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婕 郑建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 210023)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研究的学术态势及其展望*
朱婕郑建明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摘要〕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融合渗透是社会发展趋势,“两化”融合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热点。文章对国内的学术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融合内涵、发展制约因素、具体行业领域的研究、融合路径及对策五个方面,分析当前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对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认为在信息资源整合、信息素质、信息消费、应对信息化的消极影响、融合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会成为研究趋势和重点。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发展态势述评
〔分类号〕G249.27
〔引用本文格式〕朱婕,郑建明.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研究的学术态势及其展望.图书馆, 2016(1):7
*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问题研究”(课题编号:14ATQ006)和201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的实时测度机制及其实现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3JHQ06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 《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54%,按目前的增长速度,估计到2018年将达到60%。未来 10-20年将是中国的城镇化全方位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活跃,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产业加速与传统产业渗透,信息化对完善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为利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向更高层次迈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 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表明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的环境载体,信息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活力,需要充分协调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2]。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信息化作为支撑,将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形态的城镇化。所以“两化”融合是带有全局意义的发展战略研究。
随着政策的推出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有关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通过查阅和浏览已有的文献成果,发现有关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的论文逐年增加,且在近两年内产量尤其丰富,说明相关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热点,我国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的研究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大多数论文的被引频次较低,这是因为我国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文献影响力不够,权威研究成果较少。不过,一些获得较高被引频次和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文献,都集中在2013-2014年,说明这两年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认可,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深化,侧重点不断细化。
虽然也有专门针对新型城镇化这一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信息安全措施等若干信息化建设中关键问题的研究,但鲜有学者将我国研究“两化”融合的学术态势进行总结分析,缺乏对本领域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述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我国有关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融合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当前研究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发展态势,以期对我国“两化”融合研究有所借鉴。
2.1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2.1.1信息化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体现在信息化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影响上。一方面,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郑子龙[3]利用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结论:信息化发展对城镇化进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作用效果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游的地区强于经济发达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刘国斌[4]认为信息化对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体体现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利于城镇合理空间布局、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几个方面。另一方面,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祝秀梅[5]认为信息化使城市和农村资源出现多渠道分散和均匀化,迫使小城镇部分作用消减,降低小城镇竞争力,阻碍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于海波[6]认为当前信息应用的分析思维与技术能力尚处于探索阶段,利用信息技术与城市公共信息联结,存在伦理问题和安全问题;从个体层面来看,信息化的普及不均等,存在新的信息化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
2.1.2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单向的作用机理上。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已经融合渗透,两者存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纽带关系。新型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依托和主要载体,信息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两者的良性互动可以趋利避害,促进社会整体发展。徐君等人[7]基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认为信息化是城镇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现象,新型城镇化是信息化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焦晓云[8]认为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机遇,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信息数据和技术支持。胡若痴[9]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信息化是新型城镇化及其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自身发展和其与工业化融合搭建平台。
2.2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融合现状
2.2.1国家层面。近年来,全国“两化”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存在区域融合发展水平差异和“两化”各自发展速度差异。李江颖[10]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增速快,但城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远不能与发展速度相匹配,信息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黄安胜[11]认为“两化”高度协调发展的省份还是少数,且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部分省份“两化”融合都存在不足之处,信息化发展差异程度大于城镇化发展差异程度。宋艳萍[12]认为我国目前处于信息化全面渗透、深度应用的提速期,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正从量变逐渐走向质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以及社会服务领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2.2.2地方层面。学者在研究区域融合实例时,对象多为河南、广西等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或是新疆、三峡库区等偏远地区。主要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公共服务信息化程度、城镇化格局和发展模式等方面探讨“两化”融合情况,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何建木[13]以新疆喀什莎车县为例,列举诸多实例,例如推进落实科技信息类对口援疆项目,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信息化与传统工农业相结合等。徐付生[14]总结山东省“两化”发展现状,表示当地信息产业基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增多,统筹城乡效果显著。但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城市,城镇信息化建设经验不足,此类问题有碍于新型城镇化进程。刘国斌[15]认为吉林省“两化”融合关键点,在于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推进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和电子政务体系建设等。
2.3“两化”发展制约因素
2.3.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两化”融合发展的硬件基础。城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必然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功亏一篑。张克进[16]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建设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不同步,制约了当地信息化跨越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宋艳萍[12]认为,某些地方领导和部门缺乏信息化投入意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靠营利性的运营商投入,导致信息化建设无法与城镇建设配套。陈永光[17]认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没有纳入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完善,导致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陷。
2.3.2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两化”融合的制度保证,但是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问题。徐付生[14]认为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因为城镇信息化建设经验不足,“两化”协调发展的推进机制尚未确立,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周科[18]认为当前尚未形成主要部门统筹规划、相关部门协作支持的工作格局,建设标准与法规修订滞后,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
2.3.3信息化人才。“两化”融合的基础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研发依靠专业信息技术人,信息化人才的匮乏不容小觑。邱杭楷[19]认为信息人才,尤其是高水平复合型的信息网络人才缺少,部分原因是政府对这方面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徐付生[14]表示信息人才多聚集在城市,农村中的信息服务人员大多未接受过正规的培训,难以为村民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史书铄[20]认为高级信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使得信息产业不具备竞争力,对“两化”融合形成障碍。
2.3.4“信息孤岛”现象。目前很多城市的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在信息管理机制上存在条块分割、信息不共享、重复建设等缺陷,导致公共信息服务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仇保兴[21]认为信息资源的分享程度和利用率越高,信息的价值就越高。然而各部门信息资源系统割据,信息无法共享,降低系统整体价值,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信息化规律背道而驰。郭娟[22]认为“信息孤岛”的产生,是由于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联系;多数传统软件仅针对单个或局部资源,缺乏有效的数据和信息整合平台。陈永光[17]表示“信息孤岛”现象使得城镇管理服务与信息化融合度不高,相关部门政务运作效率低下,城镇居民获取信息资源的时效性难以保证。
2.4具体行业领域的研究
2.4.1典型利用信息化的行业和产业。许多学者针对某一领域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多为农业、工业、建筑和房地产、教育和文化、党政机关、公共事业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例如在文化方面,多位学者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信息服务。杨艳萍[23]强调图书馆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尤其要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杨兰芝[24]提出信息服务创新模式和机制,即“高校图书馆+地方政府+城镇社区”三方联动的信息服务模式,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导向作用。在电子商务方面,建设面向新型城镇化的信息物流体系是重中之重。张家鹏[25]提出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鼓励物流企业使用先进的物流软件,促进企业间的物流信息交流。杨玲[26]认为可以引用物联网、RFID等信息技术,提高现代城镇物流的智能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
2.4.2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一些学者列举了数据资源存储共享技术、高速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核心信息技术,探讨它们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彭程[27]提出以开源软件和Portal技术为支撑,基于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整合各种信息源系统的信息,实现小城镇的信息资源应用和共享。王宇赤[28]从城镇综合信息管理、城镇规划、应急管理、城镇地下管网管理、交通信息管理五个方面,探讨了GIS技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李海瑞[29]探究将3S集成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中,实现合理科学配置资源。
2.5“两化”融合路径及对策
2.5.1加强顶层设计。站在国家层面,明确信息化发展的原则和目标,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统筹规划整体性的战略。张成芳[30]认为应当重视资金安排、管理模式、制度保障、组织监督等方面内容,严格管理建设和运营模式、及信息化评估指标。仇保兴[21]认为顶层设计要注重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汇集和组合公安、交通、邮电、通信、排水、能源等基础公共设施信息;其余系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逐级叠加。张克进[16]提出建立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的层面体系,使信息技术与城镇环境、传统产业、城市管理、市民生活融合。
2.5.2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力,同时要注意避免重复建设,做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传统基础设施之间的有效衔接。郝华勇[31]认为这类基础产业应由政府主导并统一规划,以避免行业分割导致的重复建设;尤其要在关系民生的领域,推广信息化管理应用。黄秀霞[32]认为应当加强农村信息基础建设力度,实现有线电视、移动通信和宽带的全覆盖,普及信息网络端,提升农民应用信息技术和产品的条件。覃冠玉[33]认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体化农民工信息平台,为农民工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发挥信息化在农民工转市民化中的作用。
2.5.3重视信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制定信息人才队伍的中、长期规划,通过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专业人才的创新团队,为“两化”融合建设提供智力支撑。邱杭楷[19]认为企业和政府可以高薪聘请信息化人才,或是购买先进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提高信息化水平以缓解人才压力。张成芳[30]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城镇信息化人才的整体素质。许纯蕖[34]认为应该开展针对性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一是尤其重视针对信息化水平落后的地方开展培训,二是培训内容要适合“两化”融合发展的需要。
2.5.4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高级阶段,应当加快推进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辜胜祖[35]认为应当建立互动、高校、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城市智慧应用系统,全面掌控和反馈城市运行情况。张博文[36]认为应当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做好规划引导,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并且政府应从政策优惠和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刘密霞[37]认为智慧城市有八个智慧属性:智慧经济、智慧建筑、智慧移动、智慧能源、智慧ICT、智慧规划、智慧公众与智慧管理。融合智慧城市产业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各方资源和服务,促进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
3.1当前研究的特点
3.1.1研究内容与国家政策有关。早期国家没有正式推行有关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战略,一些学者因为信息化对公众、经济和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为城镇信息化是社会发展趋势,开始试图将信息化技术与应用和城镇化结合,以求利用信息化推进城镇化发展。近年来,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主流,国家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于是许多学者开始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联系,后间接与城镇化联系。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许多学者便致力于探讨“四化”概念、内涵及关系比较,涉及到信息化的内容也多局限于信息化的重要性,或是和其他“三化”的关系,信息化研究并非全文重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发布,使得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大家开始研究全国和地方“两化”融合的情况,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领域的信息化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等。
3.1.2研究涉及多个层面。研究的整体趋势是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分析,从单一的内容和视角到多个层次和角度。理论方面,从单纯论述信息化的重要性;到将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探讨其互动关系;最后逐步突显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实践方面,从探讨利用某项信息化技术和平台来促进城镇信息化发展;到研究全国或地区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划发展战略和模式;再具体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信息化研究,将“两化”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细化到诸多领域,以求利用信息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3.1.3研究方法多样。早期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法,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抽象地概括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关系和互相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之上,有些学者还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例如研究“四化”内涵和关系时,既有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分析,又有利用耦合关系模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使得理论日益丰富和深化。也有学者倾向于案例研究法,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用调查法、观察法对其“两化”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定量研究。
3.2当前研究的不足
3.2.1重复研究现象较为严重。在统计学者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论文都讨论了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关系,以及“两化”融合的重要性、必要性、建设的障碍和问题、建议和措施等,并且大多是泛泛而谈,存在雷同现象。例如有些论文旨在分析某地“两化”融合的现状,依旧使用较多篇幅论述“两化”融合的内涵和意义等理论性问题。还有广泛罗列信息技术和信息应用,提出将其与“两化”结合的构想,此类文章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两化”融合研究的进展,但是这些构想和措施缺乏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分析和操作。研究者只有不断拓宽思路,避免人云亦云,进行创新性和启发性的研究,才能提出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3.2.2研究内容局限。当前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理论研究,还有部分实证研究,缺乏测度研究。理论研究方面,侧重于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概念内涵、信息化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机制、“两化”融合的理论依据和意义等问题。缺少基础建设与信息基础建设之间的关系,城镇化滞后与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关系,“两化”融合的主体和体系建设等理论的研究。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是各省市的发展模型研究,多从资金来源、建设模式、运营管理和协调方式等方面分析,提出建设方案。具体行业和领域的研究多立足于理论分析,缺少实证研究,无法客观分析其现状和不足,浅层次的研究取得的成效不高。测度研究方面,缺少评估体系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无法全面显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城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城镇民众的信息技术水平,所以无法科学地评价当前的建设模式,不利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改进建设方案。
3.2.3缺乏对比研究。当前的研究涉及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既有立足国家的整体研究,也有基于地方的个案研究;同时也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进行“两化”融合研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理论探讨和定性分析较多,架构模型和定量分析较少,一定程度削弱了学术观点的说服力。虽然有针对不同地区、行业和领域进行个案研究,但是仅局限于自身研究,缺乏将不同个案进行对比和分析的研究,无法深度归纳和总结出具有类型普适性的理论和经验,也无法比较出不同案例在“两化”融合进程中思路和措施的异同,各类研究条块分割,有碍于“两化”融合研究的深入。
通过分析相关的政策规划,业界人士的预测分析,以及现有研究内容的不足,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4.1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前存在的“信息孤岛”和资源重复建设问题,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类离散的、多元的、异构的信息资源通过逻辑的或物理的方式组织为一个整体,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以便快速地获取城镇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决策。
首先,研究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以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为参考,以城镇基本地形、地貌、行政覆盖范围等城镇基础信息为基础,通过编码的方法,将城镇信息资源进行叠加,从而达到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目标。其次,重视高新技术的应用。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来建立高效、稳定的自动化信息处理平台,将不同类型和格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最后,要明确信息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对资源进行整合,而应重视通过整合产生的新信息资源,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出数据中隐藏的新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增值。
4.2信息素质
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应用来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公众信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信息化成果的利用程度,直接影响“两化”融合战略的实施和其效用的发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要求把信息技能培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和培训[38]。
信息素质涉及三方面内容:信息意识、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培养城镇居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需要政府部门将其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信息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涉及到各行各业,所以需要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和社会培训机构等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和合作,构建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公共图书馆尤其应当发挥其社会化服务的职能,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专题讲座,打造信息素质教育平台,提高公众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4.3信息消费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对我国2015年信息化发展形势分析时,提出“信息消费是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以扩大信息消费为基点推动信息经济全面发展”[39]。刘国斌在探究吉林省“两化”融合情况时,强调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能够刺激信息消费需求,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能够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效率、效果。所以信息消费也将成为“两化”融合研究的关键点。
在研究信息消费时,既要将扩大信息消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经济政策,加快建立和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为以信息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要全面考虑与信息消费相关的各个方面,例如社群电商和微电商等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和社交软件,信息消费的发展空间和规模,以及信息消费和传统消费的共存,只有这样才能使“两化”融合协调机制有效进行。
4.4应对信息化的消极影响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应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例如信息获取渠道不对等、信息失业或隐形失业、信息安全难以保证等问题。
首先,我们要正视信息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两化”深度融合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信息化的发展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积极作用远大于它的负面影响。其次,国家应当加强统筹规划,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纳入“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系统梳理我国现有的安全政策和治理手段,针对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贯彻“两化”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4.5“两化”融合的评估体系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于“两化”融合十分重要,它可以对现有的模式和体制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比较与评价,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及各部分规划和设计更加合理。国外学者早已出现信息化评价、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指标等研究,但是我国鲜少有学者研究“两化”融合的评估体系。
我国的评估体系研究可以借鉴国际组织研究的主要信息化统计与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外的评价体系框架进行总结提炼,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制定体系层次结构;确定指标选取原则和范围,指标需要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评估体系需要涉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整合、居民信息素质、信息人才培养制度、信息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全面揭示“两化”融合各构成要素的状态变化趋势。评价体系需要由单纯反映发展水平向反映效益与影响层面深化,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统计服务,为政府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从而推动“两化”融合进程。
(来稿时间:2015年6月)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5-04-15]. http://cpc.people. 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2.国务院网站.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 [2015-04-15].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 content_26 44805.htm
3.郑子龙.我国信息化对城镇化的非线性动态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的经验分析[J].财政研究,2013(8):48-51
4.刘国斌,杨富田.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15(1):49-53
5.祝秀梅.论信息化与小城镇发展的诉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13-14
6.于海波,邱伟.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4(4):138-141
7.徐君,张娜,王育红.“新四化”协同发展倍增效用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12):1287-1290
8.焦晓云.新型城镇化与其他“三化”的关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1):35-37
9.胡若痴.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6):18-22
10.李江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探讨[J].经管视线,2013(12):63
11.黄安胜,许佳贤.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6):28-33
12.宋艳萍.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4(11):110-113
13.何建木.新一轮对口援疆与南疆县域“新四化”建设——以喀什地区莎车县为例[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 (3):33-40
14.徐付生.山东省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浅析[J].科技视界,2013(24):23-35
15.刘国斌,王轩.基于信息化建设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情报科学,2014(4):50-53
16.张克进,段秋利.河南省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J].管理科学与经济学,2013(12):218-220
17.陈永光.加快河南省信息化进程研究——基于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视角[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 (5):121-124
18.周科.三峡库区“四化”同步推进的途径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5):290-293
19.邱杭楷.推进浙江地区中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信息化,2011(30):111
20.史书铄,单奕通.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4 (6):61-63
21.仇保兴.智慧地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3(5):1-12
22.郭娟,王得忠.小城镇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3(5):114-117
23.杨艳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图书馆信息化问题[J].农民素质,2014(6):12-14
24.杨兰芝,刘庆,王春红.面向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创新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5(3):56-59
25.张家鹏.城镇化进程中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德州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4(49):30-31
26.杨玲.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电子商务,2014(11):35
27.彭程,李京,廖通逵, 等.使用开源软件搭建小城镇信息化集成平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0):5024-5027
28.王宇赤.GIS技术在采油老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11):126-128
29.李海瑞,王承安,李国民, 等.3S技术在城镇化规划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5):105-109
30.张成芳,王德忠.基于三网融合的城镇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3(1):109-110, 120
31.郝华勇.城镇化质量的现实制约、演进机理与提升路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3-69
32.黄秀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问题研究[J].河南农业,2014(9):58-59
33.覃冠玉.信息化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以广西为例[J].地方经济,2014(11):491, 498
34.许纯蕖,陈锐钊,刘珂.信息化服务在城镇居民中认同性实证研究——以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4(13):228-232
35.辜胜祖.中国城镇化机遇、问题与路径[J].中国市场,2013(3):49-51
36.张博文.信息化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1):60-61
37.刘密霞,丁艺.可持续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188-192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EB/OL]. [2015-04-15]. http://www.miit. gov.cn/n11293472/n11505629/n11506609/n11968195/n11968300/ n1196 8375/12031418.html
39.中国电子政务网.2015信息化发展形势分析[EB/OL]. [2015-04-15]. http://www.e-gov.org.cn/xinxihua/news008/201412/154169.html
The Academic Trend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Zhu JieZheng Jianming
(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t Nanjing University )
〔Abstract〕Integra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is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has become a hot topic. This paper has combed the literature of the domestic academic research,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the connotation,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the specific industries and fields, the fusion path and countermeasures,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think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quality,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information fusion to deal with the negative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will become a research tendency and key.
〔Keywords〕New urbanizationInformatizationDevelopment situationReview
〔作者简介〕朱婕(1992-),女,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服务;郑建明(1960- ),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图书馆学、目录学、社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