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语
商量着办事
吴 语
商量,交换意见、商讨之意,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的《易·兑》——“商,商量裁制之谓也”。商量一途,既是民主决策的重要手段,也是干事处事的重要方法。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一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和智慧。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都重视“商量”。毛泽东同志一生坚持“有事多和群众商量”,他说:“国家各方面的关系都要协商”“我们政府的性格,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1941年春节的前一天,毛主席早早来到枣园乡政府,一是向乡亲们拜年,二是征求乡亲们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他诚恳地说:“如果听不到你们的心里话,得不到你们的批评和帮助,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了解你们的希望和要求,我们的工作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决策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周恩来同志也十分注重商量,他说过:“新民主主义的议事精神不在于最后表决,主要是在于事前的协商和反复的讨论”。
愿不愿意商量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修养越高的人越愿意商量着办事。在他们看来,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众人知识和能力的集合才是无限的。自己的才智总不如大家的才智,他们总是以一种真诚的谦虚、渴求的好学、聆听的态度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修养低下的人,往往孤芳自赏、傲才自居、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
想不想商量体现的是一种智慧。智慧的人,想商量的事情多。他们清楚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他们牢记于心。他们总是在商量中汲取别人的长处、强处、密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弱处、漏处。而智慧低的人,遇事往往不知道商量或不想商量,闭门造车、凭想当然办事是他们的特点,办出来的事不是上下不满意,就是左右叹气声。
去不去商量体现的是一种作风。商量的过程就是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联系群众的过程,就是交流商讨的过程,就是向人学习的过程,就是洞察研究的过程。作风扎实严谨、善听不同意见的人,肯把时间用在商量上,用在深入的调查研究上,他们提出的建议,采纳的比例高;他们做出的决策,拥护的范围广;他们处理的问题,满意的人员多。而作风漂浮之人,他们不肯下功夫花时间商量,就是去商量也是被动的,或是蜻蜓点水,或是过过形式,结果可想而知。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商量出共识,商量出感情,商量出力量。商量能沟通,不沟通哪能畅通?商量知实情,不知情哪能领情?反思一下,为什么有些决策,初衷是好的,但组织起来却是一头热一头冷;有些项目理论是对的,但实施起来,赞成少、反对多;有些工作程序是全的,但干来干去总是干不到位?主要原因就是缺商量。缺商量的结果就是缺共识、缺感情、缺凝聚力。如果能够早商量、多商量,广征民意、广纳民言、广聚民智,就不难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就会使自己具备有事不慌的实力,遇事不怕的定力,做事不乱的能力。老一辈革命家彭真说得好啊:决定问题,要“八面树敌”,就是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充分研究各种不同意见是否合理、有道理,有哪些好的、有益的东西,这样做出的决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商量着办事,无论是对大事还是对小事,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个人,无论是对上层还是对基层,其作用毋庸置疑,但为什么我们不少同志不愿做或者做不好呢?归结起来,无非一是怕掉架子,不愿和群众坐一条板凳;二是怕丢里子,仿佛自己比群众、比别人高上一等;三是怕失面子,让逆耳之言使自己脸红;四是怕出乱子,不愿让群众知晓太多信息。说到底还是人生观、群众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
“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我们应知道,商量应作一种做人姿态,不是我来做主,而是大家做主;商量应是一种健康心态,不是我比他高,而是大家才高;商量应为一种处事常态,不是一时而为,而要常做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