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青(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韦昭《国语解叙》勘校考异—— 以明本四种比勘条目为对象
郭万青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以《四部丛刊》影印明金李泽远堂本为底本,参校明丁跋本、许宗鲁本、童思泉本和金李本,形成韦昭《国语解叙》工作条目23条。在此基础上,参稽《国语》其他版本近30种,一一比对覆校,辨明文字,诠解训诂,揭举是非,推阐前贤,案以己意。以辨明《国语》各本是非及各本关系,以利于《国语》之进一步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国语解叙》;校异;语料;汉语史;版本;异体字
由于文字字形的变迁、抄写者的个人差异、各个时代的避讳以及其它相关问题,所有的汉语史语料都需厘定,即在比较版本异同的基础上确定最符合该语料文本的文本形式。
《国语》作为一部先秦时期的语料和史料文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定字(定形、定音、定量、定序)、定义以及时代或地域的确定。就《国语》而言,《国语》文本的确定性需要《国语》各个传本以及相关材料的勘正和具体语义的探讨。我们认为,《国语》文本形式的确定以及语义探讨需要藉助四个方面材料:一是传世《国语》的各个版本的校勘,二是历代《国语》研究著作的梳理与研究,三是群书引《国语》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四是先秦两汉其它典籍与《国语》同内容篇章或语段的比对与研究。《国语》文本的确定是《国语》语言研究的首要条件,而《国语》版本的梳理与清理是确定《国语》文本的首要条件。
基于以上考虑,辑合《国语》版本多种,对《国语》进行重新勘校。勘校所及《国语》版本,按其刊刻时代列如下:(1)递修本,此为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华善本再造工程第二辑影印的本子。(2)活字本,该本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朝鲜活字本,刊刻年代不详,校订于正统年间。(3)丁跋本,为清丁丙跋本,此本实为明正德十二年(1517)明德堂刻本。(4)许宗鲁本,为许宗鲁嘉靖四年(1525)宜静书堂刻本。(5)金李本,为明嘉靖七年(1528)金李泽远堂刻本。(6)《百家类纂》本,为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辑印《四库存目丛书》影印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元年(1567)含山县儒学刻本。(7)童思泉本,为万历六年(1578)刊本。(8)张一鲲本,此处所用张一鲲本为《王觉斯批校国语读本》,该书为辽沈书社1934年影印本。(9)李克家本,为万历年间刻本。(10)《国语评苑》,为郑以厚光裕堂万历二十年(1592)本。(11)《国语钞评》,万历年间金陵胡东塘刻本。(12)吴勉学本,为万历间刻《国语》白文本。(13)闵齐伋本,此为明乌程闵齐伋万历四十七年(1619)刻本。(14)诗礼堂本,为曲阜孔传铎(1673-1732)康熙年间诗礼堂刊本。(15)二乙堂本,此本为康熙年间印本。(16)道春点本,此本为日本刻本。(17)京都大学图书馆藏道春点本。(18)荟要本,为台北世界书局影印《攡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19)文渊阁本,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0)文津阁本,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21)千叶玄之本,为日本天明六年(1786)平安景古堂刻本。(22)黄刊明道本,为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本。(23)秦鼎本,为文化六年(1809)浪华书肆刊本。(24)绿荫堂本,同治间苏州绿荫堂本。(25)崇文书局本,该本为同治己巳(1869)湖北崇文书局重雕《天圣明道本国语》。(26)蜚英馆本,为光绪三年(1877)蜚英馆石印《士礼居丛书》本。(27)董增龄本,为光绪庚辰(1880)会稽章寿康(1850-1906)式训堂刊本。(28)宝善堂本,此本为光绪乙未(1895)宝善堂刻本。(29)博古斋本,为民国二年(1913)上海博古斋石印《士礼居丛书》本。(30)吴曾祺《国语韦解补正》,为民国四年(1915)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31)《四部备要》本,为上海中华书局排印。(32)沈镕《国语详注》,为上海文明书局民国十四年(1925)第六版。(33)徐元诰《集解》,为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北京第2次印刷之修订本。(34)《丛书集成初编》本,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初版排印本。(35)上古本,为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之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另外,尚参考宋庠《国语补音》、王懋竑(1668-1741)《国语存校》、黄丕烈《校刊明道本韦氏解国语札记》、汪远孙(1794-1835)《国语明道本考异》、陈瑑(1792-1850)《国语翼解》、俞樾(1821-1907)《羣经平议》、张以仁《国语斠证》、郑良树《国语校证》等《国语》校理暨相关研究成果。
以《四部丛刊》本《国语》为工作底本,将配补金李本的校语以及校改痕迹一一迻录。然后再以许宗鲁本、童思泉本和丁跋本以及金李本一一与《丛刊》本比勘,记其异同。之所以用这几个本子,是因为这几个本子的行字数是基本相同的。根据在复印件上誊录的材料录入电脑,形成工作条目。然后参照《国语》其他各本进行一一比勘。本篇为韦昭《国语解敘》勘校考异。
1. 国语解敘
【按】递修本、丁跋本、二乙堂本、闵齐伋本、文津阁本、姚振宗(1842-1906)《隋书经籍志考证》卷六“敘”作“序”,活字本、《国语评苑》《集解》作“叙”,《详注》作“敍”。董增龄本无“解”字,又活字本“解”作“觧”。荟要本作“国语原序”,文渊阁本作“自序”,补正作“韦敍”。荟要本“原序”、董增龄“国语敘”皆非,正当作“国语解敘”。
2. 垂法於素王
【按】凡“法”字,许宗鲁本基本都写作“灋”,以膺其好古体之实。童本“於”作“于”。经纶堂本“垂”作“”,亦“垂”之别体。
3. 博物善作者也
【按】递修本、许宗鲁本“也”作“已”。又秦鼎谓卢之颐本、闵齐伋本“也”字皆作“以”,或“以”当为“已”字之误,审闵齐伋本、二乙堂本字皆作“以”。千叶玄之谓如作“以”字,则“以”字属下句,亦当。若在“作者”之后,实以字作“也”为胜,《国语》多本并作“也”。若作“已”字,则或当通作“矣”。又活字本、《国语评苑》“博”作“愽”。
4. 下讫鲁悼智伯
【按】递修本、丁跋本、许宗鲁本、李克家本、闵齐伋本、诗礼堂本、荟要本、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智”作“知”。如依照公序本用古字的习惯,则此字确实当作“知”。然传本混互,即公序本各本亦不尽守。“知”“智”古今字,活字本、黄刊明道本及其覆刻本字大率作“智”。审公序本中,张一鲲本及其覆刻本等字作“智”,其他各本多作“知”。又许本“讫”作“”,“辵”“辶”一字,故“”“迄”一字,荟要本等字即作“迄”。“讫”“迄”义同。又高木本“鲁”作“”,“”字为“鲁”别体。
5. 探测祸福
6. 昭然甚明
【按】丁跋本“昭”误作“照”。
7. 实为经蓻並陈
【按】丁跋本、张一鲲本、李克家本、道春点本、千叶玄之本、严可均(1762-184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董增龄本、绿荫堂本、书业堂本“蓻”作“蓺”,许本作“埶”,闵齐伋本作“萟”,丁跋本、许本字皆是,递修本、金李本、丛刊本等“蓻”字实为“蓺”字之误,又活字本、二乙堂本、诗礼堂本、荟要本、文渊阁本、文津阁本、黄刊明道本及其覆刻本、《隋书经籍志考证》、朱彝尊(1629-1709)《经义考》、秦鼎本、高木本字作“艺”,亦是。递修本、许本、活字本、卢之颐本、荟要本、文渊阁本、文津阁本、二乙堂本、董增龄本、秦鼎本、高木本“实为”作“实与”,从语境而言,“为”未如“与”字更合,故千叶玄之以字作“与”为是,可从。王懋竑亦云:“‘为’当作‘与’。”[3,p341]又许本、《国语评苑》、道春点本、千叶玄之本、秦鼎本等“並”作“竝”,二字异体。
8. 始更考校,是正疑缪
【按】递修本、丁跋本、许本、活字本、李克家本、闵齐伋本、黄刊明道本及其覆刻本、董增龄本“缪”作“谬”,正当作“谬”。“缪”“谬”音同可通,古书中多有“缪”通借作“谬”者。
9. 至於章帝
【按】丁跋本、李克家本、童本、二乙堂本“於”作“于”,许“於”作“亏”,“亏”实“于”字。凡从“于”之字,许多作“亏”形。“于”“亏”古同字。
10. 为之训註
【按】递修本、许本、李克家本、卢之颐本、闵齐伋本、二乙堂本、董增龄本“註”作“解”。审下句为“解疑释滞”,则本处“解”字恐涉下文而误。荟要本、文渊阁本、文津阁本、黄刊明道本及其覆刻本“註”作“注”。
11. 有所阙略
【按】活字本、丁跋本、《国语评苑》、闵齐伋本、文渊阁本“略”作“畧”。
12. 为已憭矣
【按】許本“憭”作“瞭”。今所参《国语》各本中亦唯许本作“瞭”。王懋竑云:“憭,与‘瞭’同。”[3,p341]秦鼎云:“憭,快也。一说与瞭通。”[4]桂馥(1736-1805)《说文解字义证》即云:“憭,或通作了。”千叶玄之亦云:“憭音了,《广韵》曰:‘昭察也。’”[5]盖“憭”“瞭”皆從“尞”字得声,其义亦当同源。若从因形见义角度而言,则字作“瞭”字更为明晰。
13. 故侍御史
【按】童本脫“史”字。
14. 尚书仆射丹阳唐君
15. 英才硕儒
【按】许本、明刊黑口本“才”作“材”,二字义通。
16. 昭以末学
17. 聦明
【按】许本、张一鲲本、李克家本、二乙堂本、闵齐伋本、文渊阁本、文津阁本、董增龄本、绿荫堂本、秦鼎本、高木本“聦”作“聰”。道春点本、千叶玄之校本皆误“聦”作“”。
18. 然浅闻初学
【按】许本、明刊黑口本“浅闻”作“民间”,递修本、董增龄本“浅闻”作“浅闇”。公序本中多本以及活字本、黄刊明道本及其覆刻本作“浅闻”,《丛刊》本与明道本同。“初学”为偏正结构,“浅闇”为并列结构,“浅闻”亦为偏正结构。如从句式一致上看,则“浅闻”似乎更合。因为上文有“浅闇寡闻”,或因此而混同。此处当以“浅闻”更合。唯“民间”二字似未合语境语义,当误。
19. 切不自料
【按】遞修本、丁跋本、许本、明刊黑口本皆无“切”字。道光间刊本《史通削繁》卷一引《国语解叙》有“切”字。从语境语气上而言,有“切”字是。“切”通作“窃”,《经义考》引即作“窃”,王懋竑亦谓:“切,当作‘窃’。”[3,p341]言可从。
20. 因贾君之精实,採唐虞之信善
【按】丁跋本、明刊黑口本“君”误作“韦”。递修本、许本、丁跋本、明刊黑口本“信”作“言”,“唐虞”作“虞唐”,又递修本、明刊黑口本、荟要本、文渊阁本、文津阁本、董增龄本“採”作“采”。活字本、荟要本、文渊阁本、文津阁本、黄刊明道本及其覆刻本亦作“虞唐”,载籍中多见排序为唐固在虞翻之后。虞翻(164-233)是有确切生卒年的,唐固则无,或当在其后①。又许本“贾君”作“郑贾”。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九云:“因郑贾之精实,采唐虞之信善。”[8]清王太岳(1721-1785)《四库全书考证》卷四七云:“昭自序曰:实与经义并陈。刊本‘与’讹‘为’。又‘因郑贾之精寔,采虞唐之信善’,刊本‘郑贾’讹‘贾君’,‘虞唐’讹‘唐虞’。”[9]或皆据许本而为说。
21. 亦所以觉增润补缀
【按】递修本、丁跋本、许本、活字本、明刊黑口本、荟要本、文渊阁本、黄刊明道本及其覆刻本、董增龄本、秦鼎本、高木本“所以”作“以所”。张一鲲本等作“所以”,与金李本同。当以作“以所”更合。王懋竑云:“‘所以’二字乙。”[3,p341]所言是。
22. 必察之也
【按】许本下有“韦昭序”三字,李克家本、闵齐伋本、二乙堂本下有“韦昭撰”三字,荟要本、文津阁本下有“吴韦昭撰”四字,张一鲲本系列虽末尾无署名,然篇首之下署“韦昭”二字,是已明之矣。唯递修本、文渊阁本、董增龄本、黄刊明道本及其覆刻本等首尾俱无韦昭字样。又《四库全书考证》卷四七云:“又‘欲世览者必察之也’,刊本脱‘必’字、‘也’字,并据宋本《国语序》改增。”[9]是谓《经义考》引脱“必”字。然审递修本、明刊黑口本、闵齐伋本、二乙堂本皆无“必”字,又明刊黑口本、李克家本、闵齐伋本、二乙堂本无“也”字,卢之颐本无“之”字。
23. 吴郡后学金李挍刻于泽远堂
【按】金李本“挍”作“校”,“校”、“挍”字同。千叶玄之云:“经史校、挍互用,义亦相通。《正字通》说可从。《正字通》曰:明末避熹宗讳,校省作挍。”[5,p2]说更具体。
[注释]
①《三国志·阚泽传》云:“泽州里先辈丹杨唐固,亦修身积学,称为儒者。着《国语》、《公羊》、《谷梁传》注,讲授常数十人。权为吴王,拜固议郎。自陆逊、张温、骆统等皆拜之。黄武四年为尚书仆射,卒。”又《吴录》曰:“(固)卒时年七十余矣。”孙权生卒年为182-252,黄武四年为225年,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又拜唐固之陆逊(183-245)、张温(193-230)、骆统(192-228),则唐固之生当早于180年,其卒当晚于225年。唐固生活时期差不多和虞翻同时。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Z].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1896.
[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91.
[3] 王懋竑.国语存校[A].续修四库全书(第1146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1.
[4] 秦鼎.春秋外传国语定本[M].东京:日本文化六年沧浪居刊本:1.
[5] 千叶玄之校.韦注国语[M].日本天明六年刊本:2.
[6] 王昶.金石萃编[M].北京:中国书店,1985:3-4.
[7] 陈彭年,等.宋本玉篇[M].北京:中国书店,1983:530.
[8] 朱彝尊.经义考[A].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9册)[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27.
[9] 王太岳.四库全书考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968.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Study and Collation of Guoyujiexu by Wei Zhao
GUO Wan-q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JinLi’s printed edition of GuoYu which was collected in SiBbuCongKkan and in reference to the basis of other printed editions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study obtains twenty three work items of GuoYuJieXu by Wei Zhao. Based on this, with nearly 30 other printed editions of GuoYu, the study has been made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with the hope that this will facilitate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arrangement of GuoYu.
Key Words:GuoYuJieXu; collation; corpus; ancient Chinese; edition; variant
作者简介:郭万青(1975-),男,山东宁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训诂学、古汉语语法。
收稿日期:2014-05-07
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计划项目(GJ2014004),唐山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2014A01)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6.01.006
中图分类号:G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1-0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