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现场新闻”重新定义新闻生产模式

2016-11-23 09:08周继坚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华社生产

周继坚 牛 天

新华社“现场新闻”重新定义新闻生产模式

周继坚牛天

互联网对新闻业的影响已经持续数十年,尤其是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兴起,重新建构着传统媒体对于新闻生产的模式。但是回顾过去几年,不论是互联网技术还是新媒体的发展,主要走“业余包围专业”的路线,即运用UGC的思路,调动传统媒体之外的力量,特别是用户的力量,通过非专业群体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逐渐改变传播模式和传播渠道,传媒机构本身新闻生产模式的变化其实是有限的,即使传统媒体不断开发新媒体产品或者探索新媒体生产方式,比如融合报道、中央厨房等都是新瓶装旧酒,形式大于内容的变化,很难说从根本上触动新闻生产模式的根本变革。

近年来,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在内的新技术力量开始渗入到传统媒体的各个层面,甚至是新闻生产的核心环节,那么新闻的生产方式和内容也将重新被定义。在这样的大环境驱动下,新华社作为专业媒体中最权威的代表,率先提出了“现场新闻”概念。2016年2月29日,新华社发布了最新的新闻客户端3.0版,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全新媒体思维运作下的“现场新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有条件让受众更加接近现场、感受现场,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多媒体采集;而宽带网络能够实时回传现场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可以呈现全景式、多维度的新闻现场;在整合这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新华社客户端的“现场新闻”应运而生,或成为国内首个利用现场直播方式进行新闻生产的媒体机构,这将深层次改变新闻生产逻辑、新闻呈现方式,形成真正的融合“全媒体观念“,进而影响新闻内容及渠道分发。

1.全息的新闻生产逻辑调动专业记者的主观能动性

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行机构,核心是“人”,“现场新闻”之所以触动了新闻生产核心的部分,因为提高了新闻生产者,即记者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媒体的“媒介逻辑”。Altheide和Snow最早探讨媒介逻辑,他们认为媒介逻辑是新闻生产标准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描述和解读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思考途径,包含媒介传播的物理形式、媒介内容的定义框架、选择标准、组织结构和呈现方式以及媒介语法等。

新华社的“现场新闻”从物理形式来讲,现场记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手持视频直播设备—云台,进行全天候24小时直播,实现零时差的发送。遍布全球180多个机构的新华社记者,全面实现在线生产,从新闻的采集、加工、制作等所有的环节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在追求快速的同时,也集大成地展示了“我在现场”的新闻内核。

2016年7月10日,湖南省华容县新华垸发生重大险情,新华社各路记者通过发布现场视频进行多线直播,直播从当天15∶38开始,通过视频、文字和图片配合的方式,对事件进行实时的直播,从人员伤亡情况的汇报、渗漏险情的追踪、华容县防汛办下达的紧急转移指令、武警部队组织救助的现场,再到后续的溃口情况调查以及重点受灾地区如华容实验小学的现场细节进行全息的直播和跟踪报道,在抢险两昼夜,紧急转移了2.36万人,新华社记者直播一直持续到7月12日,新华垸溃口成功合龙。新华蓄洪垸抢险贵在迅速,直播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时向记者在线发问,不仅可以看到记者姓名,用户也可以在线向该报道记者实时提问,了解相关情况。可以说,现场直播的方式放大了记者在报道中的作用,彰显了新闻记者作为新闻生产核心力量的价值,从而调动了记者的参与感和能动性。作为专业的新闻生产者,记者能动性的发挥无疑是释放新闻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因此,新华社的“现场新闻”不仅是形式的改变,触动了新闻生产核心的要素,通过技术改变了新闻的物理呈现形式,还从根本上撼动了新闻生产逻辑,使得媒体可以从自身中心辐射力量,成为具有支配性的信息和沟通渠道,从而使得各个社会单元适应媒体的逻辑,而不是让媒体去迎合其他的逻辑。

2.全面的新闻呈现方式丰富了新闻形式

“现场新闻”的呈现方式跳脱出了web1.0和web2.0时代的链接或者是图文组合,它以一种全新的直播方式,结合视频、图片、文字将更清晰的事实呈现给受众,事件进行直播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直播中”的红色标示,事件暂告一段落之后,会出现“精彩回顾”的标识。这种报道的形式不只是多种媒介报道形式的组合堆砌,而是基于事件的核心事实,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拓展新闻报道的竞争力,呈现了在线生产的魅力,使新闻生产的时态更加凸显,更加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阅读习惯。

根据3月17日到5月3日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的浏览量来看,关注度高的新闻主要集中在一些社会性的话题或者突发事件,涉及到时政的新闻关注度较低。从标题上来看,趣味性、独家性的新闻比如“直击大熊猫繁育现场:看它们是怎么求偶的”“独家揭秘”“密恐深入”“重磅”等字眼较引起受众的关注。

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浏览量(3月17日至5月3日 按浏览量排列)

除了选题偏向轻内容之外,新华社的现场新闻在体裁上偏向快讯和简讯,图片和视频直播为主,文字为辅。美国学者Paul Bradshaw曾设计出新的钻石模型(The News Diamond),将新闻报道分成快讯(Alert)、简讯(The Newsbreak)、报道(Newsbreak content)、追踪(The Update)、Subsequent Updates(持续报道)五个步骤。目前新华社的“现场新闻”能够第一时间将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快讯直播,提供基本事实,然后简讯作为快讯的补充,记者会在网上贴出图文组合的包含事件细节更多的简讯,通过快讯、简讯实现“快传播”后,新华社再以报道、追踪提供“深解析”。

虽然以“现场新闻”的呈现形式,但是投射出新闻生产逻辑的根本性变革,融合新闻报道体现出了优势,逐渐形成了一套新闻报道机制:一方面,先以推特的快速滚动信息,满足读者对快新闻的需求;再根据事件衡量新闻价值,是否选择以长篇报道满足受众对深度的需求。另一方面,把新闻从产品变成了过程,平衡了互联网的速度和报道的深度。

3.全众的众筹新闻生产优化了内容生产过程

社交媒体环境下,新闻内容的生产者呈现多元化趋势,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不单单被专业新闻记者所垄断,受众已经成为公共信息生产的重要力量。

“现场新闻”优化了非专业的用户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功能。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成为新闻记者外最重要的生产力量。以往的ICP过于单调,且倾向于业余的碎片化内容提供,主要分享意见、观点,新华社的“现场新闻”实现了全众的现场,新版的客户端既是展示平台,也是新闻信息的集纳终端,用户可以全方位参与,通过手机认证,发起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现场直播,而“现场新闻”作为平台可以与这些内容链接,释放强大的连接力,在线扮演UGC筛选者、核实者、阐释者、聚合者的新角色,经过编辑部加工后形成新闻产品,最终用户可以通过转发、分享链接到社交媒体上将内容进行二次扩散。

比如,8月4日迎来了G20杭州峰会倒计时一个月,现场新闻客户端发起了“G20杭州峰会倒计时一个月”的专题报道,通过现场新闻滚动直播全球网友发来的贺电。每个直播小视频都是记者采到的来自美国、日本、巴西、南非、津巴布韦、土耳其等各地的民众,他们举着用自己国家语言书写的“你好,中国”并讲述自己对G20的期待。来自南非的某NGO创始人丹尼尔·卢里谈了他眼中的杭州,他说杭州有一个很棒的湖,直播视频则是一组关于南非的图文说明。这些来自全球网友的视频直播本身就是新闻内容生产的过程,专业记者做的只是审核发布的工作,通过现场新闻的直播视频发起众筹,使得新闻生产得到了最优化的呈现效果。

“现场新闻”是新媒体环境下真正的融合新闻变革,是一种全息全面全媒体逻辑,从核心触动了新闻生产的内核。打开现场,让新闻在受众眼前爆炸,随时向记者发问,你关注的就是记者的方向,点开即播,是一个真正集结了专业记者和受众的ICP的新闻内容生产的新媒体平台。

(周继坚,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首席编辑;牛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新华社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