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素养与专业素养共同提升的案例教学模式
——以东南大学法学院为例

2016-02-13 12:44东南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年8期
关键词:馆员检索期刊

程 宏(东南大学图书馆)

构建信息素养与专业素养共同提升的案例教学模式
——以东南大学法学院为例

程宏(东南大学图书馆)

在面向法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应尝试充分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通过案例讲授、问题设计、撰写综述、分组讨论、团队配合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熟悉掌握图书馆的相关资源,查找阅读最相关的法学经典文献,并与学生共同探讨相关的法律问题,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具有启发性、参与性、互动性的案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倡导以学生法学专业知识的有效获取带动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专业素养;信息素养

为了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学科馆员在面向院系开展的教学、培训等活动中普遍采用了图书馆界广为推崇的案例教学法,即在介绍相关资源的使用时,通常以一些事例加以简单枚举。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科馆员基本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本质仍是一种变相的讲授式教学法,且由于大多数馆员缺乏一定的学科背景知识,案例的列举往往无法深入展开。这样的教育模式对于长期接受深厚法学案例教学熏陶的法学院学生来说,基本无益于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科服务不只是面向少数群体的高端服务,更应该是一种大众服务,应致力于服务院系师生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共同提升。

1 精心设计,运用案例枚举法

1.1选取真实案例,注重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

与大多数文科院系的学生一样,法学院学生的信息素养相较理工科学生来说整体偏弱,加之学生大多都很务实,他们之所以查找利用文献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的要求,获取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高。而传统的案例教学以及纯粹的技能训练,往往不能满足这类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的用户需求。笔者在本科生信息检索课教学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多以学生的SRTP项目、课堂作业、毕业论文选题等专业课程内容和科研训练计划为例,且在教学中尤为重视主动向学生剖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不隐瞒其中失败的部分,与学生共同尝试在不断的挫败中获取合适的检索词(式),以达到最终获取理想文献的效果。如,刑事诉讼法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堂研讨题“审前阶段刑事和解问题研究”,大部分学生在选用CNKI等中文数据库时,都会选用“刑事和解”在主题(甚至标题)中进行检索,结果过多,不利于学生筛选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小部分学生则用“审前and刑事和解”进行检索,结果又太少。这种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审前”的含义,顾名思义,审前应该指的是审理判决之前,包括侦查阶段和起诉阶段,而侦查阶段主要是公安机关的活动,审查起诉阶段则是检察机关的活动,那么在检索时就可以尝试以“侦查(或者公安)and刑事和解”和“起诉(或者检察)and刑事和解”进行检索,这样检索出来的结果既切合选题结果又不至于太多。甚至还可以引导学生查找一些国外关于刑事和解的理论和实践,比如在主题中检索“德国and刑事和解”、“法国and刑事和解”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了一种重要的思想,即把教学作为一种过程来进行,而不是作为一种结果来探讨。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思维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问题本身的答案,这才是教学的本质。[1]

1.2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计不同案例

法学院学生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硕士生中又有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之分,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文献需求。就法学专业本科生而言,阅读和利用的文献主要是图书、案例和法律法规,且以中文文献为主。其中,对于低年级本科生来说,大量阅读法学专业图书、培养法律专业素养、积累和掌握相关法条、正确查找以及建立起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之间的关联非常重要。而对于高年级本科生而言,则主要是毕业论文的写作,这时候泛泛而谈的向学生介绍如何查找文献意义不大,需要针对一些学生的论文选题进行定题指导。如笔者参与指导的PPP项目中法律风险问题研究、准PE协议的法律问题研究等毕业论文,这些选题大多关注的是实践中比较新颖的热门主题,学生往往不知如何着手进行相关检索。这种情况下,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了解这些选题的主要内容,尤其是PPP、PE等用词的中文含义、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判例等。当对选题有了一定认识后,建议学生先查找密切相关的图书和学位论文,以期对该主题有比较完整的了解并构建自己研究的基本框架,然后查找期刊文献。在查找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其中很多文献都是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这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其他学科虽然也会研究这些主题的法律问题,但往往不太深入,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从法学研究的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另外,台湾地区的文献和一些外文文献的收集也是必要的。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正确认识中外文语境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文字表达的差异非常重要,否则很可能检索不到相关结果。如,前例PPP项目,在大陆的表达一般是公私合作,但在台湾地区的数据库如月旦知识库中查找相关文献时,一般使用公私协力等表达,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法学素养和法律功底,是很难帮助学生选取到合适文献的。而对于法学硕士和博士生来说,做学位论文时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外文文献,对学科馆员法学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很多情况下必须在英文语境下选择合适的检索词,学科馆员需要对研究课题有整体的把握,要经常将学生的开题报告拿来仔细研究,并阅读一些相关专业文献后,才能确定可供选择的检索策略。

1.3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图书和权威期刊文献

虽然教师对于学生通过一定方式和理解力获取的文献结果应采取一种宽容的、开放性的态度,但教师的引导作用绝对不可忽视,教师应以自己的法学专业理论及图情知识引导学生如何在浩瀚的文献中选择最有价值的核心文献进行精读。在对检索文献的选取上,笔者一般会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对于图书文献来说,一是引导学生多看专著而非教材;二是对作者进行选择,知名法学家的相关著作一定要看;三是对出版社的选择,中文的法学图书,会尽量选择一些法学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和主要出版法学类图书的出版社。对于期刊文献来说,首先,应尽可能选择核心期刊文献,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是法学类核心,①法学类核心期刊目前共16种,全称是“China Leg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LSCI),译为“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是中国法学会对全国法学研究机构和个人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的期刊目录。外文核心期刊主要是SSCI中的法学期刊,对于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来说,引导他们经常阅读和利用这些期刊,对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其次,是对发表论文年限的要求,期刊论文主要是对一些前沿问题的探讨,因此“新”非常重要,在文献较多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近五年的期刊论文。具体在一些检索实例中,会建议学生在使用CNKI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时,单选期刊库,这样既可避免一些水平较差的硕士论文的干扰,而且可以选择中文核心期刊或者CSSCI期刊进行二次筛选,必要时再从中选取CLSCI期刊文献,同时,在检索时也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以期从一篇高水平文献出发找到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更多文献。

2 营造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合作意识为主导的案例讨论模式

2.1面向本科生的案例讨论设计

东南大学法学院以交通法等交叉法学研究见长,形成了多个特色学科专业研究团队,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特色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培养。为了适应“交叉、团队与实务”三位一体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中,有时会选取一些复杂、疑难的法学研究案例,鼓励学生组建团队共同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如,笔者布置学生讨论“高速公路免收费法律问题研究”,要求学生在读秀学术搜索和CNKI数据库中查找3~10篇相关文献,并且通过检索到的文献,阐述对此问题的理解。该选题题目较大,主题词难以把握,又缺少非常专业的法学名词,因此在讨论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检索建议:通过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查找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选题中可能涉及《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以及媒体报道等;还可以通过某篇文献找到密切相关的其他文献。课堂讨论时,学生除检索到一些关于行政许可等方面的图书外,还找到了他们的专业课老师关于这一主题的博士论文以及相关的期刊论文。更为可贵的是,在CNKI中检索期刊文献时,学生通过主题词选择“高速公路and免费”、再选择CSSCI,检索到三篇刊登在CLSCI来源期刊《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7期上的文献,学生的检索结果应该说与主题非常的吻合而且均属于核心文献。在讨论时,笔者再次引导他们,在《政治与法律》同一期上出现了3篇相同主题的论文,可能的情况是该刊在该期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可以去查看一下《政治与法律》第7期的详细内容,发现该期果然对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政策的法律问题进行了主题分析,而且共有5篇相关论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研读,基本上可以让学生对这一问题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基于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进行讨论也能较为深入的展开。

2.2针对研究生的案例讨论设计

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信息素养教育难以与专业学习有效整合起来,信息素养的教育内容需要与专业知识相辅相成,教育模式需要与专业学习各阶段相匹配,才能够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能力。[2]笔者在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中,与院系教师密切合作,尝试由专业课教师事先布置学生分组讨论选题,学生带着问题听取信息素养教育专题讲座,之后学科馆员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学生讨论,对学生文献获取的途径和结果进行评判。如,在面向法学院研究生新生的培训之前,笔者跟法律硕士宪法学任课老师联系,进行专题培训,任课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组布置一个选题,要求学生查找、讲解并讨论与该选题密切相关的中外文图书并向同学推荐,同时查阅近年来的期刊文献并完成相关的综述。培训结束后,笔者参与了学生的部分现场讨论,讨论中发现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由于欠缺一定的法学功底,文献查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如,老师布置了有关平等权、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宪法保护方面的讨论主题,但从学生演示的文献查找和获取情况看,虽然查找到一些文献,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政治学、民法学等其他学科而非宪法学方向的。其实,如何在数据库中限定学科进行筛选,培训时都有提及,但学生往往会忽略或者由于知识储备的欠缺而未考虑到,所以在讨论时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可以与任课老师充分沟通,并通过现场演示等方式,告知学生如何对学科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之间的差异,加深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熟悉和了解。在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中,注重培训效果,跟踪师生反馈,专业课程教学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相互渗透、互相融合是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3 启示

3.1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理念急需转变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中,馆员往往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从案情的介绍、问题的提出、结论的得出以及时间的把握等方面,都受控于馆员,很少去主动思考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案例教学法中所引用的案例一般都是虚构的,根本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和主动参与的兴趣,很多时候是馆员自说自话,在介绍案情之后提出问题,在得不到学生响应的情况下,主动回答问题。案例教学法需从传统信息检索教育理念中解放出来,以培养和锻炼学生检索思维能力为目标,重新思考并设计检索案例,以助推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持续改革。[3]

因此,以馆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应让位于“读者中心主义”,从读者更容易接受的角度去构造新型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让读者切实感受到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解决其实际问题,有助于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信息素养教育。法学信息素养案例教学中一定要形成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也就是馆员和院系师生间要进行对话,通过交流形成共识。案例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应具备与馆员交流的时间和能力,因此,馆员要给学生合理的储备交流探讨的时间,即应将案例提前布置给学生,使其有充分查找资料的时间,并对案例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这样,学生在馆员进行案例教学前,是带着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及结论的。至于馆员,则主要是承担组织课堂讨论、回答学生不解之问题以及提出本人的倾向性观点的任务。

3.2促进学科馆员、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图书馆作为学科信息资源的集散中心,具有为用户提供研究所需信息的责任。如果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学科服务的过程中,使用户在寻找所需学科信息的同时获得信息素养的提升,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学科服务重点在于学科馆员具有厚重的学科背景,与对口院系、研究机构特定用户的知识相似度越临近,彼此之间的知识整合活动越活跃,越容易进行相互交流与沟通。[5]但目前的现状是,各高校的学科馆员普遍欠缺某学科专业背景知识,无法与专业课老师就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的具体安排进行有效沟通,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之间关联度不大,加之学生普遍学业较为紧张,没有更多时间接受此方面的训练,使得信息素养教育对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甚微。

要改变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学科馆员有必要与专业教师进行深度合作,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引入团队合作模式,注重教学互动,提高课堂趣味性。[6]学科馆员势单力薄,往往难以单独应对深层次学科服务的被动局面,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模式更好地开展服务,学科服务团队构建的总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科用户多元化、深层次的信息需求。[7]团队服务模式下,团队成员可以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既保证了团队成员在自己专长方面的深度发展,又保证了团队内的集思广益、相互协作和学习,促进了团队成员能力的提高,也能解决学科服务中一人难以处理的难题。[8]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服务对象的需求,学科馆员除了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外,还应积极探索学科馆员相互之间、学科馆员与图书馆其他部门之间以及与院系师生合作的途径,其中服务团队成员中一定数量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尤为重要。具体到对院系师生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中,信息素养教育必须和学生的专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并以学生专业知识的有效获取带动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而以专业课教师教学科研内容为素材的案例教学法,能让教师切实感受到信息素养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并提升其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师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接受度反过来又会对学生产生相当的影响,同时学科馆员也能在这种互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方法。

[1]程宏.法学案例教学的方法与运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150-153.

[2]宫平,杨溢.基于需求的阶段式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7): 5-9.

[3]常娥.信息检索课案例教学法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8):54-58.

[4]程芳,冯倩然.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以法学学科为例[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13(4):1-10.

[5]袁红军.学科馆员的知识特性对学科服务知识整合创新绩效的影响[J].图书馆学研究,2015(2):89-93.

[6]何立芳.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深度合作的文检课教学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3(17):78-81.

[7]万文娟.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63-69.

[8]刘颖.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117-118.

Constructing a Common-upgrading Education Model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Specialty Literacy——Case Study of Law Schoo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ng Hong

We shall make full use of typical examples dur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for the students that major in law. Through various forms such as case teaching,problem design,summary writing,group discussion,teamwork etc.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familiar with the library resources,and help them find the most relevant legal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discuss issues related to the legal,which can help building a cast study education model that are students-centered with the features of enlightening,participatory and interactive.This education model can motivate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students,cultivate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w.All the effective access to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Case Teaching;Specialty Literacy;Information Literacy

G254.97;G258.6

B

1005-8214(2016)08-0020-04

程宏(1969-),女,博士研究生,东南大学图书馆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素养教育。

2016-01-06[责任编辑]刘丹

猜你喜欢
馆员检索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