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超,陈 华,陈志峰,魏 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福建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策思考
——基于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实施的分析
范超,陈华,陈志峰,魏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青年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提升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水平的专项基金,在培养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在总结和分析2009—2012年间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实施情况、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等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福建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人才;培养;福建省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福建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战略转型的关键期。而青年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将有利于促进“十三五”期间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福建省为进一步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和提升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而设立的专项基金。自实施以来,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推进福建省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因此,进一步增强福建省科研领军人物的培养力度,使福建省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有必要在对福建省基础研究现状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应加大青年优秀人才的资助力度。本研究回顾了2009—2012年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福建省杰青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思考。
1福建省杰青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1.1实施基本情况
2009—2012年福建省杰青项目共立项117项(其中企业杰青24项),省财政共资助3210万元。项目覆盖了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材料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
截至2014年,已结题高校类省杰青项目56项,共获国家杰青13人(国家杰青育成率达23.2%)、教育部长江学者4人、万人计划4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闽江学者4人,刨除重复部分,高端人才育成率达43%[3]。从已结题的14项企业杰青项目来看,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效果显现,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行业技术带头人。如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孙黎入选2013年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治疗性重组蛋白质及其修饰长效创新药物研发”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林志平获2013年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4名项目负责人目前已有13人担任企业技术副总或技术研发总管[4]。
高校类56个项目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一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一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奖1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共发表SCI、EI论文678篇、授权专利113项、新增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87项、新增科研经费近1.85亿元[4]。企业类14个项目共申请(授权)专利48项,获软件著作权5项,制定地方和企业标准7项,获省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新增科研项目14项、新增科研经费2200多万元,产生直接经济产值达4.5亿元[4]。
1.2培育与承担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情况
4年来,省基础研究计划培育的一大批项目进一步得到了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培养的一批优秀人才已进入国家基础研究队伍。据统计,从2009—2012年期间,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培育继而得到了国家科学研究计划支持的项目达95%以上;有9名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曾得到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计划资助。2009—2012年期间,通过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培育承担国家各类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144项,其中,主持国家“973”计划及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9项,国家“863前期研究专项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项,包含重点项目9项,杰出项目9项和一般面上项目89项。
2福建省杰青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2009—2012年期间,在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基础研究计划的支持下,福建省基础研究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领军人物不断涌现,研究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研究基地建设稳步发展,研究成果产出丰硕,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凝聚和培养人才、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论文方面
在2009—2012年中受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的专家和团队中取得了1452篇的论文成果。其中,SCI有879篇,占总体论文的60%;EI有173篇,总体论文的28%。
2.2专利方面
2009年到2012年受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已结题项目中,总共申请专利702项,取得授权421项,授权与申请比例高达60%。从各年份看,最高为2012年,比例为71%,较低的为2011年,比例为41%。
2.3获科技奖方面
2009—2012年通过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团队共获得科技奖109项。由于总体立项结题数逐年减少,形成统计的获奖总数也呈现下降的趋势,即从2009年的37项减少到2012年的11项;但从结题的平均获奖数来看,总体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即从2009年的1.28项增加到2012年的1.37项。
2.4成果转化方面
2009—2012年通过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团队共取得成果转化69项。由于总体立项结题数逐年减少,形成统计的获奖总数也呈现下降的趋势,即从2009年的16项减少到2012年的15项;但从结题的平均转化数来看,总体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即从2009年的0.6项增加到2012年的1.9项。
3福建省杰青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经过4年的发展,福建杰出青年基金在研究项目培育、优秀人才培养、创新成果应用、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福建的基础研究发展水平与国内一些经济科技强省(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与建设创新型福建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偏少,大多成果仍然是对前沿或热点科学问题的跟踪研究;二是科研领军人物偏少,青年优秀人才储备不足,“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数量仍然不多;三是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偏少,支持力度仍然偏低,难以满足福建基础研究发展的需求;四是基础研究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应在增加投入和加强引导上下功夫。
4完善福建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的对策思考
4.1树立指导思想
贯彻“自主创新、重点支撑、重大发展、拓展未来”的指导方针,突出应用基础研究,重视跟踪学科前沿、着力培养领军人才、支撑区域科技创新,促进前沿科学探索与应用基础研究相结合,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拓展多元化的资助渠道,全面提升福建省自主创新能力和优秀人才引进,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增强福建省的科技竞争力。
4.2明确发展目标
一是围绕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集中学科优势力量,重点资助,着力解决产业急需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力求在新兴产业的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二是优化学科布局,培育和支持前沿、新兴与交叉学科的重点基础创新项目,进一步提升福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地位。三是鼓励科学探索,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十三五”期间重点培养50名青年科研杰出人才和若干名在重点学科领域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研领军人才,资助200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到“十三五”末有80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四是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研究,推动应用基础学科群与科技创新链的形成,促进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科技产业、企业发展的结合。五是加强创新研究基地建设,发展和完善科学基础性工作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促进福建省的原始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4.3确定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学术领军带头人队伍建设,重点发现和跟踪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人才,通过项目滚动支持,加速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大批的青年科研后备人才;二是围绕福建省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前瞻性科学问题,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7个重点领域,支持10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切实解决制约福建省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相关领域和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
4.4建立保障措施
4.4.1切实增加对重点基础研究的投入进一步增加对重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努力争取多渠道的经费支持。强化政府在基础研究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在积极争取国家经费的同时,争取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经费在“十三五”末达到年资助经费10000万元,以适应增强福建省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科技全面发展的需求。此外,应进一步拓宽经费投入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4.4.2更加突出对人才和项目的培育功能调整资助政策,向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和创新团队倾斜,加大资助力度;培育具有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种子”,跟踪支持有很好苗头的项目,对可能产生重大带动作用、能够形成新的核心技术和新的产业增长点的重大基础性、前瞻性科学问题,进行强化滚动支持。通过持续培育,争取获得一批具有重大价值的原始性创新研究成果,培养出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人才。
4.4.3加强科学研究的共享、合作与交流支持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集成科研力量,加强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改善基础研究的条件和环境,加强先进仪器设备协作共享;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郭美荣,彭洁,赵伟,等.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过程及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35-139.
[2] 高阵雨,陈钟,刘权,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周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2014(3):175-178.
[3] 福建省教育厅.我省试点支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EB/OL].(2015-02-04).http://www.fjedu.gov.cn/html/jyyw/jyt/2015/02/04/0cb83f4c-9f7b-4d23-befc-fc7d8bfa41c7.html.
[4]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加大力度推动我省青年高端人才的培养[EB/OL].http://www.fjkjt.gov.cn/zxft/zxft_edit_201519.html.
Countermeasures on the Training of Outstanding Youth Academic and Technical Leaders in Fujia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tstanding Youth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s in Fujian
FAN Chao,CHEN Hua,CHEN Zhi-feng,WEI Wei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zhou,Fujian 350001,China)
Abstract:The you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re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or region.As special funds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you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enhance the basic research level in related fields,the Outstanding Youth Science Found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outstanding youth academic and technical leaders.The implementation,achieved resul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Outstanding Youth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s in Fujian from 2009 to 2012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n,on the basis of this,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further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of outstanding youth academic and technical leaders in Fujian.
Key words:Outstanding Youth Science Foundatio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training;Fujian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6-02-25
作者简介:范超(1958-),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与农业经济.E-mail:fjnkyfc@sina.com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2R0025)
doi:10.16006/j.cnki.twnt.2016.02.015
中图分类号:G322.7;C9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37-5617(2016)02-00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