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然”释义商榷

2016-02-14 07:37孔德超张显成
管子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简帛帛书马王堆

孔德超,张显成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学术考辨

孔德超,张显成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对《五十二病方·痿入中者》中“然”解释为“形容火焰炽烈”,此解释不妥,值得商榷。今从文字训诂学和中医药学两方面来分别进行论证,认为“然”当训释为“火焰缓而小貌”。

《五十二病方》;“然”;“火焰缓而小貌”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对《五十二病方·痿入中者》*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之后,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对帛书中治疗五十二种疾病的药方进行了整理并将其命名为《五十二病方》(详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文物出版社,1979年)。201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是现整理小组(裘锡圭先生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专家以及湖南省博物馆的相关专家)在原整理者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30多年的研究成果,对帛书内容进行的再一次整理。其中,新整理的《五十二病方》即收录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五)。中“然”解释为“形容火焰炽烈”,此解释不妥,当训释为“火焰缓而小貌”*赵平安先生在《释“罙”》一文中简单提到了“‘然’是形容温煮时火的样子,指的就是微火”这一点(赵先生观点详赵平安:《释“罙”》,《考古》,1992年第10期,第953页;又见于赵平安:《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23页),但未做进一步的探究,以下我们将从文字训诂学和中医药学两方面来具体论述之。。为方便读者阅读,兹录释文于下*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查找比对,我们在引用释文时只标注了现整理小组整理时所编的简号。:

由上可知,“罙”字本来从火在穴中会意,后来构件“火”逐渐讹变为“木”。赵平安先生指出,在石鼓文时代(春秋战国之交)“罙”字中的“火”已经发生了讹变,致使本义淹没不显[2]121-123。构件“火”和“木”古字形相近,故易发生讹变。讹变后的“罙”从穴从木,其本义已很难从字形上表现出来,故后来为了凸显其本义,加意符“火”来表达其本义,形成了罙的累增字“”,所以“”字本义也应为“微火”。“然”形容煎煮时“火焰缓而小的样子”也就理所当然。

此方是“治痿病”方,虽然帛书残缺较为严重,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此方的大致内容,大意为把流水和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在铁鬵(铁质的釜类烹器)里煎煮,煎煮后按次数服用。很显然,药方中的“然”是形容煎煮时火的状态。

痿,指身体某一部分萎缩或失去机能,不能行动。《说文·疒部》:“痿,痹也。”段玉裁注:“古多痿痹联言,因痹而痿也。”《玉篇·疒部》:“痿,不能行也。”关于其致病原因,《黄帝内经·素问·痿论》中说:

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为肺呜,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3]374-375。

据上可知,痿病多由体内的精气亏损所引起,故在治疗上,《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相应的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原则。所谓独取阳明,即采用补益后天为治则,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为后天精微化生之源,称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泽,调养宗筋,宗筋乃约束骨骼、司关节运动,为此,只有后天化源不竭,才能奉养机体周身。具体地说,肺之津液来源于脾胃,津液充足则肺气布散周身。肝藏血,主筋,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指出筋之屈伸,须得后天水谷精微之濡养。肾藏精,主骨生髓,有赖于脾胃之生化,肾气才能旺盛。脾主肌肉、四肢,与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气血之化生,无不以此为资源。自古迄今,治疗痿症,不论选方用药或针灸,皆重视对脾胃的调理,尤其对于肺热叶焦所致肺蜜,更是如此,乃因肺胃两者经络相通,大量临床数据表明:治痿常以补益脾胃为其根本大法[4]8。因此,治疗痿病应十分重视补益脾胃。值得注意的是,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的另一条治疗痿病的帛书药方中提到了痿病的一个关键症状,即“腹胀”。其具体药方如下:

痿入中,腹張(脹),寒溫不【□□】即取寒及□【□□□□□】之□□用布五尺□之以束(束,束)【□】日【□□□□□□】□【□□□】□擣之一斗□為筭□□【□】者到【□□】遲【□□□□□□□□□□□】□□因□而【□□□】□□【□□□□□□】發□,取羹一斗[1]300(《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集成·五十二病方》483-486)。

虽然简文残缺较为严重,但是上述药方却提到了痿病的重要症状之一——“腹胀”,而脾胃亏虚是引起腹胀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猜测上述“痿入中者”方应是治疗“脾胃亏虚型痿病”方,其主要功效是补益脾胃。《医宗必读·痿》云:“阳明者,胃也,主纳水谷,化精微以资养表里,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下润宗筋,宗筋者,前阴所聚之筋也,为诸筋之会,凡腰脊溪谷之筋,皆属于此,故主束骨而利机关也。”[5]380脾胃为后天之本,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成虚,中气受损,那么脾胃的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就会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就不能很好地儒养五脏,运行血气,会导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瘦削,肢体痿弱不用。因此,治疗痿病时补益脾胃尤为重要。除此之外,《黄帝内经·素问·痿论》也指出了治疗痿病的方法为“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3]377。也就是说用补荥气和通输气的办法,调虚实,和逆顺。对于筋、脉、骨、肉,各在其当旺的月份进行治疗,这也是强调适时补益的重要作用。

综上,我们知道痿病多由体内精气亏损引起,治疗的方法以“补益”为主,且补益类药多用文火煎。《中医辞海·煎药方法》:“煎药前,先将药物放在容器内,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以便有效成分充分煎取。煮沸后改用微火,以免药液溢出及过快煎干。……对于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宜武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甚至改变。厚味滋补药,宜文火久煎,使药效尽出。毒性药亦宜慢水久煎,可减低毒性。”[6]357由上可知,治疗痿病的药宜用文火久煎,使药效尽出。《中医辞海·煎药火候》:“前人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谓武火,慢火煎之谓文火。”[6]376所以,“然”应是用文火(慢而小的火)煎煮药物时的一种状态,即“火焰缓而小貌”,这不仅符合中药煎煮的基本原则,也体现了人们沿用至今的煎煮习惯。因此,“然”当训释为“火焰缓而小貌”。

[1]裘锡圭主编,湖南省博物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纂.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赵平安.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姚春鹏译注.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陈瑞祥.也谈“治痿独取阳明”[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4).

[5](明)李中梓著,王卫等点校. 医宗必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袁钟,图娅等主编.中医辞海(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谷玉梅)

2016-05-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简帛医书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2&ZD115);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出土简帛中所见驱鬼术研究”(项目编号:CYS2015084);西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SWU1509395)。

孔德超(1989—),男,汉族,山东滕州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2014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简帛文献学;张显成(1953—),男,汉族,四川双流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出土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简帛文献学、汉语史。

K877.9

A

1002-3828(2016)04-0122-03

猜你喜欢
简帛帛书马王堆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简帛文献中的“吕遂”相关问题初探
楚帛书近十五年研究简述
简帛学的学科分支新论
法学与社会学的珠联璧合
“马王堆”走进上海龙美术馆
马王堆汉墓简帛首度全面公布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教学口令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