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力量
——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016-02-11 09:59张清雅易夏玲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12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哲学思维理性

张清雅 易夏玲(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12)



理性的力量
——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张清雅易夏玲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辩证思维:开始了马克思同黑格尔哲学的分离而返回到唯物主义;历史思维:开始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超越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实践思维: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的观点,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理性思维的方法,和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理性的价值选择,是我们今天“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滋养”的养分所在。

关键词:理性;德国古典哲学;哲学思维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1888年恩格斯补写了一篇序言,以单行本发表。恩格斯写作这部经典文献的初衷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整理,以便划清马克思主义与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的区别,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德国古典哲学的界限。恩格斯写作这部经典文献的直接原因,就是从系统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理,充分肯定马克思一生中的重大发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谈到这篇经典著作,列宁指出:在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反杜林论》里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他们的观点,这两部著作也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学习研究《费尔巴哈论》,深感《费尔巴哈论》不仅叙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伟大导师恩格斯运用了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实践思维,使得《费尔巴哈论》这部哲学经典充满了理性之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观点,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和实践思维的理性方法,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理性价值,是我们今天“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滋养”的养分所在。

一、辩证思维: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的分离而返回到辩证唯物主义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尤其是黑格尔辨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部分阐述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性、矛盾性和其哲学体系解体的必然性,在第二部分从评述费尔巴哈哲学的标准——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说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局限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区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不同,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说起黑格尔(1770-1831),他是被普鲁士国王任命的柏林大学教授,是柏林大学校长兼任政府代表。说起黑格尔哲学,它是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连马克思早期也是青年黑格尔派,甚至对现代西方哲学都有重要的影响。那么,马克思是如何从黑格尔哲学体系分离出来的呢?

(一)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哲学体系保守性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分离的前提

如何看待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采取了不同的态度。1821年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第一次提出“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著名哲学命题,在《小逻辑》导言中作了进一步阐发。黑格尔这个哲学命题提出后,在当时的德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对命题作了不同的注释。其中,诗人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写到: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中隐藏着的革命因素,为德国的下次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以威廉三世为代表的普鲁士政府认为黑格尔是在哲学上为它的普鲁士政府的封建专制制度作辩护的,连当时的普鲁士政府的文教大臣给黑格尔的感谢信中也写到:黑格尔“使哲学具备了对待现实的唯一正确的态度”,使人们不至于染上对现存事物方面的“有害的狂妄心理”。而近视的反政府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则谴责黑格尔哲学“不是长在科学的花园里,而是长在阿谀奉承的粪堆上”的“哲学毒菌”。当然,黑格尔也对自己的哲学命题作了注释,他认为,我所讲的“现实的”和“现存的”是有区别的,任何事物是不是现实的主要看它是不是具有必然性,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只有那些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才是现实的。就存在来说,一部分是现象,即使它在现实世界是存在的,但未必是具有必然性,是合乎理性的;一部分是现实,由于其具备的必然性,决定了它的存在的合理性。因此,黑格尔说:“现实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

恩格斯从黑格尔哲学命题的原义进行了分析,指出:现实的事物仅仅属于必然的事物,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以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既是它在现实中还存在,那它也是不现实的、不合理的;现实性绝不是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就好比“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法国的君主制在1789年已经变得如此不现实…….以致必经由大革命来把它消灭掉,”被资产阶级共和国所取代;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黑格尔的哲学不是永恒真理,任何真理都包含在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中。普鲁士王国也不是最完美的理想状态,任何历史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结束。

(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分离的思想基础

黑格尔在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时,他没有把物质世界作为哲学的主体,而是把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外的“绝对理念”作为哲学的主体,在恩格斯看来,这个“绝对观念”不过是上帝的代名词,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思想却被他的哲学体系的终极性紧紧包围着。从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构成的主线是“绝对观念”的辩证发展过程;表现形式是“绝对观念”在逻辑阶段发展到顶点时,外化为自然界,随着自然界的必然性形式发展直到人的出现,在人的身上重新达到自我意识,又还回到哲学层次的“绝对观念”;其思想的实质是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终点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终点的,这显然是和他的辩证法思想相矛盾的。正是这个矛盾,导致了黑格尔哲学学派的解体,一方面,黑格尔学派在发展过程中分裂为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另一方面,青年黑格尔派在反对宗教特别是《圣经》中“关于福音故事”中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表现在哲学上就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问题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冲突。结果使得一大批青年黑格尔派分子都返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特别是1841年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发表,“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消除了青年黑格尔派内部的矛盾,连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当然,仅仅从黑格尔哲学理论的本身矛盾解释黑格尔学派的解体,显得还有些不全面。而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分裂是黑格尔学派解体的社会根源。

但是,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确实不同。费尔巴哈并没有把黑格尔哲学辩证地扬弃,而马克思在克服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局限性的基础上继承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同样,马克思在继承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又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从辩证思维的角度超越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让我们感受到理性的力量。

二、历史思维:开始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超越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

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是从黑格尔主义者走向唯物主义的。用费尔哈巴自己的话来说:“我的第一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从费尔巴哈的生平看,1823年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神学开始信仰神学;1824年进入柏林大学哲学系,由信仰上帝变为信仰理性——黑格尔唯心主义;1839年发表《黑格尔哲学批判》,表明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决裂;1841年《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他的信仰从理性转变为以人为本。如何评述费尔巴哈哲学?恩格斯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

为什么说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恩格斯在文章第二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也是评述费尔巴哈哲学的标准。这是因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自有人类以来存在、并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问题,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远古时代,人们探讨的是“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人们认知能力的不足,于是就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并把某一自然力人格化;到了中世纪,虽然神学与封建制度结合提出神是世界的创造者,但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也是围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发展到十四世纪,由于科技的发展与神学的束缚之间的矛盾,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十分明显地提了出来,围绕“世界是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开始了宗教神学的批判。最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到近代,人们在解决世界本源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人的认识能力,并在哲学上提出了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所以,恩格斯说只有到了现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恩格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具体到费尔巴哈哲学来讲,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他认为: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能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显然是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本源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但费尔巴哈本身拒绝承认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特别是在他反对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时,说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理解是错误的。

(二)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1.费尔巴哈在宗教观上的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在他的《未来哲学原理》中写道:未来新的哲学应该研究宗教,把哲学溶化在宗教中。我们知道,费尔巴哈是反对宗教的,特别是对基督教的批判。但费尔巴哈不愿意废除宗教,他的理想是用爱的宗教来替代有神的宗教,使宗教完善化。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心灵关系是宗教的本质;“性爱”是宗教的最高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宗教变迁史。恩格斯对此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批判。

首先,费尔巴哈没有按照人类的感情关系的本来面貌来对待,而是把它与宗教结合起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神圣化。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的感情关系是自有了人类以来就存在着的,并伴随人类存在的始终;而宗教则不同,虽然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和宗教形式是出现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但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真正的社会根源,一方面是因为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们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另一方面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他们需要以宗教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从宗教本身的演变历史看,经历了从原始的“多神教”到“一神教”;从“自发宗教”发展为“人为宗教”;从“部落宗教”发展到“民族和国家宗教”的过程。特别是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一些比较弱小的落后的民族被征服或同化,一些战胜的民族宗教吸收其它宗教的某些教义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一些宗教则随着世界性帝国的建立和向外扩张而发展成为世界宗教(像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所以,恩格斯说:人类的感情关系和宗教关系是两码事。

其次,费尔巴哈没有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来面貌来对待宗教,而是夸大了宗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作用,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为宗教的变迁。从历史的角度看,随着社会历史转折而变迁的宗教只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而其它宗教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力比较小,不可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也就不可能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迁。反倒是一些宗教的变迁是由社会历史的发展所决定的,这说明全部的社会历史运动并不是必然伴有宗教变迁的。所以,恩格斯指出,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之所以要结成一定的关系,是为了获取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而人类的感情关系和宗教关系不可能凌驾于生产关系之上。同样,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2.费尔巴哈在道德观上的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在构建自己的伦理观时,把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把追求幸福的欲望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把正确估计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对己要有合理的自我节制和正确估计自己追求幸福行为的社会后果,必须承认他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作为基本原则。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分析批判。

首先,费尔巴哈把抽象的人作为道德观的出发点是不科学的。费尔巴哈讲的“人”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是必须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才具有了人的本质属性,才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否则,就失去了人与动物区别的本来意义了。所以,恩格斯写到:“在宗教哲学里,我们还能看到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但在伦理学里,连最后一点差别也消失了”。具体到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下来就有的,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应该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恩格斯认为这在阶级社会是不现实的。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社会阶层所占有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多寡不同和方式不同,决定了他们在社会其它领域的地位不同,也就不可能使每个社会阶层的不同的人享有平等的追求幸福的权利。因此,恩格斯说,费尔巴哈的道德观完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其次,任何道德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行业,他们的道德是不同的,并将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而变化着。

我们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过程中,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出发,运用历史论证的手法,在揭示费尔巴哈唯心史观局限性的同时,探究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为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实现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奠定了基础。

三、实践思维: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是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唯一产生的有“真实结果”的学派。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把整个自然界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描绘成过程的集合体,终结了黑格尔的以思辨为基础的自然哲学;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把人类社会历史按照发展的规律描绘成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终结了在历史观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并且第一次把实践引入哲学,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

恩格斯强调“在历史本身寻找历史发展动力”。我们知道,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中,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人与动物有了本质性的区别。特别是人们在制造和不断改进劳动工具的实践过程中,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都取之于物质自然界,他们的血肉之躯和生命形态仍然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虽然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实践活动都是在个体的自我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仍然是以物质的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和思想的范围内,只是停留在“我想”的思维活动范围里,而不去亲身实践,人类是很难得到自己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作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包含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我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因为它是人的一种能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我们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它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所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是,自然的过程与历史的过程不同。自然界在离开人类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外,是一个不自觉的、盲目的不同矛盾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中进行的,这种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就是马克思讲的实践观。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只有人才有思维,才能做到目的性、自觉性和能动性,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并使人类特有的本质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实践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劳动生产实践中把自己从自然界提升出来,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都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再形成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丰富了社会活动的不同形式和社会领域的不同方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所以,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总之,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发展成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三大领域的历史前提,又是三者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同时,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形成的基础,而人类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资料生产、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科学实验,划分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这就是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它要求我们不要只停留在以往历史理论的认识上,在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时,只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不知道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客观的、现实的、物质的原因。

(二)对不可知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恩格斯在谈到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时,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随着对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批判,人们对世界的本源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十四世纪开始,哲学开始了人的认识能力的研究,不论是十六世纪的英国哲学家,还是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甚至十九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其中,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是英国的哲学家大卫·休谟和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们的共同点是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超出感觉经验的范围,相对于认识的客体来讲,只能到达此岸世界,而不能认识彼岸世界的“自在之物”。对此,恩格斯指出: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发展的力量绝不仅仅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发展的不断强大是真正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煤焦油提炼茜素和哥白尼的太阳学说被证实,揭示了哲学发展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特别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就得到了说明,就归结到自然的原因了”,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有了实践的基础,主观辩证法不过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而已。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指出:具体到每个人来讲,他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具体到整个人类来讲,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在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中,认识的主体越来越接近世界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实践是认识的桥梁。

(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任何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种思想只有达成一定的思想共识和社会的普遍认同,才会由思想的力量变成物质的力量。从理论本身来讲,人的思维的产物是否具有客观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从而使自己思维的产物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思维的主体和实践的主体来讲,一个现实意义上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正确的意识和思维方式需要通过理论的不断学习而形成。从实践过程本身来讲,它需要理论的指导而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从而克服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这就是哲学的使命,它不在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在于变成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正武器。

结语

《费尔巴哈论》这部经典文献,今天读来也值得我们去深思,且不说它文章中涉及到的哲学的、历史的、自然科学的、社会的等等各方面的知识点,其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阐述,让我们能够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身去找寻动因,特别是从历史的、哲学的、逻辑的三者统一的角度去说明问题,为我们今天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时,应在承认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客观前提下,正确进行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为我们今天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发展难题时,提供了从实际出发去“发现现实的联系”的方法论原则,并以此为根据不断清除自己头脑中臆造的、虚幻的联系;为我们今天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怎样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精神家园;怎样对待西方一些理论和发展模式,甄别和选择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4-39.

[2]吴振海.《费尔巴哈论》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7-47.

[3]沈冲,高光.《马恩著作选读·哲学》疑难问题解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8-19.

[4]俞超卿,马华芳,陆友斌.哲学原著必读书解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49-59.

[5]孟宪鹏.哲学名著学习纲要[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148.

[6]中央党校编写小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提要和注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6-54.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

(责编:许淑贤)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31(2016)03-0003-05

〔收稿日期〕2015-03-28

〔作者简介〕张清雅(1964-),女,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易夏玲(1962-),女,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员管理处副教授。

猜你喜欢
哲学思维理性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哲学思维与治国理政
政治学科知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