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华孙晓红倪飞孙建宏殷卫香(通讯作者)
(1.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扬州225001;2.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扬州225001)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内环境的影响
王茂华1孙晓红1倪飞1孙建宏1殷卫香2(通讯作者)
(1.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扬州225001;2.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扬州225001)
目的研究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行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普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4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研究组静脉滴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液。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T0时间点,血Na+、血K+及血Ca2+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在输液后T1和T2时间点电解质水平较T0时间点均无显著改变。研究组T1和T2时间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该组基础值。对照组T1和T2时间点血乳酸明显高于研究组,也明显高于该组基础值。两组患者各时间点pH值和剩余碱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用作2型糖尿病患者术中液体治疗对血糖有一定的影响,平均输注10mL/kg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会使得患者血糖升高约0.8~2.2 mmol/L,对于术前血糖控制不稳定、重大手术、术后需进ICU病房的患者尽量不要使用。
糖尿病;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麻醉
我国居民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1.6%[1]。作为这一特殊群体,糖尿病患者在手术中如何进行液体治疗,以及能否使用含糖液体及使用的量上,目前尚无定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含糖平衡液,其成分接近人体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近年被推荐用于围手术期液体治疗。本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用于术中输液治疗对内环境的影响,以评价其用作2型糖尿病患者术中液体治疗的安全性。
1.1 研究对象:选择自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行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普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40例,普外科患者男女不限,年龄≤65岁,体重50~85 kg,ASA分级Ⅱ~Ⅲ级;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无其他代谢性疾病史,肝肾功能、心肺功能以及电解质水平均正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1.2 麻醉方法:麻醉方法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前用药为鲁米那钠0.1 g、阿托品0.5 mg肌注,麻醉诱导用药为:分别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异丙酚l~2 mg/kg、芬太尼3 u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后行IPPV机械通气,设定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4 mg/(kg·h)、瑞芬太尼0.1~0.2 ug/(kg·min)、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kg·h)泵注,切皮前追加芬太尼3 ug/kg。
1.3 给药方法:预输注氯化钠注射液5 mL/kg后研究组静脉滴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规格500 mL,主要成分含氯化钠3.186 g、氯化钾0.15 g、六水氯化镁0.102 g、醋酸钠1.026 g、二水枸橼酸钠0.294 g、葡萄糖酸钙0.336 g、葡萄糖5 g)。对照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液,用量均为10 mL/kg,以15 mL/(kg·h)速度输注完毕,完毕后均给予氯化钠注射液5 mL(/kg·h)维持。如术中出血超过200 mL,需快速补液扩容的患者剔除。
1.4 观察指标:分别于静脉滴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乳酸钠林格液前(T0)、静脉滴注后0h(T1)、30min(T2)抽取动脉血检测血糖、血乳酸、PH、剩余碱、Na+、K+和Ca2+水平的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病例年龄、体重指数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s
男女研究组20 5 15 51±11 26±6 65±25对照组20 6 14 49±13 27±8 70±28组别例数性别(例)年龄(岁)BMI(Kg/m2)手术时间(min)
2.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糖和血乳酸的比较:研究组T1和T2时间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该组基础值(P<0.05)。对照组T1和T2时间点血乳酸明显高于研究组,也明显高于该组基础值(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PH值和剩余碱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糖和动脉血气分析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糖和动脉血气分析的比较±s
注:与T0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T0 T1 T2血糖(mmol/L)研究组6.2±1.8 8.1±1.9*▲8.3±2.0*▲对照组6.5±2.0 6.2±2.2 6.8±1.9血乳酸(mmol/L)研究组1.1±0.5 0.9±0.4▲1.1±0.3▲对照组1.0±0.4 1.3±0.5*1.6±0.4*pH研究组7.40±0.15 7.38±0.16 7.37±0.15对照组7.41±0.16 7.39±0.14 7.38±0.13剩余碱研究组3.4±1.5 2.4±1.3 0.8±0.9对照组3.2±1.3 2.2±1.2 0.9±1.0
2.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电解质水平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T0时间点,血Na+、血K+及血Ca2+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在输液后T1和T2时间点电解质水平较T0时间点均无显著改变(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电解质水平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电解质水平的比较±s
注:与T0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T0 T1 T2 Na+(mmol/L)研究组140±4.0 139±4.0 139±5.0对照组140±5.0 139±4.0 138±4.0研究组3.6±0.5 3.5±0.5 3.5±0.6对照组3.6±0.4 3.5±0.6 3.6±0.6 Ca2+(mmol/L)K+(mmol/L)研究组1.02±0.09 1.04±0.12 1.03±0.13对照组1.04±0.06 1.03±0.09 1.05±0.12
术中液体治疗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重要环节,补液的质和量均非常重要。术中补液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最佳的液体容量以保证组织、器官的有效灌注,并维持维内环境的稳定。从补充液体的成分和配方考虑,选择与人体细胞外液最接近的液体更为必要。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电解质配比和缓冲体系相对于乳酸钠林格氏液更接近于人体正常细胞外液。理论上,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用作术中补液,可能对患者的内环境的稳定更加有益。其配方还含有的镁离子,镁离子是细胞膜和胞质细胞器的膜稳定剂,对老年、肝或肾功能不全、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更为有益。此外,与乳酸钠林格氏液相比,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使用醋酸钠作为缓冲物质,醋酸在体内肌肉和外周组织代谢为碳酸氢根,具有酸缓冲能力,最后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较强的抗酸缓冲能力,可有效防止高乳酸血症。本研究中,对照组在T1、T2时间点乳酸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也明显高于该组的基础值,而研究组乳酸水平无明显变化,可能与此有关。
糖尿病患者术中液体治疗时还应密切监测血糖,不但要防止高血糖,更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的相对缺乏为特征,一般由胰岛素抵抗引起。我国专家指南推荐2型糖尿病一线降糖用药首选二甲双胍,一线备选药物有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促泌剂[2-3]。
已有证据显示,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缺血的患者,以及术后需进入ICU病房的患者有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围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其他患者有重要意义,也没有相关风险-效益比的调查[4-5]。专家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术中和术后血糖控制在7.8~10.0 mmol/L较为合适,在PACU过渡期间血糖达到7.8~12.0 mmol/L范围可转回病房[6]。本研究中所选病例均为中小手术,术后返回普通病房无需进入ICU病房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基础血糖在5.0~8.5 mmol/L之间,研究组平均输注10m l/kg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后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基础值和对照组。
综上所述,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用作2型糖尿病患者术中液体治疗对血糖有一定的影响,平均输注10 mL/kg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会使得患者血糖升高约0.8~2.2 mmol/L,对于术前血糖控制不稳定、重大手术、术后需进ICU病房的患者尽量不要使用。此外,与乳酸钠林格液相比,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更有利于患者电解质水平和酸碱平衡的稳定,尤其对血乳酸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
[1]Xu Y,Wang L,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5):948-958.
[2]陆菊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更新要点的解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3):865-869.
[3]Boyle PJ,Schwartz NS,Shah SD,et al.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s at the onset of hypoglycem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poorly controlled diabetes and in nondiabetics[J].N Engl J Med,1988,318:1487-1492.
[4]Advance Collaborative Group.Intensive broad glucose control and 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 Med,2008,358(5):2560-2572.
[5]Finney SJ,Zekveld C,Elia A,et al.Glucose control and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patients[J].JAMA,2003,290(5):2041-2047.
[6]刘进,邓小明.2014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22-227.
R587
B 学科分类代码:32027
1001-8131(2016)06-0658-02
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