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2017-05-06 12:35韩洋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回忆我们仨文学作品

韩洋

摘 要:《我们仨》作为九十二岁高龄杨绛女士的回忆录,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位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不平凡的人生追求,全书以回忆的方式真情实感地记录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人格魅力。全书的三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和谐统一,虚实相映地让整部作品蕴意深刻,发人深思,对我们在撰写回忆录式的文学作品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我们仨 回忆 文学作品

我们仨讲述的是杨绛一家人快乐而艰难,有时候又痛苦的日子。全书用了朴实的语言,和生活化的态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只有家,才是我们人生,最后的也是最好的港湾。杨绛先生的是一个学者家庭,他用几十年家庭生活里面平淡无奇且相聚相离的一些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一家人简单朴实的幸福生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讲述的是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分讲述的是我们仨走散了。而第三个部分当中,主要是讲述了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以及那古驿道上相失三个部分。

我们仨从女性视角,以细腻的笔触,平实而细腻的语言,用巧妙的空间安排,揭示了一个善良美好的家庭世界,深刻地表达出来对人们的,尤其是对亲人的深深不舍。作者在小说结尾所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 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 还在寻觅归途”。寓所与驿站,古驿道和医院,虚虚实实,相互交错。虚实交错中,使读者仿佛亲历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作者以看似简单的梦境,巧妙的空间安排推动小说的发展进程,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温馨感人的作品。[1]

1938年,杨绛和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时值抗战爆发,他们一待就是两年,又是一年,一家三口均由广西乘船回到上海,珍珠港事件后困在了那里,杨绛说,沦陷上海是他们夫妇最为艰苦的一段日子。钱钟书虽然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可是薪水却不多,大环境的恶化,一家人的生活困顿到了极点,患难见真情啊,这个时候的杨绛,作为一个妻子,对丈夫的事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我们仨》自始至终彰显着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一是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二是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宁和凸现。[2]或许有人会觉得,杨绛作为一个妻子,操持家务,那是他的本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杨绛不仅仅是一个妻子,同时还是一名学者,我们不难理解,定义为薪水如命的学者,这样的牺牲,那是意味着什么?

《我们仨》,杨绛写它时已给九十二岁。这是一本回忆生命的书。一个走过广大世界的人,在回望自己的生命历程时,却只有三个人在陪伴自己:丈夫、女儿、还有自己。作为一个足迹曾经遍布广大世界的人,我很惊讶,可同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杨绛如此的回忆不是一种别样的生命意识么?一个人如一滴水降落于滚滚红尘之中,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可是到底终有几个人会与你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呢?

《我们仨》沉静而舒缓。杨绛永是这样的从容,可是,在挚爱的人已离自己而去的现在,这从容背后会有着怎样的痛彻心扉,长歌当哭后的平静?唯有回忆才能让我们重拾过去的时光。沉浸进去,默默的,别有一丝声响啊!别有心的涟漪的起伏啊!就让我们沉浸在过去的好时光里啊!就权当又活了一回。思索太痛苦了吧。回忆回忆,漫漫的长长的。

如歌如泣如诉的岁月像黑白片在眼前閃烁,曾经的酸甜苦辣悲喜哀愁在重温中唯有温暖、眼泪、叹息,以及现在我还不能完全体会的杨绛的宁静。青春岁月,读书、游览、爱情、大自然、人类伟大的文明,多美!后来磨难伴着逝去的岁月来了,丈夫钱锺书受到各方不公的打压,还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可是爱女先离自己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情何以堪;现在丈夫也离自己而去,真的孑然一身了,这却是太苦了吧。生活还得继续。不,是生命还得继续。杨绛一定记得当年自己书写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杨绛散文》扉页上的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读着这样的诗,我触着的是杨绛的宁静,体味的却是我自己的伤悲。接下来的岁月,就唯有回忆了吧,《我们仨》将丈夫以及女儿的灵魂和自己的捆绑了一起、著书、翻译、回忆,都是和他们在一起。

书中说道钱锺书:“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突然走掉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越远,越怕从此不见。”

对女儿钱瑗,作为母亲的杨绛有过多少次的愁肠百结啊。回想钱瑗两个月大时,因自己没有置备好奶制品使女儿由一个胖娃娃变成了“瘦小子”,她说:“我深恨自己疏忽”。随着女儿的渐渐长大,为了满足女儿的求知欲而买了一本叫《苦儿流浪记》的故事集,可当自己看到女儿因苦儿的悲惨流浪生活而痛哭流涕时,她说“我简直在虐待她!”可是现在:“钱瑗走了,钱锺书也走了,‘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我”一个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也像冬日的阳光那样平静而柔和,即使像“文化大革命”那段岁月中,已经扭曲了人的心灵和岁月,那么在杨先生的笔下,只不过是对生活变化的一种适应。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也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却处处洋溢着思念,这种思念是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如今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女士形影孤临,但是活在回忆中也能够做到如此的甜美,那么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这种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也许它正是支撑着杨绛先生的精神力量。

纵是生死两茫茫,思念依旧挂心肠。爱,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爱,对知识不懈追求的爱,对世界未知的爱,所有交织成复杂网状的对生命不弃的爱成了杨绛女士更好活下去精神支柱。于是,有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不尽感慨!有了在“我”的世界里只有“我们仨”的定义。

《我们仨》全书彰显出了杨绛先生一如既往的艺术表现风格,以一位知识女性温文尔雅的优美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了平凡如实的家庭生活,但在这平凡中却又蕴藏着对亲人的无限追忆和怀念。文章明白晓畅, 娓娓道来, 如叙家常。作者已年逾九旬, 文笔依然清新秀丽, 所写的都是日常的枝节, 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拥有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股朗朗清气。[3]

作品全篇反映出杨绛先生对家庭的质朴感情,尤其是这种回忆录式的文学作品写法对我们写作有着很大幫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回忆录式的文学作品具有史实性的特点。每一篇回忆录作品都是作者对自身经历或社会现实的思想认识和客观记忆,或者是对作者内心世界尤其是过往记忆的客观反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以说是作者所经历的社会生活的萃取与升华。通过“我们仨”的阅读提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汲取生活点滴,汇聚生活感悟,凝练生活智慧。

其次,回忆录是记录当事人回顾自身经历所形成的文字或音像资料。作为史料,回忆录涉及自订年谱、自传等多种体裁的史学作品。回忆录的本质是记忆资料 ,所回忆事件的史学价值、当事人对所回忆事件的参与或知情程度、当事人回忆的准确性决定着回忆录本身的史料价值。[4]所以对于回忆录的整理和解读,必须要基于其是记忆资料的特征,即通过事实的回溯和追忆,形成客观可靠的参考资料和文献资料。

第三,回忆录是当事人对人生经历的主观遴选与信息处理。所以可以认为,回忆录是经过主观认知加工过的逝去记忆,是一种有效信息的个人甄别与筛选,属于二次加工过的历史事件描述。所以作为回忆录类型文学作品的撰写,可以采用条块化的分类模式,将碎片化的记忆进行重新分类和编组,以便更好地为回忆录式的文学作品撰写提供有效的信息素材。

综上所述,《我们仨》作为一部经典的回忆录式的文学作品,取材虽然生活化、但立意却是非常社会化,对于我们学习文学作品的撰写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书中质朴的家庭情感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杨绛先生伟大而又平凡的大爱,这在当前物质利益横流充斥的社会思潮中,提供了一道不可多得的真情盛宴。

参考文献

[1] 方菊.杨绛小说《我们仨》的叙事空间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6-127.

[2] 林少雄.论杨绛《我们仨》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112-114.

[3] 凌晓蕾.涓涓细流终归海 平凡当中见真情[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1):74-77.

[4] 李良玉.回忆录及其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J].社会科学研究.2004(1):121-123.

猜你喜欢
回忆我们仨文学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仨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读《我们仨》有感
论迟子建抒情小说的散文化特点
地方文献专题资料搜集的实践片段
文学作品与数学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万人如海一身藏
光影的情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