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菊
(海南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海南 海口 571199,syjsby@163.com)
·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一二三”模式研究*
苏玉菊
(海南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海南海口571199,syjsby@163.com)
基于医学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在融通思想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医学专业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医学服务技能实训、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起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一二三”模式,旨在将医学生培养成为“怀有一颗仁心、具有两种精神、掌握三种能力”的合格公民与仁义良医。
医学生人文素质;基本内涵;目标;“一二三”模式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型,在医学研究与医学应用中,人们的关注点从以“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重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等综合因素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与此相呼应,在公共卫生领域,人类开始步入“新公共卫生”(New Public Health)[1]时代。“新公共卫生”不再单纯地关注防病、致病中的“疾病”本身,而是反思导致疾病与影响健康的行为方式与社会生态环境因素。于是,医学逐渐向人文回归,人文医学开始复兴,人们对医学的终极目的与价值进行反思,现代生命价值观、医学伦理观渐次确立,医学领域成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通互融的典范。在这一背景下,现代医学人文教育开始勃兴,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从边缘走向时尚。那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其培养目标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下文将对此进行探析。
医学因其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双重属性,亦当然要求医者应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医学实质上乃人学,即所谓“医乃仁术”,亦如福柯所指出的“医学被赋予一种崇高的任务:在人们的生活中确立健康、美德和幸福的正面地位”[2]。从古至今,中西方文化都赋予了医者以极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要求,即人文素质要求。所谓“人文”,与“科学”相对应,两者的区别在于:“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科学”关注如何去“做事”,“人文”关注如何去“为人”;“科学”强调的是“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人文”强调的是“价值理性”或“目的理性”。应当说,“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同等重要的两个向度。只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过于迷恋科学(实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追求与价值理想),这在医学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近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设想逐步锁定在“能做、必须做”的“雄心壮志”中,开始相信一切病痛都可以被消除,身体器官能像机器的零件一样被更换;而忽视了人是一个整体,更没有重视心理与社会对疾病与健康的重要影响。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技术至上主义的医学模式被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在这种医学模式中,医学目的被异化,医疗行为被扭曲,医患关系被物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人们提出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等综合因素及相互作用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这象征着现代医学向人文回归。
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强调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强调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精神,强调对人的尊严与权利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鉴于医学的研究与服务对象是“人”,对医学生之人文素质培养更是任重道远。
现代国家都十分强调公民教育,美国甚至将“国家的首要原则是对公民进行持续的教育”作为立国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既为当下我国的公民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界定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即围绕着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而展开。2010年7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重申:“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鉴于医学生既是国家公民,又是未来的“白衣天使”的双重身份,就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而言,既要培养医学生作为大学生都应具备的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又要培养其作为专业人士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前者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共性,后者体现了医学高等教育的特性,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旨在造就合格公民与仁义良医。
基于上述的探析与思考,笔者试图构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之“一二三”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目标要求是:在医学高等教育中,融通思想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医学专业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医学服务技能实训、校园文化建设,将医学生培养成为“怀有一颗仁心、具有两种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掌握三种能力(公民生活能力、医者职业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的合格公民与仁义良医。这一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需要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施行科学的评价体系来体现并实现。
3.1课程体系优化以及进阶性课程设置
遵循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内涵,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依据《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及《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建议我校(海南医学院)慎重地修订了医学生培养方案,全面整合、优化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修订后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如下三大模块:
3.1.1人文教育基础性课程模块。
该模块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史、哲、法、美、心、音、宗教学等课程组成。此类课程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一半,主要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与自然的正确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进步的人生观、崇高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这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具体说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大学语文》等课程为必修课,以《生命观与生命关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人文医学概论》《美学》《音乐欣赏》《宗教学》《医学写作》等课程为选修课,通过课堂讲授、案例研讨、社会实践(包括观摩临床工作现场)、人文经典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对医学生进行现代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以及人文素养教育。尤其注重以思想政治课为载体,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医学生的公民意识、塑造医学生的公民人格、提升医学生的公民素质,并注重挖掘其中的人文思想与内涵,推动思政教育与公民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融合。
此外,在新生入学阶段进行新生心理测试、职业倾向测试以及人文素质调查、分析与评估,以此作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进程与课程设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为后期的相关追踪调查、分析与评估提供基础性数据。与此同时,在新生入学阶段,通过医学生誓言教育、优秀医师讲座、人文医学沙龙等多种教育形式初步奠定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基础。
3.1.2体现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公共卫生学交叉与融合特征的人文教育核心性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等课程组成(其中《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系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课程)。此类课程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四分之一,旨在培养医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与医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与权利,领悟医患之间的关系,理解医学的终极目的与价值。
具体来说,这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学二、三年级阶段,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伦理学》《卫生法概论》《医学心理学》等为必修课程;同时,开设《医学史》《医学社会学》《医学与哲学》《医患沟通学》等选修课。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邀请优秀的医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及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同时注重挖掘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内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再次进行心理测试、职业倾向测试、人文素质调查,与新生入学阶段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做出评估,以此作为相关人文素质培养课程调整与完善的依据,并结合专业特点对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人格辅导,帮助学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3.1.3由多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人文教育综合性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健康促进与管理等课程组成。此类课程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四分之一,主要是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这类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在大学四、五年级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已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这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思并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此外,这一阶段通过定期举办“伦理查房”、医学法律实务讲座、医学人文技能教学、人文医学对话等方式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上述三类医学人文课程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10%~15%,依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循序渐进地设置,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知识的储备水平、接触临床与实践的程度相适应,由浅显到深入、由一般到特殊、由理论到实践,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逐步递进,较为科学、合理,在实施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创新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深化并内化理论教学成果的必要途径。笔者将人文教育与第二课堂、社团生活、社会实践等进行有机结合,研发了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学习平台系统;构建了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学体系与医学生公民志愿者活动;创建了医学人文研究与医学专业实践基地;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依旧遵循学生的学程阶段,进行进阶式设定,具体内容如下: 组织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集体和个人的志愿者活动(含义工服务)、医院门诊导医、临床情境观察、大学生公民班级管理和社团生活、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研、解剖课前举行向遗体捐赠者致敬仪式等,以提高医学生对社会生活、人生际遇的感知度,增强自我感知能力,培养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职业认知,为医学生奠定初步的人文素质基础。这一阶段人文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以思政课为载体,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行动,笔者所在的学校已将每个学生每学期完成八小时的义工服务要求列入教学计划,并进行跟踪调查与评估。这并不包括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的志愿者活动,培养医学生的公民素质与人文素质,实现思政教育与公民教育、人文教育的融合[3]。
这一阶段,志愿者行动进一步与医学生的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由先期的普遍而广泛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步转向临床志愿服务活动,实践活动场所也由一般意义上的志愿者活动基地(如福利院、戒毒所、少年管教所、特殊教育学校、乡村中小学等)转移至医疗实践意义上的志愿者活动基地(主要是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例如,笔者所在的海南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自2011年开始组织大三(上学期)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具有在大一与大二阶段参与各项志愿者活动与社会调查活动的基础)前往各医院开展“医乃仁术”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前往医院进行实地见习(如协助护士准备药品、为患者做一些基础的体格检查、清洁病房、陪护患者等),让学生提早接触临床,提早感受“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者情怀,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与沟通能力,有助于塑造医学生的职业精神。
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专业见习和实习、基层巡回医疗服务和个人义工服务等活动,以践行医学人文关怀,培养其公民良医社会责任感。具体而言,通过带教医生对见习生、实习生的评估与反馈,发现他们的医学职业人格与素养的优点与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校正与完善;指导实习生自选一至数位病人进行年度追踪随访,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案例研讨,毕业前提交“随访报告”并交流共享;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对毕业生进行《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与《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强化辅导以及相关职业素质的强化培养。
3.3建构形成性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为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励大学生向主体化、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评价应形成科学的综合指标体系。我校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评价方面,不仅考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知识点的掌握,而且考虑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非学业因素,也就是说,将没有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学生思想、素质、特长、能力、经历等内容(如品行操守、文明守纪、学习态度、社会工作、公益实践、团队精神、创新实践、文体特长等)纳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建构起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
所谓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又称过程性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具有如下优势:①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强化课程考核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②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在行动中学习”的教学改革。引入多样化教学方式以及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改变单一的期末集中一次性终结考试的方法,将课程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基于形成性考核理念,我们对很多人文医学课程的考核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改革:
3.3.1将形成性评价体系划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其中,过程性考核分值一般占总分的60%~70%,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学术小论文等具体内容,并设定具体的分值与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终结性考核分值一般占总分的30%~40%。对于已经纳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课程(如《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学校考易考试管理系统为平台,构建标准化试题库(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考点及题型要求构建),采取闭卷方式进行终结性考核,以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对于侧重考查学生思辨与分析能力的课程(如思想政治课),采取开卷方式进行终结性考核,以免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3.2对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进行双向控制。
若学生过程性考核总分达不到60%,将不得参加终结性考核;若学生终结性考核的卷面成绩低于50%,课程总成绩将计为不及格。由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并保证评价的合理性与公正性。
我们所构建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一二三”模式,以培养合格公民与仁义良医为使命,在融通思想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医学专业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医学服务技能实训、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与人文能力的教育,以促进医学生对医学人道本质的认识,建构医学生良好的公民人格与职业人格,培育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病人、讲求公正、追求和谐、力行善美的品行。这一模式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培养合格公民与仁义良医作出了贡献。
[1]See Fran Baum: The New Public Health(2nd Ed)[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16-28.
[2]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7-38.
[3]苏玉菊.现代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改革[J].皖西学院学报,2010(6):48-50.
〔修回日期2016-09-01〕
〔编辑金平〕
Study on the "One Two Three" Mode of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Training
SUYuju
(Department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HainanMedicalUniversity,Haikou571199,China,E-mail:syjsby@163.com)
According to the core mission of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we will build the "One Two Three" mode of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training through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etting, innovat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ing the forma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ivic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medical humanity education, medical service skills train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his mode aims at cultivating medical students as qualified citizens and righteous physicians who harbor a heart of benevolence, have two spirits, and master three kinds of abilities.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Basic Connotation; Goal; "One Two Three" Mode
10.12026/j.issn.1001-8565.2016.05.45
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大学生公民教育模式研究——以思政课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编号:QJY12503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项目:《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编号:YF13-Y16;海南医学院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卫生法学》教学改革研究,编号:HYP201410
R192
A
1001-8565(2016)05-0881-04
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