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智(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轨迹
李云智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
摘要: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尊重人才到实施人才优先的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重要作用的认识实现飞跃;从把干部和知识分子视作人才到“人人可以成才”,大大丰富了对人才内涵的理解;从注重个人的培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化人才培养的环境,深化了人才培养的理念;由“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实现了人才管理方式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轨迹,反映了党对我国人才工作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培养规律认识的深化,推动了人才工作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轨迹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国都在加紧进行人才资源的开发,“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才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把人才问题纳入到富国强民的总体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才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探索人才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树立人才意识,有利于提升人才使用的有效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对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载体,现代意义的人才主要指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建设都迫切需要大量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到要尊重知识分子,他强调:“现在叫技术革命、文化革命,革愚蠢无知的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单靠老粗是不行的。中国应有大批知识分子。”他指出,必须克服“不善于团结知识分子”、“不尊重他们的劳动”的缺点。195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宣布: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些正确的思想,为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奠定了理论依据。但是1957年以后,由于对国内外形势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也做出了错误判断,党对知识分子的方针政策出现了失误,使许多知识分子受到打击和迫害,极大地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错误的人才政策也严重滞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文革”结束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纠正了党在人才问题上的错误做法,提出我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这一思想为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条件,对于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的转移,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严重缺乏的状况凸显出来,邓小平同志认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针对多年来党内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左”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强调“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些思想对于转变国人的观念,真正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才越来越成为当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关注到这一新变化,继承了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提出了“四个尊重”的方针,即“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继承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正确认识,并指出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些思想无疑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此基础上,2001年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并在2002年6月中共中央颁布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本身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党对人才决定性作用认识的飞跃。在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标志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进入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发展阶段,对于搞好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把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章》,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彰显出我党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视。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又提出了“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等新理念,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工作重点、政策措施等内容,把人才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哪些人是人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系到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建国后,我国对人才内涵的认识有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才主要包括干部和知识分子。周恩来同志曾说,“我国要建设,干部、人才就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其它条件都具备,而没有干部、人才,也是不行的”,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没有知识分子,我们的事情就不能做好,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团结他们。”应该指出的是,这时期的人才主要是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除了极少数知识分子,大多数是工农大众。
1978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展开,为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针对过去干部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1982年国家把“人才”定义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说明我们党对原有的“人才”内涵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实际上,这时候对人才内涵的理解还是建立在以“学历和职称”为主的基础上。这种做法强调了知识化、技能化在人才认定和选用方面的重要性,是历史的进步,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集聚人才、激发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学历和职称毕竟只是人才的外在标志,在实践中也很容易导致唯学历、唯职称的倾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顺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呈多样化的趋势,我党重新界定了“人才”的概念,明确指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些论述表明,人才不单指少数的佼佼者,而是人人都可以成才,体现了人才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的特点,丰富了“人才”概念的内涵、也扩展了“人才”概念的外延,为认定人才和使用人才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那么“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即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的统一。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又红又专”的人才标准,把德与才统一起来,在坚持政治方向和思想品质的前提下,突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这一标准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又红又专”的人才标准在实践中往往强调“红”有余,而强调“专”不足。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同志的人才素质标准的基础上,又将“又红又专”更加具体化,提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明确和丰富了红与专的具体内容。进入90年代,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由于工作战线、事业领域的不同,德和才的要求也都应该结合实际加以具体化。”胡锦涛同志则认为应着眼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些思想使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于人才的认定更具有操作性。进入新世纪,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进一步提出应该“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要“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用这种动态、综合的标准衡量人才,解决了长期以来在对人才素质理解的片面性,实现了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使新时期党对人才素质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人才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用人需要,壮大人才队伍,教育是关键环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以教育为战略重点,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提出培养工人阶级科技队伍的战略思想。他说“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建国之初,我党一方面对旧知识分子进行教育、改造,另一方面派遣大量的人员到苏联和东欧等国学习,培养了一大批专家、技术人员,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起来,为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做出贡献。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更注重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之初,围绕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开宗明义地提出:“不抓科学和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是一句空话”。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教育在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高精尖人才上的重要作用凸显出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的科教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如何全面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培养和吸引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而胡锦涛同志倡导“按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新理念,他不但重视人才的数量,认为要“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而且更看中人才的质量,认为应该“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把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统一起来,为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时期,为解决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高端制造产业转型,习近平同志把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了重点培养的对象,他强调:“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些思想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用长远的眼光培育、储备人才。在重视培养人才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非常重视完善政策制度、优化人才培养的环境。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提出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从根本上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为年轻的人才施展才华铺平了道路。江泽民同志认为“选贤任能,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他提出要“保护知识产权,允许和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形成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要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培育形成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在人才培养开发问题上,习近平同志也强调:“要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建立人才培养的协调机制。”“要在健全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上下工夫,大力吸引、培养、保留、使用好各类人才。”对待人才的错误和失败,习近平同志有独到的见解,他指出:要“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这些思想对于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指导作用。
人才的价值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活动中体现的。如何对人才进行管理、高效地使用人才关系到能否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们党主要是沿袭了民主革命时期党管干部的原则对人才进行管理。“党管干部”主要是依靠党的组织、利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地对人才进行统一使用和管理。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处于经济建设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人才数量严重匮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为了满足各条战线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党必须对人才进行统一配置,人才由组织进行计划调配成为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更是强化了这种人才管理方式。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人才资源配置方式为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但人才不能根据个人的需要、自由流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严重的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的问题。
1978年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人才管理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使不断涌现的各类人才大量聚集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之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量的人才开始通过市场配置、自主流动来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对人才进行管理方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正是适应这种新变化,我们党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管人才”的原则。
“党管人才”的原则,是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与以往的“党管干部”相比,“党管人才”的范围更广泛,既包括各级党政干部,又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在各领域工作的人才。“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管干部”原则的深化和发展,其实质是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努力消除制约人才成长聚集的体制和制度性因素,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在科技、金融等方面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进一步增强,人才全球化流动趋势不断加快,我国人才工作的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遵循国际人才流动的规律,我们需要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为此,在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为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创业积极性指明了方向。
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休戚相关。人才思想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我国人才工作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培养规律认识的深化,推动了人才工作的不断进步。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应该认识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数量众多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任重道远,只有坚定地实施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42.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7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9,40,41,68.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0,27.
[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5,105.
[7]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59,679,259.
[8]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22,623.
[9]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1.
[1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0,309.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12]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新华月报,2006 (6).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7.
[14]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5.
(责编:李园)
中图分类号:D6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31(2016)03-0011-04
〔收稿日期〕2016-03-20
〔作者简介〕李云智(1971-),女,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国情研究所副教授、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