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发展研究

2016-02-09 03:31:45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常态勘查单位

■ 曹 敏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 300170)

基于SWOT分析的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发展研究

■ 曹 敏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 300170)

文章运用SWOT模型分析地勘单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提出了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发展的对策建议:积极推进地勘单位改革、打造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整合资源优化地勘产业结构、借力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新常态;地勘单位;SWOT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地勘单位作为地质找矿的主力军,在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快速发展当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为各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矿产资源保障。但是在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勘单位经济进入严冬。地勘单位应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改革契机,创新工作模式,为下次经济腾飞奠定好发展基础。

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地勘单位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试图运用以SWOT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地勘单位新常态下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提出地勘单位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地勘单位的发展现状

地勘单位广义上是指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的企事业统称,本文所论述地勘单位仅指归中央和属地化管理的国有地勘单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地勘单位参与经济建设的实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具有甲级地质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共计1149家。2006年至2013年,国内地勘单位总资产由1640亿元增长至5320亿元,年均增长18%;总收入从727亿元增长至1963亿元,年均增长15%;地勘收入占地勘单位总收入的比重由36%增长至39%。

地勘单位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从2003年底至2014年底,我国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煤炭由1.02万亿t增长到1.53万亿t,石油由24.3亿t增长到34.3亿t,天然气由2.24万亿m3增长到4.95万亿m3,铁矿(矿石量)由577亿t增长到843.4亿t,铜矿(金属量)由6709万t增长到9689.6万t。这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和高速发展的矿产资源供应。

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却相对滞后,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单位“带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在财政拨款的事业费“庇护下”,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生产和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勘单位就走在了改革的道路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改革的政策,其后经历了1999年属地化管理改革、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2011年《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等,地勘单位不断探索走向市场的路径,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2 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发展SWOT分析

2.1 地勘单位发展优势分析(S)

2.1.1 资源优势

属地化管理改革后,地勘单位通过申请和市场等方式获取了一定数量的探矿权,并通过对探矿权投入技术勘查形成潜在的后备资源基地,进而可以进行矿业开发,也可以通过市场转让探矿权积累循环勘查资金。地勘单位拥有这些探矿权,就是拥有资源和生存资本,是其可持续发展和壮大的资源优势。

2.1.2 技术优势

地勘单位作为我国地质找矿工作主力军,在过去数十年地质勘探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勘查技术知识,形成了一系列相对成熟的找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对于指导地质找矿及经济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地勘单位均具备了较高等级和多样化的勘查资质,能从事地质勘查、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治理、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各种工作。

2.1.3 地质资料优势

地勘单位在自己行政辖区内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地质勘查等工作积累和深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真实地质资料,通过这些地质资料的挖掘,能为地勘单位开辟更加宽广的市场。

2.1.4 人才优势

地勘单位在多年的找矿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理论扎实、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这是地勘单位拓宽开发市场的有力保障。

2.2 地勘单位发展劣势分析(W)

2.2.1 资本实力不强

地勘单位普遍资本实力不强,属地化改革后,地勘单位身负的发展包袱较重,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如养老、医疗、离退休等长期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制约了其发展。地勘单位底子薄、经济实力弱,在市场上没有其他企业发展灵活,难以做强、做大形成规模产业经济。

2.2.2 产业结构单一

地勘单位经过多年发展和开拓,逐步形成了地质勘查、工程、水文及环境工程等多单元产业布局,但是这些传统行业在国家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时期能提供所需的矿产资源及工程服务,一旦宏观政策调整,则难以跟上改革步伐。另外各地勘单位在队伍结构上大同小异,均是局下属几个地质队,而且下属地质队所从事的产业也基本相同,不能集中优势资源去发展优势产业。地勘单位这种产业结构的弊端造成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无序竞争激烈,产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不能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品牌。

2.2.3 融资渠道缺乏

地勘单位本身经济实力较弱,其拥有的探矿权在现阶段金融体系条件下不能用于抵押贷款,而我国风险勘查的资本市场尚未建立,融资难成为难以突破发展困境,缺乏资本运作的土壤阻碍了其成长壮大。不过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也为地勘单位创造了一定的渠道。比如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就成功发行了2.5亿元的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基础上,保障了资金供给。

2.2.4 管理制度落后

地勘单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推动地勘单位改革的政策,但为了享受财政拨付的地勘费,“带事业帽子,走企业化路子”成为地勘单位习惯和依赖的改革路径,这也滋生了地勘单位小富即满的思想,导致改革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管理制度,故而一旦面临宏观经济变动或产业政策调整,其内部战略规划就难以灵活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2.3 地勘单位发展机会分析(O)

2.3.1 转型升级政策先行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是以粗放式改革发展模式保持了不断稳定增长的势头,但粗放式发展是以大规模建设为基础、以低价开采矿产资源为保障、以生态环境污染为代价,这种发展方式是依靠资源禀赋的短期发展行为,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如今全球经济格局的大洗牌,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拉开大幕,在此过程中国家会出台一系列推动调整和转型的相关政策,为企业创造宽松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帮助去产能、去杠杆,摆脱产能过剩对传统产业的束缚,鼓励和支持创新,为产业升级架设必要的平台。

2.3.2 市场驱动新兴产业

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必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地勘单位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紧密联系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资源保障、蓝色海洋建设等发展战略,谋求新的发展机会。未来几年环境治理领域将会是一个工作重心,故将产生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土壤环境调查与治理、水污染与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有利于环保的工作,这将为地勘单位创造出新的市场切入点。

2.3.3 国家倡导自主创新

进入新常态,社会经济发展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为首要。国家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创新能为企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创新不仅指技术性创新,还包括非技术性创新,比如组织、商业、金融等各种创新活动。各种创新活动的展开势必为地勘单位带来发展的契机,地勘单位也应顺应创新驱动潮流,构建现代地勘行业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2.4 地勘单位发展威胁分析(T)

2.4.1 经济增长放缓

新常态的外在表现即为“经济放缓与质量提升”,地勘单位面临的是大宗矿产品价格下降、市场环境低迷、投资紧缩、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困境,导致地勘经济低迷,地质勘查项目锐减,企业和职工收入下降。

2.4.2 地勘投入减少

经济新常态下的下游建设领域的放缓,导致上游矿业开发领域产能过剩,继而传导至地勘勘查投入降低。据中国地质调查成果统计,自2013年以来,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连续下滑,无论是商业性地质还是公益性地质的勘查投入都趋于萎缩并且还要延续下去,这对于本不富裕的地勘单位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2015年全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投入326.1亿元,同比减少18.9%。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9.7亿元,同比下降16.2%;地方财政投入94.8亿元,同比下降1.5%;社会资金投入161.6亿元,同比下降27.7%。

2.4.3 环保要求提高

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方式由粗放式转向集约式,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中之重。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势必会导致传统的地质勘查行业生存空间缩小,为新常态下的地质找矿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2.4.4 民营企业竞争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吸引了民营企业进入地勘行业。民营企业凭借其成本较低、管理灵活等特点,抢占了地勘单位的部分市场,压缩了国有地勘单位的生存空间,但民营企业的存在也能从另一方面促使地勘单位去学习市场竞争之道。

2.5 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发展的战略选择

根据以上SWOT方法分析,得出地勘单位在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如表1所示。

表1 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

(1)SO战略: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地勘单位应加强自身优势挖掘,在传统产业基础上,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以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社会需要的新兴产业,打破同质化竞争,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ST战略:地勘单位要重新审视自身产业布局,将与其长期发展不适应甚至亏损的产业逐步剥离,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回报率更高的产业中去,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将产业做强做优,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研究新方法发展绿色勘查和开发。

(3)WO战略:推进地勘单位改革步伐,管理体制上要逐步摆脱对事业费的依赖,要真正学会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游泳,利用金融市场去摸索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宽广的融资渠道。

(4)WT战略:加强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严格控制项目和人员费用支出,提升地勘单位的品牌宣传,去开拓更大的市场。

3 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积极推进地勘单位改革

积极推进地勘单位改革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要加强促进地勘单位改革政策落地的顶层设计,地勘单位自身要实事求是地做好改革的总体规划和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让地勘单位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地勘单位的事业身份问题,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入,“摘掉事业的帽子”将成为多数地勘单位的终极归宿。

3.2 打造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

按照“服务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服务地质环境保护,服务防灾减灾,服务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总体要求,地勘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经济建设发展所需的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从地质勘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转变为资源、工程、环境、城市等多头并进的大地质绿色产业格局。

3.3 整合资源优化地勘产业结构

资源整合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地勘单位可重新整合内部资源,改造局队组织结构,按照产业细分将各地勘队集成集团公司下属的二级板块公司,结构上加强传统产业的基础作用和提升新兴产业的支柱作用,剥离掉没有市场竞争力和前景渺茫的辅业,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使地勘单位组织和产业不断优化。其次,突破地域限制,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形式,让地勘单位之间或地勘单位与社会资本能自发地形成地勘行业产业集群,逐步建立起几个规模较大、各有产业优势的地勘行业龙头,提高市场集中度,既增强地勘单位的实力,又提高抗风险能力。

3.4 借力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新常态下政府为改革提供了许多的有利政策和宽松环境,地勘单位应积极探索借力资本市场,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如发行中短期企业债券、整合资源到新三板上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1]刘冀生.企业战略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5[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5.

[3]土地资讯网.2014全国探矿者年会在厦门召开 钟自然、朱训出席会议并讲话[EB/OL].(2014-06-03)[2016-01-20].http://tdzx.org.cn/plus/view.php?aid=55029.

[4]地质咨询部.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地质咨询部,2008.

[5]赵胜男,崔胜辉,林剑艺,等.基于SWOT法和层次分析法的能源发展战略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 (9):189-194.

[6]邵毅.关于深化地勘单位改革的几点看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12):8-10.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under the New Normal Based on SWOT Analysis

CAO Min
(Tianj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Tianjin 300170)

In this paper, we use SWOT analysis model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presented to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under the economic newnormal background, and made some suggestions to these unit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foster new industries and new dynamics, integratethe resources to optimize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make the best use of capital markets to broaden the fnancing channels.

new norma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SWOT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6)03-0065-04

2016-01-28;

2016-02-29

曹敏(1983-),男,安徽省太湖县人,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经济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矿业投资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常态勘查单位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河北地质(2020年1期)2020-09-16 07:19:06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协办单位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18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