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成武,董 鹏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16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简政放权都不是当今社会创造的新名词。在200多年前,经济学家萨伊提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主张;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的经济改革,推行减税、放松管制等一系列举措,称为里根经济学,又被媒体广泛称为供给经济学[1]。有学者质疑里根改革的成效,认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较为成功地实行过供给侧方面改革[2]113。至于简政放权,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精兵简政思路的延续和深化。中国政府自1982年起先后进行过7次政府机构改革,其总体思路就是简政放权,只是基于不同时期的中国国情,每次改革侧重点有所差异。一般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侧重于经济领域,供给与需求都是经济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简政放权则是倾向于以行政领域为焦点,研究政府组织结构、职能责任、管理方式等相关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简政放权两者之间存在一定交集,都会涉及政府管理的某些侧面,不过相互之间的联系还有待加强。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政府改革关系紧密,作为政府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简政放权又必须认真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因此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简政放权关联起来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迅速成为官方和学界话语中的高频词汇。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建立在中国呈现“三期叠加”状态之上。所谓三期叠加,是指中国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并存的阶段。在新常态条件下, 2015年11月国家作出了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
关于国家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的原因,常见解读方式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凯恩斯主义重视需求侧管理,目的是解决经济短期问题,防止经济秩序迅速崩溃。凯恩斯主义认为,有效需求包括投资、消费、出口,即人们常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储蓄时,需要释放社会有效需求潜能。其中消费受到多组复杂因素影响,无法被人为有效掌握;出口深受国际环境影响,当出现全球性经济危机时,大多数国家会积极去杠杆,减少进口份额,出口会遭遇重创,因此政府解决短期经济危机的良方(甚至是唯一途径)就是要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提振社会有效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复苏。
但是凯恩斯主义不是万能的,它无法应对经济中长期发展问题。从长远看,投资存在回报递减规律,政府投资不会无限制产生积极拉动作用;而且政府投资向某些行业的集中,使得这些行业在获得一定程度发展的同时,容易形成产能过剩,同时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使那些市场效益更高、新兴高新技术行业得不到充足资源,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如果政府对这些产能过剩产业继续投资,还会产生巨大的沉没成本,以后改革将会难上加难。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长由2007年的14.1%降至2008年的10%以下,经济运行面临下滑风险,于是中国政府在2009年迅速推出4万亿投资救市计划,加上地方政府逐级配套的10万亿资金,两年内中国各级政府总共投资高达14万亿之巨,这些资金经由银行以类似执行政治任务的方式,向社会和企业快速放贷,以期拉动经济活力。这种经济刺激政策确实收到一些成效,至少能够帮助中国缓冲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增长率也在2009和2010两年实现逆势增长。不过这种短期投资政策随后就显示出负面效应。由于政府投资过于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尤其是钢铁、煤炭、水泥、房地产、船舶行业,这些领域在很短时间内又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注入,投资规模迅速膨胀,需求却没有随之形成有效匹配,于是形成严重产能过剩。当国际油价发生较大波动时,上述行业的利润随之大幅下降,生产难以为继,一些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省份在近几年经济增速陷入大幅下滑的局面。因此,需要对短期政府投资刺激需求侧的政策进行调整,立足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着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摆脱凯恩斯主义需求侧管理的束缚,进入到着眼于发展中长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就变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这个问题可以借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理解:Y=A* F(K,L)。这里,Y是指潜在GDP水平,A代表全要素生产率,F代表劳动和资本的组织方式,K代表资本(投资),L代表劳动。
首先分析资本(投资)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政府是最大投资方,现实已经证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投资存在回报递减规律,持续投资的边际效应愈加微弱;另一方面在于政府虽然可以像企业那样作出经济决策,但是政府在本质上毕竟不是逐利性实体,政府更多的是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维持社会公平正义是其天职,这就需要政府把财政收入合理分配到社会保障等不能制造短期经济收益的领域,以达成政府对于公民的承诺和保持社会稳定的目的,因此即便政府投资效果较优,其投资规模在一定时期内也不能无限增长。
其次分析劳动力与经济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一直是中国极为重要的国际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力的人口红利正在减弱,甚至有快速下降趋势,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状态可能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中国过去物美价廉的劳动力密集优势正在消失,企业用工成本快速上升,一些跨国企业已经开始将实体工厂转往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和印度等国。
综合上述分析,即便在考虑中长期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投资和劳动力要素在现有条件下,已经较难搭配有效政策工具,成为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如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较长时间内的持续增长,就需要在全要素生产率(A)和劳动与资本生产组织方式(F)上做文章。
所谓全要素生产率通常是指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是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虽然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有着不同解读,但是一般都认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就把全要素生产率归结为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又可以叫做技术进步率。人类经济历史表明,正是技术水平在某一时期内的迅速提升,拉动着社会转型。铁制农具推动农业社会封建关系的形成;蒸汽机、电力等系列发明,帮助人类实现向工业社会的飞跃;20世纪后半叶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使人类在短短半个世纪内创造、发展了超越以往几千年的新知识新技能,生产率获得极大提升,有证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信息高速公路引起生产效率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经济循环周期。因此,技术进步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而这些环节的最终实现都与政府制度直接有关。
劳动和资本生产组织方式,涉及政府如何处理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指向政府的相关体制和机制。如果能够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相关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比如英国率先确立了明确的产权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人们革新技术的积极性,使其迅速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先者;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热情,使农村经济迅速搞活。这意味着政府体制机制不仅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性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与道格拉斯·诺思“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3]20的观点存在某种呼应。
可见,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劳动资本生产组织方式,都与政府密切相关。政府若改革得当,就可以直接影响到上述两者,从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重要作用。进一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政府改革,通过政府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制度和管理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有经济学家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行方式包括结构性减税、简政放权、放松管制、营造创新环境等”[2]121,这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下政府改革的几条途径。不过从公共行政理论来看,一是简政放权实际可以包括放松管制,因为简政放权包含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以及政府向社会、市场放权两个维度,在政府向社会、市场让渡权力的过程中,必然体现出放松管制的特点;二是简政放权还有助于形成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激发各种主体的创造热情,打造适合创新的基础环境,因此简政放权的结果之一即是营造创新环境;三是就结构性减税而言,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工具,意在有效降低企业的启动成本、运营成本、税负成本,只是企业成本不单单有前列几项,由于政府对市场的监管,通过行政审批制度等为企业增加的办事成本、人际成本乃至某些为寻租者缴纳的成本也是企业成本的重要来源,诸如此类成本的降低都需要通过政府自身改革来实现,单靠减税等经济手段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高成本窘况。
综上所述,若要准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政府改革途径,从政府简政放权改革入手是必由之路。
简政放权改革作为当前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方面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背景相一致,即都面对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除此之外,政府简政放权改革还有其微观背景,这些背景也是推动政府下决心彻底推行简政放权的重要因素。
许多大型国企因为有政策支持和金融体系帮扶,容易获得贷款,能够保持现金流链条衔接顺畅。相较之下,民营企业从国有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较大,国有银行不仅需要完成盈利,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执行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实际贷款发放程度与彼时国家政策导向密切相关。笔者2015年在东部沿海S省多个地市进行过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专题调研①本文相关案例资料系笔者在中国软科学项目“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政策研究”(2013GXS5B176)的资助下于2015年6月对S省多个地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所得。,发现当地民营船舶企业几乎无法从国有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尽管国家明确表示将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基础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但是在现实中地方国有银行同时还面临着压缩产能过剩行业(船舶行业即是国家重点开列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之一)、处理不良资产、维持自身盈利的硬性指标任务,如此一来,支持所有企业研发和完成自身硬指标任务就可能存在内在冲突,于是大部分地方国有银行出于规避风险心理,只能选择部分大型国企给予有限资金支持,很少给那些他们认为经营风险更高的民营企业提供资金。除了国有银行外,中国民间融资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就容易陷入融资成本高昂的境况。
诸如钢铁、煤炭、水泥、造船等行业在几年前就开始显现出产能过剩迹象,在近几年国际形势变化以及国际市场相对饱和的夹击下,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状况更加严重。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人掀起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购买狂潮,显示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反衬出相关领域的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这种供给不足,不单纯是指数量的相对短缺,事实上在国外购买的生活设施和医药产品,在国内也有为数不少的供应商,国外购物潮更多追求的是产品质量和顾客体验,这说明这些领域存在着中高端产品和高技术含量设备供给不足的问题。再以笔者2015年装备制造业调研为例。在调研中了解到,从事外围船舶设备生产的国内厂家在之前政府投资刺激下形成拥挤状态,这些种类设备确实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现实,不过,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等核心设备仍需要依赖进口,这些领域产品国内供给严重短缺,对国内企业正常生产组装和提供售后服务造成极大困扰。在调研访谈中,某海工企业一位市场部负责人直言,因为缺乏这些核心零部件和维修设备,订单完成交付客户使用后,非常害怕客户提出售后维修要求。为了维系客户,公司不得不从国外高价进口零部件。这种做法往往会延误维修工期,给客户造成进一步损失,这样一来,客户维持难度很高。
受某些不良政绩观的影响,追求短平快的风气也在科研领域蔓延。为了尽快做出成果申请国家专利或政府立项,一些高校、国有科研单位和企业比较热衷于炒作新概念,甚至将从国外进口的设备简单改装就可以作为专利或者项目申请,根本无心在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基础性研究领域拓展。出于对经济利益的快速追逐,一些单位和企业将所谓创新视为复制的翻版,加之缺乏扎实的基础研究成果作支撑,真正的创新往往成为空中楼阁。对基础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的人为忽视,使得科研机构和企业有意图展开产学研协同时,有时很难越过缺乏基础性和创新性重大成果支撑的阶段,协同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技术研发市场干预过度,以政策取代市场调节,抑制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
在笔者调研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屡屡谈到某些地方政府办事程序复杂、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中一位企业营销主管曾讲过一个真实案例。有一次,一位当地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告知要在某日来这家企业视察调研。得到消息后,这家企业高度重视,立即提前一天把所有中高层管理人员从各地会集到总部,专候该领导一行。结果一直等到当天约定时间过了几个小时,该领导一行始终没有露面,期间也没有通过某种方式告知该企业。该企业出于对该政府领导的尊重,以为可能该领导有重要公务需要先行处理,所以一直没有主动询问该领导行程安排是否有所变更。直到超出双方约定时间很久之后,该领导秘书方才电话告知此次调研因故取消,企业方面虽然心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间,企业可能连带损失一定数量的经济收益。
政府对市场、社会介入过深,会使一些行业存在政策扭曲现象。以装备制造业为例,S省某地方政府原来的意图是通过政策工具的合理搭配,引导产业技术升级,逐渐改变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一些政策制定得太过微观,难免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逐步退化为僵化无效政策。此外,地方政府力图成为行业发展的中轴,试图通过政府努力,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比如政府牵头成立多家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盟。政府这样做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是其结果往往是多家企业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化沟通博弈,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因为技术能力、各自优势的实质性差异,难以形成有效合作,最终这种由地方政府意志强力推动成立的产业联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面对政府简政放权背景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本届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推行改革的重要性,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简政放权改革,在削减政府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是局限在行政办事程序、权力影响范围等少数几个方面,而简政放权改革更重要的是要最终制定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影响边界和运行规则,因而需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谋求更深层次改革。
简政放权改革在向更深层次推进的过程中,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而是会遭遇到许多阻力。简政放权改革说到底是一场政府自我革命,触及原有结构中的各方,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同声音,甚至出现一些阻碍因素,这就需要政府对简政放权做好整体设计,增强改革的持续性和实效性。
自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来,市场化思维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使政府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政府逐步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型政府,尊重市场成为政府行政的一条主线。不过,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还是固守权力思维,认为权力是解决问题的最经济、最有效途径,无视市场经济规律,以行政指令指挥企业运行和社会行为。前些年大力倡导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在一些地方实行的结果是在强化政府职责的同时也变相增强了政府在市场、社会大小事务中的话语权;一些民众也认为“找政府”是一切市场纠纷、社会问题的最佳甚至是唯一解决方式,而这反过来又强化了某些地方政府官员的权力万能观念。这些,显然与简政放权的总体精神相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着许多变化。公共选择学派关于政府失败以及政府理性经济人的理论,引出政府可能追逐自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政府体系内部可能存在着某些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和官员个人利益,其中,利用权力谋取寻租利益的官员个人利益问题,尤其值得关注。虽然改革可以调整利益布局,但是即便在政府多次改革的作用下,那些寻租利益既得者也很难完全退出。“改革往往发生在不同主体运用不同策略追求利益或者其利益被重新界定的时刻。”[4]这说明改革有时是革新者与既得利益者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在不触及存量基础之上进行的增量变化。简政放权改革是对政府、市场、社会、公民个体全方位利益的大调整,其中受到影响较大的当属寻租利益既得者。因为随着简政放权改革举措的切实执行,市场、社会、公民将获得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需要政府审批的事项被严格限定,行政程序被大大简化,留给部分官员寻租的空间将大为压缩,因此简政放权改革对寻租利益既得者而言,意味着自身利益损失,他们可能会采取各种措施,阻止简政放权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简政放权改革之后,政府行政重点将聚焦到其保留的核心职能,全力打造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而在减少权力活动范围的情况下,政府仍然需要维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稳定运行。这些,都对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然而,习惯于掌管一切的政府,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相对简单、粗放,尚不能完全适应简政放权改革之后政府管理日趋精细化、人性化、标准化的要求,这会使政府在实现简政放权改革之后,可能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方面要经历一段时期的转型阵痛。
简政放权改革以简化程序、削减审批、下放权力为主要特色,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企业、社会松绑,降低企业和社会的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简政放权改革本身也是需要一定量的财政资源作为支撑的,这包括已有财政储备以及未来财政汲取能力。财政资源目前在中央和地方以及不同地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控制着全国财政资源的多数部分,地方政府仅能从少数地方税种以及央地共享税种获得一定财政收入;不同地方之间财政收入状况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可支配财政资源就比中西部地区普遍要高。这种央地和地方之间财政储备和汲取能力的不均衡,可能会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简政放权改革的步伐难以同步,改革地方性特征可能会比较明显,不同地区的企业、社会、公民面临的具体行政环境因而可能会千差万别,影响到企业跨区域转移以及公民异地办理相关业务的进度和效果。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进行简政放权,自然需要重点关注政府供给侧,这包括制度供给、政策供给、资源供给、环境供给四个方面。政府在制度、政策、资源、环境供给时,应当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分强调政府供给,回到政府掌控一切的计划经济模式。应当明确政府供给是要在充分尊重市场、社会、公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越出简政放权改革为政府、市场、社会划出的边界,防止因为政府供给在市场、社会引起新一轮一拥而上的现象。政府应当专注于公共性和外部性领域,放手让市场真正按照要素价格和比较优势配置资源,增强战略定力,对于正常市场波动,应有必要的容忍度和耐心。
政府应当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这项改革在全国各级政府的覆盖面。要引导地方各级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验,切实减少各级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微观干预;要简化政府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最关键的是要通过简政放权改革,逐步理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以此作为相关政策的基石。
应当坚持产业政策要准,对严重过剩行业坚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同时配合社会保障政策,做好这类产业相关人员的兜底工作,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太大影响,增强其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对于供给不足的中高端产业,政府应当避免直接给予明确的投资支持,防止再次出现产能过剩,可以考虑通过间接市场情况监测的方式,发挥政府在大数据资源方面的优势,及时、公开、透明地向市场、社会提供行业统计数据,让市场规律引导企业、个体选择创业、投资、创新方向。在简政放权过程中,一方面理顺央地财政税收关系,保证地方政府有能力开展改革;另一方面改革户籍制度和土地经营管理制度,逐步将政府以权力形式牢牢控制的诸多资源合理让渡给市场、社会、公民个体,打通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资源要素市场,让企业、社会、个体在正常市场经济活动中都能分享政府简政放权后带来的红利。
上文所说某政府部门领导不遵守与当地企业约定的做法,实质是某些地方政府违背诚信的一种表现。由于政府在市场和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对企业和个体起着引导垂范作用,所以政府需要按照契约精神,严格履行自己所同意的协议或者诺言,以政府诚信带动市场诚信和社会诚信的形成。同时政府在简政放权改革过程中,也应当强化诚信意识,不能对已经公之于众的改革举措朝令夕改;还应当树立规则意识,防止简政放权改革出现重大反复,从而形成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组织方式革新的稳定、诚信的良好环境。
首先,应当调整政绩考核制度,为简政放权改革预留活动空间,尽量避免其他硬性指标对推行简政放权改革的任务替代或者目标替换现象发生;其次,应当适时调整公务员激励机制,包括公务员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之前推行基层公务员职级和职务并行制度就是具有激励作用的实践探索,未来还需要继续优化公务员的待遇结构和晋升体系,满足公务员个人生活和精神需求,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再次,适当推行政府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使政府管理适应简政放权改革之后形成的服务特点,避免因为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滞后,影响简政放权改革的实际效果。
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法已经难以实现经济长远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和国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战略决策,着眼于保持经济中长期增长。结合中国人口红利减少的现实,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资本生产组织方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极为重要的运作方向,而这两点都与政府体制机制直接相关,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政府改革。作为政府改革重要部分的简政放权改革,承担着推动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任。作为简政放权重要突破口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一定成效,释放着市场和社会活力。下一阶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应该继续深化,将政府核心审批事项逐一整理,应该下放给市场和社会的事项,就要坚决下放,不能单纯追求审批事项数量的削减,更应该对束缚市场和社会具有关键作用的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以期达到质的改变,彻底为市场和社会松绑,营造创新创业的宽松自由环境。
简政放权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行政审批制度上,还应该继续推进到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以及政府向市场、社会放权的层面,尤其需要理清政府和市场、社会的边界范围与运行规则。随着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入,很有可能会遇到权力思维、利益既得者的掣肘,存在着政府现有管理方式和手段可能无法有效应对改革后新情况、央地和各地区之间财政储备以及汲取能力差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虽然政府深度推行简政放权改革会有相当难度,但是这项改革必须持续进行下去,在坚持供给适度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以制度供给、政策供给、资源供给、环境供给为基本行动面向,辅之以诚信政府建设、政绩考核制度、公务员激励机制、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革新,从而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 许小年.为何要强调供给侧[J].上海保险,2016(1):14-17.
[2] 吴敬琏,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重塑中国布局[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3]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DANI R.When Ideas Trump Interests:Preferences,Worldviews,and Policy Innovation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4,28(1):18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