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米
总把西塘当丽江
费米
2008年,我应一家旅游地产公司邀请,为他们做文化项目部分的策划,先期的活动之一就是考察国内的一些旅游景点,丽江是我们此次行程中的一站。
这是我第一次去丽江。去之前我备足了功课,看了不少有关丽江的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被遗忘的王国》。该书的作者顾彼得,1901年出生于俄国,苏联十月革命时期逃到哈尔滨,跟国民政府要员有些来往。抗日战争期间,国际组织援华项目之一就是帮助一些大后方的城市乡村成立工业合作社,既解决一些民众的生计问题,同时生产一些战备物资支援抗日前线。顾彼得被派到了云南,去了丽江,一待就是数年。合作社事情不多,他转遍了丽江的每条街,对东巴文化略有涉猎,听过一些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故事。这些经历成了《被遗忘的王国》一书的主要内容。能打动我的是这样的文字:“在丽江占支配地位的纳西族农民们成群结队地赶集回来。谈笑风生的男女牵着马匹,在老远处我们就听到了他们的说话声和歌声。他们当中许多人都认识我。他们的问候发自肺腑,充满欢乐。回家前他们习惯在城里喝酒,因而脸色通红。”
然而,到了丽江我很失望:我找不到顾彼得叙述的那样的氛围,满大街走着的是同样装束的背包客,满大街卖的是同样的东西;小旅店和咖啡馆门前招牌上一律都是两个词,“温柔时光”和“发呆”;到了晚上,鳞次栉比的酒吧里迪曲震耳欲聋,除了喝啤酒与蹦迪没什么事情可干。我把这些想法整理成博文,连载在了香港星岛日报网的博客上。内地有杂志编辑看后发来邮件,希望我把博文修改后发在他们那里,我也是犯懒没动手。感觉到了就写下几个字,感觉差了就不想再写第二遍了。想必很多到过丽江的朋友也有此同感,每每聊起都是叹息:丽江算是被毁了。
西塘在我的故乡,这几年知名度直追丽江,去年我去了那里,发觉那里已经成了又一个丽江:走着同样的人,卖着同样的东西,晚上酒吧里同样的喧闹。除了景致不同,其他都是一模一样。丽江有一道小吃叫“虾扯蛋”,西塘也卖“虾扯蛋”,没一点创意还不会不好意思,这就有点瞎扯淡了。西塘起步也晚,数十年前商业没那么发达,基本是个江南小镇的格局,大多数居民祖辈都在此生活,所以西塘旅游主打的是“活着的江南古镇”,意思是这个江南水乡充满了生活气息。现在,说西塘是“活着的”还真悬,绝大多数原住民都迁出了老宅子,在镇子外面的新区住起了高楼,以前的房子基本都租给了外地人,接手经营的外地人说租金太高,生意难做,实在不行就盘给其他人了。这点,跟丽江大致相同。
一种地方文化,最好的传承者就是当地人了,不是一种文化造就了一种生活,而是该种生活自然创造了当地的文化,此种文化已经渗入到他们的骨子里了。他们不用全盘照抄别人的东西,只要活出自我就活出了这份精彩。如今提倡共享经济发展,推动绿色生活,这是需要大智慧的。当年,一些聪明的农民在自家院子里搞起了农家乐,利用周围的青山绿水开出了一片新天地;如今的农家乐遍地开花,有创新的很少,其服务质量和效益不免就打折扣了。绿色生活是个全新的概念,亦是一种全新的经济,需要的是传统文化与环境理念的高度融合,这对各级政府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没有蓝本,没有范式,要的是高度的智慧。比如电动汽车,各地都上项目,都按一个模子搞,结果就像如今的农家乐,质量差效益低,估摸再搞多少年也就慢慢黄了。