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秀教师的素质构成

2016-02-13 08:08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天津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优秀教师教学活动课堂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王 桢

浅析优秀教师的素质构成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王 桢

一、有良好的品行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概括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其中一条就是具有“良好的品行”。他是这样阐述对这一素质的理解的:“我相信他(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我相信,每一位教师作为社会的个体都是个性鲜活的,但作为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个性中就要融入职业的色彩。

1.克己自律,言行统一。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产生来源于观察和模仿,认知主义理论也强调观察和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和伙伴,是距离学生最近的模仿对象之一,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身正”,才能“示范”。

2.尊重学生,公正处事,宽容待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根据主体的需要,主导“教”的方式,师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携手互助,教学相长。师生都是参与者,也是合作的伙伴,应当相互尊重。

(2)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对于中小学来说,教育的对象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尚显脆弱的心灵还需要保护,需要认可,需要正能量的滋养。林崇德等人指出,“教师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爱心宽容显得尤为重要,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学生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教师说话做事一定要适时、适度,如果真的“怒其不争”,情绪难以抚平,就自问一下,“当我处在这个年龄的时候,这些要求我都能达到吗?这些期许我都能实现吗”?

3.有职业理想。

(1)有事业心。

教师的职业理想,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事业心,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

教师的教育观会直接影响教育行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教育的质量受到学生、环境、教科书等多方面的综合制约,每一年,教师的教育对象、所处的教育环境都会变化,因此,要积极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从而使教育实践有序发展。

教师要具备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好学生的信心。在信心的催动下,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更多,教师体会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产生职业幸福感。

(2)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教师的职业理想在教育行为中的体现。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和视导员们完全被这样的课堂所吸引,就像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有人问这位历史教师:“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话让我看到了一位优秀教师,在责任心的驱动下表现出的执著与坚持,看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严谨与谦逊。

二、有丰富的知识

1.扎实的专业知识。

一些研究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的知识是这一认知活动的基础。”传授知识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实,要成为优秀教师,不一定要有多么丰富的本体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对重点难点问题有准确的把握,对学习体验有精辟的总结,对专业知识有清晰的架构,并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多层面的知识基础。

(1)至少要掌握一至两门本专业以外的知识。

现代社会呼唤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性的人才,现代教育也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还不能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传授给他们的知识不一定精,但尽量要全面,这样才能给学生预留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教师应该知识广博,从多方面对学生启发引导。

(2)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杜威指出:“科学家的学科知识与教师的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理解。”了解并把握学生的需要,教师才能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三、有实践的能力

1.监控课堂的能力。

教师监控课堂的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提前备课,预设课堂。

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首先体现在备课和对课堂活动效果的预设上。教师一定要详细掌握教科书的重点,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明确教学的目标,据此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并且对每一项活动提出预期的目标。

(2)随时调整,课堂生成。

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但是教法不同,效果差别很大。教师在课堂上密切注视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地处置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及反应等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3)课后反思,自我提高。

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多年的经验,通过集体教研,制定出教学计划,这是集体的理解,是框架;教师在这一框架下备课,写出自己的课堂设计,这是个人的理解;备课时,教师同时拟制导学案,这是对学生的引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针对学生的理解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这是教学生成;课后,教师要对授课的进程、方法的适用程度、学生的反馈、教学目标的实现等进行分析,便于教师对授课教案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与人交流的能力。

(1)与学生交流。

师生的沟通效果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自古便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在相处过程中通过沟通甚至碰撞建立起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言语与非言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教师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保持其对师生之间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一旦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要想办法纠正。教与学,也是师生情感、思维、知识双向交流的过程。

(2)与家长交流。

教师和家长有很多共通之处: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把学生(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他们都拥有对学生(孩子)的期盼和无私的爱,他们都承担着起到决定作用的教育责任。培养教育学生(孩子)就像是为他们的人生作一项投资,教师和家长都是“出资人”,双方一定要认真协商,争取最大的远景利益。

(3)与同事交流。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互助学习,在互助小组里,教师课前集备,课上同课异构,课后交流反思,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把问题延伸为课题,不断学习教学,研究教学,使得教学能力飞速提高。

3.终身学习的能力。

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日益强烈,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途径。

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实例,有些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教师的处理方法一成不变,这会让教师产生职业的倦怠;有些是之前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无法解决的,这会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产生怀疑。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不断进步。

四、结语

威廉·亚当斯是这样定义“教师”的:平庸的教师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迪。优秀教师的素质具有复合性。教师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上各方面培养自己,从单纯地传授专业知识,成长为启迪学生人生的优秀教师。

(责任编辑 邓 蕙)

猜你喜欢
优秀教师教学活动课堂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甜蜜的烘焙课堂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美在课堂花开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