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新闻”的沿革、创新以及未来

2016-11-23 09:08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样式客户端受众

汤 璇

“现场新闻”的沿革、创新以及未来

汤璇

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闻生产及报道样式的革新。面对激烈的移动互联网新闻竞争,新华社重新推出“现场新闻”的理念,通过对新闻生产及报道样式的革新,使得受众与记者同步“直达”第一现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官效果,重新构建一个由受众主动参与的“拟态环境”,极大地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然而囿于技术发展的限制,现阶段“现场新闻”的报道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技术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其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在于以用户为核心、兼顾内容生产与平台互动。

现场新闻;媒介技术;客户端

“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类感觉能力的延伸” ,传播技术的发展将人类传播从口语时代、图像时代、电子媒介时代推进到互联网时代:语言与文字的出现,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上弥补了人类凭借自身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等身体信道获取的关于现实世界认知的局限,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以抽象概括的文字得以交汇和保存;图像的发明拓展了人类的视觉感知,使得间接经验的获得更为形象与具体,为抽象的文字传播提供了生动丰富的视觉补充;电报的发明开启了电子媒介时代,光电技术的应用使得“现场”的重构与传达成为可能,从视觉与听觉上丰富了人类感知现实的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沟通壁垒,而虚拟现实等人机交互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更是在技术上重塑了人类的感官世界,达成了麦克卢汉所谓的人类社会的第三阶段“再部落化”的终极媒介环境。

1.技术推动下“现场新闻”的沿革与创新

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是新闻生产方式与报道样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2016年初,新华社客户端推出了“现场新闻”理念。蔡名照社长对此理念的定义为:运用最新的移动网络技术,在新闻现场实时抓取尽可能多的现场新闻要素,通过各种报道样式,把新闻现场实时地全方位、全息化呈现给受众。

“现场新闻”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在文字报道时期,记者深入新闻现场,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通过对单一新闻事实做出立体、客观的描写与细节的巧妙展示,力图还原新闻现场的报道,也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现场新闻”。

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现场新闻”的报道样式,打破了受众与新闻事件现场之间的抽象壁垒,受众的视觉与听觉得到了极大延伸。电视直播技术的发展更是让受众在第一时间“看见/听见”新闻现场成为可能。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移动端的普及,受众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重大新闻事件发布时守在广播电视前万人空巷的场景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碎片化、垂直化、个性化与互动式的移动终端的兴起。

2015年11月,《纽约时报》率先应用VR技术,推出第一部虚拟现实的新闻纪录片《流离失所(The Displaced)》。随后这份传统报业的标杆推出了其移动应用“NYT VR”,同时赠送其订阅用户100多万套简易的纸质VR眼镜,力图在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中确立受众市场。“NYT VR”可供观看的视频短片并不多,内容上主要涵盖了巴黎空袭悼念活动到美国总统大选等相对热门的新闻事件,也包括一些非洲草原、纽约街头等相对人文的“软”题材。

《华尔街日报》、Time、BBC等传统知名媒体也纷纷试水VR报道的新样式。国内媒体也广泛地开始尝试运用VR等技术,抢占新技术带来的竞争先机。为此新华社提出了“现场新闻”的新理念,将手机作为载体,让记者从复杂的报道流程中解放出来,以“在线生产、自主导播”的采编方式,实现新闻生产的“去中间化”,极大地压缩了信息传播的耗时。通过对新闻生产的革新,新华社在其客户端上运用“现场直播”“VR报道”与无人机拍摄等不同技术手段,试图实践“现场新闻”这一概念的内涵,即将受众直接植入新闻现场中,让受众与记者同步“直达”第一现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官效果,重新构建一个由受众主动参与的“拟态环境”。这种新的报道样式依赖于人机互动技术的“沉浸式”体验与“交互式”现实模拟能力,不再局限于文字、声音与画面,极大地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为受众营造了更为真实和丰富的现场,并为其形成较为独立的认知提供了可能。

2.以用户为核心,兼顾内容生产与平台互动

“现场新闻”理念的重新提出到实践时间尚短,这一崭新的新闻样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技术革新中将对新闻传媒行业带来多大的变革,仍不得而知。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产品的核心。能否满足移动端互联网用户碎片化、垂直化、个性化及互动性的需求,是这一崭新新闻样式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2.1技术与硬件的升级将更好地为“现场新闻”提供保障

技术改变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然而技术本身并不等同于信息。“现场新闻”理念的革新之处在于,让受众直接参与到“编码”与“解码”的信息传播过程之中,这种“浸入”式的信息获取与新闻现场的“拟态互动”重塑了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成为受众感知的延伸。

以不同技术层面的报道为界,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中的“现场直播”板块以短文字(200字左右)、图片及短视频结合的实时推送方式,辅以记者或相关专家的简单点评,满足了受众获取最新动态、提取核心信息的快餐式阅读;而“VR报道”的样式大多是新闻标题与视频短链的简单组合,受众在获得现场目击式新闻体验的同时,并未获得甄别有效信息与核心内容的能力,对于基础的新闻事实与新闻要素交代并不明确,报道内容的新闻属性有待加强;现阶段对VR大部分软硬件技术研发集中在游戏领域,VR新闻报道与直播技术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无人机航拍提供的360°全景画面成为众多VR新闻素材的来源,移动视频直播仍然是实现直播报道的主流。此外,从技术层面考虑,囿于手机等移动端的限制,受众观看VR视频的视角固定不变,容易造成眩晕等用户体验。而对于大部分移动互联网用户而言,为了提高观看一条VR报道的效果,而特意配置VR专用设备的成本也较高。另一方面,及时降低VR设备的可支付成本,长时间使用VR设备所造成的疲劳及不适也是未来技术发展需要攻克的难题。

2.2打通社交应用,实现多平台到达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今年8月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移动端已经成为我国7亿网民获取新闻的最主要渠道,媒介技术带来的信息膨胀和碎片化进一步催生了受众的分化发展。打开报纸或电视,逐条阅读或收听新闻信息已经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时期受众对个性化信息更迭的需求。

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为代表的官方媒体,在客户端的新闻分发上仍然采取了较为传统的“编辑分发”模式,而依靠大数据抓取用户感兴趣的资讯,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公司,凭借“算法分发”的模式在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网新闻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未来“现场新闻”客户端如何从“编辑分发”向“算法分发”模式转变,实现精准化内容推荐将会成为吸引稳定用户的重要手段。

2016年6月,中国手机用户即时通讯软件使用率已经达到91.9% ,其中微信与微博成为用户获取信息与分享新闻的重要来源。如何实现“两微一端”的多平台到达与互动,打通社交媒体与客户端的交互壁垒,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强大关系链,实现微信、微博的嵌入式播放与客户端的流量带入,是“现场新闻”得以在互联网移动端快速、广泛传播的重要环节。

2.3挖掘“现场新闻”的适用性,突出优势

移动视频直播仍然是目前最主流的直播形式,其题材涵盖了秀场、生活、发布会、突发事件等众多内容。作为国内最大的国家级通讯社,新华社全力打造的“现场新闻”在人才及设备、技术支持上有着绝大优势。挖掘“现场新闻”这一报道样式的适用性,将新华社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与“现场新闻”移动报道端的新闻样式相结合,开辟在特定领域内的报道优势。

从报道议题来看,“现场新闻”可重点聚焦于以下几方面的报道:重大或突发事件现场的报道、体育赛事现场的报道、调查类新闻的现场报道、历史人文类软新闻的现场报道。这几类报道对新闻报道的技术、设备、人才等要求较高,重大、突发及体育新闻赛事本身也拥有较高的关注度,而受众往往无法亲临现场,通过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的信息发布,受众不仅能够得到权威的信息来源,更能获得“浸入式”的观看体验。

3.结语

传播技术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新闻生产与报道样式的变革,为人类认知世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闻报道长文字+图像/视频的传统采编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获得的及时性、便携性的需求,而VR、无人机等拍摄技术的兴起,则为新闻的“实时再现”与“浸入体验”提供了可能。尽管目前“现场新闻”在实践层面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未来以用户为核心、以内容为主导的全息、全面的“现场新闻”报道样式,将成为主流媒体数字化转型的范本。

[1]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33.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 告.2016:25,http://www.cac.gov.cn/2016-08/03/ c_1119326372.htm.

(汤璇,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讲师。)

猜你喜欢
样式客户端受众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