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宋词中的“ 花样人生”

2016-02-14 12:32李宛悦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李清照词人少女

李宛悦

(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2.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秦皇岛河北066044)

李清照宋词中的“ 花样人生”

李宛悦1,2

(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2.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秦皇岛河北066044)

李清照在一生所创作诗词中,营造出大量花的意象,用花述说着自己的独特“花样人生”。她托花言志,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怀表达了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思想情感、人生境遇。诗词中以女性为抒情主体,敢于向整个封建社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倾吐作为女性的喜怒哀乐。用花赋予了自我独特的生命内涵。至此,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女性第一次成为有血有肉,有自己内心世界的、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在文学诗词领域里有了属于女性自我灵魂的表述。

李清照;花的意象;女性情怀;花样人生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被尊为婉约派宗主。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领域里皆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其诗词成就被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作”。李清照词赋中尤爱写花,她所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集中《漱玉词》中也仅有60余首,但咏花词却占了很大的比重。从所做词中可见女词人爱花、赏花、惜花、恋花、叹花,词中花类繁多,所咏之花有荷花、梅花、桂花、菊花、梨花、海棠、牡丹等,可谓“百花争艳,各具芳情”。女词人把女性特有的巧思情怀揉合在词中花的意象上,表达出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变化和人生境遇。从少女时代的纯真活泼,到少妇的美满婚姻生活,到丧国的流荡生活,再到晚年凄苦的境遇,将自身的感情融入客观事物,达到托花言志,景情皆真的意境。与其他词人所不同的是:李清照的诗词中花有类,类有颜,颜有形,形有思。花伴随李清照的一生,也演绎了女词人用笔下的“花”与“花语”,作品中花的意象渗透出李清照独特的人生审美内涵,述说着自己别样的花样人生。因而后人评说“易安的词最能表现出女性的美来,其幽媚婉柔流畅,机杼天成,远非时辈所能企及”[1]p159。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坛上之影响颇深。

一、少女时代的活泼自信、对爱情的憧憬渴望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名宦之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官至礼部员外郎,被苏轼赞为“后思学士”(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之一,颇受当时文坛宗匠苏轼的赏识。母亲王氏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的大家闺秀,王氏外祖父曾受封为汉国公,父亲曾受封为歧国公。由此可见李清照早年家境富足,生活氛围宽松。因其父藏书甚富,书香气氛浓郁,李清照从小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深厚的文学

基础。这样的生活背景造就了李清照早期诗词明快、活泼、张扬、大胆,把待字少女的娇羞、对爱情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诗词中所用花的意象与话语就是最好的印证。

《点绛唇》是词人少女时代的作品。她能以自己少女生活所特有的感受,抓住富于特征性的细节,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清新明快的笔调,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情窦初开,天真活泼而又美丽多情的妙龄少女的形象,把少女对爱的渴望表达得既传神又传意,毫无掩饰与做作之感。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春日清晨,一个荡秋千的少女忽然发现有人造访,害羞地朝屋里跑,慌忙中金钗都滑落了。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大胆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里李清照成功地描绘出了少女的情态,以简单的动作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心活动。她嗅青梅却不是真的嗅,表面上看起来若无其事,实际上是用花来遮掩自我的紧张,还有那颗少女的好奇心。“回首”是少女对打搅了她自由玩乐的访客的好奇心的驱使之下,要看看打搅她的来人是谁,是什么人把她弄得那么狼狈。来的客人是谁,没有说,但从女词人的词中可以猜到一定是位翩翩少年郎。少女与青梅两个意象相得益彰,人与花相衬更显得格外娇媚。生动地表露了少女刚刚青春萌动时那青涩的内心世界,把深闺少女的真切的心理,也就是未被压抑抹杀的天真、勇敢,无惧束缚的一面逼真地摹写出来了。同时,这种思想感情远远超过了生活中简单的侧面描写。在李清照之前,虽有写女性形象的诗词,但大都是男性作家为妇女“代言”,对妇女的内心世界描写缺乏真实的体验,不能做到感同身受,失真程度较大。李清照这首《点绛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动作的传神描写还有心理变化的描写,的确是一首写封建社会的少女活泼灵动的一面抑或是女词人的自我写照的好作品。这样的情感在《浣溪沙·闺情》也有精彩的描写。

秀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盏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爱情词令对正处于青春芳华的女子的心思情态进行了逼真的描写,少女娇美的容颜如刚刚出水的荷花,娇媚欲滴、光彩照人,“开”是词里最精彩的笔触,表达了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女子,她的芳心与容颜像荷花一样刚刚绽放。接下来“眼波才动被人猜”是神来之笔,少女的美目巧盼、明眸善睐的眼波,映照出内心的情思。本怕被人猜到心思,越怕人猜,偏会被人猜中,少女那可爱的形象刹那间跃然纸上,这就是真实。作者不但捕捉到这一真实,而且也展现出人物大胆天真的性格,以及蕴藏在心底的细腻幽深的情感。这首反映爱情的词令,词语鲜明生动而又不失朴直。把它放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重压下,便会发现李清照笔下的这个秀外慧中的少女是多么可爱,她对自由幸福的追求是那么真挚、炽烈、大胆;从而也会惊叹这首词是多么质朴深刻、生气盎然。可见李清照在少女时期没有受到过多的封建礼教的压抑,既有闲适、优雅的闺阁生活,又是一个难得的鲜活可爱、勇敢自信的封建贵族少女。这一时期的词令,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女性在爱情上追求平等,敢于吐露自我情感的气度,让后人看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情感世界真切、勇敢的一面,也反映出蔑视封建势力束缚的一面。

二、少妇时期的自信、壮怀与欢愉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赵明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夫妻有共同爱好,都好金石研究、书画收藏、做诗赋词,两人举案齐眉,相濡以沫,谱写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幸福的爱情生活,让本来就生性活泼的女词人更加热爱生活。爱情的甜蜜、生活的洒脱,在她的诗词中更是表现的酣畅淋漓。写情爱时,真切的感受与灵动的笔触相容,绝不受半点世俗的约束,对爱情的表露大胆直白,丝毫没有扭捏掩藏之态。在封建伦理道德很大程度压抑妇女身心的社会形态下,李清照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来书写女性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光芒。这种大胆的表述可在《鹧鸪天·桂花》窥见一斑。这首咏桂词,大致作于词人结婚前后不久,其旨当是以桂花的色淡香浓,隐喻人的内美之可贵。[2]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词中的桂花是李清照的一个自我写照。这里描写的桂花拥有赏心悦目的淡淡的黄色、淡雅的清香、轻柔的体态、优雅的风韵、娴静且脱俗的气质。多数花是借“浅碧”、“深红”展现自己,但这些耀眼、俗气的颜色是桂花所不需要的,连“梅”、“菊”都只有羞愧与嫉妒的份了。点点几句就把一副高雅傲然的桂花意象勾勒出来。“体性柔”的纤薄之态是女性的象征,而这里并不是要书写女性的弱势与娇小,想

博得怜爱,反而笔锋一转,接下来一句“情疏迹远只留香”点出了高傲的品格。毫无置疑,李清照是以桂花来比拟自我,她认为内在品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动人心魄的美,更是流芳千古的美。而点睛之笔“自是花中第一流”看似狂妄之极,却是女词人自我才华的肯定与自信,是对自我超群绝伦芳资的欣赏,更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表现。自古以来,描写桂花的诗词尚多,但就高雅之气节,却是无人能及,李清照对桂花的描写则是刚柔兼并,难怪清朝陈廷焯说:“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前绝后。”[3]p171

而在另一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把女词人自己婚后无拘无束、洒脱快活的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女词人与友人聚会饮酒微醉后,已近黄昏,在归途中由于兴奋而“误入了藕花深处。荷花亭亭玉立、荷叶青翠相接,而女词人的生活也正如这夏日荷花一样充满着生机,炽热、美丽和幸福。趁着酒兴,大家七手八脚,互相吆喝着,奋力划出荷花丛,惊飞了栖息在藕花深处鸥鹭。词令里动作的紧张、鸥鹭的惊慌与人物快活的忙乱使得生活的意趣画面全出。此乃王国维所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4]p3中国的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各种禁忌中就包括女人是不可以饮酒的,李清照显然没有受到这种束缚,聚众饮酒后的兴奋快乐致使小船陷入荷花丛中,那种喧闹和快乐的氛围把女词人婚后欢愉充实的生活生动地表现出来。故人称“易安倜傥,有丈夫气”[5]p3,我们从女词人豪迈、逸兴的生活中对李清照的思想性格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易安的另一首词令《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是新婚燕尔之时所做。更是凸显了夫妻生活的温馨甜蜜、新婚少妇的俏皮和对生活的热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令写于李清照与丈夫刚刚新婚之时,正沐浴着爱的光辉。而这期间,李清照的父亲官为礼部外郎,而公公赵挺之为吏部侍郎,两家官场得意,家境富足,加上美满的婚姻,更显示出她放纵恣意的独特个性。李清照用白描的手法对花和少妇的面容进行描绘,在语言使用上更是异常大胆直白。买花回来,鲜花好似少妇,轻施粉黛,腮染红霞,面带露珠。因担心郎君看了会觉得春花比自己的面容美,心底有所不甘,于是把鲜花簪在鬓旁,偏要郎君品评一下,鲜花与自己到底哪个更美?诗词里,花衬人,人扶花,少妇与春花两个意象相映融成了一体,衬托出一个娇羞任性的美妇人。就家庭出身而言,李清照是属于封建社会上层知识女性,少妇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如此率真,突破了封建的礼教陈规对女性思想的层层束缚,让读者体验到了女性内心真实的情感。而对于爱情的要求,李清照心思更缜密细腻,更好多愁善感。新婚后夫妻小别,也让她尝尽相思苦,女词人笔下的花的意向代她言说了离别的愁苦。在《醉花阴》中写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当初这首词是和一封信同时从词人原籍,寄给在汴京担任朝中清要之职鸿胪少卿的赵明诚,以寄相思之情。女词人把相思之苦借黄花这一意象表说,黄花本已清瘦单薄了,再添一个“瘦”字,更哪堪相思之苦?然而这苦也是小夫妻甜蜜情感的一部分吧。

这一阶段的词令尽显李清照洒脱不拘的人格。她那样大胆、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袒露自我的内心世界,对情爱的描写情真意切,直白晓畅,在精神和行动上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思想的双重束缚。对于李清照这大胆书写爱情生活的女性,那些封建思想的卫道士们却给予了蔑视与抨击。王灼曾这样贬斥李清照的诗词:“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搢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6]p9正是这样的抨击才显出李清照冲撞封建礼教的思想本色,方显女性的独立、新生的意识。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妇女深受父权与夫权思想的双重压迫,男权思想文化根深蒂固,制定的种种压迫妇女的章法,使得女子永远处于臣属地位。如“三纲五常”之说,其所谓“三纲”者,就正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7]p154的三种伦理关系。在商代甲骨文中“女”字就是一个屈身下跪的形象。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女性处于沉默、不自信、不敢言说自我的状态,确切地说是一种不在场的状态,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独立人格,更没有哪位女性敢言“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样的豪言壮语了。此言一出,好似一颗炸雷惊醒了沉睡几千年的男权社会,向封建父权制社会发出了挑战。李清照的诗词,婉约又不失阳刚之气,因而清人评说李清照的词“易安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乃词家一大家”。[8]p97

三、晚年的孤寂、归隐与高洁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惨淡沧桑。丈夫离世、国家沦丧,生活上颠沛流离,她本人也告别了美丽鲜艳的

少女与少妇时代,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妇。时间赋予了一切,又带走了一切。从最初的才华横溢、无所畏惧、朝气蓬勃的少女到享受人间欢爱、纵情放歌的少妇,再到暮年垂老多病、孤家寡人的老妇,经历了荣华富贵、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世事无常,昨日生香花艳,而今花落无声。晚年时期的李清照偏爱使用“菊花”这一意象,归其为二个原因。一是菊花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就成了“花之隐者也”,成为了隐士的象征。陶渊明《和郭主簿》有这样的诗句: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那东篱下悠然采菊的幽静安逸生活,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而晚年的李清照经历了人生风风雨雨后,虽孤寂,心境却淡泊宁静,归隐于平淡之中。二是“梅、兰、竹、菊”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四君子,菊,又名“延年”、“寿客”等。菊花经过严霜后,才能等到花开,被称为傲骨,象征有高洁的操守和坚强品格的人,元稹诗句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便是菊花高洁的写照。

《声声慢》是向来为人们所称道的词,也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当作于赵明诚病故后。词中易安连用了十四个叠字,在音律上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与词令中黄花的意象组成了一副晚年生活凄凉和孤独的画面,在意境上形成了一种清冷凄楚的气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的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鹧鸪天》中李清照也用了菊花的意象。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就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这首词为李清照南渡之后所做。国破家亡、丧夫之痛、流离失所的痛苦缠绕着她,心情没落,思乡情切,看到庭院中满目萧条凄寒的景象与一地残花,作为一位睿智又经历了生活磨砺的女性,马上引起自己无限的伤感与痛苦的回忆:自己当年也曾年少风流、才华横溢、踌躇满志,而今岁月荏苒,时光不再,已孑然一身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何不以豁达的心胸撇开那些凄凉伤感的情绪,趁东篱黄菊盛开,何不把酒看花,一醉解千愁呢。菊花天然的芳姿高洁淡雅,其气节与自己的品格正好相映照,不畏风霜的精神与女词人经历风雨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相契合。词人之所以选择菊花,是因为菊花的高洁气质最能代表自己的孤傲的品性和高远的情趣。正因为高洁才与众不同,更难入俗。李清照笔下的这些菊花的意象虽处在一种寒秋之中的凋敝之美,但词人赋予了黄花这一意象的高洁孤独的内涵,也是李清照人格高洁的象征,正所谓“人淡如菊”。

四、结束语

在李清照一生所创作的诗词里常以花为意象,以花衬人,以人喻花,以女性为抒情主体,敢于向整个社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封建社会中女性人生的波澜起伏,倾诉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用花、用花语来讲述女性真实的人生经历。那少女时代的纯真与欢快、少妇时期的幸福与美满、那背井离乡、丧夫之痛、国家的丧乱、人生的坎坷、晚年孤独尽在诗词中,尽在花与花语之中。她用女性的细腻和敏感来感受大自然的花开花落、人生的风风雨雨、生动地展现了她自身丰富、独特的情感历程和生命历程,赋予了女性自我独特的生命内涵。正是这种大胆的言说使得女性成为有血有肉,有自己内心世界的活生生的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文学诗词领域里有了属于女性自己的灵魂。把李清照置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来审视,她具有极强的女性意识,其鲜明的女性视角使得她的词风与艺术成就达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高度,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1]薛砺若.宋词通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2]李清照.陈祖美评注,李清照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

[3][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M].李清照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4.171.

[4]王国维.人间词话[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

[5]李清照.陈祖美评注,李清照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

[6]温绍堃,钱光培.李清照名篇赏析[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9.

[7]叶嘉莹.叶嘉莹谈词[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154.

[8][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M].李清照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4.97.

(责任编辑:罗智文)

Li Qingzhao’s Flowery Life in Her Song Ci

LI Wan-yue1,2
(1.BeijingForeignStudiesUniversity,Beijing100089,China;2.Schoolofforeignlanguage,Yanshan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44,China)

Li Qingzhao has created many images of flower in her Song Ci in order to narrate her flowery life,which expressed her female delicate feelings,thoughts and life situation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life.Focused on female lyric subject,her Song Ci boldly open up her emotions to challenge feudalism,those flower images reflected her special richness of life.Therefore,for the first time women had their true inner world and became normal human beings,which belonged to the female self-referential statement of their own soul in Chinese ancient poetry.

Li Qingzhao’s Song Ci;images of flower;female emotions;flowery life

I206.2

A

1009-3583(2016)-0070-04

2016-03-26

2013年度燕山大学青年教师自主研究计划课题(13SKB011);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6WX041)

李宛悦,女,吉林白山人,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李清照词人少女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词人的职业
一击即中
如梦令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林逋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