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2-08 09:30王建书
大理大学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基础计算机

王建书

(大理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建书

(大理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结合目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课程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从而能够深化“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越来越显得突出。这种新型的教学策略直接决定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又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学生整体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探究意识、不善于提问题、研究能力薄弱,这大概已经得到了公认。近年来,高等学校的教学开始由传统的致力于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转变,以利于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专门人才。教学环节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策略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作为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其课程与授课群体特点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这门课的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的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合作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中适时开展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活动,将此教学策略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突破口。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开展实践研究,旨在能为深化“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课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成才条件和自由发展空间。

1“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课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和实验性均很强的课程,特别是Office、Wps等现代办公软件的使用,学生必须亲自到机房实践操作练习才能将有关知识技能熟练掌握〔1〕。它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涉及学生数量多、专业多、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千差万别,课程内容的选择空间巨大等特点。与其他课程比较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2〕。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当今大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与操作技能,其特点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计算机实践课教学面临着一些非常直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首先,目前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都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学对象基本涉及所有专业的学生,但是在教材的选用基本上又都是普遍采用统一教材,那么课堂上如何设计才能使其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能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3〕。

其次,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逐渐普及,大一新生中部分同学已经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从过去这几年情况看,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几乎为零,特别是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造成新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局面,给教学团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进度的掌握、教学任务的完成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最后,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基本都采用“理论授课+上机训练”教学模式,理论授课以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以理论讲解与操作演示为主的教学。学生到了上机时很多时候只能按照实验指导手册机械模仿完成操作。也就是在实践教学时,老师先按照实验手册上的教学要求和实验步骤给学生演示一遍,再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操作一遍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虽然已完成,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没有大的提高,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基本没有帮助。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上课玩手机、睡觉等方面,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专门做了一个调查问卷,总接受调查人数105人,从对这门课在传统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问卷调查数据图(见图1~2),可以得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好多同学都认为老师上的课程特别是公共课程如“计算机基础”“思修”“毛概”等课程和讲的内容都好无聊,根本提不起兴趣,自然就会分心。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会太好。带来的后果就是很多时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特别是本来就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云里雾里,根本不知在学什么东西。

图1 传统教学模式下上课不专心原因数据分析图

图2 上什么课时最容易分心数据分析图

2 合作学习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中,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主体,而是主动合作学习的主体。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展开合作学习和交流,对“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质疑解疑。其中,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同桌互帮,小组研讨等形式。学生在机房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具体内容时,针对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局面,同学们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让基础好的同学带基础差的同学,同时还可以在互相帮助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展开学习和交流。这样基础差的同学就可以迅速掌握所学内容,而基础好的同学也不会因为自己已会的内容不得不再一次接受老师的“唠叨”,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也就是说教师在机房不再是单一的讲解和演示的传授者,而是要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笔者上这门课的实践环节中也采用了几次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模式,从反馈的问卷调查,总接受调查人数105人得出的数据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在这新的教学策略模式下上课,上课过程中基本不会去做一些跟上课无关的事,确实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见图3。

图3 是否喜欢在合作学习与探究式教学模式下上课数据分析图

3 探究式教学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书本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问题和事例,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听讲、思考、观察、实验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教学〔4〕。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在实际“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实验之前,老师就不用先机械的操作实验过程,而是先提出今天做的实验内容,要达到的实验目的。例如在完成Word这章实验教学时,老师先给出一个编辑排版好的文章模板,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路径独立去探究。然后完成实验内容。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要密切关注学生对实验内容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并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所要求掌握的概念、软件应用的理解,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方面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5〕,杜绝学生在整个实践课堂中都不认真听课等不好现象的出现,很好地完成、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实验项目及技能。

4 总结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软件的使用方法、被动接受甚至死记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操作演示。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只是在机房机械重复老师的操作演示。这种模式大大制约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我们如果在教学策略上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不再被动学习,机械模仿学习和他主学习,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可以进行的有效学习〔6〕,是一种较高的学习内在品质的教学策略。可以让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在非常充实和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这门课的知识结构。极大迸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非常牢固掌握这门课所学的各个软件的操作方法和理论知识,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谢川,沙帆.我校文科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5):173-174.

〔2〕孙怡,杨露.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6):127-128.

〔3〕张丹,张泸寅.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初探〔J〕.高教前言,2009(6):100-101.

〔4〕张成.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5):233-234.

〔5〕刘晓平,陈欣.面向操作系统课程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1(2):50-51.

〔6〕刘亨,耿玉宏.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J〕.滨州学院学报,2005,21(3):86-87.

Applied Research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Inquiry-based Teach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Course"

Wang Jianshu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Course"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inquiry-based teach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Course"for deepening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Course",improv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and achieving a better teaching effect.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Course;practice teaching;cooperative learning;inquiry-based teaching

G642

A

2096-2266(2016)12-0018-03

10.3969∕j.issn.2096-2266.2016.12.004

(责任编辑 袁 霞)

2016-04-26

2016-06-18

王建书,讲师,主要从事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及教育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文化基础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