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调适社会心态的维度选择

2016-02-10 17:22郝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心态信任民众

郝华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哲学党建教研室,江苏 南通 226007)

基层党组织调适社会心态的维度选择

郝华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哲学党建教研室,江苏南通226007)

社会心态是社会各类群体对社会现实心理体验的反映和折射。调适社会心态,稳定人心,夯实执政之基,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是以前瞻维度引入预期管理,使社会心态趋于理性。二是以互信维度重建社会信任,使社会心态归于本性。三是以价值维度重塑社会价值,使社会心态处于良性,实现社会心态的正向演进和理性回归。

基层党建;社会心态;维度选择;社会信任

社会心态是社会各类群体对社会现实心理体验的反映和折射,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社会转型期,社会心态状况并不乐观。如何调适社会心态,稳定人心,夯实执政之基,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以前瞻维度引入预期管理,使社会心态趋于理性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深度转型期,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诸多矛盾利益纷争,容易引发非理性社会心态。在此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按照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以前瞻思维“推行预期管理,引导人们及时调整心理预期,推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形成积极的理性的社会心态。”[1]

(一)提高基层执政的预警能力,稳定社会预期

基层党组织运用预期管理手段,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和预知基层民众的行动预期及其心理感受,可以影响民众对未来社会行动的收益预计及评估,可以对民众可能出现的非理性社会心态进行多向度的预判和预警,最终稳定社会预期。

1.预判多重矛盾叠加累积的社会压力,打造社会稳压器。

预判社会压力对基层民众心态产生的影响,是基层党组织始终面对的现实课题。一是要客观预估民众的心理承受力。二是科学预测社会风险系数,准备应对预案,掌握基层治理的主动权。在此基础上,打造社会稳压器已经成为基层党组织缓解社会压力的重要抓手。第一,减轻社会民众的心理压力。对于在深化改革和基层治理进程中形成的压力,基层党组织不仅要稳定社会民众的心理承受力,更重要的是释放社会矛盾的乖张之力,缓解民众的紧张心态,形成合理的社会预期。第二,减少社会民众的心理负担。基层党组织必须做到出台的治理举措不是给民众增加心理负担,而是体现社会责任的担当,集体利益的分当,个体诉求的得当,从而使基层民众如释重负,轻装前行。

2.预视多方利益冲突形成的冲击力,调控社会减震阀。社会转型的显著标志,就是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和利益集团。利益的标签化和身份化越发醒目和刺眼,给社会组织的聚合重组造成现实性冲击,给社会民众的心理预期造成破坏性冲击,给基层民众实现利益诉求造成毁伤性冲击。因此,如何预视社会冲击力对基层民众心态的影响,是基层党组织必须直接面对的治理课题。

调控社会减震阀,减缓基层民众的心理冲击,是基层党组织进行社会治理的现实手段。第一,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减缓民众的心理动荡。保持持续的发展进程,不断用发展成果惠及民众,可以减轻民众的焦躁、浮躁情绪,减缓民众的心理焦虑和迷茫,减少群体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撞,建立缓冲地带,预留协商余地,缓解民众的集体性焦虑。第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减轻民众的心理震荡。保持政策的连续执行,持续释放利好信号,可以保证基层执政的正确轨道,让民众有据可循,避免改弦更张,引起群发性的心理震荡。

3.预研多元价值碰撞造成的离心力,增强社会凝聚力。随着社会的深度转型,催生不同利益主体的成长和涌现,多元价值的不断扩散和渗透,导致社会的向心力减弱,离心力增大,给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开展基层现代化治理带来深层次的挑战。“为了使社会凝聚力成为可能,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必须是共享的,因为价值观提供了人际互动的标准,整合不同价值观是提升社会凝聚力的前提。”[2]

如何预先研判多元价值碰撞之后造成的社会离心力增大,进而影响社会心态的理性表现,是摆在基层党组织面前的紧迫性课题。第一,预研社会离心力增大的社会成因。当下,规则体系和价值系统处于重建之中,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选择、话语表达以及释放出来的社会能量往往相互吞噬和抵消,正面积极的推动力量得不到有效整合,致使社会各个群体有时无章可循,无所适从,各行其是,不断累积形成负面的消极的社会离心力。第二,预研社会离心力增大的价值诱因。转型期,维系原有社会结构的价值体系逐渐被解构和消解,新的价值体系尚在培育之中。一旦涉及民生问题的社会矛盾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会使社会成员丧失对主流价值的信心,势必会形成一种淡漠、疏离主流价值的“离心力”,功利化和世俗化的价值话语就会乘虚而入,容易被一些群体接受和认同,影响主流价值的吸引力。

如何增强社会凝聚力,是检验基层党组织能否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的重要指标。第一,增强民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社会各群体间的互动交流。通过积极参与,形成紧密的社会联结、理念融通和价值共享,实现内心归属和心理认同。第二,增强基层治理的公平度和融合度。坚持公平原则,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尤其要向社会中下层群体倾斜和照顾,让公平原则惠及每个群体,同时,加强不同群体的合作和联络,降低社会排斥感,提高融合度。

(二)确保底层民众的基本权益,稳定民众预期

基层党组织应全力引导底层民众改变自身地位,防止出现失衡失望甚至绝望的心态,稳定民众的底线预期。“底层社会不仅是当代社会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底层社会有自己的政治逻辑,关注真实的民生是底层政治真正的意义。”[3]

1.确保底层民众享有获得感,是稳定民众预期的立足点。确保底层民众生活和发展权益的获得感,是稳定民众预期的起点,是预期管理的基石。基层党组织首先要保证基层民众物质生活的获得,同时,要保障各项发展权益的获得,最终实现各项利益诉求得以落地、落实。“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4]

2.确保底层民众分享发展红利是稳定民众预期的关键点。社会转型期,民众心理最看重的预期,就是能否不断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基层党组织必须千方百计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把这些“多出来”的部分(改革红利)最大限度地让渡给社会公众,这是稳定民众预期的关键一着。

3.确保底层民众实现全面发展是稳定民众预期的落脚点。实现民众的全面发展是基层执政的理想目标,是调适社会心态的最高境界。实现全面发展,意味着取得最大社会公约数,凝聚最多社会共识,呈现最良好的社会心态,最大限度地谋求民众的切身利益,实现最根本的执政宗旨。这是稳定民众预期最为可靠的保证。

(三)明确政策的现实导向,稳定政策预期

基层党组织的现实任务,就是积极发挥社会政策的杠杆效应和调节作用,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导向作用和整合能力,矫正社会心态,修复社会心态,实现稳定的政策预期。

1.发挥政策的托底功能,体现政策的底线预期。基层治理基础性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织好一张覆盖全民的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第一,保基本。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满足民生的刚性需求,解决民众的硬性要求,实现民众的共性诉求。第二,守底线。兜住政策底部,确保民生投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好钢用在刀刃上,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民众。第三,补短板。着力从供给侧发力,打破原有的治理路径依赖,大量提供涉及民生领域的有效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数量、质量和公平性等方面的根本性提升,补强制约基层发展的最大短板。

2.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凸显政策的引导预期。基层治理的前瞻性要求,就是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民众用好政策,用足政策,实现政策预期。第一,明确政策的目标导向。政策设定的目标与民众的心理预期形成耦合,政策施行的具体目标与民众的现实心态相互吻合,政策预期的最终目标与民众的远景目标基本契合。第二,彰显政策的利益导向。突出社会政策的公共利益导向、共同利益导向和基本利益导向,谋求最大的社会效益。第三,体现政策的评价导向。关注政策的舆情评价,及时调整价值预期,修正价值取向,校正价值尺度。

3.增强政策的整合能力,实现政策的效益预期。基层治理的现实要求,就是不断增强政策的整合能力,实现良好的政策效益预期。为此,要整合执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组合,整体联动,实现政策的综合效益;聚合基层民意,通过社会动员,推进政策执行,形成发展合力,实现政策的实际效益;融合差异发展诉求,调适民众现实心态,调整未来发展预期,统筹发展,实现政策的溢出效益。

二、以互信维度重建社会信任,使社会心态归于本性

社会深度转型必然引发社会心态的嬗变和流变,导致人们信任心理和信任行为的式微,引起信任下降,社会信任问题日益凸显。化解“信任危机”,以互信维度重建社会信任,已成为基层党组织实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一)坚持“信”文化的传统根脉,筑牢社会信任的根基

传统“信”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根脉,形成了以诚信为本,缘信为脉,笃信为真的“信”文化思想体系,构筑了社会信任的基本操守和规范,绵延传承,维系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1.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确立社会信任的价值基础。当下社会信任困境的蔓延和滥觞,其结症就在于诚信缺失,节操破碎,人们不能以互信的维度对待彼此,审视对方,依附你我,以至出现违背传统道德伦理的“杀熟”、“杀亲”等非理性行为,破坏了社会信任的价值基础。“社会信任一定程度上的缺失造成了社会成本加大,对人们的安全和生命造成威胁,对社会稳定和公正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构成了挑战。”[5]

2.言而有信,取信于民,建立互信的亲民关系。基层党组织引导社会民众树立良好社会心态,建立相互信任的亲民关系,其前提是必须做到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取信于民。老百姓最看重的就是政府是否讲诚信,最计较的就是政府是否守信用,最纠结的就是政府是否信得过,这是基层党组织建立互信亲民关系的关键所在。

3.讲究信用,遵守规则,构建新型人际信任关系。人际信任是一种时刻与社会现实发生关系的社会心态,是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社会成员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构建新型人际信任关系必须以信用为基础,以规则为参照,以公益为标签,形成互信、互帮、互助的平等互惠的友善关系。

(二)推崇社会信任的契约精神,建立社会信任的纽带

契约精神实质上是一种诚信精神。契约打破了信任受血缘、地缘和地域的限制,通过各种约定,缔结平等公正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减少摩擦和消耗,维系社会合作与信任。

1.有效维护人缘契约,建立社会信任的伦理纽带。人缘契约是基于亲缘、地缘关系而建立的熟人社会的信任约定。“人缘契约尽管没有书面的规定,但却是双方期待的连接纽带。”[6]人缘契约饱含和浸透社会信任的道德范式和伦理纲常,连接社会成员的伦理血脉,承载良序社会的道德意蕴,“亲缘关系仍然是人们可以依赖的普遍纽带,还经常提供一种稳固的温暖或亲密的关系网络,所提供的是一系列可信赖的社会关系网络。”[7]

2.切实履行法律约定,建立社会信任的法治纽带。法律约定是基于法律要求的平等选择和关系确认,是践约守信的社会责任,是信守法治的重要体现,受到各个社会群体的普遍推崇。它将社会信任安装上法律发条,带动信任关系有序运转;它将社会信任张贴了法律标签,明示信任关系的平等约定;它将社会信任注入了法律精髓,注释信任关系的演进逻辑,以此形成社会信任的法治纽带。

3.积极回应价值公约,建立社会信任的价值纽带。价值公约是基于时代价值和核心价值的基本内涵而形成的公共规则和集体抉择,是社会主流心态的积极回应。它诠释了社会信任的共同价值旨趣,赋予了社会信任的基本价值信仰,牵引着社会信任的本体价值信念,共同阐释社会信任的价值语境。

(三)审视社会信任的重建需求,凝聚社会信任的共识

重建社会信任的任务繁重,必须通过制度信任建设、道德信任建设和媒体信任建设等多层面建设,凝聚更多社会共识。

1.加强制度信任建设,实现民众集体认同。制度信任是指对规则、法规的信守和认同,是社会信任的核心所在,具有普遍信任的社会学意义。制度信任建设的立足点是提高公共事业部门的社会信任度,减少或消除“不信任”的公共事业部门,不断增加信任部门的名单;制度信任建设的关键点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做到行政政绩与实际发展成果相符合,施政目标与民众诉求相一致,政策举措和执行要求相对应,增加民众的信任得分,树立政府的公共权威。

2.围绕道德信任建设,确立社会共同规范。道德信任建设必须围绕两大抓手,第一,加强道德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信用意识,坚持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形成政府威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的良好局面。第二,培育公平正义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是社会政治文明的标杆,是诚信预期的风向标,是基层党组织重建社会信任的核心价值和现实追求,是社会信任话语体系的关键词,是遵循共同规范的价值铺垫。“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8]

3.加速媒体信任建设,畅通公众多元表达。媒体信任建设的着力点是加大客观、正面的报道和传播,全力消解恶化社会信任的消极、负面流量。第一,巩固传统媒体的信任基础,保持民众的畅通表达。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畅通,传播影响广泛,传播成效显著,社会受众群体基本面稳定,心理认同感和社会信任度较高,这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第二,加强新媒体的监督管理,助推社会信任的提高。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前所未有,传播方式新颖,受众面广大而且成分复杂。由此必须用好管好微博微信,保持言路,释放情绪,打击虚假,消除猜疑,在多元表达中寻求共识,在差异叙述中体现辨证,在迷茫揣度中找回信任。

三、以价值维度重塑社会价值,使社会心态处于良性

社会变迁引发民众价值观念、价值选择和价值方式的刷新和更新,多元性、多样性和多向度的特征日益显著。社会心态最核心的内容是社会价值观念,它是社会心态中最复杂、最隐秘的。“目前中国社会是社会价值观念最为多元的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人更为迷茫的时期,这也意味着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更难以形成。”[9]以价值维度重塑社会价值,实现良性社会心态是基层党组织执政的首要价值取向。

(一)坚持传统价值观,保持理性社会心态

传统价值观是民族精神鲜明的历史标签,是民族思想留存的历史烙印。尽管受社会转型的冲击,但是,经过历史进程积淀和淬炼的公认伦理美德必须信守,共同的道德信念必须坚守,基本的价值准则必须恪守。

1.遵从社会公序良俗,培养从善的社会心态。公序良俗涵盖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它要求社会成员不仅要遵守与公共利益相关的社会秩序,而且要遵守社会公认的、良好的道德准则和风俗。与此要求相对应的就是培养民众从善、向善的两大社会心态,第一,维护社会秩序的健康心态。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井然有序,利益分配就能达到公平公正,民众的心态亦会相对平和。第二,维护道德准则和风俗的良好心态。良俗与社会公德紧密相连,与五大发展理念相得益彰,与核心价值观相互交融。营造崇尚良好社会风尚的氛围,就会形成弘扬社会公德的良好风气,就能培养从善、向善的社会心态。

2.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保持健康的社会心态。社会公共道德是传统道德的升华与发展,是社会民众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必须保持两大健康社会心态。第一,推己及人的社会心态。推己及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鲜明写照,突出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性和互助性,在相互尊重之中赢得别人的接纳和认可,体现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仁学精髓。第二,利益共享的社会心态。社会公德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实现多元利益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维护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利益。通过多个领域的利益平台,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偏好,兼顾彼此的利益关照,实现各自的利益追求。

3.遵循社会基本伦理,拥有成熟的社会心态。社会基本伦理确立了社会发展的伦理秩序,规定了社会成长的伦理范式,标注了社会演进的伦理阶梯,遵循社会基本伦理,可以拥有成熟的社会心态。第一,养成追寻伦理意义的社会心态。社会基本伦理具有普遍性,是对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约束和最低限度的刚性要求,是所谓“底线伦理。”它呈现伦理自身的教化意义和社会心态的蜕变意向,彰显伦理道德在形成成熟社会心态进程中的伦理学要求和社会学要义。第二,形成追求伦理价值的社会心态。追求伦理价值,就是道德主体对自身伦理存在价值的自我诠释,社会成员对公共伦理普世价值的集体觉悟,社会公众对社会伦理理性价值的全面刷新,是对浮躁、自私等社会心态的摒弃和扬弃,是对当下信仰缺失、道德失范的涤荡和洗礼,显示伦理道德的社会价值。

(二)弘扬核心价值观,彰显正向社会心态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个体朴素价值的升华和凝练,是对社会现实存在的总体价值认同,它呈现共性价值体认、主流价值表征和时代价值引领的鲜明特征,是正向社会心态的集体表现。

1.注重共性价值体认,确定社会心态的主基调。共性价值是指社会成员对核心价值属性中的公共性、共同性或统一性的抽象体认,剥离出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脉络,绘就社会心态的主基调。第一,确认核心价值标准的共同性。社会的总体发展,社会成员的行为走向和社会心态的调适,都需要在多元价值境况下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标准,以此维护社会秩序,解决价值冲突。第二,确认核心价值要求的公共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社会阶层存在着共性需求,表现出需要满足的社会心态;不同社会群体确立了共同价值准则,显示出集体遵守的社会心态;不同社会集团形成了共同利益诉求,表露出充分获得的社会心态。

2.凸显主流价值表征,突出社会心态的主音调。主流价值表征出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性、党的领导的执政合法性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价值合理性,追随社会运行和社会转型中的价值节拍,谱就社会心态主音调。第一,发挥理论优势,凝聚思想共识。突出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作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二,发挥宣传优势,形成聚合效应。主流价值宣传必须注重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有机融合,理论引导和现实启发相互结合,理论“旗舰”示范和实践“平台”传播相呼应,打“整体战”,出“组合拳”,奏“交响乐”。

3.着眼时代价值引领,显现社会心态的主色调。时代价值引领,就是树立开拓、奋进的社会心态,追求时代潮流,展示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尚,组合社会变迁和价值重构进程中的多彩拼图,显示社会心态的主色调。第一,浓墨重彩渲染时代价值的感召力。追随时代发展的要求,诠释价值的时代意蕴,梳理价值的时代路径,释放价值的时代能量,感染、点赞民众的社会心态。第二,不遗余力地凸显时代价值的引导力。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明晰基层执政的价值取向,确定民众当下心态的价值走向,导引社会阶层利益抉择的价值方向,引领、矫正民众的社会心态。

(三)倡导和谐价值观,追求理想社会心态

和谐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基层执政和基层治理的一贯追求,是形成平和、包容和融合理想社会心态的重要价值参照。

1.以平和心态促成群体内生关系的和谐。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能够使基层民众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能够较好地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基层执政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着力引导民众运用辩证思维,矫正偏激失衡的社会心态。辩证思维惯常以联系、发展的观点,客观、理性地面对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基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避免采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偏概全的偏激方法,以换位思考的方法,冷静面对。第二,着力培育民众守规则、讲逻辑的意识,控制情绪化的社会心态。逻辑、规则是人类理性精神的外化体现,是平和、理性社会心态的内在表现。基层党组织与民众探讨问题、交流思想的进程中,只要始终把握论据充分、合乎逻辑两大要求,就不会意气用事,避免情绪化的思维方式,而会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双方心服口服。

2.以包容心态达成彼此利益关系的和谐。包容心态是多元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不同意见、声音和“异质思维”而采取的相互尊重的心理表征,它能够纾解社会焦虑、缓解矛盾冲突,在“存异”中“求同”,更难得的是能够使“一袋各不相干的马铃薯”相互抱团取暖,和谐共存,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基层执政和治理有着显著的减压、抗震作用。第一,以包容心态,寻求更多利益共同点。包容是双向的、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利益的分配和实现渠道复杂,方式多样,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引导基层民众以包容心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关注点,照顾多个群体的利益着眼点,环顾各个群体的利益共同点,实现利益的共享。第二,以包容心态,达成最多思想共识。多元社会中需要多样的个性表达,更需要整合不同意见的统一要求。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有利于在民众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最多的思想共识和广泛的治理认同,全面掌握情况,科学、理性地决策。

3.以融合心态实现多重结构关系的和谐。融合心态是指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愿意彼此结合或贴近的心理愿望,它能够贯通不同社会层级之间的“隔断”,拆除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藩篱”,消除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基层执政和治理起到疏通、畅通的作用。社会阶层重组和融合,能够为民众提供平等向上流动的机会,防止底层民众的群体性怨恨、消极情绪;能够彰显社会发展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现各个社会阶层的和谐对话和对接,形成和谐共生,和谐共融。

[1]马福云.以预期管理来引导社会心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05).

[2]王俊秀.社会心态研究视角下的社会凝聚力[N].光明日报,2014-04-02.

[3]于建嵘.底层立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251.

[4]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19.

[5][6][9]王俊秀等.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63、48、15.

[7]张康之.熟人与陌生人的人际关系比较[J].江苏省行政学院学报,2008(02).

[8]约翰·罗尔斯.何包钢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17.

责任编辑:马树勋

D262

A

1671-2994(2016)04-0081-05

2016-06-01

郝华(1966-),男,江苏如皋人,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哲学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和科学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心态信任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信任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