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共情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以柴静的《穹顶之下》为例

2016-02-13 00:47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00
铜陵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柴静共情纪录片

孙 燕 徐 影 刘 华(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心理共情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以柴静的《穹顶之下》为例

孙燕徐影刘华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00)

科学传播具有客观、中立和理性的特色,与人的情绪、情感相结合,可以促进并提升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的传播效果。将“共情”这一原本属于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引入科学传播去解读《穹顶之下》的成功,其可取之处在于能够引领受众达到共情状态,互动交流、耐心倾听、主动分享,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双重领域进行有效的科学传播。

共情;科学传播;《穹顶之下》

有关科学的传播发展进程可分为“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三个阶段[1]。早期的“传统科普”使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更多的是前沿领域的知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发布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开始提出应当使公众感到科学与自己的生活更近、更息息相关,但“公众理解科学”这个词汇仍暗含着科学高高在上的意味;直至今天的“科学传播”时代,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用生动而有趣的方式解读科学,提出公众参与式的科学传播,但仍应具有客观、中立、理性的特点,似乎科学传播与人的情绪、情感并无关联。然而传播学中关于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研究已经部分揭示了情感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如“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诉诸恐惧”以及“诉诸幽默”等等,若能将“共情”这一原本属于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引入科学传播,则可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共情(Empathy)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情绪体验、感觉及境况等的觉察、理解及共鸣,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情感反应等,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感同身受”。Gladstein提出对共情的分类,认为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部分,即既有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觉察和共鸣,又有对他人的思想、观点等的理解和认同,并认为这两个部分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2]。共情不仅可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认知,也已有研究表明共情有利于亲社会、利他、助人等行为的产生,共情对于归因的影响理论认为,当观察者对行动者进行共情时,他会站在行动者的角度,且更容易认同并采纳其观点[3]。共情可以促进并提升信息传播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效果。

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记者柴静自费拍摄制作的一部纪录片《穹顶之下》以24小时内全网播放量近亿的迅猛之势,引发社会公众对于雾霾和空气污染的极大关注。柴静在公众中的形象是“文艺女青年”与“独立思考判断的社会型记者”的混合体,此次她选择以情感作为主线,通过纪录片这一信息传播载体,整合其团队出色的传播技巧,提出“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三个问题,从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科学传播。本文以该纪录片内容为对象,分析共情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

一、带领受众换一种身份理解问题

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可以使受众更容易进入共情状态,但大众媒体的受众具有异质性,其年龄、性别、地区、受教育程度等各不相同,是联系松散的个体,并没有太多共同点。柴静首先选择了以自己女儿的故事开篇,带领人们走出各个独立的自我认知框架,进入“母亲”这一身份,这是几乎每一个受众个体都能够设身处地去理解的身份,在柴静的表达中,受众体验到作为一个母亲所能感受到的雾霾带来的担忧与恐慌,引发共鸣。如同每个人都有母亲一样,每个人也都经历过孩童时期,柴静对王慧卿(山西孝义田家沟村小女孩)的采访,又带领受众转换为一个孩子的身份,面对从来没有见过星星和白云的雾霾天空。柴静抓住有利时机,为他人的行为与情感作出合理解释,并适时用丰满的细节引导受众体会他人的情感,带领受众进入共情的状态,也奠定了整个记录片悲天悯人的情感基调。在“情景-疑问-冲突-解决”这一纪录片整体架构之中,首先带给受众的是情感体验,而非抛出具体的科学问题。这很好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才有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进行科学传播的可能。

二、营造和受众之间互动交流的氛围

有效的交流是共情的基础,传统的科普中的传播主体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将受众视为科普教育对象,完全按照自身的出发点去理解受众,传播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在有效的科学传播中,传播者不断去中心化,受众的参与地位得到增强,双方在互动交流中更容易引发共情,进而形成共识。《穹顶之下》并未使用传统纪录片的旁白形式,而是使用TED演讲的形式,柴静作为演讲者不是慷慨激昂的宣讲,不是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而是低沉但又坚定有力的娓娓道来关于雾霾的各种问题,这种分享很好地营造了和受众之间互动交流的氛围。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经常需要直视镜头,模仿面对面交流中的眼神接触,让观众有被注视的感觉,增强交流感。但很显然这是一种将镜头想象为观众,表演出来的交流感,而在《穹顶之下》中柴静极少直视镜头,镜头记录下来的却是柴静与现场观众真实的互动与交流。虽然柴静和现场观众简单的互动问答在整个纪录片中只出现了两次,但都经过精心设计,答案非常出乎意料,可以很好地引发受众的好奇心。如柴静给出一张雾霾照片,请观众猜是哪里,答案是杭州;或是请观众猜测一吨钢材的利润,答案等于一枚鸡蛋。

互动交流的氛围使现场观众不是柴静的陪衬,而是演讲场景中有真实感的人,其更重要的作用则是成为屏幕前受众的代理人。在听到或看到相应的内容时,他们与屏幕前的受众的情绪是相似的,或是目光注视,或是点头示意,或是同情与感动,或是嗤之以鼻的讽刺。现场观众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一举一动都被摄像机记录下来,当共情反应发生时,柴静的摄影团队用给观众近景甚至面部特写镜头的方式给予回应,传达给屏幕前受众的是对这种情感的理解、肯定与支持。屏幕前受众通过与现场观众的共情,进而也有了被关注的感觉,这种被关注感带来了积极交流的氛围,让受众敞开心扉,接纳观点。纪录片中展示了云南宣威肺癌晚期病人咳血没有力气驱赶苍蝇只能在胸前摆上一张粘蝇纸的照片,以及一位老人和他身边死于肺癌的人的合影,柴静没有过度渲染这些可以非常煽情的内容,只是用这些说明“受污染最严重的人就是最穷的人”这一可悲的现实,此时插入现场观众的面部表情特写,那种同情、悲哀、愤怒交织的情绪也正是屏幕前受众的感受,这种情绪让人非常想立刻行动起来,为这些苦难的人做些什么。

这种交流氛围的营造还暗含在采访的视频之中。在当雾霾问题被归因与制度和管理的问题时,柴静希望能够引起公众的注意,给决策部门施加一些压力,但这种压力又应该能让人们理性地寻找解决办法,而非简单粗暴的游行示威聚众抗议。于是在她使用的大量采访视频里,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政府部门领导、企业管理者等都非常明确的标注姓名和职位,不会出现某专家、某领导,当受众看到他们以如此平等交流的态度,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负责,会更加理解他们的做法,去思考产生问题的根源。

三、引导受众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穹顶之下》全片103分钟,长短如同一部电影。但此片的受众不是端坐在电影院手捧可乐与爆米花的观众,而是面对手机、电脑等各种屏幕随时可以动动手指关闭此片播放的受众。人们在互联网上更多是浮光掠影式地浏览信息,缺乏深入关注一个问题的耐心,因此如何获得受众持久而稳定的注意力非常重要。好莱坞大片可以通过各种酷炫的画面特技和剧情中的悬念、煽情、幽默等元素留住观众,《穹顶之下》中也融入了可视化信息、拟人化概念、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等方式,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柴静是一个很好的表达者,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她能够很好的引导受众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不少成功的演讲者是带着十二分的激情去演讲,试图将受众带入到一种激动甚至是狂热的情绪中,放弃自我追随演讲者呼喊,这种做法可以靠一时的激情感染受众但并不能带来理性思考关注科学传播所需要的耐心。柴静反其道而行之,在开篇与受众建立了情感联系之后,用一种非常平静的语气、非常克制的情感使受众浮躁的心静下来,她用平实的话语,真挚的感情以及坦诚的态度进行演讲。

柴静的叙述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语言风格,不直接评价各种人和事的是非好坏,将已经形成的价值标准强加给受众,而是引导受众自己对价值作出选择和评价。在这种非评价性交流中,柴静最大限度表现其对受众的体谅、理解和关心,使受众与其产生共情反应。在纪录片中无论是舞台的灯光效果,柴静的服装动作,镜头切换与场面调度,甚至是展示中涉及的每一个数据、文字、图表和视频制作都非常用心,且都注明出处,增强观点说服力的同时让受众感受到柴静及其团队所作的辛苦努力与真诚态度,进而感受到被尊重;但同时给出复杂的定义后,柴静会说自己“念不通”,给出复杂的图表证据后,也会说自己“不知道什么意思”,转而以通俗的方式进行解释,使原本没有耐心去解读这些定义和图表的人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于是更愿意花时间去看完全片。柴静用她冷静、理性的表现促使受众在共情状态下抛开漫不经心的态度,从态度上认同这个纪录片的重要性,愿意以自己最认真、理性、耐心的状态观看纪录片,并且愿意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该片。

四、向受众展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是对生命本身价值的尊重,不仅关注个人的生存状态、生理和心理需要,更站在全社会甚至全人类命运的高度。科学精神是对人类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求真、质疑、创新的精神,同样蕴含着人类对于生命和自然的尊重。整个视频中,柴静展示大量普通百姓生活的图片、视频,以平民化的角度告诉受众,雾霾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在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上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契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4],如在提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所受雾霾的影响时,柴静使用的词语不是“婴幼儿和老人”,而是“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父母”;又如柴静用非常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春分、谷雨、霜降、冬至四个节气里人与自然交融的美好状态,配合大屏幕上颇具意境的图片,非但不让人觉得煽情肉麻,反而让每个人都为之动容,因为从人文精神出发,这些平常场景是人内心普遍的向往,却因为雾霾而离人们越来越远。

柴静对于雾霾问题的诠释不是简单的提问和解答,而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思考和探索,其路程上甚至会出现错误,需要调转方向,但却比仅仅简单地给出答案留给受众的印象更为深刻,因为她引领受众一起完成了寻求答案的过程。尽管柴静在纪录片开始时说,这一调查是她与雾霾的一场“私人恩怨”,但这其实是以一种类似孤胆英雄行为的定位赢得受众的关注、同情、甚至认同。用自己女儿的故事以小见大,将看似私人的故事展开至全社会的命题,不用空洞的口号号召人们为环保做贡献,而是结束之前水到渠成的倡议人们为减少雾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且即刻展示了她自己这样做后得到的令人满意和鼓舞的结果,肯定和支持受众行动的决心,让人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一点一滴地改变我们所处的世界。最终结局回归自己女儿的故事,从人性的角度提出期待,同时加深整个演讲的印象。

五、结语

尽管在《穹顶之下》上线不到10天之后就从各视频网站上下架,其曾经掀起的全社会规模的讨论热潮很快就被淹没在新媒体每天蜂拥而至的信息之中,但它成功而有效的科学传播方式仍值得成为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 (2):10-18.

[2]郑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4):277-279.

[3]郑显亮,赵薇.共情、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58-361.

[4]毛玉骄.《穹顶之下》的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传播,2015(7): 84+86.

The Brief Analysis on The Roles of Empathy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A Case Study on“Under the Dome”

Sun Yan,Xu Ying,Liu Hua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Anhui 236041,China)

Science communi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ivity,neutrality and rationality,the communication effects in all three levels of cognition,attitude and behavior.Introducing the important concept“Empathy”which originally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into science communication is helpful in interpreting the success of“Under the Dome”,which is to keep the audience communicating with the speaker,listening patiently and sharing with others actively in a state of empathy.Effective science communication should combine humanistic and scientific spirit.

empathy;science communication;Under the Dome

B849

A

1672-0547(2016)02-0099-03

2016-03-11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大众媒体针对突发事件的科学传播方式与机制研究”(SK2012B629)

孙燕(1986-),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传播学和广播电视;

徐影(1986-),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传播心理学;

刘华(1985-),男,湖南耒阳人,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艺术摄影和新媒体。

猜你喜欢
柴静共情纪录片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