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亲情兼谈大师的人生哲学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2016-02-12 11:46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王闻丹
浙江经济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人生哲学我们仨不争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王闻丹

谈亲情兼谈大师的人生哲学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王闻丹

“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105岁的杨绛先生“回家了”,朋友圈里一片哀恸和不舍。留给世人的,翻译界、戏剧界成就外,更多是她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已逝丈夫女儿的那片深情。

回忆是最温情的悲伤

《我们仨》,书名看似平淡却饱含深情。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第三部分标题,也是本文最直接感情描述部分,那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思念,远胜于无数华丽辞藻。在书里,她一个人思念拙手笨脚、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子那样一把抓的钟书,思念酷爱读书的钟书、思念做错事的钟书、思念工作的钟书、思念生病的钟书;她一个人思念她的生平杰作女儿阿媛,思念儿时圆圆倒识字的趣事,思念圆圆像极爸爸的“格物致知”,圆圆每一次成长都刻在她的脑子里。

《我们仨》是一篇回忆录,更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那些合照、书信、诗词手稿以及手绘画,读者也许一阅而过,但对作者而言却是最珍贵财富。点点滴滴,那些美好过往仿佛又出现在眼前。

忆起最爱的外婆,外婆因肺癌,后期生活质量糟糕透了,只能依靠止痛药暂时克服疼痛。双手颤抖的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周,看外公的照片、年轻时的毕业证、和大外婆的书信往来。有时候是让我念给她听,她闭着眼睛听着、回忆着、想念着。也许杨绛先生临终前也是这么和钟书、阿媛“见面”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温暖

血浓于水,再大成就,也逃不开为人夫妻、父母、子女的角色定位。杨绛先生的家庭,和无数家庭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但他们乐在其中,只因他们在一起,杨绛先生在书里写道“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最近常看中央一台寻人节目“等着你”,亲人出现在大门打开的一刹那,抱头痛哭的场景让我落泪。缺失多年的亲情,瞬间爆发了。比起那些被拐的孩子,比起一直寻找在路上的父母,比起那些破碎的家庭,比起从小就被剥夺的亲情,命运要对我们公允许多。

我的命不好,11岁父亲就去世了,那年妈妈只35岁。我的命也很好,多年来妈妈一直陪伴左右。老公是个粗心的男人,唯独给亲人电话不曾忘记,天天坚持给公公、婆婆电话。公公也如此,出门在外坚持给儿子、老婆电话。儿子出生后,婆婆来了杭州,两个妈妈姐妹相称,和和睦睦。我们是幸福的,没有空巢老人的担忧,妈妈们的饭菜和叨叨恐怕是最幸福的事了。

不争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我们仨》里写道,“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他们一家人的写照,钟书不屑争,即使胡乔木同志任命他为社科院副院长,一年后仍以“尸位素餐,于心不安”为由提出辞职,未获批准,就不用秘书,没有办公室,不坐车,只领研究员的工资。杨绛也不争,清华大学让她从打临工转为专职教授,她也放弃了,宁愿做临时工,留下大把时间可以看书干自己的事情。大师们好像都不愿争,季羡林也说“真理是愈辩愈糊涂,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

我婆婆是个善良的人,她的人生哲学也是“不争”。三个不同家庭的人生活在一起,怎么可能没摩擦呢?和睦的生活主要来自婆婆的不争,妈妈生性直来直往,难免有些强势。有分歧,婆婆也不和妈妈争,我们三个女人经常会撇开老公,坐在床上聊天,各自谈过去的生活。有了这样的沟通,互相都会理解对方某些习惯的根源。

老公大概遗传了婆婆的秉性,有些单纯,也不求“上进”。他在破格提副教授后,就不再热心教授的事情了;他也不去做研究生导师,因为担心“误人子弟”;有次系里评学术某奖项,按照他10多篇SCI条件,我觉得非常符合。但他不肯参选,架不住我的“威胁”,填了报名表。事后竟落榜了,虽然奇怪但也没深究。后来他告诉我,他给系主任写了一封邮件,让领导不要考虑他,他不想和其他同事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争有争的道理,不争有不争的理由。随着年岁增长,我的性子也有了变化,对于他人评价,相信“清者自清”,也坚信“日久见人心”。也许这样的人生会有些吃亏,但不争了,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猜你喜欢
人生哲学我们仨不争
张之洞的“三不争”
我们仨
艾草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读《我们仨》有感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不争的函谷古道
不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