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习近平的历史思维、大历史观和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李君如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具有深邃的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也是他领导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点。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是揭示和反映历史规律的科学思维,是党中央以史为鉴治国理政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源自他的大历史观,其依据是习近平的“文化基因”说。他强调历史研究要研究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而文化基因就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党史研究也要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习近平重视历史及其中贯通的“文化基因”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在党内和全社会形成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精神力量,即“文化自信”。
习近平;历史思维;大历史观;文化基因;文化自信
具有深邃的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也是他领导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点。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立场、观点、方法,包括他那同辩证思维、世界眼光相联系的历史思维。通过学习,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从历史借鉴中学习治国经验,从历史规律中把握发展趋势,从历史传统中汲取文化基因,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增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习近平是一个具有广博历史知识和深厚文化修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因此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具有浓厚的历史思维特点。我们学习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可以读到大量引自中外历史的典故、人物以及警句,而且可以读到他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回答和解决今天的问题。
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有什么鲜明的特点呢?
首先,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习近平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重视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而且重视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他在组织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先学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他的历史思维贯通着历史唯物主义。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对孔子的分析和评价,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他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历史的分析和评价,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包括对毛泽东的分析和评价,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他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包括对改革开放前后历史的分析和评价,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习近平历史思维最大的特点。
其次,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是揭示和反映历史规律的科学思维。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就是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从来都是以揭示反映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并用这种规律性认识作为行动向导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爱好历史,不是为历史而历史,而是把人文和科学融于一体,注重于从历史中修养人生,从历史中认识规律,并从人的素养提高和历史规律的把握中,认识中国今天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治国理政的明智决策。
再次,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是党中央以史为鉴治国理政科学方法论。比如,他曾经说过:“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1]以史为鉴,是中国史学的重要特点,习近平的历史思维继承和弘扬了这一传统和特点。
因此,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认识和改造世界为己任的,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的,并用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方式。
习近平为什么那么重视历史和历史思维?这跟他对历史的认知特别是他的大历史观有密切的关系。
习近平是怎么看历史的呢?他的历史观有什么特点呢?在他关于历史的论述中,有八个重要论述,十分醒目。
一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2]这是他2015年11月3日在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说的。当时,他从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组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的浮雕讲起,指出我们提出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是把我们已经做过的事、正在做的事、将要做的事,作为一个历史整体来考虑。2014年5月4日,他在北京大学同师生进行座谈时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3](P171)他一再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4]把现在的事同历史的逻辑发展联系起来,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合理的预测,这样把历史看作是一个整体和过程的研究和观点,我们称为大历史观。用这样一种大历史观来治国理政,是习近平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也是他治国理政的重要特点。
二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5]这是他在201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的。这一论断,强调的是历史的客观性。历史是客观的,是谁也不能任意选择和任意打扮、任意篡改的。什么叫历史?历史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客观意义上的历史,即世界万事万物的时间存在方式。大到宇宙、生物、人类,中到民族、国家、政党,小到家庭和我们身边的各种事物,都有其时间存在方式,都有历史。二是客观世界在主观中反映出来的历史,即人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时间存在方式的反映和记述。我们读到的历史书上的历史,我们称为历史科学的历史,都是这一含义上的历史。这两层含义的历史,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分割的独立的两类历史。第二层含义的历史,是一个研究过程,一个不断接近于第一层含义历史的研究过程。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强调历史是客观的,而不能任意选择和打扮、篡改的;同时又鼓励不断深化历史研究,鼓励历史研究中的百家争鸣。习近平的历史观,就是这样坚持历史客观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三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5]这一论断,是紧跟着上面这一论断讲的,强调的不仅是历史的客观性,而且关乎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因此,我们更要敬畏历史、尊重历史,而不能随意丑化历史、糟蹋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就是“否定老祖宗”“挖地基”,从根本上否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党。因此,学习和研究历史,不仅要懂得历史的客观性,而且要有历史的严肃性和庄重性。即使对历史问题开展百家争鸣,也要考虑“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
四是,“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旺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6]这里讲的“历史”,是反映和记录客观历史的历史学意义上的历史。这是他2011年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说的。在那次讲话中,他还说过:“历史记述了前人积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记述了他们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记述了他们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6]这三个“记述”说明了历史学的科学性。他强调了两点:第一,作为科学的历史,必须是客观历史的真实记录;第二,历史科学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是“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这是迄今为止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历史科学的最高评价。
五是,“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6]他在强调历史学是科学的同时,还强调历史和哲学一样,都跟“智慧”相关。他在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习近平关于历史的这一看法,源自毛泽东的历史观。他说:“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求学时期就曾说过:读史,是智慧的事。就是说:你要增加智慧吗?史书是不可不读的。”[6]我们知道,在人的认知体系中,技能、经验、知识、智慧等等,智慧是最高的。在德国的一次演讲中,他还引用了德国文学家莱辛的名言:“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把历史称为智慧之书,是理智的启迪,是对历史本质的深刻阐述。人们把哲学看作是智慧学,就是强调哲学提供给人类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驾驭知识的智慧。但是如果把哲学仅仅看作是知识的科学体系,只是记诵原理,就会把哲学最重要的智慧学特点抹杀了。把哲学和历史结合起来学,把“智慧之学”和“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结合起来学,从历史中获取启迪我们理智的智慧,就可以使我们成为一个不仅有知识,还有智慧的人。
六是,“历史是最好的老师”,[3](P266)“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7]“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8]这三句话,第一句是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讲的;第二句话是他在2013年6月25日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讲的;第三句话是他2010年7月21日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讲的。这是从功能上来定义历史和党史,强调作为科学的历史是“教科书”。古人常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也多次引用过这句话。他在2013年3月1日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还说过:“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9]他从史、诗、伦理的比较中,阐明历史是“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的教科书。这对于担负着治国理政使命的领导干部尤为重要。因此,他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党史、国史作为“必修课”。他说:“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7]
七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0]这是他在2014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时讲的话。他所说的“清醒剂”,指的就是历史不仅提供经验,还提供教训,这可以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尤其在治国理政中保持清醒。事实上,一个人也好,一个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付出了学费必须有收获,不能重犯同类错误。这也是我们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原因。把历史和党史定义为“清醒剂”,其意义就在这里。这显然也是从功能上定义历史和党史。
八是,“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1]这是2013年7月他在西柏坡讲的。这个论断,不仅仅进一步阐明了党史是丰富生动的教科书,阐明了学党史的重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怎么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一基本问题。在一些人看来,我们党在历史上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能不能成为我们的“营养剂”,是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解释说,即使是错误也是宝贵的思想财富。习近平关于党史的论述中,也有这样思想,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党史观是大党史观,一是把党史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中去认识和定义,二是把党史放到人民的探索和奋斗的历史中去认识和定义。他说过:“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5]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历史,是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这样来定义党史,把党史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历史中去考察,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党史,包括能够更好地认识党的历史上的成就和失误。他还说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6]这样从人民的探索和奋斗史、从党与人民的关系来定义党史,并且突出“可歌可泣”四个字,可以更好地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性质。用这样的大党史观来看党史,就可以体会到它确实是“最好的营养剂”。
综上所述,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和思想中有一个非常深沉的历史内涵和思想内涵。这就是他一再强调的:“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12]这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把过去、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考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大历史观。不久前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明确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13]这种大历史观,不仅是我们观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和认识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大视角,更是我们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视角和方法论。因此,学习和研究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历史思维,必须注意到并深刻认识他的这一大历史观。
为什么曲折而又复杂的历史能够同现代化的今天和明天打通?在习近平的大历史观中,有一个特别醒目的思想,这就是:一个民族能够薪火相传,是因为在这个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习近平的“文化基因”说是他的大历史观的依据。
一是,他强调历史研究要研究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他明确地说过:“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4]这段话是他在2014年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说的。我们重视这一论述,一是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他的大历史观、大党史观,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现实、未来之所以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相互联系的逻辑中有一个最深沉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二是提醒我们研究历史和党史,要研究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追求,要研究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习近平用生命科学的术语“基因”来说明我们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十分科学,也十分鲜明。
二是,他强调文化基因就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什么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他在许多场合从多方面作过论述。比如在谈到两岸关系时,他说过:“近60多年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3](P238)又比如他在2014年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说到:“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14]在2014年5月4日同北大师生座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他对文化基因问题有一个比较集中的概括。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责’;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3](P170)他认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都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不仅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三是,他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党史研究也要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文化基因思想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是要思考和研究的。这就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中,要不要重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研究呢?我们注意到,在2014年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在论述协商民主问题时,深刻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而其来源首先就是“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15]从文化基因来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不仅可以开拓理论和党史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可以深化理论和党史研究,并使人民群众更理解党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
归根到底,他强调要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为了坚守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为了在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为了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
习近平重视历史,重视历史中贯通的“文化基因”,其重要目的,是为了在党内和全社会形成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精神力量。这个力量,他叫做“文化自信”。
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3]这一极其重要的思想,为我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加快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首先,这一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之间的深刻关系。近年来,习近平在地方调研视察过程中,已经多次提出“文化自信”问题。理论界对此十分重视,认为这是党中央继提出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后的第四个“自信”。这次习近平的讲话,阐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比“三个自信”更深层次的“自信”。确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好,这样的追求,这样的理念,这样的思想,都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的。一个数典忘祖的人是不可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一个不懂得中国文化深刻内涵的人是不可能懂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不知道中国文化历史追求和社会理想的人是不可能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人是不可能把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所以,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首先坚定中国的文化自信。
其次,这一重要思想也破解了这几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遇到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比如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之间的交流和融通还不够,民族性、原创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还不多,国际影响力更小。习近平曾经说过,在国际交流中,我们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仔细想想,这“三差”差就差在“无差”,即缺乏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思想和话语体系,研究方法、学术范畴和思想理念都以人家的为“圭臬”“准绳”。
再次,这一重要思想同时要求我们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需要强调的是,坚定文化自信,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对此,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得很清楚,我们决不能有任何误解。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世界的人类的。中国文化也是开放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是为了“赶上时代”。在思想文化工作中,习近平更是要求我们为“赶上时代”而奋斗。这两年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这三个座谈会是一个完整的思想文化工作系列。习近平在这三个座谈会上发表的三个讲话凸显了一个基本思想:“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16]也就是说,党中央抓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把我们的工作同当今世界的时代大潮联系起来,发出中国的时代强音。比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6]在新闻工作座谈会上,他也强调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这次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又一次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13]
总之,学习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凸显的基于大历史观的历史思维,就能够在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更好地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以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精神力量,增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1]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
[2]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实践[N].人民日报,2016-01-05.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0-14.
[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6/c_118723453.htm,2013-12-26.
[6]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学习时报,2011-09-05.
[7]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EB/OL].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26/c_116299439.htm,2013-06-26.
[8]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J].党史纵览,2010,(8).
[9]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10]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7/07/c_1111497611.htm,2014-07-07.
[11]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再访西柏坡侧记[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13/c_116524927_2.htm,2013-07-13.
[12]习近平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01/c_114223419.htm,2013-01-01.
[1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N].人民日报,2016-05-25.
[14]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1日)[N].人民日报,2014-09-22.
[16]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N].人民日报,2015-10-15.
[责任编辑 闫明]
Abstract:After the Cold War and especially in the 21st century,political parti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ad to face seriou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running the Party with strict discipline.They had to face with the challenge that the Party management had largely fell behi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Under new circumstances and difficulties,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adopted various measures to supervise its own conduct and enforce strict discipline within the party.Those measures shared some basic characteristics in Party management,such as the focus on resolving the slack managem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regulations with constant modifications.To cultivate officials’loyalty and commitment to the Party,the education on Party members’ideals became another key focus in many countries.The governance capacity of Party had been improve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s strict discipline and the punishment for any violation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political parties’experience to help the Party exercise strict discipline,enhance its competitiveness and build a law-based socialist country in the new circumstances.
Key words:foreign political parties;the Party management;practice;inspirations
Xi Jinping’s Historical Thinking,Macro View of History and Strengthening Our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LI Jun-ru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 100091,China)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thinking serves as a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of Xi Jinping’s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oughts on the governance of China.Xi’s macro view of history is a critical part of Marxist historical thinking that reveals the law of history.It also provides scientific methodology for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o govern the country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past.Xi’s historical thinking originated in his macro view of history and his thought on“Meme.”Xi believes that the study of history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memes of the Chinese nation,which in essence is the spiritual pursuit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study of adapting Marxism to China’s conditions and the Party’s history should be based on our knowledge in memes of the Chinese nation.Xi’s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its emphasis on memes aim to form a deep-level and long lasting mental strength: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whole Party and society.
Xi Jinping;historical thinking;macro view of history;memes;cultural self-confidence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Political Party’s Practice in Strengthen Party Discipline
Task Force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 100860,China)
D616
A
1674-0955(2016)05-0011-07
2016-06-20
李君如(1947-),男,浙江宁波人,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