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2016-02-13 13:58:34张苏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研究者学习动机学业

张苏丽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张苏丽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业绩效指个体经过对某种知识或技术的学习训练之后所取得的成绩,一般表现为个体心理品质在知识、技能或某种能力方面的增加和提高。我们都知道,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究竟他们有什么关系?希望可以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梳理,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学习动机和二者的关系,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提高学业绩效。

学习动机;学业绩效;两者关系

一、学习动机相关概念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这就是心理学领域里所指的动机。在心理学范畴内,动机一直处于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因此,对它的研究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动机是指引导、激发并维持个体朝向目标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系统。

学习动机则是在学习这一特定领域内的动机,是解释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学习行为。具体来说,学习动机既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需要。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行为,是因为它背后有很多因素在同时起作用。例如,学生本身对待学习的态度,对某一课程感兴趣的程度等;家长和老师的表扬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去学习都会涉及到学习的动机是什么,其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且可以维持已发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多少会受到学习动机的驱动和指引,因此,学习动机必然会影响我们学习的结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业绩效(学绩),是指个体对某种知识或者是某项技能进行学习训练后所获得的成绩,通常表现为个体心理品质在知识、技能或某方面能力的增加和提高。

二、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

学习动机不但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作用,对其学习结果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在教育心理学中一直很重视对学习动机的研究。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从他们的研究结果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意见。根据对文献的搜索分析,可以把这些研究概括为两大类: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理论分析研究的范围很广泛,例如,对学习动机的界定,学习动机包含哪些种类,对学习动机的理论解释等等。首先,对于学习动机概念的理解,不同的学者在其具体含义的理解上可能会有所差别,但是他们都认同学习动机能够对学习行为具有激发和维持作用,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含义。从上述定义来看,它强调的重点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强度,研究者们探讨的大多是学习背后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在学习过程中,起作用的通常不是某一种简单的动机,可能会包含好几种,这就涉及到学习动机的类型划分的问题了。对学习动机种类的划分,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例如,依据学习动机的来源是由外部因素诱发的,还是由学生自发产生的,可以将其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所起作用范围的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一般学习动机和具体学习动机;还可以依据学习动机的作用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将其分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两类。不论是哪种分类方法,都是为了探讨学习动机的成分,而每一种分类都有其根据,在不同的研究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分类。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学习动机的理论解释,主要以行为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个体的学习行为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而忽略了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无法解释复杂学习行为背后的动机。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动机中的认知成分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了。继而出现了很多研究者通过动机变量来对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如目标定向、归因等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即越来越多人开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了。

实证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探究学生的学习动机究竟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部分研究较多的有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先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班杜拉,他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对其动机产生影响,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会倾向于选择对自己而言更具挑战性的任务,给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学业自我效能感是特定领域内的自我效能感,指我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之间确实存在关系的这一结论,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例如,有研究者使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对某高校不同年级的100多名大学生的效能感和动机进行了测量,并对二者的测量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来进行预测,即如果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上的得分较高,那么其学习动机得分相应也会高,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可能性更大。同样的,学业成绩好也会帮助学生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提升后,对有效激发其学习动机也会更有帮助。另一方面探讨较多的则是学习动机在学习结果中的角色地位,也就是探讨学习动机对学业绩效的影响。下面将详细阐述二者的关系。

三、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

1.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学习动机确实会影响学业绩效,但这种影响通常不是直接地卷入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也不是简单地通过同化机制发生作用,而是通过集中注意、加强努力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进而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有研究者通过问卷的方式,对高中生的动机、学习策略和智力水平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多重回归分析后发现,学生的内在动机是通过直接影响学习策略从而再间接地对学业成绩起作用。此外,李炳煌在其文章中还指出,学习动机和学业绩效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学习会产生动机,动机又会推动其继续学习,二者互相影响。这一观点在随后的研究者的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如王勇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内外动机和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都会影响其学习成绩,并且学习动机较高的学生成绩会更好,而成绩好又会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动机,证明了学习动机和学业绩效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近年来,关于对学习动机和学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普遍,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都从哪些方面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归类。从年级维度上看,包括了小学、中学及大学。为了考察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学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者曾对1300多名来自城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学习动机和成绩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各个维度上都与学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另外,也有很多研究是以大学生为被试。王勇曾以大学生为被试对二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与中小学学生的研究结论相似,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预测其学业绩效,成绩中等和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动机显著低于成绩优秀的学生。

从被试范围来看,包括普通学生和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其中以普通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较多,如上文提到的研究都是以普通学生为被试。此外,也有少部分研究是以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其学习动机和学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如石学云采用修订版的学习障碍筛查量表并结合联合瑞文测验,最终筛选出了324名学习障碍学生和345名正常学生为被试,对两类学生的社会支持以及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他们的社会支持并不能直接对其学业成绩进行有效的预测,而学习动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未来的学习成绩,并且它们的关系是呈线性的。

2.正确理解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的几个注意事项

虽然国内学习动机和学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对二者关系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正确理解二者关系,还需要弄清楚以下几点:第一,不是学习动机正确,就一定可以取得好的学业绩效。很多学生在学习时的出发点是好的,即学习动机正确,想取得好成绩,但是我们会发现可能他们最后的学业绩效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提升,这是为什么呢?有研究者指出,这是因为学习动机和学业绩效之间还会受到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学生虽然想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可能使用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学生最终不能取得好的学业绩效。也就是说,即使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也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学业绩效。

第二,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对最终取得好的学业绩效越有利。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可以知道在较简单的任务中,动机越强则越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但是如果任务难度有所提升,那么动机强度适当降低才会有利于任务的顺利进行。同样,在学习中也是一样,并不是学习动机越强,成绩就越好。有研究者对在校老师进行访谈发现,有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设置的学习目标越高,学业绩效就会越好。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在许多重要的大型考试前,如中考、高考前很多学校都会开动员大会,鼓励学生提高学习动机等,这种做法往往使一些学生的学习动机过强,从而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学习动机过强对最终取得优异的学绩也不利。在学习活动中,只有动机强度中等时,学习的效果才最好,并且动机唤醒的最佳水平会依据学习任务难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新的学习行为的发生,而且也不利于已有学习行为的保持。

第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对学业绩效的影响同样重要。虽然内部学习动机有很多优于外部动机的地方,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仅仅依靠内部学习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并非全是自主选择的,尤其是中小学生,有些课程虽然他们不感兴趣但还是要学习,此时学生的内部动机就会失去作用,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自然学业绩效也不会好。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动机对学业绩效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利用外部动机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进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业绩效。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外部动机对学生最终的学业绩效也同样重要。

四、对学习动机和学业绩效关系研究的展望

通过文献查阅可以发现,当前对学习动机和学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研究的对象大多都是学生,影响了外部效度的推广等。也正是因为当前研究的不完善,才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探究的空间。

首先,研究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业绩效。目前国内对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很多都是直接翻译和介绍国外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可能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学生的学习行为,如果仅仅以国外的理论为基础去研究探讨帮助学生提高学业绩效的策略,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符合我国学生实际情况的理论,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学生提高学业绩效。因此,未来的研究者应该考虑从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整合已有的动机理论,研究开发能体现中国学生特色的学习动机理论,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业绩效。

其次,拓宽研究对象范围,提高结论的外部效度。从文献搜索中可以发现,对学习动机和学业绩效关系的探讨,相关实证研究还不是很多,而且很多研究为了取样方便,大多都选择以普通学生为被试,缺少对成人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的研究。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和终身学习观念的深入,很多在职人员也纷纷选择加入学习的行列,而学生和在职人员的学习动机对学业绩效的影响是否一样?这需要后续研究去探讨。另外,对特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业绩效关系的探讨也极少,目前的文献搜索中只发现了一篇。所以,有必要加强对特殊儿童的研究,丰富已有研究成果。

最后,丰富研究方法,使研究结论更可靠。目前多数的实证研究都是以某一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然后采用量表或问卷对学生施测,最后对量表的各个维度的得分以及总分与学业绩效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而且采用量表或问卷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无法深入考察不同个体的学习动机对学业绩效的作用。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可以考虑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方法,如访谈法等,关注学生自己陈述的学习动机对学业绩效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二者的关系,使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更高。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辅导用书编委会.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徐红燕.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的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3):9.

[4]张乃赫.高职生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179.

[5]郑美娟.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09,25(8):84-86.

[6]李美君.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J].青年时代,2015(15):92-94.

[7]王振生.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J].搏击(体育论坛),2015(8):4-5.

[8]李炳煌.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6-149.

[9]王振宇,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0,32(1):65-69.

[10]王勇.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人间,2015(21):169-169.

[11]李炳煌.中小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3):117-119.

[12]石学云.学习障碍学生社会支持、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9):55-59.

[13]李炳煌.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3):101-104.

[14]罗丽芳.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42-46.

G42

A

1673-0046(2016)10-0161-03

猜你喜欢
研究者学习动机学业
艰苦的学业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学语文(2019年34期)2019-12-27 08:03:46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40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中华手工(2018年6期)2018-07-17 10:37:42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0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