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5年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
——以CDFD为中心

2016-02-13 06:2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博士论文古代文学博士生

李 俊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发展力研修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2000-2015年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
——以CDFD为中心

李 俊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发展力研修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2000-2015年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共收录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论文1570篇,通过对其选题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古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的大致趋势为:从聚焦经典作家作品,到讲求学科交叉,再到力避重复而求新求变。趋新求变的同时也存在着博士生对学科前沿及自主话语模式的时代需求不够敏感、信息化与数据技术应用不足、选题创新有限却又刻意求新等问题。

古代文学;博士论文;研究选题;趋势与问题

自1984年南京大学莫砺锋的博士论文《江西诗派研究》通过论文答辩,诞生新中国第一位古代文学博士起,古代文学博士生培养已超过35年。至2015年,全国培养的古代文学博士人数已逾万人。作为一门需要深厚文献功底与学术沉淀的基础性研究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水平不能代表古代文学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但聚焦这些经过3~5年严格专业训练的博士生毕业论文选题,还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青年研究者关注的时代热点与学科进展态势,更能反映出该学科生力军的学术潜力与未来耕耘方向——毕竟博士论文是这些青年研究者个体研究生涯的起点,同时也是一项在导师全程参与下完成的阶段性成果。本文通过对2000-2015年共16年间发布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1570篇古代文学博士论文题目的统计与分析,从选题兴趣、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角度考察博士生这一特定的青年研究者群体的对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理解与把握,进而剖析其时代热点与选题局限。

一、资料来源与数据

(一)研究资料来源

本文统计的资料来源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按“学科专业名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筛选得到的2000-2015年结果。该数据库对古代文学博士论文的记录始于1995年,属于论文作者及学位授予单位自愿提供的不完全记录。本文选取2000年至2015年共16年的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共收录1572篇,删去其中重复的2篇,共得论文1570篇。涉及全国39个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约占全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的88.63%。由于各学位点要求及博士学位获得者本人的保密要求等原因,该数据库非完全数据。其中上传博士论文最多的是复旦大学,计190篇,其次是陕西师范大学115篇,苏州大学120篇。而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北大学、兰州大学等古代文学博士点则在该数据库中无论文上传记录。

(二)基本数据统计

数据库显示,2000-2015年的16年间共收录古代文学博士论文1570篇,收录篇数的年度分布基本与全国博士点招生趋势一致:2000年只有区区16篇,2002年起呈上升趋势,在2010年达到顶峰,计151篇,占15年间的10%左右,此后每年稳定在100篇左右(详见表1)。从博士论文来源单位来看,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上传均超过100篇,其次是扬州大学(85篇)、山东大学(77篇)、浙江大学(72篇)等。

通过对1570篇博士论文选题的历史时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最吸引博士生选题兴趣的是元明清文学研究,占论文总篇数的近三成,其次是隋唐五代和宋辽金,均占总篇数的14.77%。选题最少的时段则分布在两汉时期。这一趋势与元、明、清三朝现存文学材料最为丰富,未研究或较少研究的作家作品较多的原始资料现状相吻合(选题时段分布详见表2)。

表1 2000-2015年古代文学博士论文篇数年度分布表

表2 2000-2015年古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研究时段分布表

二、选题脉络与趋势

从古代文学博士生培养周期一般为3~5年的情况来看,15年来数据库呈现的博士论文数量与选题脉络可以略分为以下3个时段:

(一)2000-2004年:聚焦经典,选题命名简洁

作为刚踏入21世纪的开局5年,世纪末的“回眸”还方兴未艾,古典文学研究界流行回顾百年研究史,有学者将上个世纪的古典文学研究总结为三个阶段:戊戌变法前的准学科阶段,戊戌变法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学术政治化阶段,70年代末之后的学术文化化阶段[1],自觉提出要“重写中国文学史”“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文学史写作的新世纪自觉,必须采取新的思维方式,采取具有充分的中国智慧和现代理性的综合、立体、对话、动态的思维方式[2]。但学界前沿的呼吁对于博士生这个群体来说还有点距离,因此这五年的选题及主要研究对象未脱离戊戌变法以来形成的所谓“新传统”方法:即选题比较集中于经典文学作品、作家、作家流派、文学现象等,题目命名相对朴素简洁,聚焦经典作家作品或是宏观史论者居多。如马庆洲、孙纪文的同题论文《<淮南子>研究》、周敏的《韩愈诗文研究》、魏世民的《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嬗变》、郑永晓的《江西诗派研究史》、施建军的《建安文学专题研究》等等。

当然,题目命名简洁只是相对而言,除了延续20世纪以来的作家作品本身及社会背景等研究外,博士生们已开始尝试采用新的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关照古代文学这一研究领域。比较明显的趋势显示在2004年,除了此前较为集中名家作品、流派研究及审美鉴赏研究之外,新的视角也呈现出新的风尚:如梅新林的《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戴健的《明下叶吴越城市娱乐文化与市民文学》、邱江宁的《才子佳人小说研究——从陌生化角度探讨其兴盛衰落的原因》、陈清茹的《光绪二十九(1903)研究》等。

(二)2005-2009年:学科交叉、研究范围扩大

2005-2009年数据库收录的博士论文共620篇,与前5年相比,增长数量将近3倍,这一方面是90年代末高考扩招后带来的博士生扩招之延伸结果,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加入古代文学研究的生力军队伍日渐壮大。与前5年相比,此时的研究资料与研究成果已进一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及时传播,博士生在选题之前能获取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同行业信息更为完备,由于“查重”等毕业论文考评方式的日趋严格,“力避重复”成为博士生选题的首要考量因素。因此,综观这5年的选题命名,选题范围得到深度拓展,研究兴趣不再仅仅聚焦于名家名作,选题已很少只聚焦于单一作家或作品研究。文学与文化研究、家族文学研究、审美范畴研究、纵向或横向比较研究、传播接受研究乃至宗教、医学、民俗与文学的交叉研究等等,层出不穷。如刘正平的《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李朝军的《宋代晁氏家族文学研究》、孙光的《汉宋楚辞研究的历史转型——<章句>、<补注>、<集注>比较研究》、杨文娟的《宋代福建庄学研究》、昝日华的《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张荣东的《中国古代菊花文化研究》、宋秋敏的《“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汪俊文的《日本江户时代读本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等。2005年,《文学遗产》连刊两篇文章讨论数字化对古典文学研究的影响:《关于古代文献信息化工程与古典文学研究之间互动关系的对话》及《古籍数字化与古典文学研究的未来》[3],相对学界新的工具及数字化可能带来的方法及思维上的变革,以及古代文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等,很显然博士生们在自己的研究里尚无瑕顾及。

(三)2010-2015年:研究点趋窄、追求深度

这6年数据库共收录博士论文687篇,年均数与上一个5年基本持平。与此前10年的选题相比,随着研究队伍的进一步扩大,选题难度越来越大,博士生们既要避免重复研究,又想在本领域内耕耘得有所收获,因此呈现出求新求变以至专且深的特点。另一方面,国外汉学研究著作的获取进一步便利,异域之眼带来的新鲜感也给了博士生们新的选题灵感。求新趋窄进一步体现了古代文学研究在新时代里的日趋专业化,博士生们愈“博”愈“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博士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之难与视野之限。如李莹的《渤海国及其遗裔的文学研究》、潘丹的《卓人月研究》、王继学的《墨学对晚清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郑毅的《身体美学视野下的<淮南子>研究》、申畅的《媒介环境视阈下的文学创作的职业化之路——以晚清报人小说家为中心》、司海迪的《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等等。这六年来,信息技术对古代文学研究的推动已成为学界共识,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也已不可避免地在影响着古代文学接受者及研究者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走向,刘京臣曾在《大数据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以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图像检索为中心》一文中提出,从2005年到现在,古代文学研究已从“分析时代”,进入了“挖掘时代”[4]。虽然这6年来的博士论文尚没有一篇是使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但很显然博士论文选题也呈现出从“分析”兴趣点向“挖掘”研究点渐变的趋势。

三、选题若干特点与局限

作为刚踏入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姑且称博士生们为学者),3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博士论文写作训练,既是对他们学术研究打下的入门基础,也是对其未来学术之路的探索与汰选。综观以上选题脉络,再将这些选题与同时期古代文学研究专刊《文学遗产》的文章选题稍作对比,便可大致勾画出16年来古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的若干特点与局限:

(一)从选题兴趣来看,博士生有逐渐从重视微观研究(个体作家作品研究)向探索宏观研究(文学现象的共性问题)转变的趋势,但对宏观研究的把握偏向采取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客观上增加了对古代文学进行多维解读的角度。

以2014年收录的93篇博士论文为例,研究对象集中于某位作家或某本作品的共28篇,约占总数的30%。研究对象分别为武则天、王夫之、《三国演义》、钟馗故事、《诗经》、《归潜志》、独孤及、《潜夫论》、龚鼎孳、张良故事、《法苑珠林》、《巾舞歌诗》、沤社、《论语》、《史记》、《再生缘》、章学诚、《易林》、陆深陆楫、《左绣》、叶昼、方苞、萧衍、周密、詹锳、《初学记》、厉鄂、元结。这些选题中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论文相对较多,学科交叉的范围则相对较窄,其中最受关注的文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计有7篇,包括王永丹的《佛教传播对唐传奇小说通俗化的影响研究》、杜文平的《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杨雪的《唐传奇题材演变与影响论稿》、张永平的《日本<诗经>传播史》、李悠罗的《张良故事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樊婧的《<史记>在元代的传播接受研究》、樊昕的《唐人文集宋代生存状况研究》等。

再以经典作品《诗经》为例,16年来明确以“诗经”为研究对象的选题共32篇,以《诗经》本体内容及其文化解读为选题13篇,如郑群的《<诗经>与周代婚姻礼俗研究》、孙秀华的《<诗经>采集文化研究》、周建军的《诗经与周文化考论》、马海敏的《<诗经>燕飨诗考论——周代燕飨礼制度与燕飨诗关系研究》、陆锡兴的《诗经异文研究》、贾海生的《周初礼乐文明实证——<诗经·周颂>研究》等。更多的是关于《诗经》形成、诠释、传播与接受等内容的后代诗经学研究,计19篇:如李兆禄的《清前中期<诗经>文学诠释史论》、陈国安的《清代诗经学研究》、张小敏的《日本江户时代<诗经>学研究》、章源的《古史辩<诗经>学研究》、孙向召的《乾嘉<诗经>学研究》、沈薇薇的《郑玄<诗经>学研究》、受志敏的《复社文人的<诗经>学研究》、孙世洋的《上古“诗”的原型确立、范畴拓展与<诗经>形成源流研究》等。

(二)从研究的方法来看,由校勘训诂、考释笺疏入手的新传统方法不受青睐,政治化研究方法则已摒弃,运用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古代文学渐成热门。

莫励锋先生在题为《文献与史实:古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演讲中说:“要做文学的研究,首先要把握好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然后考据。把这个搞清楚后,再来进行文学性的研究,进行艺术的探寻、分析。”“古代文学的最高层次的研究应该是对文学作品、对文本进行分析、进行阐释,应该对古代文学进行一种总结性的研究。”[5]但综观10余年来博士论文的选题,最少的正是考据类研究。1570篇博士论文中,纯粹文献整理的论文仅16篇,平均一年1篇:包括裴登峰的《战国七十年文学编年》、鲍远航的《<水经注>文献学文学研究》、刘玉珺的《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曾小梦的《先秦典籍引<诗>考论》、张明的《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书研究——经、子、集三部》、曾绍皇的《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徐美潔的《屠隆诗编年笺注》、裴媛媛的《汉末六明杂传提要》、尹冬民的《<述书赋>笺证》、郝继东的《清代管学文献研究》、赵目珍《唐<诗人主客图>考论》、陈清云的《赵翼年谱新编》、范志鹏的《易顺鼎年谱长编》、王可喜的《宋代诗人丛考》、邹宗良的《蒲松龄年谱汇考》、陈小青的《<全宋文>编年考度——以太祖、太宗朝为对象》。这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自身学术功底与学术期待对博士生选题的带来的局限。

与之相对应,运用西方文学批评方法重新鉴赏经典文学作品或审视文学现象,成为博士生最喜欢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对审美鉴赏的探索为例,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中涵盖意象分析、审美精神、审美范畴研究等,用之于古代文学研究,则有许兴宝的《文化视域中的宋词意象初论》、祁志祥的《中国古代美学精神》、胡学春的《“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等。探索文学史规律或学术史规律,成为博士生选题时孜孜以求的研究目标,断代文学史、流派文学史、单体文学史、作品流变史(接受史或传播史)、文学史学史等成为16年来不变的关注重点。如马银琴的《西周诗史》、王玫的《建安文学接受史研究》、刘飞滨的《汉—唐游侠发展史纲》、汪楠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徐安琪的《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王旭川的《中国小说续书的历史发展》、李斯斌的《玄言诗批评史研究》、邹蓉的《杂剧喜剧技巧史》、王素美的《元诗发展史》等等。一直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欠缺理论意识”[6]成为西方学者批评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系统即诗文评话语体系的共识,因此自胡适一代学人以来,古代文学研究者在写作中国文学史时,很大程度上一直依靠从西方借用来的词汇、概念和分析框架,这一点在博士论文研究文学作品、作家或文学现象时表现尤为明显。青年研究者目前这种话语体系依赖西方文论话语体系的现状,已不应仅仅归咎于博士生们的学术功底不足或学术期待过高。

(三)从研究成果来看,博士论文的选题的多样化一方面反映出古代文学研究“挖掘时代”到来的无限研究空间,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博士生对时代需求不够敏感的滞后现状。

与2013-2014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276篇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论文选题进行对比,博士论文与当代古代文学的研究趋势保持着一定距离,也反映出博士生们存在的一定局限[7]:

第一,从文学史的有限与无限辨证观之,一方面博士们可挖掘的古代文学材料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目前博士论文所使用的文学史观念与方法则是相对传统而有限的,这一不平衡现状导致的结果是选题趋新趋僻。博士生们为了尽量避免与前人研究重复,比较倾向于选取一个(或一段)前人研究较少的领域或作家作品,这也是为什么近15年元明清研究的博士论文剧增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前辈学者们重点关注经典作家作品不同,博士生们早已化“古典文学研究”为“古代文学研究”,即尽量避开此前研究较成熟的名家名作,关注此前文学史上较少关注的对象与领域。这对于博士生来说,一方面避免了重复研究无法出新之难,另一方面可以在此开辟出独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地。但这种趋势也会带来视野偏窄,入门过狭的问题。毕竟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家与作品虽然会随时代变化而有所增减,但核心的经典文学圈变化不大,青年研究者过于关注非经典或非主流的作家作品,长远看不利于本学科的纵深发展,也不利于古代文学研究队伍的成长成熟。

第二,自古代文学研究史的角度观之,近15年来学界一直在寻求突破“五四”以来所确立的新传统方法——即所谓“转型”,读图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西方美学话语体系下中国文学理论“失语”现状下的学界焦虑等,诸多学者在反思古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研究的危机,呼吁“努力把当今文艺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纳入自己的学术视野,吸收异域文论话语中有益于自己的东西……积极推动已经展开并且尚未完成的话语方式现代转型”[8]。然而,博士论文反映出来的时代敏感性明显不够:如近年讨论较多与国际接轨、与新技术(大数据、数字化)结合、自主话语模式等古代文学研究议题,在博士论文的选题及写作中基本没有涉及。当然,与更早年相比,博士生们的论文技术规范与学术规范训练还是得到大大提高,每篇论文的学术史回顾也不仅仅局限于描述国内的研究现状——但这远远称不上与国际接轨,借助二手资料及研究综述的作法只能反映出大部分古代文学博士阅读外文原文文献的能力有限。而在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介入带给古代文学研究的变革方面,本来最有希望接受并将之运用于研究之中的就是博士生群体(或称青年学者群体),但现实有点令人失望,古籍与研究成果的数字化带给博士生们的似乎只有检索便利、统计迅捷,而立足于文学本位的数据挖掘与结构化文本的数据分析,从目前已收录的博士论文中基本没有见到,只能留待下一个5年的博士生们来尝试。

第三,部分论文创新性不足,部分论文又有刻意求新的现象。虽然随着信息的公开程度日渐加大,在读博士们在选题时已能使用中国知网、中国社科院数据库、国家社科基金数据库、教育部查新系统等数据库进行选题查新,完全相同的博士论文题目已越来越少,但对于之前虽然没有同类博士论文,然而其他研究成果已多的选题,还是存在着创新不足的问题。原因主要在于缺少新史料的发现、缺少新的研究视野与方法。而刻意求新,对新方法“僵化”使用的现象则多体现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使用及研究结论的取得上。2000年以后,古代文学研究界强调学科交叉研究,强调打通学科壁垒。有些博士生为刻意求新,引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入古代文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对方法生搬硬套,以至带来研究结论的啼笑皆非。

正如张伯伟先生所言:“我们在进行自身的理论和方法的建设和探索时,其基本原则就应该是以文本阅读为基础,通过个案研究探索具体可行的方法,走出模仿或对抗的误区,在与西洋学术的对话中形成其理论……套用西方理论固不可为,无视西方理论更不可为。我们的观念和方法应该自立于而不自外于、独立于而不孤立于西方的学术研究。”[9]古代文学研究经历了新考据时代、新方法时代、新分析时代,现进入“新挖掘时代”,古代文学研究既正逢担当重建“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与话语自觉的学术发展需求背景之下,又处于大数据、图像化工具等研究手段革新带来的“大文学”观念时期,作为研究生力军的博士生,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与时代需求保持一致,在进行学术规范化入门训练的同时,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时代热点相结合,为未来的学术之路探索更广阔和学术空间。

[1] 董国炎.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术取向与学科态势——兼论《文学遗产》的历史使命[J].文学遗产,1996(2):100-101.

[2]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J]文学遗产,2003(5):17-28.

[3] 李铎、王毅.关于古代文献信息化工程与古典文学研究之间互动关系的对话[J].文学遗产,2005(1):126-237;郑永晓.古籍数字化与古典文学研究的未来.文学遗产,2005(5):130-137.

[4] 刘京臣.大数据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以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图像检索为中心[J].文学遗产,2015(3):182-190.

[5] 莫励锋.文献与史实:古代文学的方法论问题[J].东方丛刊,2008(2):192-211.

[6] (美) 保罗·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中华书局,1989:1.

[7] 李俊.2013-2014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08-111.

[8] 代迅.中国文论话语方式的危机与变革[J].文学评论,2011(6):21-27.

[9]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J].文学遗产,2016(3):51-62.

(责任编辑肖雪山)

A Statistical Research on the Selection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 Topic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from 2000 to 2015

LI Ju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P.R.China)

This paper is a statistical study on the topics and research content of 1507 doctoral dissertations published by CDFD in 2000-2015, analyzing the trend of changes and summarizing the problems in topic selection: from focusing classic writers and literary phenomenon to studying unknown writers and literary genres, the problems are keeping away age requirement,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ufficiently.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doctoral dissertation; topic selection; trend and problems

2016-06-1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4M562042)

李 俊,女,湖南邵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发展力研修学院讲师。

I209

:A

:2095-3798(2016)06-0060-07

①数据截止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EB/OL].http://dlib.cnki.net. 2016年12月5日。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古代文学博士生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问题意识”探究一一以《诗经》为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求索路漫漫 上银来相伴——第七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在泉城举行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