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文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2016-02-11 14:01张志元郑吉友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劳模升级制造业

□张志元 郑吉友

劳模文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张志元郑吉友

劳模是企业形象的象征,劳模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文化关怀铸就生产力,传承劳模文化,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劳模文化融入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短板在于,劳模文化对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劳模文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效应不显著、弘扬劳模精神的工业精神与制造文明缺失、劳模文化涵养的制造业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增强。我国要实现劳模文化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构建劳模文化引领的多维度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更多放在自主创新上,传承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助推制造业创新价值链,营造劳模文化涵养制造业创新的制度环境,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

劳模文化 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 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劳模文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独特作用

尊重劳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表达过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理念,并强调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劳模是企业员工的杰出代表,是企业形象的象征。我国的劳模现象和劳动模范迄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它孕育成长在革命战争时期,发展壮大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时俱进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PP7-9)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模的范围突破了单纯的生产范畴,所涵盖的领域拓展到科技、卫生、体育等行业,涌现出了大量时代先锋和劳动模范,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张重要名片。劳模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在企业发展中有着导向、示范、激励、带动等重要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劳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劳动模范这个优秀集合体的长期实践与创新活动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创业精神、助人风尚、劳动品格的总和。[2](PP23-26)劳模文化包括劳模价值观、劳模精神、劳模形象、劳模品牌等。劳动模范是最美的劳动者,充分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劳动模范在劳动技能、创新方法、管理经验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3]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模范,体现了工业化进程中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如“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当代活雷锋”鞍钢工人郭明义、“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构成了不同发展时期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典范,体现了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一种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4](PP98-99)在制造业领域,就是要在继承“劳模精神”的基础上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精益求精、生产优质高效的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支柱是中国制造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传承与发扬劳模文化的独特作用,有利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一系统工程,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和主要引领的制造业发展新模式。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早日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发展形势所迫、世界大势所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5](PP119-129)纵观世界经济,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因。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必须坚持强化激励,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实现引领型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重要支撑。“中国梦”中国和世界都需要,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制造强国梦的关键所在。创新,才是企业生存的密码。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技艺超群的技术能手、职业先锋,更是广大劳动大众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劳模精神汇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和生产财富的源泉,积极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劳动氛围,将劳模文化发扬光大,努力让每个企业、每个车间都洋溢着一种为国家之强盛而创造精品的向上精神。

二、劳模文化融入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短板分析

(一)劳模文化对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发挥不足

劳模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制造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劳模文化是一种推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精神动力,集中表现为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和创新意识,能够转化为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一个国家,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一国综合国力的根基,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物质载体。新常态阶段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由“粗放发展”转变为“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其中首要的内容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其目标是实现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当前,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和难点就是制造技术、制造工艺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的现实,主要体现在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不强,而核心问题是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呈现出来的是产品,产品的核心是技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人才,但是我国制造业企业中懂管理的高技术复合型人才比较稀缺。企业对劳模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不够,导致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文化引领作用不显著。因此,发挥劳模文化对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新常态下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二)劳模文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不显著

做好制造业这篇大文章,根本出路在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国家就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多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是要素驱动,包含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科技与资金等要素,而对劳模文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创造力、凝聚力重视不够,长期推行的粗放型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益突出。同时,税费、评估等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较高,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削减力度不大,“吃拿”减少了,但“卡要”在一些行业领域依然存在,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已经影响到创新驱动战略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实施效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在新旧动力转换时期,也是制造业企业谋求转型升级的最关键时期,劳模文化为创新驱动战略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作为制造大国,我国传统制造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当前,转型升级倒逼改革创新,创新是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劳模文化的积极践行,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但以劳模文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三)弘扬劳模精神的工业精神与制造文明缺失

经过新中国6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经济体量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快而不优,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实现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制造业发展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面挤压,依赖传统优势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实现我国工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多强调产业结构、技术贡献等因素的影响,如我国制造业技术贡献率较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严重制约了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及新产品的开发。高端制造业规模偏小及其综合竞争力不强,没有强大的产业技术优势,产业价值链不完善且还主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服务化制造业发展滞后。[6](PP27-3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制造业企业需要将为人民提供更多高质量、优性能的产品作为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伴随着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新出现的知识经济对传统工业经济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引导、完善、替代作用,逐渐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7](PP45-50)当前,以精致文化为特征的“工匠精神”正在成为工业精神与制造文明的主流。“德国制造”能够给消费者以“结实、精细、安全”的使用感受,正体现出了德国工业精神的的精髓,即“专注、严谨、完美和秩序”。由于新时期劳模精神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重视不够,受“山寨文化”的影响导致廉价质低成为了中国制造的代名词,弘扬劳模精神的工业精神与制造文明缺失,对中国制造所蕴藏的文化精髓提炼不够,成为阻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又一痛点。

(四)劳模文化涵养的制造业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回首全球工业化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与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饱尝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吃尽了“微笑曲线”低端的苦头,加快科技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当前,创新驱动战略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全球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竞争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增强劳模文化涵养的制造业自主创新意识,是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举措。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优秀企业文化的支撑和推动。一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依然难以摆脱高消耗、高污染、低排放的传统发展老路,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企业强,则国家强。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与之相伴的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市场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竞争,煤炭、钢铁等行业中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创新活力,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很多行业缺乏反哺社会的责任意识。同时,“廉价低质”形象、“赚钱快”理念影响着大量企业界人士,真正开展自主创新的制造业企业凤毛麟角,这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健康发展,难以有效提升我国制造软实力,因此迫切需要发挥劳模文化涵养制造业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价值。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要与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逐渐契合,培育回报社会的健康企业文化,进一步扶持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制造业企业,使之快速成长起来。随着我国制造业告别低成本、规模化竞争,我们迫切需要在劳模文化涵养下形成一种追求卓越的制造业自主创新意识,大力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

三、劳模文化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攻略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大调整大转型时期。面临着全新的国际环境,重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机制,必须把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培育并积极践行新时期的劳模精神,通过质量提升“去产能”,实现创新驱动“补短板”,加快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

(一)构建劳模文化引领的多维度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

世界工业化的历史表明,工业化的发端与推进都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离开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任何工业化的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加快推进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主要体现在大力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进行技术改造,增加科技投入,并对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直接给予税收抵免,不断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道路,逐步占据科技制高点。[8](PP141-143)在经济实现起飞和社会发展都进入较高阶段之后,创新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崇尚创新,企业才有明天,国家才有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时期的劳模是科技创新的探索者,是现代化的劳模,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劳模,对促进技术创新、企业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大量高校毕业生从事制造业相关行业,成为新时期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代表。我国大批科技型产业工人异军突起,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撑。[9](PP144-149)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尤其要积极运用劳模精神的引领作用,真正带动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2016年4月25日,顺应“中国制造2025”和“工匠精神”发展趋势,全国百所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大会在河北邢台举行,有利于推进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2016年4月,我国制造业PMI站稳50%,经济企稳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实施差别化的帮扶政策,对于大型骨干企业,要发挥其研发资源集中的优势,鼓励其培育具有独创性的核心技术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鼓励形成技术创新的网络体系,作为核心技术的补充,积极进行应用性创新。[10](P142)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对于科技成果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形成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更多放在自主创新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素质。进入21世纪,劳模涵盖的领域更加广泛,劳模代表由苦干型向创新型、劳动型向知识型悄然转变,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人才以及新型技工大量涌现,2015年的劳模评选表彰中,企业一线职工占到了企业人选的67.5%。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命题,本质上是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制造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向质量、效益、内涵、集约方向发力,发挥创新驱动对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乘数效应,逐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工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如三一重工将每年利润的7%投入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一批新时期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产业技术工人快速成长,从被外国同行嘲讽造不出长臂泵车到破解混凝土长泵输送的世界难题,注重技术研发创新的三一实现了从“追赶者”到“超越者”的角色转变,打破外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使三一在全球机械制造品牌中独占鳌头。可见,只有创新才能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拥有“独门绝活”;只有在一线工人中培养更多高手,才能创造出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实现全流程的优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未来我国仍需要发扬当代劳模精神,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行动计划,积极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夯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三)传承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助推制造业创新价值链

当代劳模代表已经由苦干实干为主转向高科技、高知识、生产服务等方面综合发展为主,坚持“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永无止境”,逐步形成了科技创新环境下的新时期劳模精神,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劳模是“智造者”,智能制造的核心是自主创新,通过传承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助推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有效提升我国制造业高端供给。劳模就是模范,秉持“站着是面旗,倒下是标杆”,实现劳模文化和生产经营“两个轮子一起转”,推动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相互交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是打造创新链,路径是从制造链到制造创新链、再到制造创新方法链。[11](PP33-37)在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需要大力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而我国制造业能否跨越发展的“陷阱和高墙”,直接取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即创新制造业价值链。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在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走出衰退、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发展需要有战略定力,尊重发扬劳模文化的积极作用,崇尚大国工匠精神,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依靠产品质量和信誉服务赢得市场竞争力。在全球经济正迈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正经历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蜕变。未来制造业的设计创新和技术研发将成为个性化制造的焦点。作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在响应从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高铁精神所产生文化影响力,形成追求完美质量、提供专业服务的理念,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塑造中国品牌,“中国制造”正积极推动全产业链的产业调整,通过嵌入工业设计、工业文化来改进“中国制造”产品、提升“中国智造”价值,努力打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制造业企业不能再走传统低端、同质竞争的老路,只有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将我国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努力抢占产业链高端,制造业企业才能站稳脚跟。[12](PP316-321)2016年4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国办发〔2016〕18号)强调,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大力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质量素养,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塑造精益求精、追求质量的工匠精神。广泛开展技术改进、质量攻关等多种形式的大众化创新活动,推动质量技术万众创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后危机时代,充分发挥劳模文化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逐步推进我国制造业从生产导向转为研发导向,实行关键工序实名制操作、做到工序一口清,打造“双创”生态,以传承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助推我国制造业重塑创新价值链。

(四)营造劳模文化涵养制造业创新的制度环境

当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并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在我国,广大劳动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坚持和践行创新理念,基础在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新意识,提升劳动者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激励劳动者创新思维和创新积极性。[13](PP13-19)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繁荣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一大批受人尊敬的企业家真正在践行劳模精神,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精神,流淌着勤劳致富者高贵的道德血液,将个人抱负、企业发展与国家前程紧紧连在一起。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需要用活、用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政策精神,先行先试,主动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冒险和创新。企业家精神的发扬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制度要完善,二是政策要稳定。[14]目前,制造业企业中涌现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创新尖兵,以劳模精神引领创新文化,用工匠精神雕琢创新人才,真知力行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中国制造”要形成新优势,必须处理好社会监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伴随着我国低成本要素优势减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运行潜在性风险增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旧动能转换不可逆转,并正在开始转向科技教育人才,转向创造、创新、创意等新动能。全球经济的低迷和技术竞争的加剧将倒逼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才能摆脱“两头受挤压”的尴尬境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通过制度建设乃至立法,规范约束政商关系,地方政府官员要敢于与企业家互动,共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今后,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让产品及产品承载的文化,同消费者互动,真正将物质生产和人的消费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构建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打破束缚人们思想的制度桎梏,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把我国制造业发展成为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的优势产业。

总之,面对挑战与机遇交织的复杂形势,转型升级是我国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防止产业空心化的必由之路。制造业转型升级不单单是制造业本身的任务,也牵涉到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和配套服务,我国已经具备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创新驱动战略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已成共识。顺应全球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竞争格局深度调整的新趋势,我国政府需要在定力、企业的耐力和社会的承受力的协同培育下,积极发挥新时期劳模文化的独特作用,弘扬劳动精神,拼力突围,努力实现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劳动托起制造强国梦,任重道远。

[1]王永玺、张晓明.简述中国劳模的历史发展[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陈勇.劳模文化的社会效应及其价值趋向[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3).

[3]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02).

[4]田鹏颖.郭明义精神论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刘名远.新常态下“中国制造”战略升级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4).

[7]齐心.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精神动力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

[8]杨宏伟.中国特色工业化理论与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9]张志元、李兆友.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15(6).

[10]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4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11]郭新宝.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3).

[12]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3]程恩富、谭劲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1).

[14]吴一平.重在激发企业家精神[N].人民日报,2016-06 -20(11).

(责任编辑:李贝贝)

F124

A

1243(2016)04-0078-006

作者:张志元,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郑吉友,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邮编:1108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大项目“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15ZDB0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后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工业强国建设问题研究”(13CGL006)、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探索导向重点项目“全球经济调整下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与路径创新研究”(N130214002)、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制造强国建设问题研究”(WJQ2015015)与2016年度辽宁省咨政建言课题“关于产业升级对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问题研究”(2016lslzz-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劳模升级制造业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回暖与升级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