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构建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对策

2016-02-13 03:49王晓辉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个性化设置理念

王晓辉

地方高校构建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对策

王晓辉

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实现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在构建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理念亟待厘清、专业设置模式急需改革、课程设置方式有待优化、教学制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教学评价方式有待革新。改进问题的对策要从凝炼人才培养理念、活化专业设置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方式、完善教学制度体系、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等六个方面着手。

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大一统”“大锅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重专业教育轻综合素养、重共性塑造轻个性发展的弊端日益凸显并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更难以适应当前国家社会发展亟待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个性化”人才的需要。为此,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启动了构建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在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各种问题也不断浮现,适时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地方高校构建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现状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上都占据很大比重,因此,提高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大批人格健全而个性独特的学生则是地方高校提高自身教育质量的关键途径,因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1]此外,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不仅在总体上数量庞大,而且不同的层次和类型中的高校数量分布也相对集中,因此,地方高校对于合理定位和办出特色的需求更加紧迫,而通过构建更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特色化、有专长的能适应特定地域和行业发展的人才,是地方高校探索和彰显办学定位与特色的重要方式。

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通过“择优选择和重点资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进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在这一“质量工程”的引导下,不仅使许多部属大学正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很多地方高校也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主要目标就是建立更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2]以河南省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实现“量身定做”和“按需打造”;郑州大学尝试开办“精英班”,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河南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也在探索建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等。

二、地方高校构建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理念亟待厘清

人才培养理念是对人才培养目的、任务、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以及形成的各种具体教育观念,如教学观、质量观、师生观等。[3]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发挥着指导和调控的重要功能。调查发现,部分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照搬知名高校或同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脱离于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脱节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二是人才培养理念笼统模糊。在许多地方高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政策文件或培养方案中,“个性化培养”、“促进个性发展”等词语频繁出现,但对个性和个性发展的内涵作出理论界定和操作性定义的较少,往往以“实行个性化培养”等只言片语来作出说明。以上误区造成有关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对个性化培养的实质内容不明确,教师难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遑论自觉践行新的培养理念,学生则缺失自身发展的明确目标和充足动力,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导和调控功能弱化。[4](148)

(二)专业设置模式急需改革

专业设置模式是指专业在设置时间、设置空间、设置口径等方面的设计与规定。专业设置模式是否合理灵活,关系到学生的兴趣需要是否得到尊重与满足,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设置时间上,主要问题是设置时间过早,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如有的高校仍然采取学生一进校就确定专业,中途也不进行专业分流的做法;有的高校虽然规定可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再确定专业,但在前期只安排学习原专业的基础课,造成学生后期若选择新专业,则面临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还要补修专业基础课的沉重负担,有的学生因此而放弃选择新专业,这种缺陷造成其较好的设计初衷打了折扣。在设置空间上,主要问题是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专业游移空间较小。如有的高校实行的是大学四年专业一贯制,学生的专业在高考录取时即已确定,中途几乎没有更换专业的机会;有的高校虽规定可自由选择专业,但范围限定于一定的学科大类内,有的高校虽未限定选择范围,但由于专业基础课未打通,结果给学生自由选择增添障碍。在设置口径上,主要问题是专业面向和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学生个性素质成长和综合能力培养。我国的专业设置模式深受前苏联专业教育体制的影响,其存在的弊端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和个性解放的要求以及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三)课程设置方式有待优化

课程设置方式是指一定学校所选定的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评价课程设置主要着眼于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两个方面。在课程结构上,一是通识课程未受到足够重视。通识课程是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拓宽知识基础和学术视野,发现自身个性兴趣的重要课程。调查发现,通识课程在有的地方高校没有开设或虽开设但数量少比重低(通识课程仅占总学分6%左右的比重)。二是必修课程比重过高,选修课程比重偏低。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角度看,必修课与选修课应达到合理的比例。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必修课在总学分中的比重超过70%,造成学生自由选修的空间过小。三是实践实验类课程比较薄弱。目前高校课程中仍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实验类课程开设数量相对不足,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调查发现,超过70%的学生认为与专业有关的实践类课程太少。在课程内容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陈旧,二是内容过窄过专。经对部分高校教师的调查,有63%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没有反映学科发展前沿,68%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太窄太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教学制度体系是指与人才培养的微观过程紧密相关的各种规章规程及其实施体系,其核心内容有学分制度、导师制度、科研制度等。以学分制和导师制为例,学分制发明的初衷就在于通过多样化选择和计量学习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差异发展,而导师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现因材施教上则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国内高校学年制为主、学分制为辅的制度大环境下,加上课程结构的失衡,因此学分制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上的成效并不明显。在导师制上,部分地方高校的导师制目前仍处于未制度化和放任自流的状态,导师指导制度、导师激励和考评制度等尚未建立,导致导师制往往依赖于导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的主动性,实施效果难以保证。

(五)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

教学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管理理论指导下对教学过程进行组织管理的手段与方法。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有其优点和合理性,但是其刚性划一的特点与确立师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推进教学管理的民主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已不适应。[3]如从理念、制度和方法三个层面来看,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管理理念主要与专业教育相适应,强调集中管理统一要求;在具体管理制度上,如自由选课制度的自由度仍十分有限,班级管理制度仍是按专业划分的自然班进行管理,给学生转专业或跨专业学习带来障碍。对教师的教学自主权限制较多,抑制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的意愿。在方法上,多数高校采用的校院二级管理方法,容易导致学校和专业学院在教学管理上权责不明,出现“抢着管”和“都不管”的扯皮推诿现象。

(六)教学评价方式有待革新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及其质量与效益作出判断的活动,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检验、反馈和调控的重要功能。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评价目的片面化和功利化,片面化即重评定目的轻反馈矫正目的,功利化即将考试成绩与评优评先、升学、就业等挂钩,使学生重考试分数轻能力素养,考试从检验学习的手段变成了学习的最终目的。二是评价范围过窄,即重结果轻过程,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的比重过高。三是评价依据狭隘,考试分数仍是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个性发展的重要素养未受重视。四是评价方法单一,书面理论考试是常用的方法,其他形式和方法运用的较少。由于教学评价方式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重要功能,以上问题容易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偏离个性化培养的理念,使前期有关的制度设计面临落空的危险。

三、完善地方高校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思考

(一)凝炼人才培养理念

地方高校要构建科学合理和因校制宜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视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探讨和凝炼,因为人才培养理念涉及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举措的规划与构想,并且指导人才培养模式其他要素的选择与设计,形象地说,人才培养理念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面旗帜。地方高校要凝炼人才培养理念,首先要科学分析和高度重视自身的历史传统和比较优势,以合理定位和办出特色为学校发展的立足点,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将学校的特色发展与人才培养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的定位、方向和特色。其次,认真探讨和厘清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将其与本校的特色与优势以及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相结合,凝炼出因校制宜的人才培养理念,并据此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如对于农业院校、师范院校等行业特色高校,这些高校培养的人才倘若具有投身农业、教育事业的强烈意愿和兴趣,并有自身独特的知识与能力,有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的意愿以及健全的人格,很难说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是一种成功的理念。

(二)活化专业设置模式

我国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满足了计划经济时期培养大批专业对口人才的需要,有其历史合理性,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知识爆炸与学习型社会的来临,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背景下,改革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已势在必行。首先,地方高校应该立足于现有的专业设置模式,研究和制定出适合自己校情的改革方案,而不可罔顾现实情况,搞全盘否定和“大破大立”式的激进改革。其次,应该着重于在调整专业设置时间、扩大专业设置空间和优化专业设置口径等方面进行改革。调整专业设置时间即避免在入学前或一进校就确定专业,将专业设置时间尽量延后到大学一年级末或二年级初,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发现和确定自己的学术兴趣和方向,同时做好配套的制度设计,例如打通基础课,以便学生今后能够自由自主选择专业。扩大专业设置空间即给予学生适度的专业选择和更改空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自主选择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口径即在改革现有专业口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广泛选修课程,尤其是跨学科选修、辅修或双学位等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培养综合能力。[5]

(三)优化课程设置方式

地方高校在优化课程设置方式上,应着力于优化课程结构和优选课程内容。首先,要积极开设并努力提高通识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重。对于通识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应占多大比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国外高校的经验来看,通识课至少占总学分的四分之一。在我国高校的通识课中,政治课、英语课、计算机类课程占据了很大比重,而真正的通识课程数量极为不足,[4](153)地方高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在自然、社会和人文领域开设出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供学生选修。其次,开设更多的选修课并提高选修课的比重。选修课是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由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提高选修课的比重是国外高校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再次,加强实践实验类课程建设,地方高校中有很多是农林水产牧业矿业等行业特色高校,这类高校应该大力加强实践实验类课程建设,力争打造成为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超越其他高校学生的出色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最后,努力更新课程内容,在教材的选用上可以适当引进港台或国外优秀的教材,另外对于特色专业可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四)完善教学制度体系

教学制度体系涉及一系列培养制度的设计与调控,是人才培养模式中非常活跃的一个变量。首先,要完善学分制,学分制体现了自由学习和因材施教的理念,通过对总学分的强制要求,而给予学生学习过程的自由。选课制是学分制充分有效运行的基础,要大力健全选课制度,开设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并提高选修学分的比重,取消选修课的院系壁垒和其他不合理限制,给予学生充分的选课自由。另外要完善与学分制相配套的制度,如学分管理制度、校际学分互认制度等。其次,要完善导师制,地方高校要在学校层面提高对导师制的重视程度,探索建立校级导师委员会或院系导师工作组等机制,在组织制度层面为导师制的顶层设计和具体运行奠定基础。[6]另外,要建立导师指导制度和导师激励考核制度,在指导时间、指导形式、工作量考核奖惩、学生反馈等方面进一步具体化。最后,地方高校还可进一步建立或完善科研制度、访学制度、实习制度等。

(五)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首先,要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教学”的管理思想,在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过程中,要以人才培养和服务教学为根本宗旨。其次,要进一步降低管理重心,完善以学院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明确学院管理的职责权限。学校要给予学院更多的教学管理权,减少对学院教学管理的直接干预。再次,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以探索建立专门学院对个性化人才培养进行教学管理,避免由其他专业学院代为管理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最后,要重视学生对教学管理的建议权和参与权。在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中适当听取学生意见并让学生参与进来,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不同形式。

(六)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一种得当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要端正评价目的,要将反馈、矫正与调控教学质量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对于个性化培养模式,应当将教学评价方式作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如若运用不当,将其仅仅作为评定考试成绩的工具,无疑会加剧唯考试唯分数的应试教育倾向。地方高校要提高对教学评价功能的认识,使其发挥改进教学、提高育人质量的作用。其次,要更加重视过程评价,过程评价能够对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中的知识、情感、能力等目标进行实时的评估与反馈,要利用过程评价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并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最后,要调整评价依据和革新评价方法。要加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合作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个性品质的考察力度。在评价方式上,要探索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评价方法,如专题调研报告、论文研讨、实验实践操作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素质。

[1]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8):24-26.

[2]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5-8.

[3]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5.

[4]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徐辉.实施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11(3):105-106.

[6]汪明义.关于加快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8):9-11.

责任编辑:刘升芳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本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GH-158)

王晓辉,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河南 信阳 464000)。

G40-011.8

A

1671-2277-(2016)06-0022-04

猜你喜欢
个性化设置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