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孟庭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政治学法学研究
试论理解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
马孟庭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文化自信,即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理解中国文化自信具有三个维度,即守望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根,这是文化自信的源头;与文化并驾齐驱的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文化自信的动力;中国文化对其他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并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文化自信的生长点。理解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有助于我们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文化;自信;三个维度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因为相对于“三个自信”而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首次使用“三个更”强调文化自信,“三个更”无疑凸显了文化自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何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即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国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和对其他先进文化的吸收。
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且在任何阶段不曾被中断的民族,传统文化卷帙浩繁,包括自古以来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在革命年代诞生的优良的革命文化传统,文化自信的源头正在于此。
(一)自古以来的民族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是根基。作为与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比肩的古中国,具有其他三个民族所不具有的特点,那就是我们的历史不曾中断,我们的文明不曾断层。作为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就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有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等。这些学派的主张并非完全对立。在这些学派的争鸣中儒家学派脱颖而出。现在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强调天下为公的儒家学说为主导,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崇尚无为而治的道家、强调因果报应的释家为补充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封建社会,虽然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依然推行中华文化这一事实中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如果把传统文化比作根,那么文化就是一棵树。只有根深、根固,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才能开花结果。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本民族的精神,对历代各族人民的精神创造、价值构建起了较大的作用。儒家思想中的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旨趣相通,这同早期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能较快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传播直接相关;“和而不同”与我们国家推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的求同存异具有一致性,对于他国、他人的差异性我们应给予尊重,强调“包容性发展”,而非迫使对方改变;“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们对自然更进一步的认识,从“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后的“五位一体”战略总布局加入生态文明建设,主张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阐释了我们对自然的尊重。现代社会的发展愈来愈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
目前社会上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东西都是腐朽落寞的东西。因此,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也是不被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文化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是需要抛弃的文化。这种将传统一棒子打死的人,实际上混淆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我们具有这样的文化传统,但是它们不属于优秀的传统文化,非我们所继承与发扬的客体。
(二)中国革命传统
陈先达先生认为,“中国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铸就的文化传统”[1]。革命传统是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萌发于五四运动,主要体现为不怕吃苦、顽强奋斗、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等一系列精神传统。革命初期的井冈山精神、到三四十年代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再到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焦裕禄等所体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全国团结一心抗击洪水、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优秀的革命传统,是无数华夏儿女鲜血凝结的硕果,是我们可贵的财富。
随着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引以为豪的革命传统,似乎也渐行渐远。有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不存在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自己生命情况;我们生活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年代,不需要坚持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们生活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科技创新的成果使得人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与现代的社会不相容等。总之,他们在为自己抛弃革命传统找借口。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所面对的两个传统之一,中国革命传统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无尽的光和热。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三个没有变”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开展的外在动力。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离不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革命传统。在新时期,党和国家注重弘扬优秀革命传统。反腐倡廉建设旨在打击难以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人,提高官员整体素质,坚持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培养人民爱国敬业的精神,在社会中形成一股凝聚力;“两学一做”面向广大党员群体,目的在于培养合格党员,服务于普通群众。中国革命传统正以一种新的面貌走进我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大量优秀的革命传统是我们当今社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文化自信,建立在国家强盛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
(一)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改革开放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层面,自此,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的推动下,国家开始注重对文化的建设。经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动力,主要强调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经济影响国人的文化心态。鸦片战争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经历了文化自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样一个过程,这种文化心态的变化离不开经济对其的影响。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在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于西方国家,在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发展极度缓慢。西方文明进入我国,部分中国人迫不及待地拿起西方文化救亡图存,鼓吹西洋文明好,甚至主张抛弃自身的文化全盘西化。“洋车”“洋火”“洋气”这些词语说明了那个时候人民极度自卑的文化心态。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欧美工业文明发展,其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部分知识分子开始重视本国的文化建设,自觉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承担对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担当。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发展重心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在经济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开始加强文化建设,如邓小平强调的两手抓、两手硬的主张;江泽民提倡的既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再到胡锦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这些目标的提出,正是我们对本国文化有充分的足够的自信的表现,是我们致力于弥补精神文明这块短板的需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国家竞争取决于文化竞争。文化这种“软实力”,与经济、科技、政治等“硬实力”同等重要,我们不得不承认比隐形轰炸机更可怕的是文化霸权。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或者说不同的国家在同一经济水平上,最终决定这个国家进步发展的因素最终只能是文化。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文化,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国力强盛就会吸引外国的目光,不然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怎会在近代变得一钱不值呢?经济发展起来了,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美国拥有排名全球第一的经济实力,而它的文化竞争力同样不可小觑。文化的发展要与时代需要相适应,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
(二)“中国奇迹”推动文化自信
从我国进入当代社会以来一直到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由此社会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现了世界上任何国家从未有过的连续30年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据相关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的GDP是3 650.2亿元,这一数字于2013年上升到588 018.8亿元,30余年间增长了160倍。其次,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力增长也促进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竞争能力的提高。2010年,我国GDP超过长期居于世界第二位的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利用国内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我国粮食、肉类、棉花、煤炭、钢铁等主要农产品及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且竞争力远远高于资本主义国家。再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两亿多人摆脱了绝对贫困,全社会总体进入了小康社会。
伴随“中国奇迹”,我们的文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78年后,我国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使其适应市场化、现代化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文化的生机活力日益显现。从十六大提出的“文化力量说”到十七大将文化纳入国家战略总布局并提出“四位一体”,其中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再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从这一系列宏观布局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这无疑为当今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我们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新的文化发展观逐步确立并成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文艺创作队伍壮大,好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领域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基层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改善;从2003年到2016年这13年的时间,孔子学院办到了全球各地,“汉语热”“国学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及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其诞生伊始,马克思主义经受了各种考验,同各种“主义”进行过无数斗争,“经历了右倾和左倾,进行了反对机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2]。在斗争中显示出其科学性的一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策略就是“在同各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的尖锐斗争中创立”[3]的。科学性使其在斗争中愈发显现出生机和活力,让它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就开始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来自西方的文化能不能满足东方国家的需要?能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能不能在我国获得长足的发展?这是当时知识分子需要回答的问题。革命实践的成功较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与敌人争夺大城市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屡战屡败。这些失败证明了“城市中心论”是不符合我国实际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毛泽东探寻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经历曲折,革命终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第一个伟大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面对“十年文革”后积贫积弱的现状,面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面对民生凋敝的社会情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在长期调研的基础上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随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正轨。作为与我国国情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成果——邓小平理论应运而生。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成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当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断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新的理论成果,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不曾动摇。邓小平曾强调,中国共产党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因为“丢了就丧失根本”[4]。历届党的领导人深刻地认识问题的严重性,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江泽民和胡锦涛立足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5],党和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正是历届党的领导人在深入认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些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理论的发展。
(二)引进、消化、吸收其他先进文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同时,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增进文化自信。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与世界文化割裂开来的过程。在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文化。这种引进、吸收,既不是早期新文化运动喊出的“打倒孔家店”口号,也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的盲目崇拜,而是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引进适合我们需要的文化,并经过自身的话语体系转化,使其转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毛泽东曾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我们都要学,但是,学是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上,不能盲目的学,不能一切照搬、机械搬运。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关于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论述了辨别香花和毒草的六条标准,他指出,文化上对外国的东西一味排斥,或者全盘吸收都是错误的。应该以中国文化为主,吸收一切外国的东西进行自己的改造为好。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从而创造中国独特的东西。这些思想仍指导着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我们仍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邓小平也曾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全球化的今天,关起门来搞经济建设只会让自己的步伐离他人越来越远;同理,关起门来搞文化建设也是不可取的。基于此,国家对于文化建设采取开放的态度,大量引入国外的图书著作、水平较高的电影以及先进的科技。在某些方面,我国的文化也融入了其他文化的色彩。如,迪士尼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国人不用出国就可以感受米老鼠与唐老鸭的热情;提倡快餐文化的麦当劳、肯德基的门店遍布国内,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国外节日在国内盛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狂欢盛宴等。当今我国的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文化,但不是去全部引入,而是有选择地利用,其目的主要在于为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不是全盘继承人类的一切文化遗产,而是用批判的眼光有选择地继承其中的优秀成分,我们国家在引入文化方面坚持了正确的方针,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使其服务于我国文化建设。
总之,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是文化自信的源头;中国经济连续30年以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的快速发展是文化自信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国外先进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补充,我国对待国外文化所采取的开明态度为文化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是文化自信的生长点。文化自信是三者的有机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条件。”文化的自信,终将带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26.
[2] 列宁.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16.
[3]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6.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33.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91-292.
(责任编辑、校对:王学增)
Three Dimensions to Understand Cultural Confidence
MA Meng-ting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Cultural confidence means that a people recognize the value of their culture and have a firm belief in the vitality of their culture. Three dimensions are proposed to understand our confidence in Chinese culture. Firstly, adherence to our tradition, the root of our cultural confidence culture. Secondl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drive of our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thirdly, tolerance of foreign cultures, the growth point of our cultural confidence. These three dimensions will help us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a culturally developed socialist country.
culture; confidence; three dimensions
A5
A
1009-9115(2016)06-0121-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6.028
2016-06-29
马孟庭(1992-),女,湖北钟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