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春
从旧闻里发掘富含正能量的新闻——以《松原日报》“天下旧闻”专刊为例
■文/王春
新闻中一个“新”字将其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然而即使是旧闻之中也能够发现“新”的地方,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那么旧闻之中也能够发掘出很多富含正能量的新闻。在文中以《松原日报》“天下旧闻”专刊为例,就如何从旧闻中发觉富含正能量的新闻进行探讨。
旧闻;新闻;天下旧闻;松原日报
在新媒体席卷而来的形势下,传统纸媒能否在读者心中站得住、立得稳、走得远,还真需要编者费一番思量。《松原日报》始终坚持“党性、群众性、贴近性、可读性”的办报原则,在努力办好政要、经济、社会新闻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不同类型专刊的创办,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天下旧闻”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诞生的《松原日报》的一个品牌专刊,每周一期。编者紧紧围绕“文艺、历史、哲学、民主、科学、法治”这6个方面,在选编稿件过程中,坚持融历史性、独特性、励志性、趣味性为一体,从旧闻里挖掘新闻,从旧闻里发掘正能量,使旧闻具备甚至超过新闻价值,给读者以全新的阅读感受。“天下旧闻”创刊10年来共选发稿件4000余篇,图片400余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10年来经常有读者来信来电,希望编者帮忙找到他们因各种原因遗漏掉的某一期“天下旧闻”,以弥补其未曾一读的缺憾。
习近平主席在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我们编选“天下旧闻”稿件,不论是涉及文史哲,还是民主、科学、法治,突出历史性、可借鉴性是我们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其目的就是使读者在阅读这些“旧闻” 时能够发掘出富含正能量的“新闻”,能够增长“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2015年7月15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同志逝世。我们及时在“天下旧闻”版选编了一篇题为“万里与北京饭店新楼风波”的稿件,介绍这位“新中国城市建设开拓者”的丰功伟绩。在这篇文章中,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万里同志既能够坚持实事求是,又能够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领导艺术。他的“严肃、美丽、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理念,对当今我们的城市建设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猎奇是读者的心理本能,不存在好坏之分。饱含正能量的奇闻异事,同样会获得读者的青睐,并使人们在愉快的阅读中获取有益的养分。在2015年9月24日的“天下旧闻”版上,我们选编了一篇写法独特的文稿,题目是《怀素,史上最具明星范儿的书法家》。单看题目所使用的网络流行词汇就透着时尚的元素,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正文的描述也不落俗套:“漫漫书史,高手辈出,但若论起明星范儿,怀素的魅力无人能及。一个长沙小和尚,苦学开端,横扫千万芭蕉树;后在达官贵人圈,肆意潇洒,如入千里无人境。以布衣之身跻身一流书家,怀素是书法史上第一人。”“在文人那里,书法是自娱的东西,就像我们高兴了,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哼着小调儿。可是怀素不,他不是文人,不用臭拽;他不是官僚,不用装腔。他吃罢大鱼大肉,醉醺醺地走来,抄起毛笔,就哼哼哈嘿地玩起了摇滚。”这样生动有趣的描写,无疑会给读者带来愉快的审美享受。
常言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励志教育是当下的流行话题,在教育年青一代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我们在选编“天下旧闻”稿件的时候也非常重视这一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人们耳熟能详。但有关这支名曲创作过程的一些细节,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为此,在2015年10月22日的“天下旧闻”版上,我们选编了一条题为“《梁祝》的灵感来自农民”的稿件。文中作曲家何占豪现身说法:“1957年,我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进修班。那会儿我和老师同学们每年都要下乡演出。大家在学校学的都是贝多芬、巴赫等国外名曲,下乡演出也只能演奏这些曲目。演出时,农民们很热情,每次问他们好不好听,都说好听。但一问懂不懂,都说不懂。”
“那你们要我们拉什么?”“越剧、沪剧!”农民们的回答让何占豪找到了方向:从民族传统音乐入手,创作出让大众都能听得懂的小提琴乐曲。于是,他和丁芷诺、俞丽拿等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至此,诞生《梁祝》的“母体”基本成形。实验小组先是尝试用小提琴来拉《二泉映月》,后来又根据越剧创作小提琴四重奏版的《梁祝》(小《梁祝》)等作品,受到欢迎和肯定。在国庆10周年,小《梁祝》改编成大《梁祝》,献礼国庆。1959年5月,《梁祝》在上海首演,获得空前成功。没有越剧等民族戏曲音乐,也就没有《梁祝》。这篇文稿教育青年人要树立理想信念,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怀着为百姓服务的赤子之心,从基层获取灵感和智慧,最终实现个人梦想,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
通常说来,地方党报可读性、趣味性普遍稍弱。主要是因为地方党报版面不多,除了政要、经济新闻要占据大部分版面,可供刊载娱乐性强的版面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在选编“天下旧闻”时,把趣味性当做一个重要元素加以考量,目的就是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获得有益身心的知识和能量。进入夏季,各地公交、地铁有关“咸猪手”、性骚扰的新闻不断见诸媒体,为此我们在2016年5月5日的“天下旧闻”版上选编了一篇《日本“女性专用车厢”的百年沉浮史》。题目看似沉重,但它的正文叙述十分趣味化,可读性极强。读者能够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日本百年来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的起起伏伏,并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共同探讨我们有无必要设立女性专用车厢,以防妇女儿童等社会弱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松原日报》创办“天下旧闻”专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10年来编者始终坚持从旧闻中发掘有正能量的新闻元素,秉持融“历史性、独特性、励志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办刊原则,精挑细选,努力吸引读者眼球,取得了明显成效,聚拢了一批不同阶层的读者群体,为《松原日报》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葛本洛. 为“旧闻”找个新闻由头——论新闻“保鲜”[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21-122.
[2]胡中. 案件报道:学会讲故事,“旧闻”变“新闻”[J].新闻传播,2015(23):112-113.
(作者单位:松原日报社)
G210
A
1671-0134(2016)10-031-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6.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