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剑 吴连堤 万小明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骨伤科医院骨科杭州 311261;2江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南昌 330004;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 330006)
附子摩散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龙剑1吴连堤2万小明3#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骨伤科医院骨科杭州 311261;2江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南昌 330004;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 330006)
目的:观察外用附子摩散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集80例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外用附子摩散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封闭法治疗。结果:(1)临床总体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均有效,观察组在缓解疼痛程度、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外用附子摩散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相对于封闭疗法,副作用更小,相对经济,且无皮肤过敏反应,是一种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肱骨外上髁炎;附子摩散;临床疗效
肱骨外上髁炎表现为旋前肌和伸肌附着处疼痛,因此又称为“网球肘”[1],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该病发生率为0.1%~0.3%[2],在劳动人群中为0.4%~0.6%,主要集中于四五十岁[3],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4]。中医疗法具有祛邪舒筋、驱瘀散结、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等作用,能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加快肌腱粘连、疤痕挛缩的修复。目前治疗本病的传统方法有:针灸、推拿、针刀、拔罐、中药内服、外敷、中药穴位注射、物理疗法等,治疗效果均较明显,可改善症状,患者容易接受。中药摩散外治法也是中医学的精粹,本研究主要观察中药摩散外治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门诊收集肱骨外上髁炎患者8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6~45岁;对照男22例,女18例,年龄22~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5]:(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2)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作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1.3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诊断为单侧或双侧肱骨外上髁炎;(2)年龄18~52岁,男女不限;(3)患者神志正常,言语清晰,行为配合;(4)受试者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同意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1)治疗前1个月内或治疗期间使用其它疗法或镇痛类药物者;(2)过敏体质、皮肤敏感者或身体虚弱者;(3)某些特征人群(如孕妇、精神病患者等);(4)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交流障碍,不能配合完成量表、治疗或随访者;(5)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给予附子摩药治疗。制作:炮附子100 g、盐100 g共研细末,过800目筛,放密闭容器内备用。用法:将1 g摩药放于手掌心,先由上而下轻摩患侧肘关节底由前向后3遍,使局部微热。再用0.5 g摩药置于拇指指腹,选肘关节阿是穴进行指摩,力度以患者有得气感且能忍受为度,每穴30 s。1次10 min,2次/d,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5.2 对照组给予封闭法治疗。操作:在阿是穴做好标记,用碘伏棉球常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2 ml+曲安奈德10 mg于标记处进针,注入1~2 ml混悬液,术后针眼创可贴外敷,1次/5 d,连续治疗3次。半个月后进行VAS评分,并随访3个月。
1.6 疗效观察指标
1.6.1 疼痛评定疼痛评分标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是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病人根据自身疼痛情况在这11个数字中挑选1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0分:无痛;1~3分: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睡眠。
1.6.2 临床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痊愈:肘部疼痛消失,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阴性;显效:肘部疼痛明显改善,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阴性;好转:肘部稍疼痛,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阴性或弱阳性;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都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随访3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摩药在中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五十二病方》载有“药摩、膏摩”方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运用,葛洪特别重视摩药的使用,在《肘后救卒方》中进行了系统总结。唐代为摩药发展鼎盛时期,《刘娟子鬼遗方》收录了各种摩药方,并应用于疾病治疗。由于近年人们对摩药的认识不足,开发投入不够,规范的临床应用研究较少,但是摩药治疗对某些疾病有很好的疗效。马显志[7]外用附子摩散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将附子摩散应用于跟痛症,效果显著,并指出附子摩散作用机制主要是附子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消除致痛因子,消除软组织粘连,使受压神经血管和活动受限关节恢复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疗效。药摩技术直接作用于患处可大大提高药物渗透性能,可促进病变组织小血管网的重建,使毛细血管数目增加,加快微循环内血液流动,降低血液黏稠度,消除组织内高压,达到疏通经络、宣通气血、解除肌肉痉挛、祛除肿胀疼痛的目的。
封闭疗法的基本原理在于阻断交感神经兴奋,使局部组织得到充足的营养,加强组织的抗炎效能,使炎症因子增加量减少,无菌性炎症在药效发挥期间疼痛的症状得以控制。但是封闭治疗无法对该病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只能在药效期间解除水肿组织对神经、血管的挤压及粘连,所以封闭治疗在临床后期随访中的治愈效果并不理想,复发率高[8]。
综上所述,在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临床上可选取外用附子摩散法进行治疗,但是要大量推广还需进行大样本的研究。
[1]Walz DM,Newman JS,Konin GP,et al.Epicondyli-tis:Pathogenesis,imaging, and treatment[J].Radiographics,2010,30(1):167-184
[2]Buchbinder R,Green S,Struijs P.Tennis elbow[J].Am Fam Physician,2007,75(5):701-702
[3]Walker-Bone K,Palmer KT,Reading I,et al.Occupation and epicondyliti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Rheumatology (Oxford),2012,51(2):305-310
[4]祁良,李锋,艾飞,等.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表现与伸肌总腱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50-1253
[5]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53-937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
[7]马显志.外用附子摩散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8]朱静.围刺法配合电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R686.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1.013
2016-10-26)
#通讯作者:万小明,E-mail:23115783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