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升,张廷安,周 毅
在当今中国足球亟待振兴梦想与残酷“整体性”落后现实的背景下,如何破解中国足球举步维艰的振兴攻坚战成为举国上下的热点问题。正如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在第十届中国足协会员大会开幕式发言中所说:“足球虽小,但以小见大,做好足球改革及振兴,是中国体育又一个重大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中国足球的羸弱,在人种体质、文化底蕴、民族传统、气候环境等方面与我们类似,职业化改革与我们几乎同步的近邻日本,其足球运动却实现了成功发展。近年来日本男足四次夺得亚洲杯冠军,并连续五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其女足更是在2011年德国世界杯上凭借技术与斗志的完美结合勇夺桂冠,为日本提前39年实现了足球世界杯冠军梦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足球看似 “一蹴而就”的成功,使日本足球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热点。文献检索显示:已有对日本足球研究均是其成功经验的借鉴性研究,但日本足球在其发展历程中也不乏典型的教训与尴尬,而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科学地解读此类“前车之鉴”,同样对中国足球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上届巴西世界杯日本男足以溃败方式出局后,香川真司、大久保嘉人等日本国脚赛后反思:从南非到巴西,这四年我们毫无长进!同样,作为以技战术见长的世界杯卫冕冠军日本女足,在仅隔四年后的2015年加拿大世界杯决赛上面对既有身体优势,又经过四年磨砺的老对手美国队时,技术优势荡然无存,最终以2 ∶5被“美式轰炸”打回了“原形”,四年时间局面竟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令人唏嘘同时,引发了日本对其足球发展理念的深刻反思,其实质凸显了竞技水平发展典型的“高原现象”。鉴于此,笔者尝试运用理论与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今日本足球竞技水平“高原现象”产生原因等进行反思解读,旨为中国足球振兴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推进中国足球梦及中国梦伟大战略具体进程提供参考。
“高原现象”说法源于教育心理学,原指人们在不断学习、掌握技能过程中,初期进步较快,练习时长与练习成果之间关系曲线迅速上升;经过一定时间后,这条曲线开始出现上升缓慢,最后基本呈现出水平状态,以致出现水平成绩难以提升,甚至止步不前的状态,即所谓“高原现象”。当人们进入高原期时,需反思并找出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才有望冲上更高水平,即摆脱高原现象,取得更好成绩,否则将会原地踏步。
所谓体育运动竞技水平“高原现象”指运动员或集体项目团队在竞训过程中,开始阶段进步较快,但当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达到一定竞技水平后,往往会出现或长或短时间竞技水平进步迟缓甚至停滞现象[1]。“高原现象”犹如挡在运动员或集体项目团队前进道路上的一座大山,如果不能及时跨过,长期拘泥该竞技水平状态徘徊、停滞,久而久之则会导致个人或团队失去竞技信心及实力,出现竞技水平及比赛成绩倒退[2]。笔者引入此概念,目的在于解读日本足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亚洲快速崛起后,近年在连续入围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中,竞技水平、成绩始终呈现的徘徊停滞、难于突破的“高原现象”的典型表现。
近年,当人们提及亚洲足球时,几乎言必称日本,的确日本在坚持学习近30年巴西技术流风格后进入了收获期。在竞赛成绩上,日本分别于1992年、2000年、2004年、2011年四次夺取亚洲杯冠军,并自1998年连续五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涌现出香川真司、本田圭佑、长友佑都等一批能在欧洲一流俱乐部站稳脚跟的球员。这与日本以校园足球为抓手,持续青训投入,并坚持“一贯制”技战术风格等系列配套措施密不可分。
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赛前曾一度雄心勃勃,试图在此次世界杯有所突破的日本队,在小组阶段以3战1平2负仅积1分“尴尬”垫底出局,且三场比赛进2球丢6球,让人们大失所望。这次溃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足球界对未来日本足球国际化定位发展反思热潮。批判日本足球过度保守的声音四起,日本足球“该硬的时候硬不起来, 缺少激情四射、身体素质超强天赋型球员”“全场踢得不温不火”“J联赛太保护技术型球员,说到底足球是以体能为基础的项目”[3]。
日本女足是亚洲的佼佼者,在2011年和2012年连夺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亚军。尤其在2011年德国世界杯一路过关斩将,并在决赛中凭借她们超一流技术功底,运用传控为主技战术风格打法,力压美国女足勇夺冠军,凸显了其传控技战术与顽强斗志的完美结合。但仅隔四年,在2015年加拿大女足世界杯上日美又在决赛中遭遇,日本女足面对经过四年磨砺,兼具超强身体素质和较一流技术的美国女足,强弱格局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日本女足被美式轰炸打了个落花流水,呈现了被打回“原形”的尴尬窘态[4]。这进一步激发了日本对其足球发展理念深刻地反思。
3.2.1日本足球竞技水平“高原现象”主要表现总体而言,日本男足在巴西世界杯溃败出局,在技战术层面是世界杯上显著的“软传控”崩盘案例。日本队员在身体条件相差较小的亚洲足坛,其较高水平技战术优势成为制胜法宝,但在与世界杯诸强对阵时,不但其技战术没有任何优势,更重要的是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短板”成为了其致命硬伤,整体表象为球风“不愠不火、相对偏软”。传球可选择性和成功率大幅下降,缺乏速度、力度支撑,攻防缺乏侵略性与有效性,凸显了亚洲足球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同样,日本女足在加拿大世界杯决赛美日之战中呈现的窘态与男足“如出一辙”,可谓东西方女足对决的缩影,预示着以日本技术流为代表的亚洲女足优势正在迅速丧失。下面以日本男足巴西世界杯赛为例展开具体表现分析。
首先,日本男足虽囤积了以一定技术见长的本田圭佑、香川真司等世界顶级中场传控球员,但在世界杯赛场上却毫无用武之地。赛后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其进攻核心本田圭佑的传球分布,最多指向的是两边后卫内田笃人和长友佑都,都是16次;其次为两后腰分别为13和14次;而向其前方中锋位置传球仅9次。传球指向性一方面表明,面对世界杯诸强日本队仍然在尝试整体性传控打法,但缺乏向前传球意味着日本队所谓的进攻根本不能对对方球门形成强侵略性、实质性威胁。世界杯上日本队打入的两球,一个是边路传中头球;一是远射。其传统传控打法的最大威胁脚下球渗透却未见开花结果。既使日本队具有一定技术特点的中场组织进攻区域的联系,由于一味追求传控球效果,在强大对手高强度干预下,也很难形成有效联系,更谈不上对比赛节奏控制。与哥伦比亚比赛数据显示,日本两个进攻最关键人物本田圭佑、香川真司之间只有6次传球,其中仅2次是向前传球,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有效联系几乎被哥伦比亚完全切断。
其次,快速防反是足球竞赛得分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追求习惯性传控球打法,日本队通常难于形成即刻快速有效的防反打法,导致绝大多数进攻只能是阵地进攻,缺乏突然性与侵略性,得分难度增大,往往虽掌握了控球权,但不能将攻势转化为得分及胜势。同时,日本队在整体进攻推进后,一旦被断球还面临身体素质劣势,难于形成有效防守并快速反击。如典型表现是其与哥伦比亚比赛,该场比赛日本传球达527次、到位380次、成功率达74%。这些数据均大大高于哥伦比亚的401次、265次和66%,而比赛结果却是日本队1∶4惨败。
再次,缺乏身体素质天赋型球员支撑。在前后场得失分关键区域“头尾平庸”,是制约其竞技水平发展的又一关键。日本队中有诸多优秀传控球中场球员,但由于身体条件限制,缺乏进攻上“一锤定音”的箭头人物与似“定海神针”般让人放心的“终结者”坐阵,导致日本足球根本打不出想要的效果。如在中锋位置上,大迫勇首发两场没有发挥出预期作用,最后一场派上的32岁的大久保嘉人,效果亦不明显。与哥伦比亚比赛数据分析显示:整场比赛日本队虽射门多达23次,但几乎都是禁区外远射,渗透到禁区内的射门寥寥无几,很难形成威胁性射门。另外,缺乏优秀中卫也是日本队的硬伤。无论是今野泰幸、森重真人还是吉田麻也,面对欧美诸强身体劣势明显。
最后,当前日本队竞技水平“高原期”也引发了日本国脚的反思。在巴西世界杯首战日本男足被科特迪瓦队逆转后,香川真司就坦言:“从南非到巴西,这四年我们简直毫无长进!我们为这届世界杯准备了很久,如果这就是结果,那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日本队前锋大久保嘉人也说:“我们只打了半场好球,下半场几乎都在重复四年前过度保守地传控球、缺乏侵略性进攻的错误。”小组赛惨淡出局后,本田圭佑情绪低落地说:“我们表现得很糟糕,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加强。”26岁的内田笃人进行了更深远地反思:“那些现在在校园里踢球的孩子,也许将是日本足球未来的希望。”这些体现了对日本足球在走向世界强队道路上呈现不乐观徘徊状态的反思与自省。
3.2.2导致日本足球竞技水平“高原现象”原因解析日本依据其在足球运动中相对弱势的民族体质条件基础,试图通过对先进的巴西技术与欧洲战术向追求“日本制造”一样做到一种极致,以弥补自身弱点,将日本足球推向更高发展水平[5];为了统一其“整体传控球”技术足球发展路线风格,从2004年日本推行了 “一贯制”足球措施。
所谓“一贯制”足球,指在日本全境内推行统一足球训练教学大纲。从小学6~9岁开始,任何教练员都必须遵照统一教学大纲,在大纲中日本足协有统一的选材标准和发展方向。大纲里就有这样一条规定:日本人受身材限制,所以必须从脚下入手,从启蒙训练时就必须强调传球和控球,让球在脚下控制、衔接起来。日本足协推行的“一贯制”体现为所有国字号球队全部推行4- 4- 2阵型打法,除最高层次J联赛个别球队采用其他阵型和打法外,整个日本从小学到初中,从中学到俱乐部梯队,清一色纯正统一的4- 4- 2阵型[6]。“一贯制”足球举措得到了日本足球界的认可与实施,使日本足球明确、统一了足球选材标准和足球风格方向、目标。这对于日本足球冲出水平有限的亚洲是事半功倍的正确决策,其获得的系列亚洲比赛战绩即是证明。
世界杯是检验足球竞技水平最高层次舞台,走向世界、获得世界杯冠军是日本足球终极发展目标定位。但由于日本 “一贯制”足球实施的彻底性,使日本足球从青少年到职业足球、国家队,甚至包括整个日本足球领域过早、过严地统一了过于偏重整体性技战术倾向的足球风格。强调保护技术型球员,使日本足球在技战术理性层面得到了较极致地发展。然而“把理性推向了极端,实际上就走向了理性的反面;那种把某种理性视作万能的观念,其实正是一种非理性”[7]。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足球从选材标准和培育发展方向过于单一、风格僵化,而且其技战术极致追求也很快迎来了难于继续突破的瓶颈。需要强调的是,看似理性严谨的日本足球环境,其实缺乏营造、强化其他竞技能力要素和个性化、多样化足球风格培育的土壤氛围。归根结底,体能和心理是任何竞技运动能力最具基础性意义的要素,尤其对于直接同场身体对抗的集体项目足球运动而言。首先,日本过于偏重“整体性传控”球技战术极致发展而无形中忽视最基本体质、体能基础的强化,导致在亚洲都处于弱势的体质“短板”,在世界杯赛场更暴露地淋漓尽致,完全超出了日本队本来不错的技战术竞技要素“长板”能力进行补偿效应的范围程度。其体质因劣势凸显相形见绌,导致技战术能力也因此几乎根本无法发挥。其次,在心理方面,日本惯于服从整体的民族文化特点和“一贯制”足球氛围,使日本球员从小就偏于追求与集体保持一致。这种民族性格与足球风格导致日本球员在竞训中表现得中规中矩,不会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球员个性缺乏,球队创造力也大打折扣。最终,促使日本足球呈现了“整体性软传控”,难于形成强有力“有机整体”。缺乏身体素质过人、个性张扬、能在前后场关键攻防区域“一锤定音”的明星球员是其致命硬伤。
辩证地看,日本足球可谓成败皆在“一贯制”技术足球。它使日本足球在短期内取得骄人亚洲战绩,但在走向世界强队道路上却产生了“高原现象”,甚至“南辕北辙”的发展效应,这引发了日本足球界的深刻反省。面对近年来日本足球发展缓慢的问题,日本足协主席川渊三郎表示:“反思发现我们缺乏强有力的运动员体格发展与身体素质天赋型队员的发现、培养。可能日本足球想成为真正的世界顶级球队需要更长时间,甚至需要在一些方面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日本队“传控球”技术路线足球打法仅仅是“小有所成”,就在与世界强队竞技时遭遇了无情打击,使日本足球的迈向世界强队征程处于徘徊状态。这不仅引发了日本足球界深刻地反思,无疑对正在路上的中国足球具有“前车之鉴”。
在1996年日本足协关于日本足球“百年计划”中就确立了2015年要成为世界前十,2050年世界杯夺冠的终极足球梦想定位[8]。采取的联赛、青少年足球人才培训、国家队训练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尤其推行的“一贯制”足球,使日本足球在身体素质等体能因素差异不大、水平弱的亚洲足坛,短期内取得了“立竿见影”的阶段性进步与战绩,也连续获得了数次世界杯决赛圈参赛权。
但由于日本足球一味追求技术足球,使竞技能力发展出现了单一僵化的偏颇现象,同时竞技能力基础性要素“短板”反而日益凸显,导致日本足球在世界杯终极目标征程上水平、成绩始终徘徊不前,甚至几度被打回尴尬“原形”。可见,日本足球发展虽使其在亚洲竞赛阶段、层次有所突破,但针对其世界杯终级目标定位道路上可谓走了弯路。这启示我们在中国足球振兴中足球文化风格的选择,必须防止过度单一僵化,并处理好短期与中长期目标定位的统一性问题。
文化学规律指出文化多样化是驱动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过度同一化不利于文化繁荣发展[9]。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足球实践表明,世界足球文化风格正是在践行着不断融合、同一化与基于民族文化生态基础上鲜明的民族多样化的辨证统一张力下前行的。多元化民族足球文化张力,使世界足球更具生命力。
善于学习与模仿的日本足球过早、过严地同一化其以技术为根基的“传控”球风格路线。虽在技战术方面试图达到极致而小有所成,但导致了其打法偏于教条僵化,缺乏营造一定的多样化文化张力氛围,导致缺乏营造培育身体素质超强、个性化优秀选手的文化土壤,最终导致与欧美劲旅竞技中整体性球风偏软,并缺乏优秀中后卫和中锋关键位置的竞技致命硬伤。既便其女足的优先发展优势也在迅速丧失。
没有文化融合与同一化就难于积淀与传承;没有文化多样性就缺乏生命力[10]。这启示我们在中国足球探索民族化振兴道路上,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与足球竞技规律,切忌“一统就死、一放就乱”,掌控好文化发展弹性活力“度”量空间,正确处理足球振兴中文化同一化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竞技能力指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主体条件或才能,综合表现为竞训过程中的体能、技能、战能、心能、智能等要素的总和。不同运动项目、不同个体运动员竞技能力均由这五要素(或称五种子能力)组成。任何一个运动项目、任何一名运动员都应从这五方面去发展竞技能力[11]。但在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构成中,各子能力作用、价值不同[12]。其中体能包括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是运动员自身物质基础。在竞技能力中,体能既具鲜明项目特征,又具有重要基础性意义。
同样,足球运动竞技能力也由以上五种子能力要素有机构成,其中体能要素具有基础性意义,而其他技战术等子能力则属于侧重专项层次。尤其对于体质基础差异化较显著的各民族国家参与国际足球竞技而言,如何抓好体能问题是发展的基础。日本足球和美国足球崛起实践证明,足球技战术的打磨与完善需要时间周期相对短,如美国女足在前后仅隔四年周期的世界杯上技战术能力的快速发展。而在足球体能要素中的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等因素是最难于在短中期内有质的改变与提升的。它是以国民体质为根基,需几代人积淀、进化发展的。可见,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尊重足球竞技要素规律,在迈向世界足坛征途中体能问题应始终视为竞技能力要素的重中之重,将发展短、中期目标统一于终极振兴目标之下,切忌产生“南辕北辙”的不良发展效应。
“木桶理论模型”原是经济学界在描述经济结构时创立的。它勾勒了竞技能力构成因素非衡结构,强调“短板效应”对系统的影响,侧重追求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相对平衡,在训练实践中偏于“补短”;“积木理论模型”则不仅承认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同时强调优势因子在一定范围内对弱势因子具有补偿效应,通过“扬长”可保证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不断发展。以上两种理论各有自身不足,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阐释了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状态,故将两者组合称为“双子模型”[13]。“双子理论模型”运用在竞训中,可以根据运动员在特定阶段、特定时刻竞技能力结构的不同特征,兼顾不同阶段发展目标要求,选择性确定训练主攻方向,决定集中时间和精力是“扬长”还是“补短”,力求有效掌控运动员竞技水平、成绩。 日本足球技战术能力通过极致发展,在亚洲各国球员身体素质差异不大的背景下,可通过“扬技战术之长”的发展策略取得了一定的竞技优势、成绩,但当日本队面对世界杯诸强时,日本足球既相对缺乏技战术优势,谈不上“扬长”,同时由于强调“一贯制”技术足球路线局限,使身体素质等相对弱势竞技条件凸显,最终导致体能劣势“短板”无法得到有效补偿,成为其失利的硬伤。这启示在中国足球发展中,必须尊重竞技能力结构基本理论依据,并结合世界足球发展趋势,以终极振兴目标为行动指南,科学运用竞技能力“扬长”与“补短”效应。
“对手是握住成功的另一只手。”通过对日本足球的分析,启示我们在未来迎战日本队时,总体而言在防守方面可采取强化人盯人整体防守与中场盯防策略,重点切断日本队中场核心本田圭佑、香川真司等关键人物有效“传控球”的联系及其承上启下的前后场衔接作用,尤其对前场的威胁性助攻;有效防止其形成快速衔接防反打法,减缓其进攻速度,使其将进攻演化为易守的阵地进攻;再通过后场密集贴身紧逼盯人防守遏制其有效传控球,有效降低日本队进攻性。在进攻方面,要强化由守转攻即刻向前简练、快速防反打法冲击力及有效性,通过武磊、郜林等速度“天赋型”队员对其防线形成措不及防地快速打击;并充分利用于大宝等强力中锋的身高及身体素质过硬的优势,注重前场任意球等空中与速度优势相结合的打法,形成对日本队的致命一击。
作为亚洲翘首的日本队在巴西世界杯如此狼狈地铩羽而归,让整个亚洲足球界陷入了反思,那我们的出路在哪?
日本足球启示我们统一民族足球风格具有积极的发展意义。“一贯制”足球的彻底实施,使日本取得了骄人亚洲战绩[14]。但同时启示我们各民族足球竞争并非简化逻辑的足球“拿来主义”,一味地醉心于模仿其他民族足球风格难以形成本民族足球核心竞争力。一只滚动的足球浓缩着同等厚重的各民族与世界文明信息,国际足球竞争实质是现代足球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生态土壤结晶而成的独特民族足球文化生态整体性竞争的聚焦与缩影。只有尊重现代足球竞技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充分整合本民族文化生态基础特色优势,不断弥补劣势,才可能不断强化、形成民族化足球核心竞技优势,继而迈向终极振兴。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依据足球竞技规律强化本民族文化生态所蕴涵的足球文化竞技优势或潜优势要素,通过“扬长”培育中国足球国际化核心竞争力;又要控制中国足球竞技“短板不能过短”而超越“扬长”的补偿效应范围。因此,笔者认为,结合中华民族文化生态底蕴特色优势与国际足球竞技趋势,整体结构性提升国际竞争力才是中国足球终极振兴的必由之路。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S].北京: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教研室,1999.
[2] 田麦久,刘大庆,熊焰.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双子模利”的建立[J].体育科学,2007(7):3~6.
[3] 新华网.日本溃败警示中国足球[BE/OL].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4- 06/25/c_1266685/2.htm.2014- 6- 24.
[4] 孙璐.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亚洲球队竞技表现的文化哲学阐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1):12~15.
[5] 李林.世界足球与文化根源及其对中国足球发展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4)19~21.
[6] 张宝强.日本国家足球文化的构建及其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5~18.
[7] 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8] 张旭嘉,龚波.日本吸收先进足球文化的成功经验对中国足球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5~41.
[9] 庄鸿雁,张碧波.中国文化生态学史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10] 张宗友.从中日体育文化差异看中国足球文化的本位回归[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5.
[11] 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46~148.
[12] 熊焰,孔祥宁,李景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评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52~57.
[13] 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1):41~46.
[14] 龚波,董众鸣.西方文明视域下现代足球的内涵及对后发国家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