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

2016-02-13 09:3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中学语文文言文

童 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面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

童 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结合当前教师资格证“国考”以及培养师范生以中学文言文教学为目标的背景,应从树立实用性较强的教学目的、甄选合理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大教育实践训练等方面对古代汉语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新趋势。

古代汉语;文言文教学;改革;中学语文教学

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1]由此可见,在语文新课标下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力、陶冶文化情操的重要途径。

2011 年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湖北、浙江两省实施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先在两省试点,接下来的两年又分别增加了4个试点省份。2012 年,教育部重新修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取消了师范和非师范的划分,将两者合并为一,这一合并与当前教师准入多元化相适应,也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时代要求。 当前,实力较强的师范院校都根据 2012 年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多数高校的课程都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学术探索性的特征”[2]。从 2015 年开始,国家规定无论师范类毕业生或非师范类毕业生都必须提出申请并参加全国基本素质考试 (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考试(即面试试讲),笔试和面试均通过后方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2015年正式实施的教师资格证国考更加侧重于教师基本能力的考察。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大多数会走上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岗位,《古代汉语》课程一直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当前时代新形势下,结合当前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针对以中学语文教学为目标的师范生,如何适应应用型转型下的课程改革,有效提高《古代汉语》实际应用效果,一直是大家思考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不揣简陋,认为面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古代汉语》课程应从确立实用性较强的教学目的、甄选合理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大教育实践训练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

一、树立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甄选教学内容

“《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阅读古书所必需的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古书和讲解中学文言文的能力”这是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树立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目前的“国考”背景下,我们应加突出教师资格证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将“国考”下的常见文言文作为课堂示范训练的重点,有意识地与中学文言文教学课堂对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一名古代汉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主动迎合改革的浪潮,师范院校的古汉语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积极走出课堂,主动与自己教过的毕业生沟通接触,主动去发现教学和实际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期待,以适应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调查过程中不断地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当中渗透一些国考考试要求以及作为语文教师的一些基本能力,为师范生的文言文教学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合理地甄选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教学体系而无视中学文言文实际。据柳士镇先生统计,以 2003年人教社出版的中学课本为例,课内外合计,中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古诗文总数约在250篇(首)以上。中学这么多的古诗文学习内容,理应成为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很好的铺垫[3]。所以古汉语教师要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文言文篇目,高频常用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字、翻译句读等都所了解,这样才能将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因材施教,以提高师范生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水平。

教学内容上应根据当前的形势适当做一些调整。以往,我们一贯强调学科知识全面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对所讲的内容知识从大学层面上来宏观把握,没有考虑中学文言文教学情况,尤其对于“国考”的专业素质考试题型或教学技能考试(面试试讲)上并没有针对性地训练。在面试环节有很多文言文被抽中试讲,如《秋水》、《劝学》、《滕王阁序》、《烛之武退秦师》等,这些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篇目,以往我们都觉得中学阶段已经学过就没有必要讲了,但现在我们还是需要适当地选一些篇目在课堂上示范讲解,也有一部分可以课后让同学重新解读;有一些中学文言文中有的文选如《师说》、《木兰诗》在王力《古代汉语》[4]中没有入选,我们平时练习时可以适当增加进来。文字、词汇、语法、语音等古汉语基本理论知识尽量要结构完整,毕竟本科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与中学阶段学习不是一回事,不能一直停留在中学的水平上,我们更多地是不仅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在中学文言文注释中习惯上全部当作“通假字”,实际上三者产生原因是不同的,形成的结果,性质认定上是不同的,我们有必要将这三者讲清楚。

二、革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一)互联网+多资源运用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讲述法,即以讲解课本内容为主,逐字讲解、逐句翻译,这种模式很容易让学生昏昏欲睡,毫无兴趣,加上现在互联网时代上网随时随地,要想把学生从手机拉回课堂,越来越成为老师的挑战。所以我们高师院校的古汉语教学首要任务是要屏弃学生以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很难很枯燥的偏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教学改革也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古汉语教学一般通论和文选相结合,传统教学一般认为通论部分纯属于理论相对枯燥,但是教师如果做足功夫,尽可能多地挖掘互联网资源,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也可以让通论课做到栩栩如生,例如:讲到传统“六书”汉字的构造章节,我们在课件上引入大量古文字形体材料(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传统的板书费时费力,所写字形不一定准确,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装相应的字体,在ppt上呈现中国古代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不同字体的古文字,既可以准确传达出中国古文字因形现意的特点,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尤其是古文字的敬畏与热爱。再如,讲到中国的古音和诗律部分,很多同学对于古音三十韵部、三十六字母、二百零六韵、平仄押韵等概念在古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难以体会,我们找来周殿福先生的国际音标发音音频、上古音配音的《封神榜》、郑张尚芳先生用上古音诵读的《诗经》以及古音专家用中古音拟读的《水调歌头》、《将进酒》、《黄鹤楼》等视频,让大家具体地去体会古今时代语言的变化和差别,在品味古音的过程中来体会那些抽象的概念和术语。

在文选作品的讲读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也是辅助讲解文选的好帮手,不同的单元文选的背景知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可以通过课件得以拓展。例如《宫之奇谏假道》在传统教学中关于“左昭右穆”的解释,如果仅看注释很难弄清楚,教师大费口舌效果也不理想,然而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后,我们利用流程图绘制出辈分图表(如图1):

(图1)

通过图一,大家很快就知道“大伯”“虞仲”“虢仲”“虢叔”“王季”等几个人物的辈分关系,宗庙在左的位次就为“昭”,宗庙在右的位次就为“穆”,这样就比较清楚地体会了宫之奇要表达的意思。再如《晋灵公不君》关于晋灵公与赵盾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描写,可以播放《赵氏孤儿》中一段晋灵公与赵盾的细节描写,请学生将史料中描写的人物形象与电影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大大地调动了大家阅读原始文言文作品的兴趣。除此之外,还推荐一些相对比较有趣的普及性历史剧如《孔子》、《东周列国志》、《屈原传》等供大家课外欣赏,这也大大激发大家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关于文言文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十分丰富,我们根据教学需要也会实时推荐一些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有益的教学软件、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大家课后也可以进行相关的学习和使用。

(二)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紧密结合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丰富但学时有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考试情况来看,一定要加大课外练习与训练的力度。为弥补教学课时的不足,我们采取让学生课上学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外练习方面主要进行了如下改革。

第一,在讲解怎样查古代字典辞书章节的时候,要求学生每人查自己的姓名的古文字形体演变以及字义来源,课前抽查部分学生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二,在讲解古今词义差异章节时,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词义古今从褒义演变为贬义,从中性演变为贬义的词汇,大家渐渐积累了“明哲保身”、“浑浑噩噩”、“衣冠禽兽”、“风骚”、“流氓”、“卑鄙”、“青楼”、“下流”、“奇葩”等词汇,还有查找哪些成语保留古义,大家兴致勃勃查找了许多,而且很多是从中学语文作品中搜集的,如“缘(沿着)木求鱼”、“赴汤(开水)蹈火”、“细大不捐(舍弃)”“狐假(借助)虎威”、“不速(招致)之客”、“吊(慰问)民伐罪”等等。

第三,将中学文言文常用词的积累与现阶段的常用词学习相互结合。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尤其是常用词,王力先生的古汉语常用词归纳了997个[4],我们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120个常用实词和15个虚词和王力的常用词相结合,请学生利用工具书对135 个常用词的字形演变、词义系统进行梳理,每周大概掌握十个左右,同时进行抽查,这对他们今后从事文言文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部分,将现代汉语中的日常用语和成语和古汉语语言现象有机相结合,要求学生查找一些保留词类活用现象的成语,比如“鬼哭狼嚎、云集响应、土崩瓦解、星罗棋布”等成语中的名词作状语现象、“高枕无忧、祸国殃民、汗牛充栋”等成语中的使动现象,“不远千里、安贫乐道、自高自大”等成语中意动现象。

第五,经过相应的学习和积累,要求学生分组每周阅读翻译一篇短篇文言作品。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检验和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自我阅读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关键就是看他们能否自我理解甚至讲解一些未讲过的古文,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每周阅读翻译一篇短篇文言作品,为了增强趣味性,我们在篇目选取上尽量选择故事情强的文言文,例如“管鲍之交、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等。这样可以培养他们阅读古文的兴趣,同时也能将所学知识和自我实践相结合。

第六,所有的练习会适当地抽查,有的是以课堂讲课的形式检查,有的是请同学在背板上板书的形式来抽查,这样与教学技能考试的面试环节密切相扣,有意识地训练师范生的板书、文言文说课讲课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的精神

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大部分的理想是成为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师资格证国考中,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很多同学选择的是中学语文科目,有一部分选择考研的同学,根据目前我校考研之后的学生就业跟踪情况调查,也基本是以中学语文教师为主。 古代汉语知识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上述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还通过“主题合作”方式来训练他们。选定相应的篇目,让学生自主组队,合作讲解,共同探究的方式来分享某一篇文言作品的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个人感悟等等。在这个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有一个组长,协调主要任务,成员必须都参与其中,大家既是一个个体,又是团队,在准备、讲解、总结的过程中,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以及自主探究的精神。

三、 加大教育实践训练

杨淑芬认为:“教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一名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应该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职前培养的任务,是在校习得的内容”[6]。 结合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背景,除了平时在课堂内外可以设计一些说课、讲课、多媒体教案设计训练、板书训练等,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大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训练力度,通过实习见习培养学生真正地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同时学校也应积极探索教育见习实习的模式。多与周边中学建立实习合作关系,建立双导师制,大二、大三阶段可适量安排一部分同学去观摩听课见习,顶岗实习、“国培”置换实习、寒暑假支教等方式也能有效地提升教育实习的效果。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教育实习时间可提早一些,完善教育实习考核机制,尽量让学生安心用心实习,尽量将所学知识能与实践有机结合,而不是为了就业或考研而逃避实习。总之,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机会,变革教育见习实习的模式,加大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训练,增强教育实践的实用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和时代的新要求,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未来面向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在古代汉语教学方面,我们从确立实用性较强的教学目的、甄选合理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大教育实践训练四个方面对古代汉语教学进行改革,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这样,既能够更好地提升考取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民教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梁结玲.教师资格证国考视野下地方高师课程设置的创新[J].集美大学学报,2016,(3):2-5.

[3]柳士镇.古代汉语教学与教材琐谈[J].中国大学教育,2003,(6):13-14.

[4]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李秀林,郭英.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内容对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作用[J].语文学刊,2013,(12):113-114.

[6]杨淑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点思考[J].赤子,2015,(9):263-264.

责任编辑:陈君丹

The Discussion on the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 Innovation Orienting to the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s

TONG Q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It is necessary for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 innov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by implementing the reform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etting more practical teaching goals, selecting reasonable teaching content, applying more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increasing the training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so on, because teachers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is a national examination and the object of the Chinese Major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teachers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middle schools.

ancient Chinese;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novation; Chinese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2016-11-0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管基金项目(XK2016ss28)

童 琴(1981-),女,湖北鄂州人,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对外汉语教学。

G652

A

1674-344X(2016)12-0015-04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中学语文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