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互联网治理工作中,新的管理问题不断涌现。如不加强管理,将影响“互联网+”行动的健康发展。
目前互联网治理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齐抓共管格局初步建立,协同治理体系亟待完善。江苏高度重视互联网管理,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格局。但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一是没有广泛吸纳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参与。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网民表示支持政府发起的各项网络治理行动,但网民参与互联网治理的渠道缺失。二是管理部门间存在着职责模糊交叉、资源分散的状况。三是互联网治理的缺乏国际交流,在全球和中国互联网治理中江苏发声不足。四是现有互联网治理人才队伍不能完全满足省内网络治理需求。
互联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依法治理进程有待推进。江苏重视互联网法制建设,先后出台多项互联网治理政策。但随着网络强省建设,现有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暴露:一是互联网管理政策呈碎片化,缺少全局性、系统性的约束。二是地方性法规缺位。近年江苏出台的近160项地方性法规中,涉及互联网治理的法规数为零。这种地方性网络安全条例的缺失,与日益迫切的互联网依法治理要求并不相符。三是互联网执法力度不强,法治思维运用不足,依法治理进程尚待大力推进。
互联网经济规模增长迅速,但创新创业氛围有待加强。据统计,2014年江苏信息化应用效益指数为102.55,位居全国第一。但随着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现有互联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显现:一是互联网能量远未释放。数据显示,江苏网络化社会指数仅为0.6809,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发展不够。二是互联网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企业大而不强,与北京、广东等地相比,江苏尚无进入全国十强的互联网龙头企业。三是推进“互联网+”和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配套不足,至今尚缺实际落地政策措施。
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自主防护水平有待提高。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江苏光缆总长度位居全国第一,信息化发展指数、网络就绪度指数位居全国第二。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一是受网络安全攻击数位居全国前列,网络安全形势日渐严峻。二是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缺位。现江苏多数互联网机构使用的关键产品大部分来自于思科、IBM、甲骨文等美国企业,网络防护自主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互联网安全突发事件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互联网文化环境日趋完善,网络安全文明意识有待强化。近年来江苏着力净化互联网生态环境,网上正能量日益强劲,网络空间日渐清朗。但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现有网络生态文化中问题依旧存在。一是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度不足,共同维护互联网文明的意识有待加强,网民网上信用体系建设尚待推进。二是网民网络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用户侧网络安全防范沦为空谈。三是网络运营行业自律不足,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互联网环境的责任意识尚待加强。
加强互联网治理的对策建议
制定网络强省战略,强化协同治理体系。为提高江苏互联网治理水平,加强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其中主要任务有四:一是制定网络强省发展战略,以网络强国战略为依据,明确网络强省建设目标、推进计划和实施步骤。二是梳理互联网协同治理体系,完善治理组织构架,明确部门管理职责,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的积极性,推进构建政府、企业、媒体和社会大众等共同参与的互联网协同治理体系。三是培育治理人才,发挥江苏科教优势,加强互联网治理人才培养,依托省内高校建立数所网络安全学院。四是加强互联网治理宣传,如举办“江苏互联网发展高峰论坛”等国际活动,增强江苏在互联网治理中的话语权。
规范网络管理法规,推进互联网依法治理进程。一是确立网络安全领域法规框架,梳理已有网络安全法规条款,构建结构完善、层次清晰的互联网治理法规体系。二是加大互联网执法力度,依照现有法规政策,明确运营商、网站和网民主体责任,对违反法律的行为严格追究法律责任,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三是出台江苏省网络安全条例,依托江苏作为网络大省所遇到具有先发性、典型性的问题,制定符合江苏实际的网络安全条例,完善互联网治理政策,推进网络空间法制化建设。四是积极进行法治宣传,开展互联网依法治理宣传周等活动,在各单位、社区进行宣传,以强化公民的互联网依法治理意识。
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信息经济发展。主要行动有三:一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二是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有机融合。打造互联网产业链,培养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互联网品牌企业,支持互联网企业上市,建设一批省“互联网+”特色发展示范区。三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积极宣传贯彻国务院和我省有关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快江苏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以电子商务为重点大力发展网络交易和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淘宝村”、“电商村”,同时强化物流建设,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形成互联网创新创业新热潮。
发展自主可控技术,提高网络防护水平。主要做法有三:一是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网络提速降费指导意见,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二是加强自主可控网络安全技术研发。设立省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发展自主可控的网络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获取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自主权。建议在推广使用国产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在实施去“IOE”化的过程中重点培育一批我省网络信息安全重点骨干企业。三是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明确其中规范与标准。常态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构筑要害部门和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火墙,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全寿命、全过程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加强互联网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管理和处置机制。
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建设清朗网络空间。主要建议有四:一是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度。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加强“网络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宣传,做好正面引导和批评教育工作,在破立结合的过程中提高网民自我教育、自我防范意识。二是引导网络运营商增强行业自律。对网络运营商进行多方面约束,使其在提供设备和内容时能够做到自律。三是加强网民文明用网教育。对网络用户,采取媒体宣传、社区学习等方式,使其了解网络清朗的重要性;深入开展净网专项行动,实现网络健康发展、网络运行有序、网络文化繁荣、网络生态良好、网络空间清朗的目标。四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确定考核评价指标,定期对全省各市、县网络空间安全度、清朗度进行考核评价,形成倒逼机制,在制度上保证清朗網络空间行动的实施。
〔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学戚湧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强国治理的路径与对策研究”成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钱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