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博,杨 旭
【教育发展研究】
四川、陕西高校“双一流”建设及对天津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于 博,杨 旭
四川和陕西作为教育大省,在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中,围绕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进行了诸多的创新和探索,对天津市的“双一流”建设具有可贵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对天津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启示。未来,天津市要从抓好顶层设计、学科布局规划、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改革、产教融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重点建设等方面开展好“双一流”工作。
双一流;高等教育发展;启示
四川省和陕西省是我国的教育大省,拥有如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著名的“985工程”高校,也拥有行业特色鲜明的如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的要求,两省政府部门和有关高校在目标定位、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围绕“双一流”建设,进行了诸多的创新和探索,对天津市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可贵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对未来天津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总体部署,四川省积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全面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着力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其做法和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突出”上。
(一)突出总体目标,搞好顶层设计
四川省在 “双一流” 建设的规划中确定:到2020年,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校进入国家一流、冲击世界一流;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到2030年,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果更加突出,支撑国家和全省发展的能力明显显现;高水平应用技术高校优势专业群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省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保持与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同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整体提高,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二)突出分层分类实施,促进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一是引导全省高校突出学科(专业)优势和建设重点,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促进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二是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三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通过省部共建、市校共建、政策扶持、协同创新等途径,使之跻身国内一流大学行列。四是实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计划,建成一批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型全国示范院校。五是深化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建设一批优质高职院校。支持若干总体上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可比水平高职院校。六是培育和建设若干所有特色、高水平民办高校。
(三)突出“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在一流和特色中寻求高等教育的持续和平稳发展
一是第一层次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力争建设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学科(目前四川进入ESI排名全球前百分之一的学科已经有23个)。二是第二层次学科(国内一流优势学科):建设若干优势学科具有全国竞争力、影响力(四川高校目前已有“国家重点学科”90个)。三是第三层次学科(区域一流特色学科及高端新型智库):建设若干紧密契合、重点支撑四川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发展重大需求的学科(目前有“省协同创新中心”64个);重点建设若干高端新型智库,传承文化、服务决策和社会治理。
(四)突出重点,省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与四川大学签署了《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学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省市校共建,在西部率先把四川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形成在中国西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全新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可示范、可推广”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四川范本。其中,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领域,三方将共同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一流学科。由四川大学全球校友捐款、出资设立的20亿元“创新创业基金”将正式启动,共同打造以“双创”人才为引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科技创新领域,三方将共同打造一批世界前沿科技创新中心和颠覆性技术探索平台。四川省、成都市将支持和加快建设四川大学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先支持四川大学在生物治疗、深地科学、先进功能材料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和相关基地。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领域,三方将在新材料、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打造一批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投资一体化的产业技术研究院。
在“双一流”建设中,陕西省提出了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努力将陕西省建成高等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的工作思路,其做法和特色可以归纳为四个“提升”。
(一)推动四个“一流”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整体质量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将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计划。其中,一流大学建设:到2020年,支持1至3所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5至7所高校达到全国一流大学水平,持续推进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部分省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一流学科建设:到2020年,支持若干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支持30个学科进入全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培育30个全国一流学科,持续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一流学院建设:到2020年,建成5所国内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成3所、培育5所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建成3所、培育3所国内一流民办高校(包括1所民办高职院校),持续推动示范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一流专业建设:到2020年,200个重点专业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包含高职院校专业50个);持续培育500个(包含高职院校专业150个)特色专业,保持行业、区域领先水平。
(二)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提升制度创新和绩效激励的实际效果
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在建设周期上: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每4年为一个周期,一流专业每3年为一个周期,第一周期从2016年开始,建立中期考核机制,对相关项目进行督促检查,查漏补缺。在经费支持上:“四个一流”建设计划列入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省政府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对经过评估列入“四个一流”建设计划的高校,分级分类给予奖励支持。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的高校和学科,按中央财政支持标准实行1:1配套;进入省“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计划的公办和民办高校同等对待,按绩效予以奖励支持。继续支持实施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组织管理上: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规划部署、经费投入,日常工作由省教育厅负责。“四个一流”建设规划注重成果验收和绩效考核,实行“分类实施、绩效考评、动态调整、滚动支持”的运行模式。分类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减少支持力度或终止项目建设。
(三)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和优势特色学科,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度
陕西省制定了《陕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陕西省未来5年将按照优势学科A类、优势学科B类、特色学科、扶持学科四个层次,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和优势特色学科。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成一批具有一流创新条件、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创新成果的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建成一批与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域优势特色学科,支撑其向高水平学科发展;重点扶持建设一批与陕西省能源、化工、信息、食品等优势产业相关及人文社科相关的薄弱、空白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同时,依托陕西省高校学科建设,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的高端领军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一支以高水平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队伍;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学术成果,取得数十项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数百项高质量、可转化的发明专利,在新兴产业若干领域占领科技制高点,持续引领创新型经济发展;取得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充分发挥学科在产学研结合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提升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水平和能力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已于2015年正式启动,是由教育部、陕西省共建,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咸新区联合建设的国家级项目,未来将设立科研、教育、转孵化和综合服务配套四大板块,将现代田园城市理念和国际著名高校“学镇”形态相结合,建设“校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创新体、技术与服务的结合体、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体,打造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交大样板、新型城镇化的西咸示范区和科技创新的国家级示范区。西部创新港将会容纳工科领域的八个研究院,着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八个重点领域;在这个平台上还将建有4个面向前沿交叉学科和基础性研究的研究院以及包含6个研究中心的医学科学研究院,持续进行原始创新。未来,西部创新港将汇聚25000名左右的研发人员,一部分人员将瞄准陕西省和国家主要行业,长期地、定向地为他们提供原始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创客空间等,像美国硅谷一样激发原始创新不断开花结果。创新港既集成了台湾新竹工研院定向支持大企业、重点行业的经验,也汲取了美国硅谷自由创新的经验,这样的环境将会使学生较早地进入到需求牵引的科技创新模式中,这将是未来对我国高等教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组织模式的重要探索和创新。
对天津市来讲,要认真学习借鉴四川、陕西两省“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要用创新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用协调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双一流”建设的配套改革;要用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天津市高校与学科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要用开放发展理念,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具体来说,建议未来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顶层设计,制定《天津市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
根据国家总体战略的要求,尽早规划和制定《天津市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目标确定要跟国家整体发展以及天津作为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自主创新示范城市的定位相匹配,要与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重大战略相一致。明确天津市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将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天津市高等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加以谋划。
(二)抓好学科布局的战略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
天津市要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要凝练和拓展学科方向,发挥好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已有的学科群优势;同时,积极推进优势学科群的交叉发展,大力促进理工交融、文理工相互渗透的学科群建设,努力发展重交叉、有特色、入主流的优势特色学科,形成多学科相生共长、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向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学习,以重点骨干学科建设为依托,整合和配置校内多学科实验平台资源,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基础支撑平台,建立高度集成、开放共享、交叉应用的研究中心和平台,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抓好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改革,让天津成为一流人才的聚集高地
天津市要搞好“双一流”建设,必须汇聚一大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并在服务发展需求、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领军作用的优秀人才,必须建立一套能使优秀人才尽其所长的评价、激励和组织体制机制。未来,天津市要进一步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各高校在认真梳理学科现有队伍组成结构的基础上,从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统筹规划学科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大力引进、培养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骨干,实现学科队伍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引进工作,天津市要进一步完善高水平人才引进政策与措施,鼓励各高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力争引进高水平的领军人才与学科带头人,提升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在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指导方针下,进一步加大拔尖人才与学术骨干的自身培养力度,制定具体激励政策与措施,促进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千人、青年千人等各类国家及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的脱颖而出,让天津真正成为一流人才的聚集高地。
(四)抓好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要充分发挥天津市高校的作用,提高高校对天津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天津市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要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借鉴德国工业4.0经验,加大企业与高校合作力度,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和产业,加快推进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的进程。借鉴四川省和四川大学打造一批世界前沿科技创新中心和颠覆性技术探索平台以及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经验,天津市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比如,天津市在全面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交流,在规划与建设“一区二十一园”,发展十大支柱产业等方面,要让天津市高校充分参与进来,实现产品、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深度融合,搭建科研成果转化的交流交易合作平台。让各高校在天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进程中大有可为,让各高校在增强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上大有可为,让各高校在加快推进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的进程中大有可为。
(五)抓好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工作,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天津市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不断拓宽学科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投入,增强学科自我建设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要坚持经费投入与学科建设绩效挂钩,与全国学科水平评估结果挂钩,对排名前列以及进步明显的学科给予重点投入,在激发学科活力的同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天津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有关制度,严格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天津市还要切实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市重点实验室等的培育与建设,在全市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多功能、广覆盖的学科创新平台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社科研究基地,积极推进天津高校学科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天津市各方共同努力,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六)抓好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双一流”建设这一重点,跻身国内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序列
在2016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天津市高校的“双子星座”,南开大学的文、理科,天津大学的传统工科都有不俗的实力;但近年来,两校,特别是南开大学,在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端指标上与国内部分“985工程”重点高校有了明显差距,这应该引起两校和天津市的高度重视。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利用这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将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有一个更明晰的规划,对南开、天大来讲,应结合自己特色、天津市的规划及产业结构来谋划长远发展。未来,需要聚焦两校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两校得天独厚的资源整合作用,合作发展,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当前,国内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工科、医科的发展,而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如果不能抓住机会弥补在医学领域和其他“985工程”重点高校的差距,那就很容易在第一梯队掉队,失去大好机会,造成不易挽回的颓势。因此,建议借鉴上海交通大学(部属)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市属)合并的成功模式,深入研究南开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合并、天津大学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合并事宜。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学科实力和办学规模的增加,将会保障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在国内高校第一梯队的位次,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陈兴安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天津市普通高校‘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机制研究——基于标杆管理的视角”(课题批准号:HE1014)
于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杨旭,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领导与决策研究(天津 300191)。
G40-011
A
1671-2277-(2016)05-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