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
取消职业准入证书与供给侧改革
朱俊
从2014年人社部发布第一批取消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始,就一直想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但这个活不好干,也不好拿捏,既需要一定的勇气,也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分析职业资格证书背后的技能形成体系与技能供给体系的一系列制度问题。目及之处,臧志军博士等学者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取消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教育,专业学识和勇气让人钦佩,很多观点我都很认同。但我还是啰嗦几句,不然,对这一做法的影响可能还是有一些不明之处。
要了解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恐怕还要从技能劳动力市场说起。技能市场是由两组契约关系构成。一组是技能形成体系,主要在教育系统。包含学校与个人之间形成契约关系,学校是供给方,学生是买方。学校向个人提供技能产品,学生通过支付时间、金钱等成本人力资本获得增加。另一组是技能供给体系,主要在劳动力市场,学生扮演了技能供给的角色,企业则扮演了买方市场的角色。
技能供给中围绕信息沟通存在一系列的交易费用。这两组契约关系的核心环节都在于解决信息渠道问题,即如何降低交易成本过程中的成本费用问题。如技能供给端,围绕学生的技能形成,学校在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上按照岗位需求、学生职业生涯构建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但如何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进行全过程考核评价技能形成情况都与信息渠道息息相关。在技能消费端,企业还要对人力资源的技能的质量、水平进行鉴别和评价,并确定工资等级,这些也都是与畅通的信息渠道细细相关。可以说,信息沟通成本决定了两组契约关系的执行成本。因此,降低包括信息成本在内的交易费用有利于降低劳动力供给侧的成本费用。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到了信息渠道的作用。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围绕技能形成与供给,存在诸多的信息不透明因素,如在第一组关系中,学校与个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等,对于后者,企业也无法衡量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度量、考核、产权保护、监管与实施契约的成本,并未计算在内。职业资格证书为学校、企业的技术技能评价、考核提供了明确目标和行为参照系。对学校来说,职业资格证书的使用有利于学校建立一个相对可行的学生技能习得评价方式。学生是否掌握相关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且不说这种方式的可靠程度有高,但个人与学校之间在技能形成上至少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质量反馈体系,降低了关于学生技能形成的信息沟通成本,有利于学校质量监控系统的简化和统一化,同时,提高人才培养的匹配性,降低学校的培养成本,形成规模效应。还能够让学校判断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从而改进自身教学方式、方法。对企业来说,企业能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包括等级证书)来鉴定员工的技能水平,从而确定是否聘用和薪资级别。从更广的意义上来看,职业资格证书背后的通用技术标准促进了企业生产技术的扩散与协同共享,为产业协同、技术创新提供了天然的接口。
基于古典市场的传统观点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包括整个职业准入制度)的存在更像一道壁垒,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取消职业资格证书确实降低了市场了市场“门槛”,对提升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确实有帮助,但是不是又偏离了我们当前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共识。
职业准入制度的构成“壁垒”虽然阻挡了部分进入者,但“壁垒”的存在,让企业减少了度量服务产品的成本。因为,卖方向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不同属性的商品,如果每一次服务都需要企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甄别,耗用了大量的成本,这等于变相增加了企业负担。对于学校而言,取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如何去衡量技能水平,学习质量等,等于也增加了学校的考核成本。显然,取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虽然降低了普通民众就业门槛,但从供给角度看,实质上增加了两组契约关系的交易费用。让学校在学生技能形成过程中找不到参照系,也会增大了企业人力管理的成本。
总之,现有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作为一个“壁垒”限定了普通民众进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技能价值,遭到这样或那样的诟病,但它作为一种信息沟通的桥梁还是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降低技能形成、技能供给交易费用的重要作用,也为市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支持。在没有一套适合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并受到劳动力市场认可的技能资格证书框架被设计出来之前,现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还将发挥关键的作用。
[责任编辑 张栋梁]
朱俊,男,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