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哲学思辩

2016-02-13 09:31李万锦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事物发展

李万锦

(天津市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创新的哲学思辩

李万锦

(天津市职业大学,天津300410)

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创新意蕴演进过程,准确掌握创新的内涵实质;辨析创新实践中“有与无”、“新与旧”、“破与立”、“创与承”等对立统一关系,揭示创新过程中的矛盾运动规律;明晰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及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能动的关键作用,有利于营造和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创新;哲学思辨;经济发展;互联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1]。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提升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知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实施创新驱动,既有重要的理论渊源,也有客观的现实需求。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命题出发,探索创新中存在的规律,准确理解创新的哲学思想,有利于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推动全面创新,逐渐缩小我国创新能力不足与转型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巩固和发展改革的成果。

一、创新意蕴在演进中映射真理性认识规律

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人类执着追求对自然和自身规律的认识,从未停止,领域不断扩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无限发展。中国古代《诗经·大雅·文王》著有:“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其命维新”有其深厚的创新内涵。近代英国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著述“新的专家阶层是一群勤于思索的人,他们利用知识为经济生产做出重要贡献”,初步揭示了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隐喻了“创新”的作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分析了机器的采用、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轮船的行驶、化学在农业和工业中的应用等等,论述了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得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2]。

现代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赋予创新全面而明确的经济学内涵,提出创新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3],有五种方式:开辟一个新市场;施行一种新的生产工艺或商业模式;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一种新特性;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开发或控制原材料、半成品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其核心阐明了技术发明的市场价值,即商业或社会应用。

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从管理学角度阐释了创新,“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一是社会创新即一种新的管理手段、管理方式或管理机构,使生产要素配置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最大化;二是技术创新即为某种物找到自然界新的应用价值。

创新指引入新东西、新概念或革新,造就出新的物质价值和认识成果。创新是实践与认识辩证发展的过程,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不仅要求从实践中获得认识,还要求通过再实践获得再认识。创新意蕴由孕育到诞生、由抽象到具体、由技术创新到全面创新的丰富完善演进过程,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之光,映射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二、创新理念在实践中体现矛盾运动的精髓

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矛盾统一体,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创新是在普遍性指导下发现和研究特殊性,发现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既不割裂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又力求在探索个性中完善和丰富共性。创新实践过程中存在“有与无”、“新与旧”、“破与立”、“创与承”等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一)“有”与“无”

老子《道德经》记载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易经》中著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揭示了事物起始,首先是“无中生有”,然后是“有生万物”,“有”与“无”相互依存、发展变化。创新是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蕴含着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人的认识过程看,创新是通过试错法获得的。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试错法是阿米巴虫单细胞动物所使用的方法,为解决生存问题,选择某一个方向去觅食,从外界摄取食物,这种尝试如果成功,它就可以继续生存下去。互联网的连续创新经历了从现实的“无”到虚拟的“有”,到几何级增长壮大,直至将万物互联的过程,为人类带来巨大价值和共同发展的机遇。创新是人的天性,具有普遍性。现实中大多数人以为自己“无”创新能力,就是因为忽视了通过试错求创新这一点。创新主体由于受教育程度、创新环境、专业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而具有特殊性。既承认普遍性,又重视特殊性,有利于创新顺利开展;不加区分,采取一刀切,就走上形而上学的歧路。

(二)“新”与“旧”

新是相对于旧而存在,随着时空的转换,原本新的会变为旧,又会出现新的新,新旧转换永无止境。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前途,是因为它抛弃了旧事物中落后的因素,继承了积极的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当然,由于客观历史条件和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制,新事物不会毫无障碍、自然而然地出现。

创新是对新事物的永恒追求,对旧事物的扬弃,革故鼎新需要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探索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深圳经济特区进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体制创新,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成功地激发了经济的活力,深圳速度成为经济建设的标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摸索出成功的经验。如今,深圳仍然秉持创新引领发展,集聚国内外的创新人才,践行市场与研发的组织创新,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因此,复杂的、具体的事物,用多样性统一的思想谋发展,求创新,远胜单一僵化的形式。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蒸汽机、电力、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成果,这些发明曾经创造了无尽的物质财富,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对世界格局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充分展现了新生事物的无穷生命力。如今,“互联网+”已经悄然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可以期待工业4.0下的“智能化”创新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新生事物,一定会创造辉煌的未来。

(三)“破”与“立”

世界万物,不破不立。破旧立新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必然趋势。破是突破,是革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观念、旧意识和旧理论,立是用创新思维、机制和方法来求发展;破的是被动和墨守成规,敢于大胆质疑、否定那些有局限性、不符合实际的理论、旧事物,立的是积极主动、不断实践和探索。

创新是“破”与“立”的统一,需要人转换视角、转换思维,重新审视原有知识的价值,重构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在技术范式转变或社会变革时,抓住机遇实现创新。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不可能实现创新,同样,有创新意识而无行动,不愿承担风险,也同样不可能成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理论创新,破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念,为我国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开辟了社会经济建设新局面。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地心说,提出日心说,这些都是人类破旧立新经典案例。

颠覆性创新是“破”与“立”的真实体现,具有革命性和广阔的前途。美国柯达公司于2003年申请破产保护的原因之一是数字成像新技术CCD发明,代替了原有化学感光技术,使柯达公司丧失了核心竞争力,这一破一立使数码相机获得了爆发式的发展。小米手机是体验式创新的经典作品,在其诞生之前,智能手机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产品,如何突“破”旧有的技术开发范式,公司将产品创新的权利交给广大的消费者,穿透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高墙,成千上万的用户参与创新,创立了小米手机品牌。

(四)“创”与“承”

没有继承,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科学就会停滞不前;没有继承,创新就只能是抽象的、不现实的,就会走向片面性的谬误;创新是开拓,没有创新社会就缺乏前进的动力。 “创”与“承”是继往开来的统一。当然,若要淘汰旧有的理论,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继承其中被确证过的真理性内容,革除过时的、错误的东西。

创新能获得更为完善的认识,提高理论的精准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于人们熟知的牛顿经典力学是创新,但不是绝对的、简单的否定。在低速运动环境下,牛顿力学对宏观物体仍然是正确地,可以作为相对论的特例予以继承。又如:电子商务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两者相比,传统商业固然有便利性不足、价格可比性较差、品类少等缺点,但也应继承传统服务业真实直观、可以试用等优点,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新型商业服务体系。

微创新是“创”与“承”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在继承大部分原有技术基础上迭代创新的过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伴随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经过不断微创新的迭代,发展到安卓6.0版本,功能更加强大,用户体验更加完美。QQ社交媒体技术是即时通讯技术和传播成像技术的叠加微创新,是对两种技术的高度融合,如果没有对原有基础技术的全面继承,是不可能创新出崭新技术。

创新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对物质世界的矛盾再创造,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过程中,会制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普遍与特殊的互相联结、多样性的统一、以及辨证否定的运用都是创新实践的体现,把握这些规律,消除“无”创新能力的被动观念,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质,主动去发现“旧”事物的缺陷或客观世界中的矛盾,勇于树“立”自己的观点,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敢于在实践中突“破”,就能以开拓的精神“创”造出“新”的事物。追寻成功者的轨迹,不难发现创新理念在实践中呈现矛盾运动的精髓。

三、创新成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能动的关键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信息时代是人类社会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在财富创造形式上的新时代。知识取代物质资本成为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代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创新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创新源于社会需求,源于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4]。创新成果拓展了知识边界,丰富了知识内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一)创新主体的能动性

人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其能动地、创造性地改造物质世界。主体能动性发挥体现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动力。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 ,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人才能的发展方向和成就大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6],具有社会责任感人的创新才能造福社会。

信息时代创新具有如下特征:其一,从依赖于数据、信息,转为知识和智慧为主,包括各类知识的动态转换与流动等;其二,更加依赖智力资本的开发和应用,不再是物质的简单累积;其三,更加依赖于人的学习能力提升和动态能力成长。创新是一项艰辛的活动,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培育创新主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使其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历时30余年,马克思的《资本论》花费毕生精力,假如没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创新精神,没有不断学习、大量实践、是不可能实现如此伟大的成就。

(二)创新能动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是积极能动的过程,是人类对物质世界有意识地、有目的地、主动地、客观地的反映。创新不是随心所欲地标新立异、主观臆想,也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问是非的越新越好,而是秉持客户需求是创新之本,开放式合作是创新基石,包容、鼓励试错是创新之源。基于学习型的创新理念及尊重知识产权基础上的创新。能动地去创造满足实际需要,符合客观规律的新东西。不是片面地抓住一点,以偏盖全,也不是如镜像一般的僵化,而是经过创造性的改造,在事物的诸多方面中,按照不同的功能、结构、层次、因素有机地互相作用、互相配合的结果。

在“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框架,搭建更多的创客空间,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百家争鸣,宽容失败,协同创新。“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创新,已形成网络银行、网上购物等经济增长新模式,创新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遗传基因等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未来将会出现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新业态。发挥创新的能动作用,能够将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能够减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一活百活的“胜负手”,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创新具体性的要求

从客观事物纷繁复杂现象中,将具体上升为抽象理论,是认识的一个飞跃。但是如果仅停留在抽象思维的阶段,忽视了其辩证的具体,或者把其中的一部分不加区别地绝对化,忽视了其预置的前提条件,就会犯片面性的错误,不能发挥作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7]。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推动社会发展是创新具体性的根本要求。

创新为人类提供了新能量新可能,同时提出新的课题。人类能动地将认识上的抽象转化为具体,但也必须面对创新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防和杜绝哪些利用创新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不当行为。美国在《拜杜法案》出台之前,政府资助高校和科研院所取得的专利技术,大多停留在知识理论层面,忽略了其具体性,未能转化为生产力,违背了发明初衷。手机通讯芯片领域的高通公司利用其专利的优势地位,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追求高额垄断利润,阻碍了技术进步。美国次债危机中,华尔街投行疯狂滥用金融衍生品投机,导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林投资银行被收购,几乎摧垮了美国的信用经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金融创新的监管敲响了警钟。

综上所述,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它内在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创新需要培养人“再次发现”知识的创新精神;“重新组合”知识的创新能力;“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新思维;提升公民整体的创新意识。促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愿望赢得尊重,创新活动大力开展,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成果广泛应用,才能助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的到来。

[1]习近平在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1-07.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7.

[3]林晶.科学创新的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118.

[4]车如山,季红波.应用型创新人才之概念解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5,(01):81-85.

[5]孙正聿.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逻辑学》与《资本论》双重语境中的《哲学笔记》[J].中国社会科学,2012,(09):4-27.

[6]邱永明.人才问题的历史学思考——人才概念及标准历史演变的考察[J].中国人才,2004,(04):52-5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8.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of Innovation

LI Wan-jin

(TianjinVocationalInstitute,Tianjin, 300410)

innovation is the driving power for promot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most distinct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innovation implication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meaning of innovation with the us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the unity of opposite relations such as “yes or no”, “old or new,” “breaking or founding” “create or support” is discriminated in innovative practice to discover the law of paradoxical movement during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t clarifies the initiation of the innovation subject and the active key role played by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creating and forming a new situation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novation;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et +

2016-05-2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4年度科研规划项目(编号:201402Y27);天津市教委2014年度科研计划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批准号:2014SZK05);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批准号:XV207 )。

李万锦(1965-),女,陕西大荔人,天津市职业大学,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B025.9

A

1673-582X(2016)07-0066-05

猜你喜欢
事物发展
如何介绍一个事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对生活中的事物的联想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