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
以素质模型促进国有企业党务工作研究
刘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本文以素质模型这一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促进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推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能力素质”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或行为技能等任何被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素质模型”是指在特定的组织条件下,保障个体能够胜任岗位职责,并形成卓越的绩效产出的一系列素质的组合。这些素质包括了动机、知识、技能等各类要素。
素质模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应用,素质模型已从引进初期的“生搬硬套”,过渡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和发展相结合,被海尔、联想、华为、中兴等企业广泛应用,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
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策划者、执行者和具体落实者,是实现党管干部和党管企业、构建基层坚强战斗堡垒,进而保障国企改革顺利推进的组织保障。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改革形势严峻,这对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模型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是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模型,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的选聘和配置效率、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针对性,对于增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意识、素质、能力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增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使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进而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坚实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首先,建立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模型,有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服务群众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增强深入了解企业和群众切实需求的主动性,提高基层党务工作针对性。其次,有助于明确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胜任标准和胜任要求,提高其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的规范性。最后,有助于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基层党组织与企业、群众创新发展。
1.系统分析企业发展目标、企业文化、人员结构和发展阶段等特点,明确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系统性要求;
2.分析党务工作者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整理提炼胜任职责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行为,并结合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一般党务工作者的差异和工作要求,选择相应的方法;
3.选取一定数量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一般工作者,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进行调研,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全方位评价、专家系统数据库等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4.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找出不同素质特征出现的频次和相关性,评估其对工作质量的影响权重,按照一定的维度对素质分类,形成基础的素质模型;
5.对基础素质模型进行评估。校验其定义、评级以及行为描述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1.基层党务工作者选拔聘用。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模型源于企业的党建需求、组织需求和发展需求,其对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各项资质要求均有明确的界定和标准,通过将拟配置在党务工作的备选对象所具备的素质与党务工作者素质模型的对比,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选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基层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模型界定了标准的、规范的、有效的党务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和行为,在其基础上实施培训,能够提高有效性。通过将现任党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及水平与标准的素质模型进行比对,能明确体现出能力差距、行为差距和业绩差距,从而提高培训针对性。
3.基层党务工作者绩效管理。在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模型基础上建立考核体系,有助于将考核标准明晰化、定量化、标准化。通过考核明确差距和努力方向,推动企业绩效管理,进而实现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整体业绩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湖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李冬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