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说话 作文
——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2016-02-14 03:07李世炯
珠江教育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手抄报口语习作

李世炯

(官圩镇中心小学,广东 肇庆 526642)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习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新编小学语文教材注重联系生活,扎实、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突出的是把口语交际和习作编成单元训练系列,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把所见、所闻、所感自如地说出来,写下来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就要把口语交际训练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留心周围事物,积累“说”的素材

口语表达最基本的要求是“有内容、有条理、有中心”,这跟写作的要求是一致的。其中,“有内容”是前提和基础,所以,在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中首先必须解决素材积累的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才有话可说,才有话可写。平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求知欲和表现欲较强的特点,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积累·运用五》习作训练“写一个你熟悉的场景”的教学中,习作前让学生利用周末走进“菜市场”,用照相机拍下或用笔记下感兴趣的场面,说说到菜市场去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菜市场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幅或几幅画面说一说,也可以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幕,选择最感兴趣的场面写下来。学生有了到菜市场实地参观实践的生活经历,学生便有了最真的心灵体验,最自由的表达空间,最愉悦的表达情绪,所以,就能主动地、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了。还有,引导学生观察书声琅琅的校园、天真活泼的同学、四季变化的田野、变幻的天空、鱼虫鸟花……并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报、听新闻、观看儿童电视节目,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把每天感受最深的东西用心地记下来。为了强化学生每天的留心观察,于是把“观察”与“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按座位顺序轮流作简要发言,内容不限,可以是谈见闻、讲故事、诵诗词、吐心声……学生听后集体分析、集体小评,可夸可赞、可圈可点,教师作指导小结。这样,有意识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语言交流平台,学生“说”的能力得到了反复的训练。“说”的材料也随着时间一点一滴地积累,不断得到充实。

二、结合教材内容,培养“说”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朗读、背诵、提问题等训练,培养学生“说”的思维。这样,学生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诗歌《题西林壁》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指导学生朗读与欣赏这个重点、难点,首先由教师范读,学生试读,小组吟读,全班交流中诵读等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意,然后让学生交流学习感受,说说学习的心得。从中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达到了理解诗歌的目的。又如在教学《梅花魂》时,我也注重采用设悬念、提问题的方法,去培养学生说的思维和能力。在导入新课,我首先用问题导入的方法,问学生:你们喜欢花吗?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就会顺着老师的问题纷纷回答,有的说喜欢春天桃花,是因为艳丽;有的说喜欢夏天的荷花,是因为亭亭玉立;有的说喜欢秋天的黄菊,是因为鲜艳;有的说喜欢冬天的梅花,是因为不惧严寒……一石激起千层浪,用问题导入可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打开学生“说”的匣子。在出示题目《梅花魂》时,我又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这时,学生也根据老师的提问纷纷说出自己的问题:有的问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有的问梅花魂写什么内容,有的问为什么作者要用“梅花魂”作题目……通过质疑,也激发了学生提问题的兴趣,真正在学习课文中培养了学生说的思维。

三、开展各种活动,提高“说”的技巧

为发展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的技巧,我不定期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组织召开辩论会、故事会、朗读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说”的训练。并结合学校每学期的“手抄报”竞赛活动,以“五·一”、“六·一”、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为专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全班学生人人参与,选择推荐优秀的作品在“校园之声”的板报栏上发表。为了搞好这项活动,我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这次“手抄报”出版的主题和指导思想,然后确定所要选择哪方面的材料。同时,做好指导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活动,并要求他们根据自己材料的需要有选择地选取采访的对象:如要赞扬学习标兵的可采访学习优秀的同学;要呕歌辛勤耕耘的老师可采访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让“小记者”掌握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并训练他们根据手抄报的要求及采访对象的特点设计采访问题,强化“说”的技巧训练,做好采访记录。学生的采访过程实际就是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相结合的过程,“手抄报”是学生展示知识才华的天地。正如一名学生所说:“每当我走过学校的橱窗,看见我们小组的作品时,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那时我的心就会暗暗加劲: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希望有更多的作品发表。”

四、说写相互结合,培养“写”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就要创设一个学生乐写爱写的氛围,“让学生乐于表达”。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不但可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而且也能使其明确如何进行作文。因为整个训练过程着力解决的是“说什么”“怎么说”,如果把口述的内容整理、落实到书面上,便是很好的作文。但如果要想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教师应该在学生由说到写、落实到书面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训练他们用文字表达的真功夫。我的做法是:首先,明确要求,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审题,明白“写什么”,最后确定“怎么写”。我们要遵循“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的原则,习作的教是为了不教。如在第七册《语文园地四》的习作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认真读读习作要求,细心回忆“近来留心观察了什么动物,是怎样观察的”,然后让学生说说读了习作要求后“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最后共同解决“怎么写”。其次,命题贴近生活,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入手,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才能表达出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验。第三,利用课文,进行说写训练。在语文课文教学当中,有许多小学生喜欢的童话、寓言。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根据故事的特点,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仿照课文自己编童话故事;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如《小木偶的故事》一文,我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木偶吗?你知道小木偶遇到了哪些事呢?当小木偶拥有了人类的所有表情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又如在教学《穷人》时,我先让学生想想渔夫和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结局会是怎么样呢?他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渔夫和桑娜真能养活七个孩子吗?他们一家的生活会出现什么奇迹呢?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认真思考以上问题,同桌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说清楚、说完整,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故事。第四,根据班级开展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游戏活动“老鹰捉小鸡”、争当故事大王“故事会”、讨论交流“零用钱怎样花”、动手创作《成长》手抄报等,这样,说话与习作相结合,反复训练,提高了学生说话、习作的能力。

总之,“观察——说话——作文”的习作训练模式,是小学生循序渐进地认知事物、表达情感的过程,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只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反复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习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黄苹苹.奏响作文教学“三部曲”[J].教苑新篇章(八),2014(6):84-85.

猜你喜欢
手抄报口语习作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我的手抄报
酒中的口语诗
手抄报展示
手抄报也可以这么玩
口语对对碰
习作展示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