明用天然的水用山泉水泡茶最好,江水次之,井水为地下水是最下等的。除了地上地下的天然水,还有一种被古人称为“天泉”的天上水。天上水包括露水、雨水和雪水。露水太少难以收集,雨水常见但不同的季节水质不同。古人认为雨水以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秋高气爽时,空气中杂质较少,梅雨季节及雷雨时风沙飞扬,水质不净,其实冬天的“天水”最好,雪花由低温凝结而成,洁白无瑕,是最适合泡茶的水。
古人把用雪水煎茶看成一种雅事,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用雪水煎茶的诗句。如白居易《晚起》有“融雪煎茗茶,调酥煮乳糜”,“冷咏霜毛句,闻尝雪水茶”的诗句。陆龟蒙与皮日休和咏茶诗,有“闲来松间坐,看煎松上雪”的诗句。陆游《雪后煎茶》,有“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的诗句。
清乾隆皇帝是一位嗜茶者,他活了八十八岁,是古代帝王中的长寿者。乾隆认为“水以轻为贵”,以特制的银斗来衡量各地泉水。他在钦定北京玉泉山玉泉为“天下第一泉”之后说:“然则,更无轻于玉泉者?曰:有!乃雪水也;尝收积素而烹之,轻于玉泉斗轻三厘。雪水不可恒得。”北京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乾隆雪景行乐图轴》,就真实描绘了冬天第一场雪后,这位长寿皇帝在圆明园里享受扫雪烹茶的场景。
雪水煎茶不仅是文人雅事,还符合中医养生的理论。中医认为,水为阴,雪性寒。雪为阴中之阴,能清热祛火,有解毒排毒之功效。雪色洁白无瑕,入肺经,善解肺经毒火邪热,对糖尿病、肺结核、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都有好处。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腊雪甘冷无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瘟疫,小儿热痫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黄疸仍小温服之。藏器洗目退赤;煎茶煮粥,解热止渴。”雪水甘洌清甜,不含杂质,本身就是一味“天赐良药”,可以直接饮用。在民间,腊月雪水被百姓称之为“廉价药”,应用很广泛。国外的医学也有一些提到了雪水的治病保健作用。如俄罗斯一医学研究机构宣称,中老年人经常喝点雪水,可以恢复萎缩了的机体细胞组织,使人年轻。国外报道说,雪水含酶的化合物多于普通水,每天饮1~2杯,可使血中胆固醇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
古人用水主要凭借经验与喜好,但结论与现代科学有相同之处。现代科学根据每公升水所含钙镁离子总和把自然水分为软水与硬水两种。以软水泡茶,溶质少,茶叶有效成分茶多酚的溶解度高,茶味浓而茶香足;反之,以硬水泡茶,溶质多,茶叶有效成分茶多酚的溶解度低,茶味淡而茶香散。在无污染的情况下,自然界中只有雪水、雨水和露水属于软水,是最适合泡茶的水。
妙玉的梅花雪是从凌寒盛开的梅花上取雪,窖藏五年之久再用来煮茶,这种像酒的窖藏一样的方法是否能够保证梅花雪的品质和醇香?清光绪年间曾任四川盐茶道,精于品茗韵事的吴珩写了一首《雪夜煎茶》的诗:决胜江心水,飞花注满瓯;纤芽排夜试,古瓮隔年留。这首诗说吴珩用窖藏一年的雪水泡茶,水质是胜过被品泉者推崇的“扬子江心水”的,也许这就是雪水存储泡茶的实证了。当然,妙玉用窖藏五年之久的雪水泡茶,也难免有一些小说之言的成分。
今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梅花雪的含义,多么希望能够品尝到妙玉的梅花雪。但在现实中我们又无奈地发现:我们离那一杯清醇甘美的茶水已越来越远。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废水、废气不断排放,空气、土地、河流已经被污染,各种不能被分解的垃圾充斥在我们周围。SO2和氮氧化物过量排放,雨变成了酸雨;厄尔尼诺现象肆虐,下雪越来越少,连泉水和地下水都达不到直接饮用的标准。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速,没有了古人的品茶养性,没有了高雅的以茶会友,更不会为了准备一壶煮茶的好水来栽梅扫雪。我们制造了含有氯气的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早已作为商品来出售,形形色色的饮料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喝茶聊天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真心希望我们的用水环境能有所改善,人们能够静下心来,传承中国的茶文化,品尝一杯真正的梅花雪。
[1]曹雪芹.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版
[2]黄裳.栊翠庵品茶.五年制高师语文(三年级下册)[M].南京大学出版社
[3]夏文辉.解读红楼人物——妙玉身世探微[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4]佳佳.说茶道水[EB/OL].http://news.sina. com.cn/c/cul/2007-03-07/173512455722.shtml
(作者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