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玉坤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乌蒙山片区为例
文 郭玉坤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有着天然的融合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乌蒙山区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形成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亲教文化、红色文化等聚集在一体的乌蒙文化,为乌蒙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二者的融合。
乌蒙山片区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更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产业融合作为一种能够提高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新型发展模式,正在为经济的快速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发展范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融合现象变得更加频繁,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则是展示和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以富含文化内涵的目的地为客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既是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一种阶段性感知和体验过程,也是人们对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情感的一种诉求与表达。发展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弥补纯自然风景旅游的不足,还可以陶冶游客情操,并能给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旅游开始在国际旅游市场得到发展,并逐渐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流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文化旅游市场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文化旅游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开发各民族各地方的特色文化,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的内涵及价值,还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发展。因此,文化旅游已成为催生我国旅游产业进一步大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伴随现代旅游业进入“大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的新常态时代,我国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也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及意见措施,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赢得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何抓住机遇,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互促互进、互融共赢的发展新态势,是乌蒙山片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剖析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融合发展的途径及建议。
(一)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罗森博格(Rosenberg,1963),国外学术界对于产业融合的关注则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数字机的出现导致的产业间的交叉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提出3个圆圈的交叉处是增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随后,波特(Porter)、雷(Lei)、柯林斯(Collins)、贝恩(Bane)、布拉德利(Bradley)等分别就产业融合的内在联系、动因、过程进行了研究。
1997年,作为产业融合问题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份文献,欧洲委员会发表的绿皮书深入分析了产业融合现象,提出信息技术产业之间的融合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包含服务、商业模式在内的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范式。绿皮书还指出可能阻碍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与潜在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来自现有市场和技术方面,另一些因素则来自传统的政府管制。[1]
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术界掀起了研究产业融合的高潮。植草益(2001)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政府限制的产业正逐步放开限制,从而降低了行业间的壁垒,加上促进行业竞争的技术的快速发展,都促进了行业间的融合。[2]哈克林(2009)认为,技术间的融合是日益新兴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3]
我国对产业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岭言(2001)认为,新旧产业融合是指高新技术包括其所在的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融为一体逐渐发展为新的产业。[4]周振华(2003)则认为产业融合意味着产业边界模糊化以及经济服务化、产业间新兴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和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5]厉无畏(2003)认为产业融合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产业边界不断模糊甚至消失的过程。[6]胡汉辉、刑华(2003)则把产业融合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以及产业重组。[7]于忍刚(2006)在《三次产业分类与产业融合趋势》一文中提到三大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8]
从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模式、机制等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厚,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多数学者笼统的将产业融合的直接诱因归结为技术进步,没有针对具体产业的分析,而我们发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并不是技术进步直接导致的,更多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所致。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综述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和相关性决定二者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当前国内学者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
庄猛(2010)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认为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原本独立的产业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经济现象。指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明显的技术、产品、业务、市场边界,但二者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从创新管理思想、拓宽产业发展模式和改革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两者融合的发展策略。[9]
石艳(2012)认为从经济学理论角度看,旅游业不能算作一个产业但它又是客观存在的,她重点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指出产业融合的动力、前提条件和外部条件,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互动效应进行了分析。[10]
鲍洪杰、王生鹏(2010)是研究关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文献中少数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他们构建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11]
张海燕、王忠云(2010)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产业边界作出了界定,利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二者的融合过程,从技术、企业、产品和市场等四个方面解释了两大产业融合的进程,最后提出了通过体制观念整合来引导市场整合,从而促进资源整合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12]
综上所述,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多集中在概念、类型、必要性、模式等方面。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乌蒙山片区的实际情况,运用产业融合基本原理和动力机制,分析乌蒙山片区的产业融合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的界定,各国说法不一。1997年,欧盟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等四个方面,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三个方面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补充。
(二)旅游产业
关于旅游产业的概念,多年来,业界也尚无明确的定义,国内外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日本学者土井厚认为,“旅游产业就是在旅游者和交通、住宿及其他有关单位中间,通过办理旅游签证、中间联络、代购代销,通过为旅游者导游、交涉、代办手续,此外利用本商社的交通工具、住宿设施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13]张海燕、王忠云(2010)认为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为平台,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以旅游者的需求为活动中心,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提供商品或服务,用以满足旅游者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一项综合型产业。[12]
从上述论述可以得出旅游产业一般包括活动主体—旅游者、活动客体—旅游资源、活动中介—旅游服务机构,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共同构成了旅游产业。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从前文中有关国内外产业融合研究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界定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本文的实际需要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定义为:在技术不断进步、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产品结构日益多样化、市场需求日益丰富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天然的融合性
旅游业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旅游与文化相互融合、密不可分。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文化日益成为旅游的最初动机和最终目的。旅游资源不管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沉淀,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难以形成旅游品牌,更不具备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因此,文化性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旅游活动的灵魂。同时,旅游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平台和载体,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旅游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有效途径,最终将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有效发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个体效益,还能创造出更大的综合效益。文化产业与生俱来的资源吸引力与旅游产业天然的拉力使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发展能力。本文运用物理学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原理并借用矢量概念对两者进行分析,三矢量分别表示文化产业的资源吸引力、旅游产业的拉力以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综合发展力,其作用力方向分别代表着文化产业的资源导向性、旅游业的拉力导向性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导向性(见图1)。
图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作用情况
表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指数、特征描述
图1中 (1)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快速发展机制,此时,DR>0,Dr>0,D>0,文化产业的资源吸引力与旅游产业的拉力形成合力,因此融合发展快速进行;(2)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稳定发展机制,此时,DR>0,Dr>0,D> 0,旅游产业的拉力减弱,融合发展稳定进行;(3)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缓慢发展机制,此时,DR>0,Dr<0,D>0且|DR|>|Dr|,旅游产业的发展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合发展缓慢进行;(4)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衰退机制,此时,DR>0,Dr<0,D<0且|DR|<|Dr|,旅游业的发展严重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合发展进入衰退期。见表1: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阶段,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力、大小均不相同,为保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做到因时制宜。
(一)乌蒙山片区概况
乌蒙山片区即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简称“乌蒙山区”),行政区划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毗邻地区的38个县(市、区),其中四川省13个县、贵州省10个县(市、区)、云南15个县(市、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少数民族聚集多的连片特困地区,国土总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2000多万,城镇人口585.81万人,城镇化率26%;乡村人口1667.2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20.86%,苗族人口逾100万之多。是全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六大片区之一。
图2 乌蒙山片区行政区划图
(二)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结合部,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该地区自然环境脆弱,贫困面大、程度深,少数民族众多,经济发展速度慢,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也正是由于乌蒙山片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多样的民族种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乌蒙文化。乌蒙文化以乌蒙山脉为中心,山同脉、水同源、居同俗、文化同根,形成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拥有彝族“火把节”、“撮泰吉”、苗族“滚山珠”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几年,随着我国中央政策逐步向文化方向倾斜,乌蒙山片区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也开始逐步重视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发展机制,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建议,为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契机,文化产业得到初步发展。
但是由于政府间缺乏协作意识,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观念,产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优秀创作人才匮乏,文化创新能力较差,文化内容的展示仍以原生态形式为主,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区域内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品牌意识差,再加上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和条块分割问题严重,使得文化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企业间合作意识不强,缺乏产业融合意识。
(三)乌蒙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原生态的自然山水孕育出了乌蒙山片区诸多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尤以赤水河流域为主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不但丰度高,而且类型齐全,文化旅游体系完善。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乌蒙山片区有着太多中国革命史上的鲜亮记忆,有着上千处革命遗址,是重要的历史见证,是乌蒙山片区培育发展红色旅游,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片区内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则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民族众多,资源丰富而独特。
随着旅游业在各地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乌蒙山片区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也逐年增强,片区内各区县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地区旅游开发初具规模,成效显著。据凉山州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93.91万人次,同比增长15.61%,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23.48%,川、滇、渝等地自驾游客是旅游客源市场主流。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旅游业发展整体较为落后,尚未形成集约的发展方式;二是缺乏整体观念,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及区域整体合力尚未形成,企业经营规模小,力量单薄,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三是区域内各省市在具体发展的政策措施上存在很大差异,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只重视本辖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强调本体利益,难以适应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四是旅游产品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落后,未能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业形象。
根据上文对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均正以强大的正向推动力向前发展,符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四阶段分类中的“快速发展阶段”特征。针对这一发展阶段,我们提出促进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及措施。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分析
1.技术融合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首先是从技术层面的融合开始的,技术融合起到基础性作用。以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例,由于乌蒙山片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有较高的旅游属性,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过程中便形成了旅游产业的技术边界。同理,其文化产业以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形成文化产业的技术边界。但在两大产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产业边界会逐渐发生改变或消失,产业技术的边界因此也趋于模糊,形成共同的产业技术,如各类节庆旅游、遗产旅游和大型实景演出等。技术融合是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进剂。
2.产品融合:产品渗透、产品延伸、产品重置。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文化资源塑造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通过资源功能的转化使文化产业的产品渗透到传统旅游产品中去。以乌蒙山片区的民族文化产业为例,民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资源具有地域特色且不可复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其开发整合即可转化成旅游资源,从而可以将其开发为旅游产品,实现文化产业向旅游产业的渗透,即为产品渗透型;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将其产业链向旅游产业延伸,凭借乌蒙山片区独具特色的乌蒙文化增强乌蒙山片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创新性。另一方面,乌蒙山片区将地区景观与特色文化相结合,增强旅游资源的文化性,即产品延伸型;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产业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实现产品重置。
3.市场融合:市场渗透、市场延伸、市场开发。技术、产品的融合使得文化产业市场向旅游产业市场的渗透出现可能,两大产业的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从而实现两大产业市场向对方市场的延伸,两大产业通过技术及产品重置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市场,实现新市场的开发。在文化与旅游产业园区融合发展中,界域融合已有了许多体现,形成了新兴的旅游业态,如农业采摘与观光旅游、表演与演出旅游等。
(二)推动乌蒙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有赖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大环境,还需要政府、市场、产业及企业等管理部门和运营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
1.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政府间合作。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在管理体制方面,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制定、颁布和推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惠政策与法规措施;在整体规划方面,政府可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提高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在观念引导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乌蒙山片区政府间要以大局为重,在重视本辖区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顾全整体利益,推动区域实现一体化发展。应进一步完善与乌蒙山片区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环境。政府各相关部门应通过不断加强协调配合,保障旅游与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协作的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工作沟通会,共同分析制定符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商讨重要旅游产品、重大文化旅游互动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努力筹划重大的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可以考虑成立区域间联合的“乌蒙山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集团”,对区域内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
2.深入挖掘利用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是现代旅游的第一资源。要深入挖掘乌蒙山片区历史、革命、民族、民俗和山水文化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
一是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和社会力量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片区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遗迹、民族文化、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梳理,建设旅游文化资源数据库,为今后旅游开发与保护、规划与建设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是实施文化旅游创意战略。通过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对历史传统、民族习俗、民间传说等,应寻求其与自然景观以及游客审美和情感需求的有效对接渠道,实现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的有机交融。例如对彝族“火把节”、“撮泰吉”、苗族“滚山珠”、苗族“芦笙舞”、彝族“确比舞”、瑶族“成年礼”及回族“礼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推动更多的民族艺术、民族技艺、民族艺人进入旅游市场。
三是加快推进以中所古镇、黄琅古镇、龙华古镇、彝良豆沙古镇等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保护修缮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传承展示名镇古色古香风貌。
四是加快实施民族文化传媒体系工程,重点规划建设彝族文化博物馆、苗族文化博物馆、昭通少数民族博物馆、昭通民族文化大剧院、喜德母语文化馆、昭觉博什瓦黑岩画展览馆和彝族服饰展览馆、叙永苗族风情博物馆、古蔺奢香纪念馆等场馆,扩大对各类展馆的旅游宣传,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博物馆在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3.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品牌是文化旅游业的名片。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乌蒙山文化旅游品牌体系,使乌蒙山文化旅游具有更鲜明的总体品位和整体形象。
一是打造景区景点品牌。对百里杜鹃、织金洞、草海、黄荆、赫章夜郎、西部大峡谷温泉、凉山彝族文化旅游等具备较好发展基础、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景区,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凸显亮点;对向家坝、燕子岩、习水、天星国家森林公园、罗婺民族风情走廊等发展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景区景点,要提高其旅游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是打造文化节庆活动品牌。按照定位准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梯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彝族火把节、苗族花(踩)山节、回族古尔邦节、武定牡丹文化旅游节、罗婺国际民歌节、宣威火腿美食文化节、元宵花灯节、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品牌。
三是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品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投资融资为纽带,整合旅游演艺资源,促进演出单位、演出场所、旅游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培育旅游演出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四是打造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品牌。加强对旅游文化产品尤其是民族文化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从文化、工艺、特色等方面,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创意制作符合乌蒙山片区各地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工艺品,挖掘旅游品牌形象价值,拓展旅游品牌产业链条。
4.大力实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作为示范和支撑。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乌蒙山片区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资源,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加强软硬件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内涵,全面提升乌蒙山片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重点板块建设。如赤水河红色旅游板块,大小凉山民族文化旅游板块,黄荆、织金洞、轿子山、百里杜鹃、竹海、燕子岩、习水、赫章夜郎、天星等生态旅游板块,通过对文化旅游项目的空间整合和优化,着力建设一批具有示范、集聚、辐射作用的重点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二是加快实施历史遗址保护与改造。积极推进秦开“五尺道”、古栈道、僰人悬棺、中所古镇、文昌故里、四渡赤水旧址、毕节夜郎可乐遗址、大方宣慰府、威宁乌撒古城、黔西水西古城、织金古城、武定土司府、彝良豆沙古镇、昭通古生物遗址等历史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建设,传承历史文化,开展人文旅游。
三是积极发展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和特色旅游产品,如彝、苗等少数民族漆器、银器银饰、金江奇石、手工斑铜、竹编、仿骨雕、石雕、木雕、根雕、刺绣、花毡、芦笙、仿古青铜等,同时,大力扶持扶贫对象参与民族传统工艺品生产。
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必须依托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既需要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人,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科研工作者,还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人才。因此,首先,要大力培养本土传统文化继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其次,要建立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通过项目带动,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三是要加强两大产业间的人才交流,实现产业间知识技能的相互融合,从而更好地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
[1]European Commission,Green paper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Media,and,j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on[R].http://www.ispo.cec.be,1997
[2]植草益(日).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02).
[3]Hacklin F,Marxt C,Fahrni F.Coevolutionary cycles of convergence:An extrapolation from the ICT dustr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9,76(06).
[4]岭言.“产业融合发展”——美国新经济的活力之源[J].工厂管理,2001(03).
[5]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6.
[6]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M].锁箭,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
[7]胡汉辉,刑华.产业融合现状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02).
[8]于忍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2-135.
[9]庄猛.从“产业融合”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躬耕论语,2010,58-59
[10]石艳.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02).
[11]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09).
[12]张海燕,王忠云.基于技术进步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06).
[13][日]土井厚.旅游业入门[M].于学谦,译.北京旅游学院筹备处,1981:21.
责任编辑:唐若兰
G124
:A
1008-6323(2016)01-0051-06
郭玉坤,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