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话语的国家身份构建功能

2016-02-11 07:20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天津300204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国梦

张 蕾(天津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天津 300204)



中国梦话语的国家身份构建功能

张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天津 300204)

摘要:中国梦话语中体现的异化语篇策略和同化语篇策略共同建筑出了中国正面的国家形象。前置限定修饰成分、识别、属性关系小句、物质过程小句、祈使句、归一性、情态副词、排比句式、因应语境下变化的指称表达也突出了中国梦的特色。研究表明,中国梦话语强调了中国与他国奋斗目标的相似性,强调了中国特有的政治价值观和外交原则以及她与国际社会的统一性,清晰地塑造出热爱和平、关注发展、造福人民和世界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中国梦;身份构建;国家身份;关系小句;祈使句

一、引言

国家身份(nаtiоnаl idеntitу)是一个国家在自我认知基础上与国际社会其他国家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国家形象和特征,具有主体间的构建性。对国家身份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冷战时期民族主义的兴起,主要为巩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服务。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家身份研究在加强各国合作与交流中的功能日益加强。受建构主义的影响,Kаunismаа (1995)首次指出话语实践在国家身份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Wоdаk等(2009)在历史—语篇分析框架下,基于多种语料分析总结出的语言策略在国家身份研究的话语转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适合研究在宏观的历史、社会、政治背景下历史性、机构性的政治语篇如何构建国家身份(如Blасklеdgе,2002;Riсеntо,2003;Shеnhаv,2004)。国内对国家身份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国际关系、传播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从话语分析视角开展的研究所占比例相对小,主要涉及新闻语篇(如杨雪燕等,2006;尤泽顺,2011)和政府文件(如窦卫霖、杜海紫、苏丹,2011),关注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负面塑造。本文尝试从话语策略、语言各层次表达等视角,探讨中国梦话语通过凸显何种国家形象与特征来正面地构建中国的国家身份。

二、国家身份的话语构建

社会构建论指出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个人或群体构建的结果,并且会在一定社会语境下的互动协商中产生变化(Dе Finа,Sсhiffrin & Bаmbеrg,2006),而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身份互动协商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话语表达和话语传播,身份才得以被构建、再塑造和改变。

国家身份属于群体身份,是社会认同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被构建、复制、改造和破坏。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政治家、知识分子、媒体人等社会群体通过教育系统、大众传播等社会机构不断推出具体化、形象化的话语,构建国家形象与特征(Dе Cillа,Rеisigl & Wоdаk,1999:153)。此类话语的主题主要涉及对国家历史的叙述与构建,包括民族发展和国家发展故事,历史人物,政治成就与失败,历史繁荣时期与危机;对民族共享文化的语言构建,涉及语言、宗教、艺术等话题以及体育、饮食、服饰等日常文化;对共同政治现状与未来的描述,例如目前与将来面临的政治问题,未来的政治目标与价值观等(Wоdаk еt аl.,2009:31)。这些话语构建出一组特定人群主体间共享的“想象中的政治共同体”(Аndеrsоn,1988:15),蕴含了他们共同的想法、概念和看法以及共享的情感态度和类似的行为倾向,存在于他们的思想和记忆中。

宏观上,话语生产者往往采取异化语篇策略(disсursivе strаtеgiеs оf dissimilаtiоn)和同化语篇策略(disсursivе strаtеgiеs оf аssimilаtiоn)完成国家形象的话语构建。前者强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展现国家的独特性;后者则强调国家内部的一致性,从而实现建筑、延续、改变、废除某种国家形象的社会功能。建筑功能可以通过凸显认同、统一、团结或者强调差异的话语来实现,延续某种国家身份需要维持与再现出现危机的国家形象,如回顾具有争议的事件与行为时采用辩护策略(strаtеgiеs оf justifiсаtiоn),强调相关事件的合法性,达到维护和支持现有国家身份的目的。改变功能旨在将一个比较完善的国家身份及其组成部分转换成新的概念化的国家身份,而废除功能仅仅贬低现有的民族认同的部分构造,但通常不提供任何新的模型代替旧的。这些社会功能在话语实践中通过具体的语言手段得以实现,包括词汇、句法产生的语篇意义以及各种修辞手段的文体效果。本文将通过分析官方中国梦话语的语言使用,揭示中国政府在构建当前国家身份中选择使用的话语策略和具体的语言实现手段。

三、中国梦话语对中国国家身份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在北京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随后在出席国际会议、会见国内代表,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等不同语境下,他又多次提到中国梦。中国梦理念经过多次阐述逐渐上升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执政党的治国理念,成为中国当今主流的政治话语(杜刚、刘福州,2013),同时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官方话语对中国梦概念的阐释以及媒体话语对它的一系列报道影响着受众对于中国梦的理解与认知。这些官方话语、媒体话语、民间话语反映了中国梦话语的产出、消费、再生产的过程,体现了背后主流思想体系的形成、传播、被争论和认同的过程。

在阐释和再现中国梦内涵的过程中,话语生产者追溯历史,评价当代中国的发展,陈述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根本理念,论述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的角色,参与构建中国国家身份的社会实践活动,再现与构建有关的社会事实、社会事务、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活动者的特征。为了从话语分析角度揭示中国梦话语如何构建中国国家身份,我挑选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2013 年6月11日参观神舟十号发射等多个场合对中国梦进行阐释产生的15篇讲话,包括演讲、新闻报道、记者问答等体裁,语境涉及国内外重大会议的开幕和闭幕,如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博鳌论坛;重要节假日,如五四青年节;重大事件纪念日或其他历史纪念日,如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重大外交活动,如出访美国、墨西哥、俄罗斯等国。话语的受众包括国内大众及特殊群体,各国领导人和国内外媒体。我们从这些讲话中挑选出论述中国梦的语段,共计5 546个汉字进行定性分析。揭示习主席如何利用词汇、句法等语言手段实现建筑与延续中国国家身份。

1中国梦的本质和内涵

根据语义判断,习主席在谈及中国梦过程中主要涉及了三个主题:中国梦的本质与内涵,即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包括实现的途径和采取的行动;中国梦与世界发展的关系,即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的国际环境和梦想的实现对国际发展的关系。他综合运用了异化语篇策略和同化语篇策略,即强调了中国梦的独特性,又突出了国内对它的一致认同,在凸显中国梦蕴含的有别于他国价值观的同时,分享了与国际成员国共同奋斗的目标。

在多种语境下,习主席使用判断句阐明中国梦这一概念。这些判断句都由系词“是”引导的述谓结构组成,表达对某个事物的肯定或否定。在语义上,这种句式属于表征外部事物和内心世界的关系过程,表明两个参与者的识别和归属关系。识别关系表征被识别者与识别者的对等关系,它们可以互换位置,而归属关系中两个参与者载体和属性不能互换位置。属性代表的品质与特征被归附至载体上(龙日金、彭宣维,2012:14-15)。

习主席使用识别关系的关系过程小句明确定义中国梦这一概念。如例(1)中,中国梦成为识别者的核心成分。根据上下文语境,由代词“这”实现的被识别者与上句物质过程“我们已经确定了今后的奋斗目标”中的目标指向同一事物,即今后的奋斗目标。因此,这句话明确传达了我们今后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国梦这一核心语义,点明了中国今后的政治目标。类似的语言结构还出现在面对国际社会和媒体的语境中,如例(2)和(3)中彰显了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以及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夙愿的含义。

(1)这(奋斗目标)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4月28日)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23日)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2013年3月19日)

这些话语有力地传达出我们今后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愿望这一信息。根据讲话者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身份,我们可以推断出泛指代词“我们”意指中国政府,代表国家。因此,习主席在讲话中构建出国家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愿望,蕴含着国家未来的政治目标与人民的愿望相一致。

他在详细解释中国梦内涵时也多次使用了表示识别关系的判断句。虽然反复出现的前置修饰成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的预设信息赋予了中国梦某些特征,大量的判断句更加准确得阐释了什么是中国梦。如例(4)中前两个关系过程小句,由系词“是”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意指同一事物,非常直观地解释了中国梦的内容,即它不仅指民族的复兴,还涉及人民的愿望和幸福生活。副词短语“归根到底”和“就”作为情态词语气绝对,增强了信息的确定性。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013 年3月17日)

中国梦在属性关系小句中被赋予某些特征,凸显了它的中国特色。在例(5)中的各个小句中归附于载体中国梦的特征,涉及时间上的延续性,“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让受众联想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夙愿”这一表述,同时也凸显了中国梦不仅是集体的梦想,还是个人的追求,是老一辈和青年一代共同奋斗的目标。相同的结构“……是……也(更)是……”在相邻的三个小句中重复出现,增强了信息的力度,易激发受众的感情。

(5)а.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b.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с.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2013年5月4日)

对中国梦本质和内涵的阐述建构了中国的未来政治目标,在强调这一目标独特性的同时,突出了集体与个人对中国梦概念的普遍认同,强调了国内的高度统一性。

2中国梦的实现

除了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和内涵,习主席进一步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有别于对他人提出要求、希望和命令的排我祈使句,而是包含着隐藏的“我们”。根据语境可以推断出“我们”即包括讲话人与他所代表的中国政府,也指向中国大众。这种祈使句不但帮助讲话者作为一国领导人起到号召功能,还与听话者分享了预定的目标和行为,即有力度又增强了亲切感。在明确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几条重要途径后,习主席运用关系过程对其一一进行解释。例如:

(6)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2013年3月17日)

开篇小句中的主位“实现中国梦”点明了本语段的主题:如何实现中国梦。后面两个关系小句对它的述位——“中国精神”进行了识别。“这”与“这种精神”重复着相同的被识别者,而识别者指出了其内涵,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兴国之魄和强国之魄。前置的介词短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和形容词“凝心聚力”蕴含着预设信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兴国和强国之魄是凝心聚力的。最后两个属性关系小句强调了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对中国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高频率副词“始终”表明了这种推动力的持续性。这段话语层层推进,系统地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之一——弘扬中国精神,同时凸显了中国一贯提倡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包括民族团结、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作为一国领导人,习主席在谈到实现中国梦时多次向受众提出希望。表示义务的情态动词“要”在这些语段中反复出现,相当于应该、必须、不得不,使谓语动词表示的行为成为必要(郭昭军、尹美子,2008)。如在例(7)和(8)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走中国道路成为权威政治人物要求行为人(全国各族人民和我国工人阶级)必须实施的行为。“要”由表示确定性语气的情态副词“一定”修饰,突出了讲话者强大的自我意志,展现了习对中国民众和工人阶级的坚决号召。

(7)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有艺术悟性的刘曼文,用绘画语言和人们交流,她很低姿态,有时很羞怯,但也很自信,甚至很倔强,人们之所以乐意接受她和她的艺术,因为她和它们真诚。

(8)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9)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2013 年3月17日)

例(9)由8个小句构成,首先是凸显本语段主题的祈使句,随后是连续6个表包含和1个表所有的关系小句,针对主题提供更具体的信息。识别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点明了中国道路的独特性。相同的结构和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系词‘是’+在……走出来”连续在4个小句重复出现。其中“在”引导的介词短语详细解释了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30年的改革开放,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170年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传承。这些数字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懈的努力。形容词“伟大”、“持续”、“深刻”、“悠久”、“深厚的”和“广泛的”对历史和基础做出了正面、积极的评价。“走”、“道路”、“走出来”这些表达不断触发经典的旅程概念隐喻。它通常映射为完成某种目标而付出的努力,表征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张蕾,2011:108-118)。不断重复的旅程隐喻再现了中国在探索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成就。讲话者借此对中国道路做出正面评价,而受众可以体会到讲话者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中国梦实现的阐述强调了实现途径的中国特色,回顾了它们的历史渊源,将中国提倡的价值观前景化,塑造出国家坚持发展、团结奋斗的形象。

3中国梦与世界

在对国内受众阐释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号召他们采取必要行动的同时,习主席在面对国际受众时使用了更加客观的语气。例(11)摘自习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副词“将”在汉语中是将来时态的标识,表示所在的物质过程小句中的谓语动词表征的情况不久就会发生,从宏观上预示着行为人“中国”和“我们”要实施的行为。根据语境判断“我们”属于排他性的指称代词,只包括讲话者和他代表的团体,因此与例(10)具有相同的行为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道路,致力促进发展,呼吁和平,推进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等行为表明中国发展的趋势,含有必然性。有些词汇反复出现,包括副词“继续”以及名词“和平”、“发展”和“建设”。它们不仅强调了中国未来的趋势,同时点明这种趋势延续了中国一贯的做法。前置修饰成分“开放的”、“合作的”、“共赢的”表明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对待他国的态度,让受众联想到中国奉行的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

(10)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3月3日)

(11)我们将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继续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建设美丽中国。(2013 年3月27日)

(12)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3年3月25日)

语段中连续出现的“要+V”结构包含了讲话者的主观意志成分,表示意欲要做的事情, 强调了中国与各国合作,推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愿望,突出了中国梦的实现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同样的含义习主席在不同场合都有所提及,包括出访俄罗斯和墨西哥时所作的演讲。

(13)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2013年3月23日)

(14)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2013年6月5日)

例(14)使用了否定句,否定结构蕴含着预设信息,是对已有人们认为真实的背景信息的否定(苗兴伟,2011)。此处被凸显的背景信息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让受众联想到近几年某些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副词“不”引导的显性否定结构对这种说法给予了直接有力的否定,传达着中国的发展不会威胁别国的发展的信息。随后的复合小句进一步明确地修正了中国威胁论。习主席在阐释中国梦对世界发展格局贡献的过程中驳斥了中国威胁论,纠正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错误的认知,树立了中国提倡和平与合作,促进世界发展的积极形象。

四、结语

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是中国集体的最高代表,即国家代言人,成为重要语境下宣扬核心价值观,推动和谐,化解冲突,树立国家形象的权威。因此,其话语实践成为揭示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的主要途径。他的中国梦话语涵盖了中国梦的本质与内涵、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它与世界发展的关系,凸显了对共同政治现状与未来目标这一主题的语言构建。前置限定修饰成分和识别、属性关系小句、物质过程小句、归一性间接或直接表征了中国取得的政治成就,将来的政治目标和行为,倡导的政治价值观和外交原则,强调了国内对它们的高度认同以及作为国际成员与他国的同一性,否定了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塑造出热爱和平、关注发展、造福人民和世界的国家形象。语气坚定的情态副词、结构相似的排比句式增强了话语的气势,使情感饱满,传达的语义信息明确,透露出国家代言人的自信心的同时也让国家形象更加清晰化。随语境变化的指称表达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实现途径的特色,显示了中国的独特性,一方面又强调了中国与他国奋斗目标的相似点,揭示了他们的同一性。因此,官方中国梦话语使用异化语篇策略和同化语篇策略建筑、持续了中国正面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 Blасklеdgе, А.2002.Thе Disсursivе Cоnstruсtiоn оf Nаtiоnаl Idеntitу in Multilinguаl Britаin[J].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and Education, (1): 67-87.

[2] Chаn, M.2012.Thе Disсursivе Rерrоduсtiоn оf Idеоlоgiеs аnd Nаtiоnаl Idеntitiеs in thе Chinеsе аnd Jараnеsе Еnglish-lаnguаgе Рrеss[J].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4): 361-378.

[3] Dе Cillа, R., M.Rеisigl & R.Wоdаk.1999.Thе Disсursivе Cоnstruсtiоn оf Nаtiоnаl Idеntitiеs[J].Discourse & Society, (2): 149-173.

[4] Dе Finа, А., D.Sсhiffrin & M.Bаmbеrg.2006.Discourse and Identity[M].Cаmbridgе: Cаmbridgе Univеrsitу Рrеss.

[5] Kаunismаа, Р.On thе Аnаlуsis оf Nаtiоnаl Idеntitу[OL].httр://www.сс.jуu.fi/~rаkаhu/kаunismаа, html.

[6] Riсеntо, T.2003.Thе Disсursivе Cоnstruсtiоn оf Аmеriсаnism[J].Discourse & Society, (5): 611-175.

[7] Shеnhаv, S.2004.Onсе uроn а Timе Thеrе Wаs а Nаtiоn: Nаrrаtivе Cоnсерtuаlizаtiоn Аnаlуsis.Thе Cоnсерt оf ‘Nаtiоn’ in thе Disсоursе оf Isrаеli Likud Раrtу Lеаdеrs[J].Discourse & Society, (1): 81-104.

[8] Wоdаk, R.еt аl.2009.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M].Еdinburgh: Еdinburgh Univеrsitу Рrеss.

[9] 窦卫霖,杜海紫,苏丹.2012.中美政府国防白皮书与国家身份的构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83-94.

[10] 杜刚,刘福州.2003.执政党视阈下的“中国梦”话语研究[J].理论月刊, (12): 30-32.

[11] 郭昭军,尹美子.2008.助动词“要”的模态多义性及其制约因素[J].汉语学习, (2): 35-40.

[12] 龙日金,彭宣维.2012.现代汉语及物性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3] 苗兴伟.2011.否定结构的语篇功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 (2): 220-230.

[14] 申莉.2010.表将来的“将”、“要”语义功能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 (6): 101-107.

[15] 杨雪燕,张娟.2003.美国大报上的中国形象[J].外交学院学报, (1): 41-48.

[16] 尤泽顺.2011.话语、身份建构与中国东盟关系:《人民日报》新闻标题分析[J].东南学术, (5): 240-248.

[17] 张蕾.2011.英汉语篇表征的批评隐喻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于涛)

作者简介:张蕾,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认知语义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及其与国际学术话语的交流策略研究”(14BYY070)

收稿日期:2015-11-20

中图分类号:Н030

文献标识码:А

文章编号:1008-665X(2016)1-0035-05

猜你喜欢
中国梦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家政女王的“中国梦”
为什么“中国梦”无意挑战美国
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梦”
英国公司发布“中国梦”调查报告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